线索细胞论文-杨邱杰,吴跃华

线索细胞论文-杨邱杰,吴跃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线索细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清洁度,霉菌,线索细胞,滴虫

线索细胞论文文献综述

杨邱杰,吴跃华[1](2018)在《线索细胞霉菌滴虫感染与阴道分泌物清洁度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女性阴道分泌物中线索细胞、霉菌和滴虫感染与清洁度关系,来了解清洁度与阴道炎的发生情况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光学显微镜对本院1836例女性阴道分泌物进行湿片镜检,观察有无线索细胞、霉菌、滴虫及判断标本的清洁度。结果标本检出线索细胞共56例(3.05%),其中,54例的清洁度在Ⅱ-Ⅲ度,占线索细胞总检出例数的96.4%。检出霉菌260例(14.16%),检出滴虫30例(1.63%),清洁度几乎在Ⅲ-Ⅳ度,而清洁度在Ⅰ-Ⅱ度(占81.15%)时几乎检不到滴虫。结论线索细胞霉菌滴虫感染与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成一定的相关性,阴道分泌物常规时应注意加强清洁度颜色观察、霉菌滴虫线索细胞检查,提高对妇科各类阴道炎的检出率,预防及减少阴道炎的发病率,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的诊疗依据。(本文来源于《智慧健康》期刊2018年21期)

张静,蒋莉,张丽芬,龙寿斌,张然蓉[2](2018)在《荧光成像技术自动检测线索细胞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荧光成像技术自动检测细菌性阴道病样本中线索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双荧光染料对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白带样本进行染色,获得样本中细胞荧光图像;利用分割法和数学形态学算法减少图像中噪音,计数线索细胞、正常上皮细胞和白细胞。比较自动计数与人工计数结果。结果 20组图像中线索细胞的自动计数结果与人工计数结果符合率为。结论 99.29%荧光成像技术自动检测线索细胞的方法比人工检测便捷、准确。(本文来源于《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刘洁[3](2018)在《鳞状细胞肿瘤的皮肤镜诊断线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皮肤镜诊断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皮肤镜在非色素性皮肤病中的应用,并已积累大量资料。鳞状细胞肿瘤(squamous cell neoplasms)是皮肤非色素细胞肿瘤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色素性肿瘤相比,非色素性肿瘤的皮肤镜特征常较难评估。本文涉及的鳞状细胞肿瘤包括:光线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AK)、鲍温病(Bowens disease,BD)、角化棘皮瘤(keratoacanthoma,KA)、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皮肤镜可为此类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线索,减少误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201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8-04-19)

许淑霞,林建松,马宏,罗莹,吴荔香[4](2017)在《宫颈液基细胞学涂片筛查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线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线索。方法:回顾性收集287例2013年7月至2015年9月组织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的术前宫颈液基细胞涂片,对这些涂片中存在的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线索进行分析。结果:287例中阴性86例,非典型腺细胞无具体指定(atypical glandular cells-not otherwise specified,AGC-NOS)55例,非典型腺细胞倾向瘤变(atypical glandular cells-favor neoplastic,AGC-FN)109例,宫内膜腺癌29例,阳性诊断占70%。结论:宫颈液基细胞学正确诊断子宫内膜癌时细胞的形态改变与组织碎片的异常形态并重,宫颈细胞学是筛查子宫内膜腺癌重要方法。(本文来源于《临床与病理杂志》期刊2017年09期)

任玉顺[5](2017)在《线索细胞检查在宫颈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线索细胞检查在宫颈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宫颈炎患者60例作为宫颈炎组,同期选取健康妇女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妇女的白带进行常规检查及线索细胞检查,分析线索细胞检查在宫颈炎诊断中的意义。结果在宫颈清洁度方面,宫颈炎组妇女清洁度Ⅲ度以上者占98.33%,健康对照组占11.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线索细胞检测阳性率方面,宫颈炎组为15.00%,健康对照组为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妇女线索细胞检出率方面,30~岁年龄段检出率最高,与其他年龄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索细胞检查是宫颈炎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该检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等优势,可将线索细胞的检查与组织学检查、清洁度检查等相结合对育龄妇女进行妇科疾病诊治及健康体检,值得在宫颈炎诊断中广泛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7年05期)

韩利华,王玉华[6](2015)在《浅谈线索细胞和细菌性阴道炎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是调查研究21~59岁呼和浩特黄合少地区农村妇女中线索细胞与细菌性阴道炎的相关性,以及引起此类疾病的各种原因。为广大妇女提供早发现早期治疗疾病的依据,真正达到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目的。方法收集呼和浩特黄合少地区女性健康普查中合格标本585例,正常对照组397例,阴道炎组188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通过对检查对象的阴道涂片进行显微镜镜检发现线索细胞的阳性率随着细菌性阴道炎的加重而增加,线索细胞的显微镜镜下检出率与细菌性阴道炎(BV)呈正相关性。(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5年25期)

宋永敏,王恩杰[7](2014)在《线索细胞在细菌性阴道病中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是一种由多种微生物(以厌氧菌为主)所致的无阴道黏膜炎症表现的临床疾病,为生殖年龄女性最常见的阴道疾病,占外阴、阴道感染的40%~50%。近年来发现细菌性阴道病与多种妇科疾病有关,为引起临床的重视,并进一步认识线索细胞及细菌性阴道病,我们对其发病机理、特点进行了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门诊常规宫颈刮片找到线索细胞的(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14年17期)

张昭勇,吕军,张吉才[8](2014)在《唾液酸酶法、多胺法与TCT找线索细胞在细菌性阴道病中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唾液酸酶法、多胺法与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TCT)找线索细胞在细菌性阴道病(BV)的诊断价值。方法:唾液酸酶法、多胺法、TCT找线索细胞和Amsel法同时检测以无菌棉拭子采集的符合标准的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以Amsel法作为BV诊断的"金标准",对唾液酸酶法、多胺法、TCT找线索细胞进行诊断试验性能评价。结果:唾液酸法、多胺法阳性检出率与金标准Amsel法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T找线索细胞检出率与金标准Amsel法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78,P<0.01)。TCT唾液酸酶法、多胺法、TCT找线索细胞诊断BV的敏感性分别是87.10%、91.94%、97.58%;特异性分别是93.51%、87.79%、82.82%,叁种方法敏感性与特异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唾液酸酶法、多胺法在诊断BV中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容易标准化的优点,可以作为临床筛查和辅助诊断BV的一种常规方法进行推广。TCT找线索细胞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用于门诊BV的筛查。(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4年14期)

王雯斌,解金辉[9](2014)在《以教材中各种细胞为线索构建知识网络的复习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将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所有细胞内容进行了列举和分类。给出了课堂教学实例,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本文来源于《生物学通报》期刊2014年03期)

徐晋华,于培霞[10](2013)在《线索细胞检查法对育龄期妇女细菌性阴道病的筛检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线索细胞检查法对育龄期妇女细菌性阴道病(BV)的筛检价值。方法:用棉拭子收集450例育龄期妇女的阴道分泌物,分别用Amsel法和线索细胞检查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Amsel法检出BV阳性280例,线索细胞检查法检出阳性278例。线索细胞检查法诊断BV的敏感度93.9%,特异度91.2%,诊断效率92.9%。该方法与Amsel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索细胞检查法具有结果准确、简便快速、经济适用的特点,可作为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项目在临床开展应用,对育龄期妇女细菌性阴道病的筛检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实践》期刊2013年11期)

线索细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荧光成像技术自动检测细菌性阴道病样本中线索细胞的方法。方法采用双荧光染料对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白带样本进行染色,获得样本中细胞荧光图像;利用分割法和数学形态学算法减少图像中噪音,计数线索细胞、正常上皮细胞和白细胞。比较自动计数与人工计数结果。结果 20组图像中线索细胞的自动计数结果与人工计数结果符合率为。结论 99.29%荧光成像技术自动检测线索细胞的方法比人工检测便捷、准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线索细胞论文参考文献

[1].杨邱杰,吴跃华.线索细胞霉菌滴虫感染与阴道分泌物清洁度的相关性分析[J].智慧健康.2018

[2].张静,蒋莉,张丽芬,龙寿斌,张然蓉.荧光成像技术自动检测线索细胞的研究[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18

[3].刘洁.鳞状细胞肿瘤的皮肤镜诊断线索[C].201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8

[4].许淑霞,林建松,马宏,罗莹,吴荔香.宫颈液基细胞学涂片筛查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线索[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7

[5].任玉顺.线索细胞检查在宫颈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7

[6].韩利华,王玉华.浅谈线索细胞和细菌性阴道炎的相关性[J].科技资讯.2015

[7].宋永敏,王恩杰.线索细胞在细菌性阴道病中的诊断价值[J].河北医药.2014

[8].张昭勇,吕军,张吉才.唾液酸酶法、多胺法与TCT找线索细胞在细菌性阴道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4

[9].王雯斌,解金辉.以教材中各种细胞为线索构建知识网络的复习方法[J].生物学通报.2014

[10].徐晋华,于培霞.线索细胞检查法对育龄期妇女细菌性阴道病的筛检价值[J].临床医药实践.2013

标签:;  ;  ;  ;  

线索细胞论文-杨邱杰,吴跃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