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的相关探索

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的相关探索

文登市园林绿化工程处山东省威海市264400

摘要: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人们对园林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人们渴望在一个更加优美、景观有序的环境中居住生活,这已经成为了人们对居住环境评判的标准。园林工程的好坏,除了要确保设计顺利完成,还要求施工人员有很强的能力,可在具体工程实施方面,依然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所以想要将设计理念与施工技术需求更好的体现出来,要对这两点高度重视,将其存在的问题处理好,使设计以及施工能够达到协调的状态。因此,本文对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的完善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园林设计;施工协调;管理模式

园林建设工程,园林设计需要结合实际,进行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设计;而在进行施工时,施工方需要严格依照设计方案,制定施工方案,出现问题时应及时协调解决,而不是私自调整方案。园林建设是为人类建设舒适生活环境的工程,同时也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部分,因此,园林建设的设计与施工的管理方式,需要实施有效的协调管理,才能建设出对人类生活起到重要作用、对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园林景观。

1园林设计与施工中不协调性产生的原因

任何工程的建筑施工都要根据实际工程设计分环节开展具体施工作业,城市园林景观工程建筑也不例外。因此,从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环节,到具体施工环节,每一环节施工作业内容都较为繁重、琐碎,涵盖着各个施工环节中的重难点以及施工要点,从整体来说,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之间存在的问题隐藏在从设计到具体施工中的各个环节。

1.1设计意图往往忽略实际施工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首先,设计绿化工程时,独具匠心的设计理念很容易忽略施工现场的可实施性,只看到表面的施工环境。园林设计师为了能够创造良好的景观,应追求物种的多样性,力求通过对灌木、乔木等植物的合理搭配和精心设计,提升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然而在此基础上设计,不能深入探究地质情况,设计图纸中的物种不符合施工现场地质状况等现象,往往导致施工人员很多时候无法完全按图施工,造成园林设计与施工的不协调。其次,一味地追求绿化实时效果,一些本应该重修剪的苗木没能适当地修剪,以致于在追求景观和绿化效果的过程中,苗木成活率不高。总而言之,这种忽略实际施工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的设计意图,不仅导致园林设计与施工的不协调性,还导致工程施工成本大大增加。

1.2设计师过度重视效果图而忽视工程效果

园林设计过程中,在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充分考察的基础上设计的效果图,尽管拥有迷人的图片效果,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难度过大、不符合实际,因此,工程效果不够理想。例如,在改造道路绿化的过程中,要求设计师在现有道路绿化状况的基础上,丰富植物层次,因此,实际是将中层灌木和2排乔木应用于现有道路绿化中,实现了色叶物种和常绿搭配,这种设计虽拥有迷人的图片效果,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例如,种植灌木,必须大规模破坏原有的模纹,导致连续性在现有模纹当中遭到破坏,无法实现园林设计的预期效果。

2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的完善措施

2.1设计时注重现场勘查

在设计前期,只依靠原始地貌地形图,很难了解实地情况,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现场勘查对设计有着重要意义,很多时候地貌图与实际地况之间会有很大不同,这种情况下,设计师就需要一实际状况为主要设计依据,进行合理规划设计。例如对现场排水、电力井的位置详细确认,有利于给后期的施工提供准确方案。也避免后期因此种因素对设计进行二次调整。

2.2注重植物配置的合理性

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设计师应详细了解植物市场的苗源量与价格区间,在依据项目所在地的气候条件进行合理植物配置。在植物配置中,要考虑植物的适应性,一本土植物为主,有利于园林整体的植物存活率。以湖南为例,行道树选用的常绿乔木,多以香樟树、桂花树为主;其他品种的常绿乔木由于不能适应湖南当地的特殊气候条件,很难存活,如乌桕、合欢一类,虽也是作为行道树的很好选择,但由于湖南境内的培育较少,成活率很难保障。此外,植物配置时还要考虑植物的生长量,合理规划其生长空间及后期的维护,在保证园林生态与美化情况下,尽量减少植物后期的维护管理成本。

2.3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中要对施工因素充分考虑

园林设计之前,设计人员要打破传统的仅仅依赖于工程建设单位和勘察单位提供的资料展开设计,而是要进入到施工现场做好实地勘察工作,还要考察市场,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植物的生长环境都要充分考虑。对于园林施工中需要采用的工艺技术,如果不是很熟悉,就要向有关的单位咨询,以保证园林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对于施工发挥实质性的指导作用。

2.4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园林设计、施工工作是需要在一个大的系统中来协调的,而协调的角色最终落在管理人员身上,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因而需要加强学习和时间的锻炼,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提高:其一,树立顾全大局的意识,由于园林建设是设计、施工的结合,管理人员不能顾此失彼,出现偏重一方的情况,就要求管理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全盘考虑,避免衔接中出现的问题;其二,工作中的提高,园林建设工作是管理人员提高专业素质的最佳途径,因而在工作中提高十分必要,如进行岗位轮换,管理人员了解设计、施工的各项内容,拓宽其知识面,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交流,积累管理的经验,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平台;其三,长短期的培训,组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设计人员参加培训,园林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力量参与,而只有整体员工的素质的提高,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提升园林建设的水平。

2.5应用督导制的管理模式对园林设计与施工进行协调

从现行的员工建设情况来看,设计与施工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关联性,就使得设计与施工之间脱钩,影响园林建设质量。应用督导制的管理模式υ傲稚杓朴胧┕そ行协调,设计督导可以将设计思想有效地传达给施工人员,让施工人员领会设计思想,在施工中正确操作。对于施工人员操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设计督导还可以明确设计目标,并将要获得的施工效果告知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就可以按照设计人员的思想展开施工。

设计督导不仅要具备设计能力,还要具备艺术审美能力,施工经验也非常丰富,可以在园林设计以及施工中都可以发挥指导作用,让设计思想在园林施工中得以充分体现。

设计督导在施工现场还对施工的质量进行审查,了解施工的进度以及可以获得的施工效果,根据设计图的内容对施工人员进行指导,对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操作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避免施工中产生错误,保证施工与设计思想保持一致。这样可以提高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效率,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都会有所降低。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是城市中绿化比较集中的区域,重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平衡,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园林施工按照园林的设计展开。但是,由于设计与施工之间没有充分协调,就会导致园林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为促进园林建设事业更好地发展,就要对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不断地完善,对于矛盾问题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廖振玲.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的探讨[J].现代园艺,2017(10):191.

[2]曹茹茵.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J].建材与装饰,2017(42):75.

[3]张胜蒙.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分析[J].现代园艺,2016(16):194.

标签:;  ;  ;  

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的相关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