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学习习惯论文-蒋林梅

思想品德学习习惯论文-蒋林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思想品德学习习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学习习惯,开放式课堂

思想品德学习习惯论文文献综述

蒋林梅[1](2018)在《论开放式课堂中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开放式课堂具有"不拘泥于授课形式,以开放性的教学设计,全方位、立体化开展教学,以最高效的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构建生本课堂、生活课堂"的特点,是我们进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常用的一种模式。开放式课堂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完成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达成这一目的,我们需要在课堂上引导学(本文来源于《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期刊2018年07期)

连仁裕[2](2018)在《试论初中生思想品德课学习习惯的养成》一文中研究指出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在思想品德课学习过程中,初中生需要从细节做起,从学习计划、课前预习、课堂参与、课程复习几个方面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取得最优的学习效果,并有利于未来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8年06期)

任忠祥[3](2018)在《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社会和新课改的推动下,教学上主张的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得学生能发展自身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的被动位置换为主动的,让学生能自主的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来源于《考试与评价》期刊2018年02期)

刘南[4](2017)在《小学生思想品德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思想品德教学对学生的性格养成等都有良好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有一些行为习惯已经养成了,但是因为他们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使然,他们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性格、行为等还是能被改变的,然而要想使学生能真正的在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中能得到更好的培养就需要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真正领会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本文来源于《人生十六七》期刊2017年20期)

付盈盈[5](2016)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终身教育视野下,学会学习是学习型社会为我们提出的时代命题,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会学习的前提和应有之义,它是益在当下利在终身的学习理念和行为方式。卢梭、叶圣陶等许多知名教育家不约而同地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遵循新课程改革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理念,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创新精神的培育以及学生的终身发展,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养成的学习习惯主要是指思维能力下的质疑习惯、探究习惯、创造习惯;信息能力下获取信息的动手习惯、理解信息的思考习惯、利用信息的综合习惯;情商能力下的独立习惯、耐挫习惯、合作习惯。人本主义的自我实现及需要理论强调了主体自我发展的教育价值,多元智能理论为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和评价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建构主义则重视利用过往经验自主理解和建构知识的过程,这些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习习惯养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初中思想品德课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是该课程思想性、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的课程性质所决定的;是实现思想品德课叁维教学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下被动性学习向主动性学习转变、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转变、认同性学习向问题性学习转变的需要。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初中生思想品德课中存在着被动学习下的思维定势、依赖学习下的自主性欠缺、接受学习下的探究性弱化等不良学习习惯。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忽视、学生对自身学习习惯养成的无视以及传统评价体系的误导所致。鉴于这些问题,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并结合具体的课例提出了实施方法与路径。(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张得强[6](2015)在《初中学生思想品德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策略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课改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该一改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那么,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一、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启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某个教师而爱上某门学科。由此看来,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多么重要。在课堂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在课堂外教师就应该做学生的朋友。这样学生才会信任教师,才会愿意将自己的心里话讲给教师听,教师也才能及时了解(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中)》期刊2015年07期)

张宏伟[7](2015)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一直都以礼貌着称。思想品德一直作为中国人的毕生追求,而初中生恰好处于一个形成独立人格以及正确思想的过程。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能够让初中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尤为重要。(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中学)》期刊2015年06期)

刘红玉[8](2015)在《初中生思想品德课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的养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初中思想品德课对于初中生品德的养成和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既有关联又有区别,须着重从这两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习惯与品德。(本文来源于《新课程学习(下)》期刊2015年02期)

饶运强[9](2013)在《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一文中研究指出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将学生由被动地位转化为主动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来源于《新课程学习(上)》期刊2013年02期)

曾立[10](2012)在《试论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主学习是目前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许多教育工作者不断尝试探索的课题。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本文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来源于《神州》期刊2012年31期)

思想品德学习习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在思想品德课学习过程中,初中生需要从细节做起,从学习计划、课前预习、课堂参与、课程复习几个方面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取得最优的学习效果,并有利于未来的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思想品德学习习惯论文参考文献

[1].蒋林梅.论开放式课堂中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为例[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8

[2].连仁裕.试论初中生思想品德课学习习惯的养成[J].才智.2018

[3].任忠祥.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J].考试与评价.2018

[4].刘南.小学生思想品德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J].人生十六七.2017

[5].付盈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探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

[6].张得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策略初探[J].新课程(中).2015

[7].张宏伟.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5

[8].刘红玉.初中生思想品德课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的养成[J].新课程学习(下).2015

[9].饶运强.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J].新课程学习(上).2013

[10].曾立.试论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J].神州.2012

标签:;  ;  

思想品德学习习惯论文-蒋林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