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质量测量论文-贾慧芳

收益质量测量论文-贾慧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收益质量测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子元器件行业,收益质量,因子分析,模糊数据

收益质量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贾慧芳[1](2011)在《电子元器件行业上市公司收益质量的动态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收益质量是一个能够综合反映上市公司收益的数量与质量的指标。对于收益质量的研究,主要是从收益质量的影响因素、属性特征以及测量方法这些方面进行的。随着这些研究内容的逐步完善,近年来,人们逐渐发现由于不同行业的有着不同的行业特征,导致不同行业的收益质量研究内容是有所区别的,因此将研究的出发点转移到了对不同行业的收益质量展开具体的研究。电子元器件行业在最近十多年间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然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该行业的发展遭遇了重大的创伤,不久之后,国家便出台了相关产业政策来支持和引导电子元器件行业的发展,因此本文选取了电子元器件这个行业对其收益质量的测量以及它的动态变化趋势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电子元器件行业的行业特征以及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电子元器件行业收益质量具有的属性特征以及每个属性特征所包含的具体信息,具体分为现金保障性、安全性、成长性,获利性、创新性及持续性特征。这些属性特征的量化需要原始的财务或者非财务指标作为计算基础,本文针对每个属性特征的具体内容,选取了12个财务指标对这些属性特征进行量化。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到电子元器件行业上市公司收益质量的综合得分,并以企业的总资产与行业总资产的比作为权重,加权得出2000年到2009年电子元器件行业的收益质量综合得分。为了使动态测量的结果更加具有实际参考价值,利用了模糊统计学的观点,将传统的点预测变为区间预测,采取一系列数据模糊化手段将之前得到的精确数值转换为区间数值。之后,利用指数平滑法对电子元器件行业收益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变化趋势进行计算分析并对2010年的行业收益质量进行预测。最后,为了保证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利用2010年行业收益质量的实际观测值对预测结果进行了实践检验,结果表明,两者的差值即预测误差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证明了本文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以及实际利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1-06-01)

奚涵川[2](2011)在《探究房地产行业收益质量测量中结构方程模型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收益作为房地产公司最重要的会计信息,关系到公司投资人、债权人等与公司相关的参与主体的切身利益。文章就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房地产行业收益质量的测量体系进行一番探究,旨在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收益质量测量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本文来源于《中国集体经济》期刊2011年04期)

和瑜[3](2010)在《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动态测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市公司的收益信息是会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者过多的关注于收益的数量,而收益质量能够更全面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对引导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决策,规避虚假财务信息和规范我国证券市场具有深远意义。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对国家的经济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钢铁行业自身体现出一定的行业特性,动态测量钢铁行业收益质量具有更深远的现实意义。从收益的信息层面和经济层面揭示收益的属性特征即收益的可靠性、相关性、获利性、成长性和收益的数量级。结合钢铁行业的特征及收益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了钢铁行业收益的属性特征并将这五个属性特征作为收益质量潜变量,选取19各指标作为显变量,以2005年至2009年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PLS通径模型测量各年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得分,并将得分结果与企业价值进行对比研究,证明了测量结果的有效性。结合钢铁行业上市公司2005年至2009年的收益质量得分建立收益质量潜变量增长模型。对样本公司连续五年的收益质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各样本公司每年的收益质量存在显着差异,但是其收益质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所以通过预测21010年收益质量得分的平均增长率得到钢铁行业上市公司2010年收益质量得分区间。(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0-06-01)

李雪冰[4](2010)在《制药行业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动态测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公司重要的会计信息之一,收益始终被各个相关主体如债权人、投资者、政府监管机构等所密切关注。收益的质量也日益成为学者们讨论的热点。然而,目前对收益质量的测量研究往往局限于静态的横断面数据的分析,没有解释出收益质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缺乏预测力。本文基于这一出发点,着重围绕收益属性特征,以结构方程模型的思想为基础,对收益质量的动态测量体系进行构建,旨在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收益质量的进行动态测量和科学的评价。本文选取制药行业87家上市公司2007~2009年连续3年的数据为样本,从行业特点出发,将收益的成长性、现金保障性、获利能力、收益量级等四个属性的引申作为衡量收益质量的基本潜变量。针对制药行业收益质量属性特点,结合结构方程思想,引入PLS偏最小二乘算法,以此为基础构建出收益质量测量模型,实现对制药行业连续叁年收益质量潜变量及其各属性潜变量的测评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四个属性潜变量分别对收益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收益的获利性对制药行业的收益质量影响最为显着。利用行业具体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个案检验,证明所构建的模型具有良好的解释力,因而具有科学效用性。为了揭示制药行业收益质量的整体发展趋势,本文以PLS收益质量测量模型的测量结果为基础,构建了LGM潜变量增长模型,为动态分析制药行业收益质量的变化趋势提供了解决办法。(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0-06-01)

邢秀静[5](2010)在《电子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动态测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完善,收益是上市公司重要的财务信息,也是投资者、债权人及各利益相关者重点关注的焦点。收益质量能够对上市公司综合业绩进行有效评价,可以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背景下,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地位,能够有效的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和提升其它产业竞争力,而在资本市场上,电子信息产业类公司平均的市场价值远远高于其账面价值,投资风险大,因此研究电子信息技术行业收益质量有着极深远的意义。本文结合电子信息技术行业特点分析,认为收益的获利性、成长性、可靠性、收现性、创新性、持续性、安全稳定性七个方面属性全面综合揭示了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并选取28个财务指标作为观测变量对上述属性进行量化分析。基于结构方程的PLS通径建模方法能够处理复杂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能计算出潜变量得分等独有优势,为进行收益质量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构建初始PLS时点模型进行测量。本文选取了2007年至2009年我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32家样本数据,通过初始时点模型检验、拟合、修正,最终确立了15个财务指标作为收益的获利性、成长性、可靠性、创新性、收现性五个属性潜变量的观测变量,建立了适合电子信息技术行业收益质量的时点测量模型。通过时点模型得出上市公司叁年潜变量得分,运用时点模型潜变量得分构建了收益质量动态测量模型和潜变量增长模型,进行收益的预测及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电子信息行业收益波动较大,所选取指标大都能有效的参与收益质量的测量,并得出五个属性潜变量对收益质量的影响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获利性、可靠性、成长性、收现性、创新性。为了从实务上证实电子信息行业收益质量测量体系的科学性,本文选取了用友软件、同洲电子两家公司进行结论检验,结果表明收益的属性是可测量的,预测模型是有效的。(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0-06-01)

王光超[6](2010)在《中国电力生产业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动态测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会计收益对投资者、债权人具有重要的决策价值,同时也是证券市场监管的重要依据。收益质量能够更全面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对引导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决策,规避虚假财务信息和规范我国证券市场具有深远意义。电力生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对国家的经济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电力生产业自身体现出一定的行业特性,研究电力生产行业的收益质量具有更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收益质量应通过质和量两方面的属性揭示,即收益的持续性、现金保障性、成长性、安全性从质的方面反映收益质量,收益的获利性则从量的方面反映收益质量。上述属性的观测变量即构成了量化收益质量的测量指标。结合电力生产业行业特征,在分析电力生产行业收益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电力生产行业收益的持续性、现金保障性、成长性、安全性、获利性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上述分析,按照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筛选了五个属性15个指标对电力生产行业收益质量进行分析。PLS通径模型能对显变量与潜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准确的定量描述,使其在揭示多因素路径依赖关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并能够对潜变量给出打分,对量化收益质量提供了很好的分析方法。用偏最小二乘原理对沪深两市的46家电力生产行业上市公司2005-2009收益质量进行定量描述。分析表明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收益质量2005-2009变化较为平稳。由此可以得出,利用PLS通经模型可以对电力生产行业收益质量进行有效测量。为构建电力生产业动态测量模型,本文利用结构方程中的潜变量增长模型并结合求得的电力生产业上市公司2005-2009收益质量得分建立了五时点的动态测量模型。模型显示,电力生产行业的收益质量符合线性增长模式,这与电力生产行业收益质量特征是一致的。(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0-06-01)

石鹏鹏[7](2010)在《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动态测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收益质量的研究是为了给公司利益相关者提供良好的公司收益评价,影响公司收益的因素有宏微观诸多方面,财务报表中能够反映公司收益质量的数据很多,但数据指标之间的相关度也很大,同时汽车制造业公司由于本身的行业特点和我国国情的影响,其收益质量是具有特色的。本文经过研究汽车制造业产业特征、收益质量特征,选择了描述真实可靠性、现金保障性、成长性、安全性四个属性13个指标以及股权结构因素、利润操纵程度因素5个指标,研究收益质量测量问题。近几十年来,结构方程模型技术的发展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它能够更合理的把变量之间的复杂的因果关系进行研究,正因如此,结构方程原理得到很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采用结构方程原理的一个分支模型——偏最小二乘法Smart PLS模型进行收益质量的测量,该模型采用了复数据表原理,Smart PLS模型给测量收益质量提供了新的算法,更完善了收益质量的研究。它自动检验出收益质量的每一个显变量指标被潜变量的解释程度均符合大于0.5的要求,模型中各个衡量指标对收益质量的t检验均显着,并且得出内部隐变量(收益质量)的得分。运用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理论将连续5年的汽车制造业收益质量得分建立五时点不定义曲线类型的两因子潜变量增长模型,结果显示,模型显着度高,拟合良好,各检测系数绝大多数通过检验。对汽车制造业的整体变化趋势做出评价,逻辑分析结果与收益质量得分的折点图吻合度高,从而进一步验证所构建的模型的科学性和显着性。最后,利用测量的收益质量得分,采用单样本t检验推断整体的均值,同时对总体均值假设检验,得出在95%的置信区间下,2010年和2011年收益质量增减变动的范围,实现了汽车制造业收益质量的理论预测。(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0-06-01)

刘霜叶[8](2009)在《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中国能源行业收益质量测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市公司的收益信息是会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者过多的关注于收益的数量,而收益质量能够更全面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对引导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决策,规避虚假财务信息和规范我国证券市场具有深远意义。能源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对国家的经济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能源行业自身体现出一定的行业特性,研究能源行业的收益质量测量体系具有更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将影响收益质量的因素划分为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因素,其中,内部属性因素可分为持续性、可靠性、成长性和数量级等四个属性,并进行了参数设定和估计检验。其次,从能源行业的具体情况入手,选取2005年至2008年我国能源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采用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分析财务指标观测变量与收益质量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包含收益质量影响因素和四个收益质量属性因素的初始测量模型。结合能源行业收益质量特性和模型测量结果,对所选取的26个观测指标进行优化,进一步修正了研究模型,验证了所提出的研究假设,从而使收益质量的评价更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在验证性环节中,指标原始数据代入模型的结果显示测量收益质量具有可行性,并且表明我国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的收益质量在整体上处于较好水平,但个别公司仍存在一定问题。结合黔源电力收益质量状况的具体分析,本文提出了提高收益质量的对策和建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9-06-01)

肖健维[9](2009)在《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房地产行业收益质量测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收益是公司最重要的会计信息,它关系到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管理机构等与企业相关的各主体的切身利益。然而,众多的会计舞弊案曝光后,仅仅的收益数量已经不再被人们所盲目接受,收益的质量也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关注。同样,在理论界和实务界,收益质量日益成为众多学者们探讨、研究的热点,考察收益质量也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这一出发点,着重围绕收益属性特征,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这一方法,对收益质量的测量体系进行构建,旨在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收益质量的进行科学的评价。本文选取2007年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根据收益质量的内在属性,并结合所选行业的特殊性,将收益的成长性,收益的保障性,收益的获利能力,收益的变现性等四个属性的引申作为衡量收益质量的基本潜变量。选取12个指标作为显变量充实整个模型,构造衡量上市公司收益质量的体系。通过对模型的拟合检验、修正,最终得出了较为合理的模型。结果表明,所选的指标大都能够有效地参与对收益质量的测量,四个属性潜变量分别对收益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房地产行业的收益质量受融资结构的影响最大,并且成负相关影响;收益的成长性以及收益的获利能力依旧是衡量收益质量的中坚力量;现金流量这一潜变量与收益质量成正相关关系,对收益质量的影响居于最后。为了能够将模型有效使用,本文根据结构方程的运算原理,将回归系数重新归纳为权重,以便于对收益质量的得分进行量化。为了验证结论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房地产行业的上市公司栖霞建设,对所构造的模型进行案例分析检验,并针对该公司的收益质量得分,根据行业的整体情况,进行了原因的分析,并给出了合理性建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9-06-01)

彭彦敏[10](2008)在《上市公司收益质量测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市公司的收益水平和收益质量是其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十分关注的重要决策相关信息。仅依靠定性研究方法无法准确描述收益质量,确立定量评价收益质量的科学方法,是理论界长期追求的研究目标。结构方程方法能对显变量与潜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准确的定量描述,使其在揭示多因素路径依赖关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本文试图利用结构方程原理解决收益质量的定量描述问题,以期完善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理论,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方法论工具,使其能够科学地解读上市公司收益质量信息,提高会计信息决策相关性,提高利益相关者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关于收益质量的理论内涵,国内外至今尚未达成共识。本文从理论上界定了收益质量的相关概念,构建了收益质量研究的概念框架,并且指出概念框架的建立和相关理论范畴的准确阐释对界定研究内容、明确研究方法的必要性。重新界定了收益质量概念及其属性,认为构成相关概念体系的核心概念是收益质量,收益质量就是收益指标对公司价值的解释能力。收益质量应通过质和量两方面的属性揭示——收益的可靠性、现金保障性、持续性、成长性、安全性从质的方面反映收益质量,收益的获利性和收益的量级则从量的方面反映收益质量,其中,收益量级属性为本文首创提出。本文指出公司治理结构因素对收益质量的影响最关键,其他因素最终将通过公司治理结构因素体现出来,论证了各可控因素对收益质量的作用机理。为了通过收益质量属性量化收益质量,必须先论证收益质量属性是否可以量化以及如何量化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收益质量各个属性的逻辑分析,论证了各个收益质量属性的量化因素,利用实证方法证明了量化结果具有可靠性,完成各个收益属性的定量描述。首先,证实收益质量可靠性是收益质量的一项特征,并且利用变异权重系数法量化这一质量特征,构造了可靠性量化指数测量模型;其次,利用面板数据对DKW叁个理论模型进行检验,证实收益质量的现金保障性属性也可以量化,并且结合行业特性对模型进行了修正,指出现金流量充裕度是收益质量的重要特征之一,并利用变异权数法构造了现金保障性指数测量模型;第叁,收益的持续能力综合表现为收益质量的持续性,从影响持续性来源要素角度测量该质量属性,构造了制造业收益质量持续性指数测量模型;第四,指出投资的获利目标决定了收益质量盈利性特征在所有收益质量属性中是最重要的属性,构造了制造业收益质量盈利指数量化模型;最后,研究了收益质量其它叁个较重要的属性即收益的成长性、安全性以及量级属性如何量化表示问题,构造了相应的收益质量属性指数模型。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收益质量属性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鉴于本文所选择的各项收益质量属性分项量化指标只能对收益质量的某个侧面进行单项测量,从总体上综合测量收益质量时,各单项指标是否仍然有效,收益质量各属性的分项测量与综合测量的关系也需要证实。因此,在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收益信息可靠性进行检验性验证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法,进一步研究了收益质量的综合测量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全部属性综合测量收益质量时,有必要精简分项测量指标;确认了各属性与收益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逻辑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方法,分析了公司治理结构对收益质量的影响,指出公司治理结构各主要要素与收益质量的关系,通过公司治理结构对收益质量影响的回归分析验证了逻辑分析所提出的假设。结果表明,股权结构以及由此产生的股权制衡关系与收益质量紧密相关,而董事会特征、管理层激励与收益质量则不具有显着相关关系。在收益质量影响因素因子分析和路径依赖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收益质量测量的概念模型、以结构方程表示的一般模型。利用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对一般模型进行了参数设定及估计检验,对模型的输出结果进行了理论解释,依据结果对模型的拟合度进行了检验,在此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优化,给出了最终的路径图模型,并对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制造业的应用检验证明了本文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可以接受。本文还结合制造业上市公司收益质量测量结果提出了提高收益质量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8-12-01)

收益质量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收益作为房地产公司最重要的会计信息,关系到公司投资人、债权人等与公司相关的参与主体的切身利益。文章就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房地产行业收益质量的测量体系进行一番探究,旨在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收益质量测量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收益质量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1].贾慧芳.电子元器件行业上市公司收益质量的动态测量[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2].奚涵川.探究房地产行业收益质量测量中结构方程模型的运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1

[3].和瑜.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动态测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4].李雪冰.制药行业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动态测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5].邢秀静.电子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动态测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6].王光超.中国电力生产业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动态测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7].石鹏鹏.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动态测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8].刘霜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中国能源行业收益质量测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9].肖健维.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房地产行业收益质量测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10].彭彦敏.上市公司收益质量测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标签:;  ;  ;  ;  

收益质量测量论文-贾慧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