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玉红类似物论文-王英,沙飞,陈月华,李铭源

靛玉红类似物论文-王英,沙飞,陈月华,李铭源

导读:本文包含了靛玉红类似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靛玉红,抗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靛玉红类似物论文文献综述

王英,沙飞,陈月华,李铭源[1](2014)在《靛玉红及其类似物抗肿瘤和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产物靛玉红广泛存在于中药大青叶、青黛、板蓝根中,历史上主要用于治疗白血病。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靛玉红是具代表性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s)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抑制剂,对二者的抑制作用均是通过与ATP竞争性靶点结合。研究发现很多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会伴随CDKs和GSK-3的异常磷酸化,靛玉红结构上的特点使其对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双重药理活性。因此,靛玉红及其类似物对于同时治疗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型药物开发表现出良好前景。(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4年16期)

俞鸣烽[2](2009)在《靛玉红类似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靛玉红是传统中药当归芦荟丸的有效成分,对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效。靛玉红衍生物主要通过氢键作用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糖原合成激酶-3等靶酶结合来选择性地抑制激酶活性,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基于文献报道的靛玉红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本研究设计并合成了3-(3′-羰基苯并[b]噻吩-2′(3′H)-亚基)吲哚-2-酮、3-(3′-羰基苯并[b]噻吩-2′(3′H)-亚基)-1H-吡咯并[2,3-b]吡啶-2(3H)-酮和2′-(2-羰基吲哚-3-亚基)噻吩并[2,3-b]吡啶-3′(2′H)-酮叁个系列共27个目标化合物,其中25个目标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所有目标化合物均经氢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电喷雾电离质谱确证。本研究采用磺酰罗丹明染色法对24个目标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筛选。结果表明,大多数目标化合物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其中2′-(2-羰基吲哚-3-亚基)噻吩并[2,3-b]吡啶-3′(2′H)-酮对人肝癌细胞QGY-7701、人肺癌细胞A-549、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与阳性对照品6-溴靛玉红-3′-肟相当;1-甲基-3-(3′-羰基苯并[b]噻吩-2′(3′H)-亚基)-1H-吡咯并[2,3-b]吡啶-2(3H)-酮对肿瘤细胞QGY-7701、A-549、HELA和SGC-7901的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SMC的增殖则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以上研究工作为进一步设计和合成高效低毒的靛玉红类似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09-01-20)

靛玉红类似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靛玉红是传统中药当归芦荟丸的有效成分,对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效。靛玉红衍生物主要通过氢键作用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糖原合成激酶-3等靶酶结合来选择性地抑制激酶活性,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基于文献报道的靛玉红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本研究设计并合成了3-(3′-羰基苯并[b]噻吩-2′(3′H)-亚基)吲哚-2-酮、3-(3′-羰基苯并[b]噻吩-2′(3′H)-亚基)-1H-吡咯并[2,3-b]吡啶-2(3H)-酮和2′-(2-羰基吲哚-3-亚基)噻吩并[2,3-b]吡啶-3′(2′H)-酮叁个系列共27个目标化合物,其中25个目标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所有目标化合物均经氢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电喷雾电离质谱确证。本研究采用磺酰罗丹明染色法对24个目标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筛选。结果表明,大多数目标化合物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其中2′-(2-羰基吲哚-3-亚基)噻吩并[2,3-b]吡啶-3′(2′H)-酮对人肝癌细胞QGY-7701、人肺癌细胞A-549、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与阳性对照品6-溴靛玉红-3′-肟相当;1-甲基-3-(3′-羰基苯并[b]噻吩-2′(3′H)-亚基)-1H-吡咯并[2,3-b]吡啶-2(3H)-酮对肿瘤细胞QGY-7701、A-549、HELA和SGC-7901的增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SMC的增殖则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以上研究工作为进一步设计和合成高效低毒的靛玉红类似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靛玉红类似物论文参考文献

[1].王英,沙飞,陈月华,李铭源.靛玉红及其类似物抗肿瘤和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4

[2].俞鸣烽.靛玉红类似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

标签:;  ;  ;  ;  

靛玉红类似物论文-王英,沙飞,陈月华,李铭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