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度比限值论文-尚守平,王彦

刚度比限值论文-尚守平,王彦

导读:本文包含了刚度比限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隔震结构,隔震刚度比,位移需求,抗震性能

刚度比限值论文文献综述

尚守平,王彦[1](2018)在《基础隔震结构中上部结构与隔震层的刚度比限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控制结构变形为目标,将上部结构刚度与隔震层刚度的比值定义为隔震刚度比,作为反映上部结构与隔震层协同变形特点的指标。假定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沿高度为矩形分布,在一般结构单质点简化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隔震结构动力分析的等效简化方法。进一步分析双自由度等效模型的刚度影响和动力特性,以隔震刚度比的形式解释了结构位移需求、位移分配函数以及隔震刚度比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基于抗震性能,推导出结构位移需求与周期关系式、临界隔震刚度比表达式、最大和最小隔震刚度比限值表达式。选取不同结构高度、地震烈度、阻尼条件等计算了上部形式为框架、框-剪、剪力墙结构的叁类隔震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隔震刚度比限值。结果表明,一般隔震结构的隔震刚度比限值不宜小于4,低多层隔震结构主要由最小隔震刚度比控制,高层隔震结构在特定条件下需要满足最大隔震刚度比限值。计算结果整理成表格可供设计参考。(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尚守平,肖聪[2](2017)在《多高层隔震结构刚度比限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刚度的角度探讨了建筑结构能否采用隔震设计的问题,提出上部结构抗侧刚度与隔震层水平刚度的比值概念。进行钢框架模型激振试验,研究不同工况下的钢框架模型的动力特征,对比分析不同刚度比和高宽比情况下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刚度比对结构减震效果的影响比高宽比更为显着,《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仅以高宽比作为结构是否适合采用隔震技术的唯一判断标准,其科学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另外为达到隔震效果,结构刚度比也存在最小限定值。(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7年08期)

赵瑞娟[3](2014)在《考虑转换层高度影响的框支剪力墙结构刚度比限值问题及其改进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善现行规范刚度比控制措施及转换层高度限值的不足,保障转换层下部结构弹塑性层间变形不明显高于上部结构,以实现"框支层不过早失效"的破坏机制,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时可继续沿用规范刚度比控制方法,取消控制效果不佳的转换层高度限值,代之以考虑转换层高度影响的刚度比限值。(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4年08期)

孟焕陵,刘杨,沈蒲生[4](2008)在《巨型框架中主、次框架的抗侧刚度比的限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主框架抗侧刚度比的增加,巨型框架结构的两级受力性能就更加明显,但随着主框架的进一步加强,主框架抗侧刚度对整个巨型框架的贡献不可能无限增加,总是存在1个极限值。以相邻两主框架梁间部分为计算单元,对主框柱线刚度与次框架柱线刚度之比、主框架柱抗侧刚度占整层框架柱抗侧刚度之比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主、次框架的抗侧刚度比的限值与次框架层数、跨数、次框架梁柱线刚度比、主框架梁柱线刚度比i主有关;所得出的不同参数条件下的限值可供设计参考。(本文来源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马良[5](2006)在《高层建筑不规则结构扭转刚度对位移比限值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平面布置规则性是必须仔细考虑的因素,由于不规则平面布置结构其平面质量中心即外荷载合力作用点同刚度中心不重合,导致同层构件同一方向上产生不同位移,使结构绕刚心发生扭转,严重时导致结构整体破坏,所以在实际结构设计中,必须对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问题提起足够重视。规范对于结构不规则问题的解决也提出了位移比参数,规定在进行结构设计时,结构位移比不宜大于1.2且不应大于1.5。而由于结构形式、平面布置多种多样,令结构自身抵抗扭转的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用同样位移比标准,即“位移比不宜大于1.2,不应大于1.5”来描述不同结构形式的不规则特性,可能失之于粗糙,不能很准确地反映出结构的抗扭能力,因此,设想对于结构是否应“被判定为严重不规则结构”的标准,应当联系结构自身抵抗扭转能力大小,予以综合考虑和评价。本文试图通过结构软件PKPM建立一定数量、具有一定相似性的结构模型,计算每个结构的位移比、扭转刚度、最大位移等基本数据,对所得位移比数据结果,通过数理统计方法,探讨结构不规则特性同结构自身抗扭转能力的关系。得出高层建筑结构不规则特性参数——位移比和结构抵抗扭转能力之间的统计关系,观察不同分组模型结构位移比变化趋势,总结出结构自身与结构扭转能力有关的相应参数同位移比之间的统计规律,使其在一定平面布置形式的结构中,成为规范中通过位移比参数来界定结构不规则特性的一种必要补充,并希望所得结论与所用方法能够对实际工程起到一定参考作用。(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06-06-10)

孙永新,梁沙河[6](2002)在《超限底层框架砖房第二层与底层的抗侧刚度比限值的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8个工程算例的计算分析,从避免薄弱楼层出现的角度出发,以充分发挥结构的抗震性能为原则,提 出了7度区内“一抬六”式超限底层框架砖房第二层与底层的抗侧刚度比的合理取值范围。(本文来源于《江苏建筑》期刊2002年04期)

刚度比限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刚度的角度探讨了建筑结构能否采用隔震设计的问题,提出上部结构抗侧刚度与隔震层水平刚度的比值概念。进行钢框架模型激振试验,研究不同工况下的钢框架模型的动力特征,对比分析不同刚度比和高宽比情况下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刚度比对结构减震效果的影响比高宽比更为显着,《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仅以高宽比作为结构是否适合采用隔震技术的唯一判断标准,其科学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另外为达到隔震效果,结构刚度比也存在最小限定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刚度比限值论文参考文献

[1].尚守平,王彦.基础隔震结构中上部结构与隔震层的刚度比限值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8

[2].尚守平,肖聪.多高层隔震结构刚度比限值研究[J].建筑结构.2017

[3].赵瑞娟.考虑转换层高度影响的框支剪力墙结构刚度比限值问题及其改进方法研究[J].科技视界.2014

[4].孟焕陵,刘杨,沈蒲生.巨型框架中主、次框架的抗侧刚度比的限值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

[5].马良.高层建筑不规则结构扭转刚度对位移比限值影响的研究[D].新疆大学.2006

[6].孙永新,梁沙河.超限底层框架砖房第二层与底层的抗侧刚度比限值的讨论[J].江苏建筑.2002

标签:;  ;  ;  ;  

刚度比限值论文-尚守平,王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