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续命汤治疗中风的运用

小续命汤治疗中风的运用

绵阳市中医院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中风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对中风的治疗,中医具有丰富的历史和临床经验。其中小续命汤就是古人治疗中风代表方,汪昂《医方集解》祛风之剂首列此方,称其为“六经中风通剂”,在唐宋以前是治疗中风病的常用方剂。

关键字:中风小续命汤中医治疗

1、中风病病因病机概述

中风病1的主要表现为突然晕倒、肢体偏瘫、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等症状的,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但治愈率低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与生命质量。中医治疗中风历史长久,临床经验丰富,其中小续命汤在古代中风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小续命汤为中风专用方,是宋代以前治疗中风病的主方,在古代中风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小续命汤出自唐代医家孙思邈的《惫急千金要方》,书中曰:“小续命汤,治卒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惚惚,精神闷乱,诸风服之皆验,不令人虚方”。《千金》所载小续命汤方有三:两方治脑卒中、偏枯;一方“治风历年岁,或歌或哭或大笑,言语无所不及”,该方较前二者少生姜,而其治迥异。宋始开始,小续命汤治疗脑卒中的地位下降,金元之后,众多医家开始对外风入侵的理论提出了质疑,着重以“内风”立论。小续命汤既能温经通脉,又补益气血,扶正驱邪,是治疗中风的常用方。古代医家对“小续命汤”评价甚高。宋代大医许叔评价说:“凡中风,用续命、排风、风引、竹沥诸汤之类,更加以灸,无不愈者。”陈修园则称“小续命汤为第一”。

《内经》称中风为偏风、偏枯、薄厥等,其病因病机概况为荣卫亏虚外邪入中,唐宋以前对中风的认识多遵从《内经》,唐宋以前中风多从“外因”立论。自宋开始,小续命汤治疗卒中的地位下降,金元之后,众多医家开始对外风入侵的理论提出了质疑,则以“内因”为主,内虚邪中这一观点,对后来有重要影响。金元时期2,中风病因基本出现,气虚、心火可以致病,痰湿生热,生风可以致病等等,认识到其病因有气虚、血虚、痰湿、心火等。如刘河间提出之心火暴甚、张之和认识为肝风偏胜、李东垣之正气自虚、朱丹溪的血虚有痰等,对中风病机病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多用八风散,愈风汤,补阳还五汤治疗。民国初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结合中西理论3,提出中风病发病原因,认为气血不足或肝阳肝风挟气血并走于上,“脑髓空”等,使中风病因病机趋于完善。

现代多认为中风病属于邪气留滞,脏腑功能失调,患者正气虚损,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血脉瘀滞,经隧不畅所致。气为血之帅,赖气为之推动,气行则血行,气虚血滞,会导致脉络痹阻,肝藏血,血虚则肝失所养,致虚风内动而成本病。再者瘀和痰阻络也是中风的重要病机,因气虚而脾阳不运,致水湿停聚而生痰,正虚邪恋,痰阻滞经络,导致肢体不仁,痰浊上蒙清窍,会出现神志不清,语言不利,痰随气升,出上窍则口角流涎,瘀痰阻络则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故气虚血滞、风痰阻络为本病之主要病机。

2、小续命汤

小续命汤为12味中药组成的复方,该复方经是过长期的历史考验,大量古籍文献记录,备受历代医家认可,许多医家对小续命汤运用具有丰富的临床体会,本方的经临床证明有效的方剂。方药组成为麻黄,苦杏仁,桂枝,白芍,生姜,防风防己,川芎,黄芩,人参,附子,甘草,具有温经通脉,补益气血,扶正驱邪的作用。本方是麻黄汤,桂枝汤,参附汤三方加味组成,是以祛风散邪为主,兼顾扶正。如《成方便读》所载“此方所治之不省人事,神气愤乱者,乃邪气骤加,正气不守之象”。方中麻黄、防风、杏仁发表开闭,疏通经络而驱邪外出,桂枝、芍药、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平衡阴阳,人参、附子、甘草益气温阳以扶正;川芎,芍药调理气血,以助正气;防己驱邪,配伍苦寒之黄芩以清泄邪气内郁所产生之内热,防温燥以耗气”。综观全方,共奏益气扶正、温通经络、驱邪外出之效。

3、临床及实验研究

小续命汤因为有着确切的临床疗效,一直流传至今,当代医者用该复方加减治疗中风及中风后遗症等多有成效。丁甘仁治疗中风,辩证为本虚标实,正气不足,痰湿阻滞证,依据患者的老年体弱,气血不足,痰淤阻络,选用小续命汤加减,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吕氏以续命汤加减治疗脑梗死40例作为治疗组,有效率远高于以西医常规治疗加华佗再造丸治疗的对照组。胡氏运用小续命汤加减治疗中风偏瘫45例,通过比较肢体功能、头颅CT等观察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他认为应用小续命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中风偏瘫疗效明显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小续命汤可以有效地改善中风偏瘫局部肢体血流和脑功能的障碍。王晋平等通过研究发现,小续命汤中的人参、芍药、川芍能够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风的自由基损伤、血液流变学异常以及组织形态学的异常,减轻神经损伤。日本学者岩崎勋发表在日本汉方临床杂志的小续命汤治疗脑梗塞一例,入院后第三周起患者开始用小续命汤,收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河南省名老中医张惠五用小续命汤治疗中风偏枯症88例他认为小续命汤对中风偏枯症有确切疗效,甚至对某些曾用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病程长久者,只要认症准确,均可得到临床满意疗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小续命汤对过氧化氢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对L一谷氨酸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使神经细胞内静息caZ+浓度升高。因此,中度增高的细胞内钙启动机体的内在保护机制,可能是中药复方小续命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还指出认为小续命汤具有调节血脂代谢紊乱,改善循环,抗动脉粥样硬化等综合效应,对缺血性脑卒中防治具积极作用。小续命汤有效成分可以改善中风患者的脑缺血引起的神经元数目减少,降低星形细胞的活化,改善慢性脑缺血的脑血管储备功能。王月华等通过实验得出,经小续命汤治疗后慢性脑缺血大鼠脑线粒体呼吸功能显著降低,从而证明小续命汤可改善慢性脑缺血引起的大鼠脑线粒体损伤。

4、病案举例

李某,男,65岁,一年前突发中风,发时神志昏迷,清醒后,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头昏,口眼歪邪,流涎,舌苔黄腻,脉滑有力,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有高血压病史,血脂高,其他无特殊。治疗扶正益气,化痰泄浊,祛风通络。选用小续命汤加减治疗。附子10g,党参20g,麻黄5g,桂枝10g,钩藤15g,川芎10g,白芍10g,杏仁10g,防风10g,黄芩15g,半夏15g,甘草3g,煎服,每天3次。五剂后二诊,患者自诉诸症较前有所好转,,左半身活动明显较前好转,口眼外依然存在,流涎减少,头昏减轻,语言表达较前清楚,舌脉如前,前方半夏,用玉竹15g,继续服用五剂。病人定时复诊,均用小续命汤加减治疗,患者血压稳定,病情也日渐好转。

5、讨论

小续命汤可深入经脉驱逐风、寒、湿、痰邪,疏畅经络,宣通表里,,条畅气机,疏通血气,起到温阳、活血、化瘀、通脉作用。可用于素体阳气不足、脾肾阳虚损,复受风、寒、湿邪导致的脏腑功能失调、邪正相搏、正虚邪恋、气机枢机不利、痰浊瘀阻等证均可在小续命汤基础上随证加减,可必拘于后世“内风”、“外风”、“真中”、“类中”之分,以临床辩证为依据选则用药。

参考文献:

1.李海霞.小续命汤治疗中风偏瘫的历史沿革[J]中医临床研究2013.5(04)118-119.

2.黄思进.小续命汤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1(19)85-86.

3.姚巧林.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及历史形成过程[J]中国临床康复.2006.07(20)131-133.

作者介绍:董晓夫,男,1982年12月,绵阳市中医院脑病科,主治医师。

标签:;  ;  ;  

小续命汤治疗中风的运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