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载化不对称催化论文-邹晓川,王跃,王存,胡世文,石开云

固载化不对称催化论文-邹晓川,王跃,王存,胡世文,石开云

导读:本文包含了固载化不对称催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氢锆,3-氨丙基叁甲氧基硅烷,手性Mn~Ⅲ(salen)催化剂,不对称环氧化反应

固载化不对称催化论文文献综述

邹晓川,王跃,王存,胡世文,石开云[1](2019)在《胺基功能化ZPS-PVPA固载手性Mn~Ⅲ(salen)的合成及不对称催化烯烃环氧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氢锆(ZPS-PVPA)为催化剂载体,通过3-氨丙基叁甲氧基硅烷对其中无机磷酸氢锆的羟基进行修饰,再与均相手性Mn~Ⅲ(salen)催化剂进行轴向配位固载,实现了手性均相催化剂的非均相化.催化剂的表征结果证实制得了非均相催化剂.随后,考察了该非均相催化剂对α-甲基苯乙烯、苯乙烯以及茚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以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为氧化剂,在0℃反应3 h,催化剂用量为0. 03 mmol,在轴向配体N-甲基吗啉氮氧化物(NMO)的参与下,催化剂能高效催化α-甲基苯乙烯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对映选择性(e. e.值)可达91. 5%,转化率为99%.此外,以茚为底物考察了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重复使用10次后,反应的e. e.值(>90%)远高于在相同条件下均相Mn~Ⅲ(salen)催化剂催化茚反应的e. e.值(65%).(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刘敏[2](2015)在《手性salen催化剂的膜固载与不对称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salen催化剂是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一类优秀催化剂,可以用于催化多种不同类型的反应,为医药合成提供手性中间体。但是这类催化剂难于从反应体系中分离,所以近年来的研究都集中到了对salen催化剂的固载上。但是已报道的固载方式仍然存在以下叁个问题:(1)仍然需要通过分离操作回收催化剂,而对于一些超细颗粒状催化剂的分离,在工业运用中具有挑战;(2)固载催化剂不能均匀的分散到反应体系中,影响到反应的传质;(3)反应过程中固载催化剂之间的碰撞产生粉末状难于回收的非均相催化剂,造成salen催化剂的流失。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多孔膜固载salen催化剂,并构建具有手性催化功能的膜反应器的解决思路,该方案可以在实现无需分离操作直接回收利用催化剂的同时,可通过料液的膜过滤强制循环操作模式强化载体介孔或微孔受限空间内反应体系的传质。首先以2,4-二叔丁基苯酚、2-叔丁基苯酚和(1R,2R)-(-)-1,2-环己二胺等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单氯甲基salen-Mn(Ⅲ)、四叔丁基salen-Mn(Ⅲ)和双氯甲基salen-Co(Ⅲ)叁种手性催化剂,以红外光谱表征了产品的结构。通过催化苯乙烯和茚的不对环氧化反应考察了单氯甲基salen-Mn(Ⅲ)和四叔丁基salen-Mn(Ⅲ)催化剂的不对称催化性能,探讨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间氯过氧苯甲酸用量和溶剂用量等主要因素对反应的影响。通过催化环氧氯丙烷的水解动力学拆分反应考察salen-Co(Ⅲ)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探讨了催化剂用量、水的用量和反应温度等主要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为后续催化剂的固载工作奠定了基础。通过以硅烷偶联剂修饰陶瓷膜引入氨基,再通过氨基与催化剂配体位氯甲基的反应实现了陶瓷膜对单氯甲基salen-Mn(Ⅲ)催化剂的固载,构建陶瓷膜反应器,以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陶瓷膜进行分析,结果证明硅烷偶联剂和催化剂都键合到了陶瓷膜上。在催化苯乙烯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中,单氯甲基salen-Mn(Ⅲ)催化膜反应器相对于均相催化体系,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当底物苯乙烯的用量为4mmol、催化剂量为0.129%(与苯乙烯的摩尔比)时,在优化反应条件下,反应9小时,苯乙烯的转化率达到31.7%,产品对映选择性达到39.9%。相对于碎段膜催化剂,反应器可以提高反应的转化率和对映选择性,并且实现了无需分离操作直接回收利用催化剂。接枝硅烷偶联剂的陶瓷膜通过氨基与金属中心的配位键合,实现了陶瓷膜固载四叔丁基salen-Mn(Ⅲ)催化剂,所得膜反应器用于催化苯乙烯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结果与单氯甲基salen-Mn(Ⅲ)催化剂对比,得出以配体位的活性基团与膜表面进行键合的固载要比催化剂金属中心以配位键键合固载所得的催化效果好。结合上步工作得出的固载催化剂的最适宜条件,将双氯甲基salen-Co(Ⅲ)催化剂固载到陶瓷膜上,构建了salen-Co催化功能陶瓷膜反应器,以催化环氧氯丙烷水解动力学拆分反应考察了膜反应器的催化性能。反应器达到了与相同催化条件下均相催化反应相当的催化性能,且催化性能稳定,膜催化剂可循环使用3次以上。证明了以陶瓷膜固载salen-Co(Ⅲ)催化剂、构建膜反应器并进行催化应用的可行性。在陶瓷膜反应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对称微孔碳膜固载单氯甲基salen-Mn(Ⅲ)催化剂,以期通过提高膜的比表面积进而提高催化剂的固载量。碳膜经过氧化、酰氯化和胺化叁步反应在表面引入了氨基,之后通过化学键合固载单氯甲基salen-Mn(Ⅲ)催化剂,构建了平板膜和管式膜两种碳膜反应器。以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热重分析仪对碳膜进行了分析表征。所得膜反应器用于催化苯乙烯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中,当平板碳膜膜厚度为4mm时,反应的转化率达58.7%,ee值达35.6%;管式膜填装根数为7时,催化反应的转化率为50.7%,ee值为31.5%。与陶瓷膜相比,碳膜对催化剂的固载率高,所以反应所得的转化率高,但是由于孔径较大,膜表面不均匀,所以ee值相对较低。ICP-AES结果表明,salen-Mn催化剂固载到碳膜上时的稳定性高于固载到陶瓷膜上(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5-06-01)

刘柳[3](2014)在《有机膦酸钛固载金鸡纳碱衍生伯胺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Aldol反应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辛可尼丁为起始原料,通过Mitsunobu反应、自由基加成反应、水解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不同臂长的有机膦酸,利用有机膦酸与四异丙醇钛生成沉淀,制备了一系列有机膦酸钛固载辛可尼丁衍生伯胺催化剂。通过核磁共振、热重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N2吸附脱附等分析方法对膦酸钛固载伯胺催化剂的化学组成与结构进行表征。.以环己酮与对硝基苯甲醛的不对称Aldol反应为模板反应探索了膦酸钛负载伯胺催化剂6a-6c在不同催化剂用量、溶剂、溶剂用量、助催化剂量、温度和反应时间等条件下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筛选和优化了催化反应的最佳条件:S/C=13.3、叁氟甲磺酸为15mo1%、溶剂水1mL、20℃、72h。在最佳催化反应条件下,催化剂6b1在环己酮与芳香醛的不对称Aldol反应中,具有15-98%yield、76-98%ee (anti)、74/26-98/2Dr (antilsyn)的催化性能。催化剂重复使用五次后,催化效果无明显下降,经多次回收催化剂仅有微量损失。分解重复使用六次后的催化剂,再经重组装可重新架构膦酸钛固载伯胺催化剂,催化性能还未获得满意的实验结果。(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4-05-14)

何建[4](2011)在《介孔非手性硅羟基与固载的手性有机胺协同催化增强多相不对称催化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研究了以介孔材料作为多相催化剂载体并利用其表面非手性硅羟基提供酸中心,通过在载体表面负载手性碱中心,研究硅羟基与手性碱中心之间的酸碱协同不对称催化效应。利用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脱附和电镜表征了载体具有有序的二维六方p6mm晶相介孔结构,孔径在4~6 nm之间。利用固体铝谱证实了铝以四配位铝形式存在于载体中并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确定了载体的硅铝比。利用固体碳谱、硅谱和元素分析分析了表面酸碱中心含量,分布及酸碱比例并模拟其表面酸碱分布。以对硝基苯甲醛与丙酮的不对称aldol反应研究了SBA-SH接枝脯胺醇的催化性能,结果显示优异的酸碱协同作用,提高催化活性并保留均相不对称选择性。通过设计手性碱中心化学结构为(2S,4R)-N-(3-吡啶)-4-(4-苄氧基乙烯)-2-酰胺吡咯和(2S)-N-(9-氨基奎宁)-2-酰胺吡咯,实现了非手性硅羟基参与的多相酸碱协同效应同时提高了活性及不对称选择性。通过改变表面酸中心数目,改变酸中心酸强度和调变载体表面酸碱比例等方式揭示了适宜的酸强度,足够的硅羟基与最佳的酸碱比例对酸碱协同不对称催化性能的重要性,同时硅羟基具有富集反应物于表面提高催化活性的作用。根据实验结果对催化机理进行了推测和探讨,认为硅羟基作为酸性位可能通过两种不同的过渡态参与酸碱协同不对称催化作用:一为直接的酸碱协同作用,此时硅羟基直接作为酸性位于载体表面活化亲电底物,此时手性位不参与酸碱协同过渡态;二为非直接酸碱协同作用,此时硅羟基在水的作用下质子转移至手性位γ位而起到活化亲电底物的作用,此时手性位参与过渡态形成,过渡态以椅式构象稳定存在从而实现非手性硅羟基活化的不对称催化。(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1-05-10)

王伟[5](2011)在《一类有机膦酸锆固载金鸡纳碱衍生伯胺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Aldol反应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金鸡纳碱的一种配体—辛可尼定为原料,通过Michaelis-Arbuzor反应、亲核取代反应、Mitsunobu反应、自由基加成反应、水解反应等成功地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有机臂长的有机膦酸,继而与ZrOCl2反应,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有机臂长的有机膦酸锆固载金鸡纳碱衍生伯胺类催化剂。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X-射线粉末衍射(XPRD)、N2-吸附洗脱比表面测定(N2 sorptio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分别对该类有机膦酸锆同载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将合成的有机膦酸锆固载金鸡纳碱衍生伯胺催化剂应用于芳香醛衍生物与环状酮的不对称Aldol反应,以对硝基苯甲醛与环己酮为模板反应探索了催化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当叁氟甲磺磺酸(15 mol%)为助催化剂、10 mo1%催化剂用量、20℃、水溶剂的实验条件下催化剂7c在对硝基苯甲醛与环己酮的催化反应中,Aldol反应产物的产率为97%、dr值为4.5:1和ee值为95%anti.不同取代基的芳香醛与环己酮的不对称Aldol反应中,催化剂7c催化仅对强吸电子基的芳香醛(3-硝基苯甲醛,2-硝基取代苯甲醛,4-腈基取代苯甲醛)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反应结束后可以离心回收催化剂,催化剂重复使用叁次后,催化效果无明显降低。(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1-04-01)

李浩然[6](2011)在《一类有机可溶聚合物固载手性环己二胺负载钌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廉价的1R,2R-环己二胺为原料,通过一系列(磺酰胺化、烯烃聚合)化学反应,合成不同聚合度含有机膦酸官能团的聚合物载体。通过氮原子的配位络合作用将[RuCl2(p-cymene)]负载于该有机聚合物载体上,制备了在酸性介质中能溶于四氢呋喃、乙腈、氯仿和N,N-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溶剂的有机聚合物负载钌催化剂。在催化反应结束后,加入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该负载钌催化剂可从均相反应体系中析出,通过过滤可回收(87-93%)。用IR, TEM, XRD和N2等温吸附曲线对有机聚合物载体和负载手性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其组成。实验表明:与其他有机高分子载体不同,含有机膦酸官能团的聚合物载体具有微孔结构(1-20 A)、线形(宽20-50 nm)的网状结构。负载过渡金属钉后,载体的线状形貌结构被打断,形成了团簇状结构。将该负载钌手性催化剂应用于苯乙酮及其衍生物的不对称转移氢化,探索了不同钌负载量、溶剂、温度和反应时间等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筛选了最佳的催化反应条件。在最佳的催化反应条件下(10 wt%钌负载量、m苯乙酮/mRu=100:1、V甲酸/V叁乙胺=1:3,底物浓度为1.72 mol/mL,甲醇溶剂、50℃、反应6 h),反应产物的转化率和对映选择性分别为41.3-99%和80.1-97.3%ee,没有其它副产物产生。(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1-04-01)

傅相锴[7](2009)在《手性Salen锰的固载及其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对称催化反应是当今合成化学面临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之一,也是众多化学家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手性Salen Mn固载化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和动态。介绍了本课题组基于有机-无机复合载体材料优势的考虑和设计,首次合成了低聚苯乙烯基膦酸—磷酸氢锆(ZSPP),线型聚(苯乙烯—异丙烯膦酸)-磷酸氢锆(ZPS-IPP)和线型聚(苯乙烯—苯乙烯基膦酸)-磷酸氢锆(ZPS-PVP)叁类新型有机-无机复合载体。对叁类新(本文来源于《重庆市化学化工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9-09-19)

汪永华[8](2009)在《一类有机膦酸锆固载金鸡纳碱的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金鸡纳碱具有优良的立体骨架,在许多不对称催化反应中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活性。已报道的固载金鸡纳碱催化剂的载体有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二氧化硅、树脂和大分子化合物等。本文主要讨论了一系列不同有机臂长的有机膦酸锆固载的金鸡纳碱催化剂的设计思路和合成途径,并详细论述了有机膦酸锆固载的金鸡纳碱催化剂在催化二乙基锌和苯甲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本论文以金鸡纳碱的一种构型-辛可尼定为原料,通过Michaelis-Arbuzor反应、亲核取代反应、自由基加成反应、水解反应等,成功地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有机臂长的有机膦酸锆固载的金鸡纳碱催化剂。并且对金鸡纳碱的固载方式进行了四条不同路线的探索和研究,获得了一定的结果。本文共制备了5个有机膦酸锆固载的金鸡纳碱催化剂4a~e,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X-射线粉末衍射(XPRD)、N_2-吸附洗脱比表面测定(N_2 sorptio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元素分析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分别对固载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将合成的固载催化剂用于催化二乙基锌与苯甲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考察了不同有机臂长的固载催化剂对催化效果的影响,5个催化剂均获得54-75%的产率和10-25%ee的对映选择性,其中具有最长有机臂长的催化剂4e的催化效果最好,并探索了最佳的催化反应条件:苯甲醛与二乙基锌摩尔比1:2,催化剂用量15 mol%,甲苯/正己烷(v/v=1:1)作溶剂,室温下搅拌反应72 h。(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9-05-01)

白若飞[9](2008)在《手性Salen Mn(Ⅲ)在胺化的ZSPP载体上的轴向固载及其对烯烃的不对称催化环氧化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低聚苯乙烯基膦酸—磷酸氢锆(ZSPP)是本课题组在新型催化剂载体领域开发出来的一类集有机—无机性能为一体的新型复合催化剂载体材料。在性能上表现出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较好的耐酸碱性能,在结构上具有聚苯乙烯有机链段的可设计、可修饰性及层状结构,是集有机、无机载体的优点为一体的新型载体。本文通过化学键连的方法将手性均相Salen Mn(Ⅲ)配合物轴向锚定在低聚苯乙烯基膦酸—磷酸氢锆新型有机—无机复合物载体上,得到两类多相催化剂。考察了两类多相催化剂对烯烃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首先对低聚苯乙烯的苯环进行修饰引入氯甲基,进而进行胺化修饰,分别接枝不同链长的二胺(乙二胺、1,4-丁二胺及1,6-己二胺)和多胺(二乙烯叁胺、叁乙烯四胺及四乙烯五胺),再利用二胺或多胺端基氮原子与均相手性Salen Mn(Ⅲ)配合物中心的Mn原子进行轴向配位固载,实现了手性均相催化剂的多相化。运用FT-IR、DR UV-Vis、AAS、XPS、N_2吸附、SEM、TEM和TG等测试技术对固载型手性SalenMn(Ⅲ)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别以次氯酸钠和间氯过氧苯甲酸为氧源考察了固载手性Salen Mn(Ⅲ)催化剂催化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及茚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性能。研究了助催化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及轴向枝节链长对烯烃环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固载手性Salen Mn(Ⅲ)催化剂对苯乙烯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以m-CPBA为氧化剂时环氧苯乙烷的收率达56%,ee值达72%。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后,催化性能无明显降低;固载手性Salen Mn(Ⅲ)催化剂对α-甲基苯乙烯表现出与文献值相当的ee值。(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8-05-20)

郑波涛[10](2007)在《膦酸锆固载手性氨基醇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其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亲核取代反应、水解反应和成盐反应将手性氨基醇配体引入到膦酸锆骨架上,合成了一类手性膦酸锆,从而实现手性氨基醇配体的固载。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粉末X衍射和热重分析对手性膦酸锆催化剂(1S,2R)-(+)-101b进行了表征。扫描电镜及粉末X衍射结果显示手性磷酸锆催化剂(1S,2R)-(+)-101b为多孔层状结构,层间距为24.7983A。探索了该类手性膦酸锆催化剂在二乙基锌对苯甲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反应的产率为80.1%,e.e.值为54.3%,其e.e.值比相应手性配体的均相催化低7.6%。该膦酸锆催化剂易于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并重复使用。(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7-04-28)

固载化不对称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手性salen催化剂是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一类优秀催化剂,可以用于催化多种不同类型的反应,为医药合成提供手性中间体。但是这类催化剂难于从反应体系中分离,所以近年来的研究都集中到了对salen催化剂的固载上。但是已报道的固载方式仍然存在以下叁个问题:(1)仍然需要通过分离操作回收催化剂,而对于一些超细颗粒状催化剂的分离,在工业运用中具有挑战;(2)固载催化剂不能均匀的分散到反应体系中,影响到反应的传质;(3)反应过程中固载催化剂之间的碰撞产生粉末状难于回收的非均相催化剂,造成salen催化剂的流失。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多孔膜固载salen催化剂,并构建具有手性催化功能的膜反应器的解决思路,该方案可以在实现无需分离操作直接回收利用催化剂的同时,可通过料液的膜过滤强制循环操作模式强化载体介孔或微孔受限空间内反应体系的传质。首先以2,4-二叔丁基苯酚、2-叔丁基苯酚和(1R,2R)-(-)-1,2-环己二胺等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单氯甲基salen-Mn(Ⅲ)、四叔丁基salen-Mn(Ⅲ)和双氯甲基salen-Co(Ⅲ)叁种手性催化剂,以红外光谱表征了产品的结构。通过催化苯乙烯和茚的不对环氧化反应考察了单氯甲基salen-Mn(Ⅲ)和四叔丁基salen-Mn(Ⅲ)催化剂的不对称催化性能,探讨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间氯过氧苯甲酸用量和溶剂用量等主要因素对反应的影响。通过催化环氧氯丙烷的水解动力学拆分反应考察salen-Co(Ⅲ)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探讨了催化剂用量、水的用量和反应温度等主要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为后续催化剂的固载工作奠定了基础。通过以硅烷偶联剂修饰陶瓷膜引入氨基,再通过氨基与催化剂配体位氯甲基的反应实现了陶瓷膜对单氯甲基salen-Mn(Ⅲ)催化剂的固载,构建陶瓷膜反应器,以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陶瓷膜进行分析,结果证明硅烷偶联剂和催化剂都键合到了陶瓷膜上。在催化苯乙烯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中,单氯甲基salen-Mn(Ⅲ)催化膜反应器相对于均相催化体系,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当底物苯乙烯的用量为4mmol、催化剂量为0.129%(与苯乙烯的摩尔比)时,在优化反应条件下,反应9小时,苯乙烯的转化率达到31.7%,产品对映选择性达到39.9%。相对于碎段膜催化剂,反应器可以提高反应的转化率和对映选择性,并且实现了无需分离操作直接回收利用催化剂。接枝硅烷偶联剂的陶瓷膜通过氨基与金属中心的配位键合,实现了陶瓷膜固载四叔丁基salen-Mn(Ⅲ)催化剂,所得膜反应器用于催化苯乙烯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结果与单氯甲基salen-Mn(Ⅲ)催化剂对比,得出以配体位的活性基团与膜表面进行键合的固载要比催化剂金属中心以配位键键合固载所得的催化效果好。结合上步工作得出的固载催化剂的最适宜条件,将双氯甲基salen-Co(Ⅲ)催化剂固载到陶瓷膜上,构建了salen-Co催化功能陶瓷膜反应器,以催化环氧氯丙烷水解动力学拆分反应考察了膜反应器的催化性能。反应器达到了与相同催化条件下均相催化反应相当的催化性能,且催化性能稳定,膜催化剂可循环使用3次以上。证明了以陶瓷膜固载salen-Co(Ⅲ)催化剂、构建膜反应器并进行催化应用的可行性。在陶瓷膜反应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对称微孔碳膜固载单氯甲基salen-Mn(Ⅲ)催化剂,以期通过提高膜的比表面积进而提高催化剂的固载量。碳膜经过氧化、酰氯化和胺化叁步反应在表面引入了氨基,之后通过化学键合固载单氯甲基salen-Mn(Ⅲ)催化剂,构建了平板膜和管式膜两种碳膜反应器。以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热重分析仪对碳膜进行了分析表征。所得膜反应器用于催化苯乙烯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中,当平板碳膜膜厚度为4mm时,反应的转化率达58.7%,ee值达35.6%;管式膜填装根数为7时,催化反应的转化率为50.7%,ee值为31.5%。与陶瓷膜相比,碳膜对催化剂的固载率高,所以反应所得的转化率高,但是由于孔径较大,膜表面不均匀,所以ee值相对较低。ICP-AES结果表明,salen-Mn催化剂固载到碳膜上时的稳定性高于固载到陶瓷膜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固载化不对称催化论文参考文献

[1].邹晓川,王跃,王存,胡世文,石开云.胺基功能化ZPS-PVPA固载手性Mn~Ⅲ(salen)的合成及不对称催化烯烃环氧化[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9

[2].刘敏.手性salen催化剂的膜固载与不对称催化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

[3].刘柳.有机膦酸钛固载金鸡纳碱衍生伯胺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Aldol反应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14

[4].何建.介孔非手性硅羟基与固载的手性有机胺协同催化增强多相不对称催化性能[D].北京化工大学.2011

[5].王伟.一类有机膦酸锆固载金鸡纳碱衍生伯胺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Aldol反应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11

[6].李浩然.一类有机可溶聚合物固载手性环己二胺负载钌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11

[7].傅相锴.手性Salen锰的固载及其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C].重庆市化学化工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8].汪永华.一类有机膦酸锆固载金鸡纳碱的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09

[9].白若飞.手性SalenMn(Ⅲ)在胺化的ZSPP载体上的轴向固载及其对烯烃的不对称催化环氧化反应[D].西南大学.2008

[10].郑波涛.膦酸锆固载手性氨基醇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其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07

标签:;  ;  ;  ;  

固载化不对称催化论文-邹晓川,王跃,王存,胡世文,石开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