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一体论文-王海岳,胡际春,陆颢,王颖

家国一体论文-王海岳,胡际春,陆颢,王颖

导读:本文包含了家国一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通商精神,核心价值观,家国一体,张謇

家国一体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岳,胡际春,陆颢,王颖[1](2018)在《“家国一体”的爱国主义价值观——“通商精神”初探之一》一文中研究指出"强毅力行,通达天下"的"通商精神"充分展示了历代南通从商者为实现远大志向迎难而上、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通商精神"内涵丰富,"家国一体"的爱国主义为其核心价值观。"精神是物质的最高产物",南通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存环境,孕育了历代通商"家国一体"的爱国主义价值观。"小家"与"大国"同命相依、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成为历代通商群体共同的价值追求。兴办实业和教育是历代通商"家国一体"爱国主义价值观的理性实践。(本文来源于《南通职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王永智,哈克木·阿里甫汗[2](2016)在《构建家国一体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实践推进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众的现实结合,承继中华民族传统价值理念,使价值皈依本根、皈依文明、皈依民族的道德文化基因尤为重要。当前,要努力弘扬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孝、公、忠的价值理念,积极构筑起家国一体的价值培育及实践推进体系。(本文来源于《道德与文明》期刊2016年06期)

王永智[3](2016)在《家国一体的价值观维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众结合的深层次问题上,承继中华民族传统价值理念,深刻理解个人—家庭—国家一体的价值认同情怀与境界追求十分重要。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充分把握“公”“忠”“孝”传统价值观的时代内涵和相互关系。中华文化是带着原始氏族文化(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6-10-19)

金强[4](2016)在《“家国一体”伦理传统及其教育意涵》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教育的魅力在于它能在中国人的心灵深处塑造一种优秀文化的行动范式、一种精神与信仰、一种不需要外部强制力即能指导伦常日用的本能。以个人的身心修养与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为核心,以家庭、社会、国家为外环,将中国人独有的文明串联起来,构成一个价值序列上的"同心圆结构",这就是所谓的传统"家国一体"伦理。"家国一体"的伦理的教育意涵表现在,它既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所在,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建构模型,更是古代人聪明智慧与精神成果的"流水生产线",集中体现为推动传统中国社会进步的重大精神成果。(本文来源于《东岳论丛》期刊2016年05期)

邢倩[5](2016)在《“家国一体”伦理传统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既能彰显民族性格,也是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优秀传统文化是华夏历史的代名词,它凝聚于民族的整体意识当中,能够塑造出一种不需要外部强制力即能指导伦常日用的行动范式。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制过程中,以个人的身心修养与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为核心,以家庭、社会、国家为外环,将“贵和尚中”、“至诚天道”、“爱无等差”、“天人合一”、“唯法为治”、“文明以止”等中国人独有的文明串联起来,构成一个价值序列上的“同心圆结构”,这就是所谓的传统“家国一体”伦理。“家国一体”的伦理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建构模型,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它是古代人的聪明智慧与精神成果的“流水生产线”,也集中体现为推动传统中国社会进步的重大精神成果。社会主义思想领域的精神观经历了由共同理想信念、民族与时代精神组成的核心价值体系到“个人-社会-国家”这一核心价值观这样一个质的转变。与传统“家国一体”理论的内涵相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包含着个人、社会、国家叁个层次。这叁者之间的结合,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内涵,因此在认知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可以将“家国一体”的伦理传统视为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历史底蕴。从逻辑上来讲,“家国一体”伦理把价值观与时代观、历史观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感紧密结合起来。这种理论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主要表现在教化、认同与激励叁个层次。首先,教化功能是使得“家国一体”伦理得以成立的前提。中国古代的君王都十分擅长于以道德立国,为了“规训”知识分子,国家提倡文明的价值观与价值的文明观。其次,“家国一体”理论最重视人对特定思想与价值范式的服膺与体认,其本质就是人对价值与公理的一种认同。再次,中国古代的人才激励机制融于同心圆结构的全部过程,这种激励体制并不只是体现在一时一刻,而是伴随着中国人的一生,这种激励同时也是一种约束,指引着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中对自我价值不断地修正与完善。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家国一体”这一模式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个体伦理修养、社会关爱教育以及爱国情怀熏陶叁个方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吸收传统文化的“生产”机制,即对“家国一体”伦理进行创造性地转化。在国家层面,体现为“文明以止”的历史传承、“保合太和”的民族性格;在社会层面,体现为“爱无等差”的社会关怀、“唯法为治”的规则构建;在个人层面,体现为“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至诚天道”的人性修养。总之,中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国一体”伦理所表现出来价值输出能力,如同一台强大的“孵化器”,能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巧妙地糅合在一起,通过一个先设的道德标准与理想准则,创制、改造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使其树立起稳固的、鲜明的“身位、家国、天下”观念。在这种伦理价值之下,我们今人认为优秀的、值得继承的传统品格,可以参照这个伦理传统的标准来进行传承与培养。(本文来源于《西南政法大学》期刊2016-03-17)

张雁勇[6](2015)在《论“湔祓”仪式——前国家时代“尊贤”之风与“家国一体”的碰撞》一文中研究指出伊尹、微子启、管仲等先秦重要政治人物,曾为地位低下者或罪人,他们在得到君主重用前都受过祓礼。这个仪式是一种专门祛除人身秽气的巫术,旨在为受礼者告别卑贱走向高贵打通道路。《战国策·楚策四》"湔祓"一词,即追溯此礼,以寓士人仕宦之志。湔祓仪式源于原始社会的收养习俗,本质上是前国家时代"尊贤"之风与以"亲亲"为特点的"家国一体"政权形态两种文化因素相互碰撞的产物。(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下半月刊)》期刊2015年02期)

龙晓滢,欢欢[7](2014)在《家国一体: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公共艺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新政项目(The New Deal arts projects)[1]是富兰克林·D·罗斯福执政期间通过的艺术新政策项目。旨在为失业艺术家提供工作机会,但它同时具有一个更大的目标:促进美国艺术与文化的发展,并让更多的美国人看到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描述的"富足的生活"(An Abundant Life)。该项目使数以千计的艺术家脱离贫穷与绝望,并且让来自全国各地的美国人第一次观赏到了原创的绘画、第一次在剧院观看专业的现场演出,或是平生第一次参加音乐或绘画课程。(本文来源于《公共艺术》期刊2014年04期)

马克垚[8](2012)在《论家国一体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和西方古代君主制社会中,都有"君主是民之父母的思想"发生、流传。但西欧的这种思想没有中国的强烈,因为西欧国家还有教会,教皇、神甫、牧师等独占了民之父母的称谓和地位,使得国王被称为民之父母的机会减少。中国君主力量强大,特别是宋代之后,明清王朝时期,逐渐形成了专制君主制,皇帝、官僚被称为民之父母的情况大为增加。但是从制度上说,中国古代是天命王权,是受天的委托而进行统治的,如果统治不好,就要被天抛弃。官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更对皇帝的权力起到制衡作用,政治上公、私是有区别的。所以,中国古代家国并非一体。君为民之父母一说,可以休矣。(本文来源于《史学理论研究》期刊2012年02期)

王集权,庞俊来[9](2011)在《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与中国家国一体伦理传统的价值对勘》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市民社会研究根本性的学术难题在于:源于西方的市民社会伦理实体理念与中国家国一体的伦理传统在价值理念上存在根本性的差异。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是西方现代市民社会理论的源头性文本,将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与中国家国一体伦理传统做当代意识的对勘,就是要从伦理实体所揭示的本质出发,从价值合理性的逻辑基础、社会运作的伦理秩序、社会结构的伦理关系体系入手,对它们的伦理内涵做全方位的比照,以寻求合理的对话通道。而从"价值合理性的逻辑起点—社会运作的伦理秩序—社会结构的伦理关系体系"的伦理实体的视角出发,在自然血缘与需要体系、人情主义与契约伦理、家国一体与市民社会之间进行伦理对话,能够进一步凸现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伦理必要性。(本文来源于《江海学刊》期刊2011年03期)

高钟[10](2009)在《“家国一体”的文化意识和中国士人的社会责任实践与慈善事业》一文中研究指出周公创建宗法制与封建制,将血缘氏族社会结构与国家政治结构浑然一体地结合起来,"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2]即这个"家国一体"是"以成一道德之团体"作为构建目标的。"道德之共同体"即中国国家的显着特征。因为这一特征,所以,中国历代王朝及士人都将敬德保民,"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作为国家与士人应尽的义务。经先秦诸子、汉儒、宋儒的不同时期的生发,"泛爱众"、"仁者爱人"、"天人合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社会伦理道德与责任意识成为中国精英文化的突出特征,由这些意识出发,中国士人自觉地为"国家"分忧解难,自觉地肩起了社会责任之重担,进行着众多的社会责任实践,尤其是经隋唐佛学之影响,士大夫突破家族局限,开始成为社会性慈善事业的主体。(本文来源于《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2009)》期刊2009-09-19)

家国一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众的现实结合,承继中华民族传统价值理念,使价值皈依本根、皈依文明、皈依民族的道德文化基因尤为重要。当前,要努力弘扬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孝、公、忠的价值理念,积极构筑起家国一体的价值培育及实践推进体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家国一体论文参考文献

[1].王海岳,胡际春,陆颢,王颖.“家国一体”的爱国主义价值观——“通商精神”初探之一[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8

[2].王永智,哈克木·阿里甫汗.构建家国一体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实践推进体系[J].道德与文明.2016

[3].王永智.家国一体的价值观维系[N].光明日报.2016

[4].金强.“家国一体”伦理传统及其教育意涵[J].东岳论丛.2016

[5].邢倩.“家国一体”伦理传统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D].西南政法大学.2016

[6].张雁勇.论“湔祓”仪式——前国家时代“尊贤”之风与“家国一体”的碰撞[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5

[7].龙晓滢,欢欢.家国一体: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公共艺术[J].公共艺术.2014

[8].马克垚.论家国一体问题[J].史学理论研究.2012

[9].王集权,庞俊来.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与中国家国一体伦理传统的价值对勘[J].江海学刊.2011

[10].高钟.“家国一体”的文化意识和中国士人的社会责任实践与慈善事业[C].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2009).2009

标签:;  ;  ;  ;  

家国一体论文-王海岳,胡际春,陆颢,王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