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绩效论文-吕开剑,孙慧

直接绩效论文-吕开剑,孙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直接绩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一带一路,制度距离,经营绩效,门槛回归

直接绩效论文文献综述

吕开剑,孙慧[1](2019)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制度距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门槛回归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选取2006-2017年412家中国沪深上市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85个国家的OFDI事件作为研究样本,运用门槛回归方法分析了制度距离对企业经营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制度距离和企业经营绩效呈倒"U"形关系,即适度的制度距离有益于经营绩效的提升,而过大或过小的制度距离则会起到抑制作用;东道国自然资源丰富度正向调节制度距离和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而东道国战略资源丰富度调节效应不显着,即中国OFDI上市公司有自然资源寻求动机;制度距离与经营绩效的关系随着企业要素密集度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此外"一带一路"中中国OFDI上市公司国际化经验、企业规模和东道国营商环境都能够显着提升经营绩效。这些发现为中国OFDI上市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好地进行投资活动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新疆农垦经济》期刊2019年10期)

宋林,张丹,谢伟[2](2019)在《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绩效提升》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一直是投资者和公众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A股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事件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法估计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能利用率和盈利能力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能够促进企业绩效提升,具体表现为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和产能利用率的优化,但是对于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并不显着;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滞后性和动态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先增强后减弱,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存在一年的滞后,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在前两年为负,之后逐步转变为正;投资动机和进入模式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后的绩效提升效果,技术寻求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最显着,而资源寻求动机和市场寻求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能够促进产能利用率的改善,只有市场寻求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对盈利能力存在积极影响,跨国并购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盈利状况改善,而绿地投资对产能利用率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本文的研究丰富和拓展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相关研究,也为科学评价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效果提供了新的证据。(本文来源于《经济管理》期刊2019年09期)

杨极[3](2019)在《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利用2013~2017年期间内发生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数据,采用PSM-DID(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来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倾向得分匹配的方法能使变量匹配后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可以有效克服样本选择性偏差。同时,就核心变量而言,企业对外投资对企业绩效呈现显着的正向作用。因此,我国企业应当制定合理的‘走出去’计划,同时需要具备全球化战略格局。(本文来源于《中国集体经济》期刊2019年23期)

王保林,蒋建勋[4](2019)在《新兴市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模式与企业创新绩效——内部研发是协同还是替代》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对外资本输出。动机之一是为了进入东道国市场、获取战略资源;其二作为新兴市场企业,获取先进技术、实现技术的逆向溢出从而增强自身创新能力才是更为重要的目的。同时,企业内部研发也是实现企业创新的重要手段。文章选取了深沪股市中346家上市公司从2000—2016年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作为样本,并收集了这些公司专利申请数目,以及这些企业内部研发数据建立模型。结果发现,对于新兴市场企业而言,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促进其技术创新绩效的显着提高,但仅限于跨国并购和国际合资这两种模式,绿地投资不会产生显着影响,而且跨国并购相对于国际合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内部研发活动与对外直接投资间不存在协同互补的关系。(本文来源于《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期刊2019年07期)

马萌[5](2019)在《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开放型经济日益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规模日益扩大,在全球投资中的地位愈加重要。但是,相比发达国家成熟的跨国公司,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经营中面临更多挑战,其OFDI能否对其经营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值得关注。研究中国企业OFDI的经营绩效影响问题,对于合理衡量OFDI企业的绩效得失,进而引导企业理性进行海外投资具有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在对现有理论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描述了OFDI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典型化事实,结果发现,OFDI企业较之非OFDI企业的平均绩效水平更高,提升速度更快;基于不同东道国、企业所有权类型和技术密集度的企业经营绩效存在明显差异,即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平均绩效优于国有企业;东道国为经济发达国的企业经营绩效更高;但是,技术密集度高的OFDI企业并未取得更高的预期经营绩效。其次,本文利用2005-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的匹配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对OFDI所产生的经营绩效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从当期绩效来看,OFDI企业较之非OFDI企业取得了更高的销售报酬率和净利润率;从长期绩效来看,虽然OFDI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在投资后叁期均是显着的,但是其影响系数逐渐减小,即其影响逐渐弱化。再次,本文根据东道国、企业所有权类型和技术密集度的划分标准,对异质性企业OFDI经营绩效的差异进行分组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地区)进行OFDI的企业能够获得较好的绩效回报;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OFDI中获得的经营绩效优于国有企业,而行业技术密集度高的企业在OFDI中未能实现预期经营绩效的提高。最后,在总结全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分别从政府和企业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我国OFDI的良性发展和企业OFDI的策略优化。(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7)

宫蕾,石宇,孟令一,陈劲[6](2019)在《企业直接融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两方面来衡量企业创新绩效,并构建以科研人员和研发经费为中介变量的理论模型。进一步以2002—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直接融资会对创新数量产生正向影响,对创新质量产生负向影响;企业直接融资通过提高科研人员和研发经费的效率来增加创新数量,通过降低科研人员和研发经费的效益使得创新质量下降;企业直接融资对创新数量的正向影响和对创新质量的负向影响均在民营企业中更显着。(本文来源于《技术经济》期刊2019年05期)

杨忠波[7](2019)在《商业环境、外商直接投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2007—2017年Wind经济数据库,实证分析验证外商直接投资与本土企业绩效关系的存在性,比较分析在不同商业环境下外资溢出效应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变化。结果发现:外商直接投资的确提高了企业绩效;外资溢出效应通过新产品这一传导机制来作用于本土企业的绩效水平;在宽松的融资约束和税负较轻的商业环境下,外资溢出效应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绩效。(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19年09期)

杨超[8](2019)在《外商直接投资与企业经营绩效》一文中研究指出外商直接投资在各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跨国公司的进入不仅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还加强了东道国与全球的经济联系。本文以外资进入、入境后的模式选择,以及外资企业再投资为视角,在微观层面为东道国企业的海外市场融入效应、技术溢出效应以及资本累积效应提供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本文首先分析跨国公司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对目标企业的进出口行为、进出口产品种类、海外市场选择以及企业绩效的影响;其次本文分析外资进入模式不同引起的所有权结构差异如何影响国内企业的生产率,特别是中外合资与外商独资对国内企业是否产生不同的技术溢出效应及其背后的影响机制;最后,本文对在华外资企业的再投资行为进行了识别,并分析资本追加和资本撤离如何影响外资在华分支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而为资本追加促进东道国资本累积效应的形成,以及外资技术溢出的可持续性问题提供新的微观证据。本文的研究发现如下:第一,外资并购后,目标企业与海外市场联系更为紧密,进口和出口的可能性显着增加,进出口产品种类、进口来源市场和出口目的地的数目增多,海外市场的地理距离显着扩张,企业的生产率、销售额、出口额等经营绩效显着改善;第二,跨国公司在华分支企业的模式选择和所有权结构是影响技术溢出大小的重要因素,中外合资对中国企业表现为正的技术溢出,而外商独资表现为负向的竞争效应,工具变量回归显示外商投资与国内企业经营绩效构成因果关系;第叁,跨国母公司资本追加行为促进了在华资本累积效应的形成,受资本追加的分支企业具有更高的生产率、销售收入和创新能力,另外,分支企业的无形资产规模、研发支出、培训支出和财务流动性均显着增加,构成资本追加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机制;第四,外资撤离后,分支企业的生产率、销售收入以及出口额显着恶化,不仅在当年降低了企业的经营绩效,而且负面影响一直持续到后续年份。本文的学术贡献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发展中国家企业融入全球市场提供了经验证据。跨国公司至少在两个国家进行生产和销售,东道国企业在多大程度受益于跨国母公司主导的价值链,文献关注较少,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企业的合并数据,以跨国并购为视角,对此进行了研究;第二,文献关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的证据并不明确,本文认为这类文献忽视了外资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将此因素考虑后发现,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对中国企业生产率的具有不同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正向技术溢出和负向竞争效应均存在;第叁,东道国政府往往鼓励跨国公司进行长期投资,外资企业的利润再投资构成东道国吸引外资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对跨国公司“再投资”行为及其影响进行了研究,为再投资如何促进东道国形成资本累积效应提供证据;第四,本文从外资撤离的视角探讨外资技术溢出的持续性问题,发现外资分支企业相对于中国企业的所有权优势依赖于跨国公司的股权持有。本文的研究发现为理解外商直接投资如何促进国内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和提高企业经营绩效,跨国母公司不同的投资行为如何提高或降低分支企业的经营绩效,以及不同所有权结构的外资如何促进(或阻碍)国内企业获得技术溢出,提供了新的视角,对经济新常态下政府如何构建有效的引进外资和利用外资政策,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期刊2019-05-01)

洪泸敏[9](2019)在《劳动关系影响企业绩效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以民营企业为实证对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劳动关系一直是决定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以往的研究对于劳动关系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的内在机制仍然存在不同的认识。本文根据资源基础理论,假设劳动关系通过组织支持感、组织承诺和组织能力这3个中介变量,以及1个调节变量组织情商来影响企业绩效。通过对中国情境下406家民营企业样本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构建和检验了劳动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发现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3个潜变量待遇福利、公平保障和发展晋升均对绩效有显着影响,且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待遇福利、公平保障和发展晋升。中介变量组织支持感、组织承诺和组织能力在待遇福利影响企业绩效的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在公平保障和发展晋升影响企业绩效的过程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组织情商在劳动关系影响企业绩效的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本研究结果对于企业通过改善劳动关系从而获得更高绩效水平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劳动》期刊2019年04期)

马广奇,王瑾[10](2019)在《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绩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数量和交易规模不断提高,涉及的行业领域不断扩大,因此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绩效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考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直接投资企业的绩效,重点分析不同行业、不同股权性质下的企业绩效差异,并提出提高企业绩效的新举措。(本文来源于《财会通讯》期刊2019年05期)

直接绩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一直是投资者和公众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A股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事件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法估计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能利用率和盈利能力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总体上能够促进企业绩效提升,具体表现为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和产能利用率的优化,但是对于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并不显着;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滞后性和动态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先增强后减弱,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存在一年的滞后,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在前两年为负,之后逐步转变为正;投资动机和进入模式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后的绩效提升效果,技术寻求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最显着,而资源寻求动机和市场寻求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能够促进产能利用率的改善,只有市场寻求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对盈利能力存在积极影响,跨国并购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盈利状况改善,而绿地投资对产能利用率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本文的研究丰富和拓展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相关研究,也为科学评价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效果提供了新的证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直接绩效论文参考文献

[1].吕开剑,孙慧.“一带一路”背景下制度距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门槛回归方法[J].新疆农垦经济.2019

[2].宋林,张丹,谢伟.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绩效提升[J].经济管理.2019

[3].杨极.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

[4].王保林,蒋建勋.新兴市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模式与企业创新绩效——内部研发是协同还是替代[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9

[5].马萌.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9

[6].宫蕾,石宇,孟令一,陈劲.企业直接融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J].技术经济.2019

[7].杨忠波.商业环境、外商直接投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9

[8].杨超.外商直接投资与企业经营绩效[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9

[9].洪泸敏.劳动关系影响企业绩效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以民营企业为实证对象[J].中国劳动.2019

[10].马广奇,王瑾.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绩效研究[J].财会通讯.2019

标签:;  ;  ;  ;  

直接绩效论文-吕开剑,孙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