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教学能力评价论文-游筱婷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评价论文-游筱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职教师教学能力评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职院校,智慧课堂,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体系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游筱婷[1](2018)在《基于智慧课堂的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院校的应用、智慧课堂的深化,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对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有助于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信息化教学能力可以细化为信息化教学智慧、信息化教学知识和信息化教学情境,评价体系的指标设置为信息化教学情境设计能力指标、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指标及信息化教学反思能力指标。(本文来源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曾青兰[2](2017)在《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构成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信息社会的迅猛发展,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正在成为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通过分析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构成,遵循科学性,目标性,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原则,构建了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叁级指标评价体系,以期为提高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7年43期)

余杰[3](2017)在《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对策与评价指标》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学能力是指教师驾驭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的能力,对落实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也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该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来开展,并服务于这个中心,而如何通过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构建合理的评估机制,从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又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及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职教论坛》期刊2017年21期)

覃潘燕,黄莉[4](2015)在《高职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不高,教学水平低下以及科研与教学相脱节等问题,设计一套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体系,从高职院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技能、学生能力的变化等多个方面进行准确的评估和评价,为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奠定扎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大众科技》期刊2015年12期)

王艳萍[5](2014)在《高职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的反思与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高职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多忽略了高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特点,也忽略了教师自身发展及职业生涯规划,缺少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因此,需要从学生和教师角度出发,以关注学生对教师的要求、重视教师自身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反思与重构高职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具体表现为确立发展性评价目标、多元性评价主体,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采取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本文来源于《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陈世保,徐峰,吴国凤[6](2013)在《基于粗糙集的高职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基本能力,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教育质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是高等教育从"数量扩张"转向"内涵发展、质量提高"新阶段的迫切要求,然而科学全面的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基于粗糙集理论,构建了一套高职院校教学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属性约简降低计算复杂度,并实现了指标权重的客观赋权,在此基础上,将粗糙集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结合起来,建立教师教学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系统地探讨了模型建立的全过程思路及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田月龙[7](2008)在《基于AHP的高职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系统研究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针对我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评价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组成及评价主体构成,介绍了综合评价的前沿理论和方法;然后使用定性分析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制定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构建基于AHP确定权重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在计算机上开发了基于B/S结构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系统;通过试验证明该系统结论可靠。(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河北)》期刊2008-04-20)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伴随着信息社会的迅猛发展,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正在成为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通过分析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构成,遵循科学性,目标性,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原则,构建了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叁级指标评价体系,以期为提高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1].游筱婷.基于智慧课堂的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构建[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2].曾青兰.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构成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

[3].余杰.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对策与评价指标[J].职教论坛.2017

[4].覃潘燕,黄莉.高职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构建[J].大众科技.2015

[5].王艳萍.高职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的反思与重构[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6].陈世保,徐峰,吴国凤.基于粗糙集的高职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7].田月龙.基于AHP的高职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系统研究与开发[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

标签:;  ;  ;  ;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评价论文-游筱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