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构建论文-刘佳

原型构建论文-刘佳

导读:本文包含了原型构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交互设计,数字原型,概念验证原型,动作

原型构建论文文献综述

刘佳[1](2017)在《基于原型构建与评估的胎儿监护仪交互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Heim提出的交互设计过程通用模型,进行胎儿监护仪交互设计。提出设计构想,再根据设计构想提出了终端实体产品的数字原型,在此基础上完成3D打印的概念验证原型和交互界面的低保真迭代原型及相应的高保真原型;应用Axure RP 8实现部分手势的运行。在建立原型的基础上进行可用性评估。主要依据用户的动作和交互界面的反馈形成的交互行为,应用认知走查的方法获取理解度,验证了胎儿监护仪在操作上、情感上和界面运行上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本文来源于《2017全国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暨国际工业设计高峰论坛论文集》期刊2017-09-21)

李义敏,沈蕾,孟华[2](2016)在《城市融入过程中消费者品牌原型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城市融入过程中消费者品牌原型构建出发,借助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方法,对城市融入背后所内隐的社会阶层差异对消费者品牌认知结果的影响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消费者品牌原型的构建过程中,阶层差异并不对其原型的形成产生影响,但是对品牌信息线索的影响尚需要做进一步的实证检验。研究进而认为,品牌原型是消费者对品牌的一般性整体认知过程,并可以从营销地位、社会声名、表现能力3个维度作为认知参照点影响消费者对品牌、品牌属性的感知、评价及品牌态度的形成。(本文来源于《管理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陈波,刘彦秀[3](2016)在《基于公理设计的交互原型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交互设计原型是交互设计的核心,科学地建立符合用户需求的交互原型是交互设计追求的目标。本文在探讨交互设计原型构成要素基础上,考虑情绪、认知对交互原型的影响,提出P-ACES交互要素模型,并用于分析用户需求,结合公理设计方法将功能、设计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科学地转化为设计模块,为交互设计原型研究奠定基础。该方法改善交互设计流程,减少了不合理的方案迭代设计过程浪费的时间成本。(本文来源于《人类工效学》期刊2016年01期)

饶锦锋,王军锋[4](2015)在《论交互设计的原型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交互设计活动的展开需要在不同设计阶段制作原型对设计概念和设计方案进行验证。目前关于原型制作的理论和方法都只关注于软件界面设计,并没有从软硬件结合的交互系统层面对原型构建进行探讨。文章改进了David Benyon等人提出的PACT模型,提出了交互设计应该包括人、系统、情境叁个方面的因素,进而说明了需要在交互设计过程中构建人物原型、系统原型、情境原型,并给出了原型构建所需的技术和方法。(本文来源于《艺术与设计(理论)》期刊2015年08期)

夏芒[5](2015)在《交互式产品原型构建——以儿童交互式牙刷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体验经济时代,设计不仅要满足现有需求,更要发掘潜藏的需求,创造更好的生活方式。交互式产品便是这种新经济模式下的产物。设计交互式产品的流程较为复杂,而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原型构建。本文以在儿童中普遍存在的口腔卫生护理问题作为切入点,利用原型构建的方法和流程,设计一套交互式儿童牙刷产品,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父母来养成子女的良好刷牙习惯。(本文来源于《装饰》期刊2015年06期)

叶根军,吴凡,王军峰,谢林[6](2015)在《论交互设计中的原型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交互设计活动的展开需要在不同设计阶段制作原型对设计概念和设计方案进行验证。目前关于原型制作的理论和方法都只关注于软件界面设计,并没有从软硬件结合的交互系统层面对原型构建进行探讨。作者改进了David Benyon等人提出的PACT模型,提出了交互设计应该包括人、系统、情境叁个方面的因素,进而说明了需要在交互设计过程中构建人物原型、系统原型、情境原型,并给出了原型构建所需的技术和方法。(本文来源于《设计》期刊2015年11期)

侯筱婷[7](2015)在《虚拟吊装微观施工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拟吊装系统(VHS,Virtual Hoisting System)旨在为建筑吊装施工,尤其钢结构工程的施工及管理决策人员提供一个具备较高真实度以及良好智能交互特性的虚拟吊装施工环境,在面对复杂吊装任务时,可以提前完成吊装过程仿真和分析,从而辅助实际施工。微观施工仿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研究虚拟施工技术,对于提高VHS的智能交互特性起着重要的作用。虚拟施工机械是微观施工仿真场景中智能交互特性突出的复杂微观个体,其原型构建技术是微观施工仿真研究工作的基础研究内容,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以虚拟塔吊原型为例,论文综合应用虚拟仿真、多体系统动力学、机器人等学科和技术,针对虚拟施工机械原型构建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成果概括为以下7个方面:(1)提出了“微观施工”和“微观施工仿真”的概念;构建了微观施工仿真的支撑技术体系架构;研究了基于先进虚拟仿真软件开发平台EON Professional的虚拟吊装系统的软件解决方案,并初步构建了虚拟吊装仿真实验平台(VHEP,Virtual Hosting Experimental Platform),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可行性验证以及性能测试环境。(2)研究了虚拟施工机械叁维建模与优化方法,提出了将3DS Max、Solidworks建模阶段和导入EON Professional后的性能优化阶段相结合的“两阶段模型优化”方法,优化后的虚拟施工机械叁维模型可以满足虚拟吊装场景实时渲染速度以及图像质量的要求。(3)针对虚拟施工机械运动学建模问题,结合机器人科学,提出了基于机器人运动学D-H模型的建模方法,并基于虚拟吊装仿真实验平台验证了该方法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运动学建模是实现虚拟吊装微观施工仿真运动交互特性的数学基础,同时,也为后续自主吊装仿真的实现奠定了基础。(4)为了提高微观施工仿真场景中虚拟施工机械动力学仿真的效率,提出了具备系统性、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的组件化动力学建模方法,并基于EON Professional的动力学组件实现;提出了钢丝绳柔性体的动力学建模和仿真方法,实现了柔性和拉伸变形仿真效果;基于吊物离地起吊工况的动力学分析,实现了钢丝绳崩断仿真。(5)结合实际吊装施工场景的碰撞特点和EON Professional的仿真模拟树结构的特点,提出了虚拟吊装场景和虚拟施工机械的包围盒以及层次包围盒碰撞检测策略,并基于EON Professional的碰撞组件实现;为了进一步提高虚拟施工机械的碰撞检测速度,提出了碰撞检测哈夫曼算法CollisionDecHuffman,并优化设计了存储结构以辅助提高算法性能。(6)为了增强虚拟施工机械的智能特性,研究了虚拟吊装机械的吊装路径规划和自主吊装动作仿真。结合机器人路径规划PRM算法思想,提出了吊装路径规划QuickGuess改进算法,可以成功找到更符合实际吊装操作特点的吊装路径;基于虚拟吊装仿真实验平台实现了虚拟塔吊自主吊装仿真。(7)实现虚拟场景的个性化构建是提高虚拟吊装微观施工仿真交互特性的一项基础工作。设计了两种用户交互接口,提出了基于EON的Prototype(原型)以及Dynamic Load(动态装载)技术的软件解决方案,并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5-04-01)

吴秀秀[8](2014)在《再审模糊语语境依赖性范畴原型构建的认知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对以往的语境依赖性范畴原型构建进行重新分析入手,通过关联理论及相关认知理论发现其认知模式的不足之处,并提出通过认知语境关联性以格式塔方式整体构建语境原型认知模式的不同解读假设。(本文来源于《吕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秦书荣,李冬睿,梁仲佳[9](2013)在《网页设计活动原型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页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过程,它对设计者的网页设计心智技能要求较高。为了提高网页设计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熟练地使用所学技能完成不同网站的设计与制作,以适应今后工作实践需要,教学秉承"旨在适用的学习理念",着力引入心智技能培养研究,并初步构建网页设计活动的原型,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网页设计技能。(本文来源于《软件导刊》期刊2013年09期)

谭海[10](2013)在《基于KILL规则的双通道3D众核NoC原型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设计一个低开销低时延的众核NoC系统,提出了一种使用3D迭片技术的双通道片上众核体系AUTSDN,应用KILL规则确定了片上众核中组内处理核的个数,并基于MIT的Graphite模拟器建立了该体系的原型。AUTSDN体系中采用3D迭片分组多级片上互连网络,并且根据通信内容的不同,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的传输采取不同的通信链路。原型系统中的模拟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2D片上网络,功耗降低了20%,时延降低了30%,同时AUTSDN的系统层次化特征确保了良好的系统扩展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期刊2013年07期)

原型构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城市融入过程中消费者品牌原型构建出发,借助质性研究的资料分析方法,对城市融入背后所内隐的社会阶层差异对消费者品牌认知结果的影响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消费者品牌原型的构建过程中,阶层差异并不对其原型的形成产生影响,但是对品牌信息线索的影响尚需要做进一步的实证检验。研究进而认为,品牌原型是消费者对品牌的一般性整体认知过程,并可以从营销地位、社会声名、表现能力3个维度作为认知参照点影响消费者对品牌、品牌属性的感知、评价及品牌态度的形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原型构建论文参考文献

[1].刘佳.基于原型构建与评估的胎儿监护仪交互设计[C].2017全国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暨国际工业设计高峰论坛论文集.2017

[2].李义敏,沈蕾,孟华.城市融入过程中消费者品牌原型构建研究[J].管理学报.2016

[3].陈波,刘彦秀.基于公理设计的交互原型构建研究[J].人类工效学.2016

[4].饶锦锋,王军锋.论交互设计的原型构建[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

[5].夏芒.交互式产品原型构建——以儿童交互式牙刷为例[J].装饰.2015

[6].叶根军,吴凡,王军峰,谢林.论交互设计中的原型构建[J].设计.2015

[7].侯筱婷.虚拟吊装微观施工仿真[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8].吴秀秀.再审模糊语语境依赖性范畴原型构建的认知模式[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4

[9].秦书荣,李冬睿,梁仲佳.网页设计活动原型构建研究[J].软件导刊.2013

[10].谭海.基于KILL规则的双通道3D众核NoC原型构建[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3

标签:;  ;  ;  ;  

原型构建论文-刘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