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圆珠笔论文-牛凡

蓝色圆珠笔论文-牛凡

导读:本文包含了蓝色圆珠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添改文件,蓝色圆珠笔墨迹,光谱法,色谱法

蓝色圆珠笔论文文献综述

牛凡[1](2017)在《基于光谱法和色谱法对蓝色圆珠笔墨迹添改文件的模式识别新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添改文件,是指作案人在原文件上添加或改写某些字句或笔画以改变文件原意或数额的一种内容虚假的文件。在我国叁大诉讼案件中,特别是经济类犯罪的案件,经常会涉及到添改文件的检验。本文以市面收集到的270支不同品牌、型号的蓝色圆珠笔书写墨迹为例,使用光谱法和色谱法(拉曼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薄层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共四种方法)进行检验,选择晨光、爱好、真彩、斑马等25组常见品牌共190支蓝色圆珠笔墨迹的光谱和色谱数据作为训练集,使用ChemPattern~(TM)化学计量学解决方案软件建立了不同品牌的光谱法和色谱法分类模型。在添改文件检验中,通过对墨迹的光谱和色谱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分析,达到对可疑墨迹与原文墨迹品牌的区分,进而判断存在添改。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光谱法和色谱法在蓝色圆珠笔墨迹的分类研究上具有互补性。本文对270支蓝色圆珠笔墨迹共进行了2000余次光谱法和色谱法检验,并通过比较墨迹的拉曼光谱图(810张)、紫外-可见光谱图(540张)、薄层色谱图(540张)和气相色谱图(540张)对墨迹进行了分类。薄层色谱法、拉曼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检验的是墨迹中染料成分,在叁种检验方法中薄层色谱法分类效果最佳,分为35类。在薄层色谱法的分类基础上,结合其他两种检验方法得到的分类结果进行二次分类,发现一些墨迹得到了进一步区分。此外,气相色谱法检验的是墨迹中溶剂成分,从墨迹的组成角度而言,将染料部分与溶剂部分的分类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得到对墨迹更加准确的区分。这说明光谱法和色谱法在蓝色圆珠笔墨迹的区分上具有互补性。因此,实际工作中,在实验条件和检材样本量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使用光谱法和色谱法对蓝色圆珠笔墨迹进行检验。2、首次提出了光谱法和色谱法结合模式识别技术判断添改文件的新方法。通过使用Chempattern化学计量学软件,将模式识别技术引入到蓝色圆珠笔墨迹的品牌区分中,建立了25组蓝色圆珠笔品牌与光谱和色谱数据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相似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基于K-最近邻法的模式识别分析。研究发现以25组不同品牌蓝色圆珠笔墨迹光谱和色谱数据作为训练集,以K-最近邻法判定原则建立的分类模型可以达到对未知蓝色圆珠笔墨迹品牌的预测,并通过墨迹品牌的区分来判断添改文件。在基于光谱法和色谱法建立的分类模型中,紫外-可见光谱法的识别率最高,为97.32%,其次是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法,80.72%,再次是薄层色谱法,78.85%,最后是拉曼光谱法,74.14%。但综合考虑模型中训练样本的区分程度,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法的区分率最高,达到48.9%,且模型的识别率也较高,因此,将基于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法建立的分类模型作为蓝色圆珠笔墨迹品牌预测及区分的首选方法,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结合其他光谱法和色谱法建立的分类模型进行相互印证。3、提出了建立训练样本多级分类,优化模型质量的方法。将模型训练集中的样品在品牌分类(25组)基础上按光谱法、色谱法的分类结果进行二次分类,样品的区分率和模型的识别率均得到显着提高,达到了优化模型的目的。其中,拉曼光谱法的训练集增加到37类,识别率提高15.79%;紫外-可见光谱法增加到41类,识别率提高2.5%;薄层色谱法增加到82类,识别率提高40.64%;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法增加到93类,识别率提高47.19%。通过二次分类,将光谱法和色谱法检验结果为同类的墨迹按品牌进行了区分,提高了样品的区分率,进而提高了模型的交叉验证识别率,达到了优化模型的目的。因此,在蓝色圆珠笔墨迹分类模型中,可以对训练样本进行多级分类,通过提高区分率来优化模型质量、提高品牌预测的准确性。4、提出了根据墨迹品牌的预测及区分检验添改文件的思路。在添改文件检验中,对于检材墨迹和样本墨迹的检验主要是通过比较两者的墨迹配方是否一致,进而判断可疑文件是否存在添改。本文通过对270支蓝色圆珠笔墨迹进行光谱法和色谱法检验及分类,发现一些不同品牌的蓝色圆珠笔墨迹具有相同类型的光谱和色谱数据,这可能由于我国蓝色圆珠笔油墨配方与品牌之间不具有唯一性,即不同品牌的蓝色圆珠笔可能具有相同的油墨配方。在实践中对于这一类蓝色圆珠笔墨迹形成的添改文件,使用光谱法和色谱法检验不能判断是否存在添改。因此,本文将蓝色圆珠笔墨迹品牌的区分研究作为检验添改文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模式识别引入到添改文件的检验中,在光谱法和色谱法检验基础上,通过建立分类模型达到对可疑墨迹与原文墨迹品牌的区分,为添改文件的检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以270支不同品牌的蓝色圆珠笔墨迹为例,结合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对光谱法和色谱法检验数据进行解析和信息挖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品牌的分类模型,通过对墨迹品牌的预测及区分来判断可疑文件是否存在添改。本文提出的光谱法和色谱法结合模式识别技术判断添改文件的新方法将理化检验结果信息化,将大数据思想和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添改文件的检验中,不仅可以为检验人员作出更加客观和全面的判断提供数据支持,更可以为添改文件检验的信息化、标准化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期刊2017-04-15)

牛凡,黄建同,何森,陆天[2](2017)在《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和薄层色谱法分析蓝色圆珠笔油墨及其分类》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和薄层色谱法对110支不同产地、品牌的蓝色圆珠笔油墨进行检测及种类鉴定。以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了圆珠笔油墨中的溶剂组成,据此样品可分为6大类;以薄层色谱法检测了油墨中的染料组成,根据染料斑点的个数、位置、颜色及薄层扫描后吸收峰中标准峰的位置,将样品分为了17类。综合分析上述两种色谱检测的结果,同时考察溶剂和染料在组成上的差异,将110支不同品牌、产地的蓝色圆珠笔分为了35类,可以达到某些品牌之间的区分和认定,比依据单一检验手段得到的分类结果更为精准、系统。(本文来源于《理化检验(化学分册)》期刊2017年01期)

牛凡,黄建同,何欣龙,陆天,何森[3](2017)在《基于多变量-系统聚类分析法区分蓝色圆珠笔色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应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对110支不同产地、品牌的蓝色圆珠笔油墨进行检验及种类鉴定。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和薄层色谱法分别研究了圆珠笔油墨中的溶剂组成和染料组成。通过数据预处理,分别建立了不同样品气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的共有谱图,采用二值法对特征数据进行提取,将定性信息数量化,将欧氏距离的平方作为样品之间差异的量度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并将分类结果用于判别分析,建立相应的判别式函数。结果表明,基于多变量的系统聚类结果由于同时考察油墨的溶剂和染料在组成上的差异,将110支不同品牌、产地的蓝色圆珠笔分为了29类,可以达到品牌之间的区分和认定,较依据单一检验手段得到的分类结果更为精确、系统。尝试结合判别式函数对未知色痕进行分类,由于样本量较少,因此交叉验证得到的分类正确率仅为47.7%,但通过本实验将化学计量学中的相关算法引入到油墨种类的鉴别中,为添改文件、文件形成时间的检验提供了更加准确的结果,为建立油墨样本库提供了数据支持。(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7年01期)

牛凡,黄建同,余静[4](2016)在《应用系统检验方法对蓝色圆珠笔油墨成分的聚类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VSC5000文检仪、气相色谱法及薄层色谱法对市场收集的24支蓝色圆珠笔油墨进行成分检验,并依据3种检验结果进行单独分类。再将3种检验方法得到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最终将24支蓝色圆珠笔分为8类。结果表明将3种检验方法的实验数据综合分析得到的分类结果要比任何单一方法得到的分类结果更为全面、准确,不仅可以进行品牌之间的区分,有些甚至可以对同一品牌的不同型号蓝色圆珠笔达到区分的效果。在进行油墨种类鉴定时,应选择多种检验方法针对油墨中不同的被检成分进行综合检验,这样才能对油墨成分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达到准确分类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分析仪器》期刊2016年02期)

赵燕婷,王立雄,吕昱[5](2015)在《不同品牌蓝色圆珠笔墨水的分析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GC-MS MSD联用使用顶空法来检测圆珠笔油墨中的溶剂,此方法有很好的准确性,以此来确定在实验中使用哪种试剂来提取圆珠笔样品油墨中的染料。研究表明,圆珠笔油墨中的溶剂主要是醇类物质,为厂家所常用的溶剂有两种:苯甲醇和苯氧基乙醇。圆珠笔墨水中的染料主要是叁苯甲烷类物质—结晶紫,在醇类物质中有很好的溶解性。(本文来源于《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期刊2015-12-18)

苏佳利,钟上伟,许静,李向军,邹洪[6](2014)在《基于HPLC-DAD多波长数据的蓝色圆珠笔墨水鉴别(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HPLC-DAD多波长数据分析鉴别不同品牌的蓝色圆珠笔墨水.使用HPLC-DAD分离68支不同品牌的蓝色圆珠笔中油墨的染料组分,并用HPLC-MS方法确认主要染料组分的化合物结构.根据检测到的主要染料组分,将所有的蓝色圆珠笔油墨分成9类,进一步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处理多波长色谱数据对同一类别中不同品牌的墨水进行区分.实验结果表明,多波长的色谱数据比单一波长对蓝色圆珠笔墨水更具鉴别能力.组合2步鉴别过程,对于蓝色圆珠笔品牌的鉴别率可达94%.(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周亚红,房诚[7](2013)在《显微分光光度法推断蓝色圆珠笔书写时间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显微分光光度法对不同书写时间的样品进行测定,考查了文件保存条件及时间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确定了圆珠笔油墨成分中蓝色染料色差随着书写时间变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数学模型,并用于推断一年以内文件字迹的书写时间。(本文来源于《中国刑警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苏佳利,赵红,李向军,邹洪[8](2012)在《使用多波长数据对蓝色圆珠笔进行分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89支蓝色圆珠笔的油墨成分。对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了580 nm,610 nm,670 nm叁个检测波长。使用HPLC-MS确定了染料和染料之间的降解关系。发现蓝色圆珠笔中主要(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期刊2012-04-13)

许静,苏佳利,邹洪,刘克林[9](2011)在《HPLC及主成分分析在蓝色圆珠笔油墨染料鉴别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国内外不同品牌的蓝色圆珠笔油墨的组成成分进行分离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各油墨样品主要含有8种成分。以这8种成分为分析变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04个样品进行鉴别区分,结果发现,所有样品可以聚为四类。(本文来源于《现代仪器》期刊2011年01期)

孙其然,罗仪文,徐彻[10](2010)在《LC-MS/MS法测定蓝色圆珠笔油墨中的碱性染料》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蓝色圆珠笔油墨中碱性染料的LC-MS/MS方法,为蓝色圆珠笔油墨的种类鉴别提供方法。方法用二级质谱寻找并确定结晶紫、甲基紫、维多利亚蓝B、碱性紫14、碱性蓝7和罗丹明B等碱性染料的特征性母离子/子离子对。收集50种蓝色圆珠笔,划线后对其笔道用0.5 mm直径打孔器取样,乙腈超声提取。液相分离采用Waters XBridge C18柱,流动相为0.1%甲酸缓冲液(A)-乙腈(B),梯度程序洗脱。结果 4个点的取样量足以满足检测需要,采用相对峰面积的定量方法,结果重现性好,RSD%≤2.3%。应用该方法对50种蓝色圆珠笔油墨中的碱性染料进行检测,区分率为94.4%。结论所建LC-MS/MS方法定性准确,定量可靠,为蓝色圆珠笔油墨的种类鉴别提供了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司法鉴定》期刊2010年06期)

蓝色圆珠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和薄层色谱法对110支不同产地、品牌的蓝色圆珠笔油墨进行检测及种类鉴定。以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了圆珠笔油墨中的溶剂组成,据此样品可分为6大类;以薄层色谱法检测了油墨中的染料组成,根据染料斑点的个数、位置、颜色及薄层扫描后吸收峰中标准峰的位置,将样品分为了17类。综合分析上述两种色谱检测的结果,同时考察溶剂和染料在组成上的差异,将110支不同品牌、产地的蓝色圆珠笔分为了35类,可以达到某些品牌之间的区分和认定,比依据单一检验手段得到的分类结果更为精准、系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蓝色圆珠笔论文参考文献

[1].牛凡.基于光谱法和色谱法对蓝色圆珠笔墨迹添改文件的模式识别新方法研究[D].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7

[2].牛凡,黄建同,何森,陆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和薄层色谱法分析蓝色圆珠笔油墨及其分类[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7

[3].牛凡,黄建同,何欣龙,陆天,何森.基于多变量-系统聚类分析法区分蓝色圆珠笔色痕[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7

[4].牛凡,黄建同,余静.应用系统检验方法对蓝色圆珠笔油墨成分的聚类分析研究[J].分析仪器.2016

[5].赵燕婷,王立雄,吕昱.不同品牌蓝色圆珠笔墨水的分析比较[C].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2015

[6].苏佳利,钟上伟,许静,李向军,邹洪.基于HPLC-DAD多波长数据的蓝色圆珠笔墨水鉴别(英文)[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4

[7].周亚红,房诚.显微分光光度法推断蓝色圆珠笔书写时间的研究[J].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13

[8].苏佳利,赵红,李向军,邹洪.使用多波长数据对蓝色圆珠笔进行分类[C].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2012

[9].许静,苏佳利,邹洪,刘克林.HPLC及主成分分析在蓝色圆珠笔油墨染料鉴别中的应用[J].现代仪器.2011

[10].孙其然,罗仪文,徐彻.LC-MS/MS法测定蓝色圆珠笔油墨中的碱性染料[J].中国司法鉴定.2010

标签:;  ;  ;  ;  

蓝色圆珠笔论文-牛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