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成本论文-胡吉亚,吴肖楚

住房成本论文-胡吉亚,吴肖楚

导读:本文包含了住房成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住房成本,产业升级,青年迁移,城镇化

住房成本论文文献综述

胡吉亚,吴肖楚[1](2019)在《住房成本、产业升级与青年人群城镇化实证研究——来自我国35个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房价的上升增加了产业生产成本,势必会影响产业升级的进程,而住房成本的升高同样侵蚀了青年人群的收入,进而影响青年人群城镇化路径的选择。对我国35座主要城市调研显示,住房成本指标与产业升级指标呈正相关关系,而与青年人群城镇化指标不相关。但是,这只是从计量经济学角度分析得出的一般性结论,在实践中,住房成本的高低或多或少都会影响青年人群迁移方向的选择。基于此,建议稳定住房市场,控制住房成本的不合理增长,以减轻青年人群置业困难,为城市储备人才打下基础;控制房市泡沫,以防阻碍产业升级的进程。(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张海峰,张家滋,姚先国[2](2019)在《我国住房成本的空间演化与劳动力流动决策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仍面临不少现实约束,其中住房条件是一个重要方面。基于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微观数据、人口普查数据和城市统计资料,文章首先探讨住房成本的空间演化过程,随后实证研究城市住房成本(以房价—收入比,房租—收入比衡量)对劳动力流动行为的影响。空间关联分析指数(Getis-Ord Gi*)显示,城市住房成本的空间自相关性较强,冷热点区域的转换与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化密切相关。进一步使用条件Logit估计发现:平均而言,住房成本上升显着降低劳动力流入城市的意愿,尤其是对低学历劳动力、年轻劳动力和女性劳动力而言,住房成本上升对流入意愿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就政策启示而言,文章的分析表明降低公租房和廉租房等城市保障性住房准入门槛,提高其覆盖率,将有助于推动人口向城市的集聚。(本文来源于《经济地理》期刊2019年07期)

乔桢[3](2018)在《QG保障性住房成本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实现房改以来,国内房地产市场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相关产业近30年的高速繁荣。我国城市居民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亦收益良多。但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逐步凸显,以经济适用房政策、廉租房政策等为代表的福利保障性住房政策被政府所重视。保障性住房着重体现社会保障功能,需要体现经济性、实用性和保障性。保障性住房政策的落实,根本上体现的是一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财政性转移支付和保障功能,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本原则。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就要求既要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符合质量要求,又要尽量降低成本(价格),以使得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较高,保障性住房开发商获得合理利润,保障性住房使用者能够负担得起。所以保障性住房开发的全过程成本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理论为基础,针对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全过程,充分结合保障性住房的基本特点和政策要求,以QG保障性住房为例,探讨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得失。期望形成契合实际而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为保障性住房的开发提供有益借鉴。本文分析研究一般建筑工程特点,重点考虑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性和特殊性,重点分析了保障性住房成本的构成、影响因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成本控制措施。必须重视保障性住房的前期工程,做好各项施工方案经济性和可行性论证,根据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结合工程定额和标准取费,充分借鉴类似项目经验,详尽准确地测算项目的目标成本。并以目标成本和施工方案为基础,制定详细的成本控制计划。将目标成本和成本控制计划,落实到班组到人,采用贯穿项目开发全过程的成本责任制考核指标体系。在成本控制计划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的偏差,分析偏差原因,给出合理化的改进措施,以保证目标成本得以实现。以QG保障性住房为例,结合理论研究和相关理论在QG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和应用实例,对相关理论进行了验证,对保障性住房成本控制体系进行完善和验证,取得了良好效果。并为以后类似的项目的成本控制方面提供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9)

高双,王梦奇[4](2018)在《社会保障视角下长春市农民工市民化的住房成本状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民工作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主力军,其市民化是"十叁五"时期的工作重点。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合理分担和消化是实现其市民化的关键,而住房成本是农民工市民化社会保障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长春市农民工市民化住房成本的测算和分析,得出市民化对农民工个人来说主要压力来自于对住房成本的承担,并在此基础上,从社会保障角度提出扩大长春市保障性住房供给等建议,以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本文来源于《劳动保障世界》期刊2018年09期)

高永波,耿虹[5](2017)在《住房成本对武汉郊区农民工就近城镇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八大以来,推动农民工市民化、提高户籍城镇化率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任务之一。2015年底,我国的户籍城镇化率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16个百分点,未取得城市户口的农业转移人口总量达2.77亿人。户籍城镇化率偏低已成为提升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深层次障碍,而能在城镇购房定居是农民工市民化的一个重要条件。大城市郊区由于区位优势更适合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就近转化为城镇人口。郊区农业转移人口的迁徙定居地一般包括中心城区、郊县、郊区新城和郊区镇。受到规模集聚效应影响,农业转移人口更趋向于到大中城市定居,但是城市规模越大,住房成本越高。根据成本-效益模型,当迁移的收益大于迁移的成本时,迁移就可能会发生。作为迁移成本核心的住房成本是郊区农业转移人口选择定居地点的重要门槛。农民房价收入比是一个反映农业转移人口定居难度的重要指标,农民房价收入比越高,说明城镇的定居难度越大。本文以武汉市为例,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和网络数据采集等方式获得街道(镇)级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镇区常住人口和房价均价等数据,计算武汉周边不同规模城镇的住房成本和农民房价收入比。通过实地访谈调研,观察郊区城镇在城乡人口流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购房成本在郊区农业转移人口选择定居地时所起到的作用。本文还将研究农民房价收入比、住房成本与城镇人口规模之间的关系,对武汉郊区城镇的住房发展提供建议。(本文来源于《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9小城镇规划)》期刊2017-11-18)

桑建忠[6](2016)在《基于完全成本视角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住房成本与分担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住房是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进入城市、留在城市、进而融入城市社会,完成市民化进程的基础保障,同时也是一个现实性的难题,其中如何厘清这一特殊群体城市住房成本的规模,如何细分成本具体构成,如何更具针对性的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可支付能力下构建住房成本分担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同时,现有学者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城市住房成本全面考虑、量化以及分担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有必要对当前新生代农民工住房成本进行科学研究,深入分析成本构成和成本规模的差异,进一步挖掘住房成本分担机制,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基于这一现实的认识和思考,本研究首先以完全成本视角下的城市住房成本为核心,从“完全成本”的角度探索并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住房成本模型。基于完全成本理论和生命周期成本的考量,本研究认为前者侧重于横向的平面,后者侧重于纵向的时间,两者均是现有部分成本核算的补充,是与不完全成本对应的完全成本。基于此,本研究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住房成本是指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特定群体在寻求“落定”城市过程中搜寻住房开始到考虑居住乃至退出住房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成本。由此,本研究依据新生代农民工城市住房供给模式,分别构建了单位住房成本构成模型、租赁住房成本构成模型和购买住房成本构成模型。然后,本研究通过对于国内外典型的住房保障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挖掘不同的分担主体,结合本研究构建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住房成本构成模型,梳理新生代农民工城市住房成本分担思路,并依此构建了不同住房模式下新生代农民工城市住房成本分担机制模型。其次,本研究通过对在杭州市范围内在住新生代农民工群体随机发放问卷,借助统计软件测算成本规模、分析成本结构,检验分担机制模型:(1)以“完全成本”视角计算所得新生代农民工住房成本规模相对较高,且风险水平越高,成本规模越高,值得注意的是需要交纳住宿费用的群体总成本规模相对较低,押金支付方式为押二付二的群体总的成本规模相对较高。(2)在不同风险水平下、不同住房模式中各类成本对“完全成本”视角下住房成本的影响程度有显着差异。第一,在单位宿舍住房成本模型中,考虑风险因素的前提下,风险成本(0.5484)对总成本的影响程度高于居住成本(0.4516)对于总成本的影响程度,在不考虑风险的前提下,居住成本对于总成本的影响程度为100%。第二,在自行租房住房成本模型中,居住成本对于住房成本规模的影响最大(0.6846);风险成本对于总成本的影响程度为0.1768,仅次于居住成本的影响程度;其次是搬迁成本对于住房成本规模的影响,达到0.0943,对于住房成本规模影响最小的是获得成本(0.0444)。(3)现有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住房成本分担机制尚不健全,目前大多数成本类型是新生代农民工个人自行承担,亟需深入发挖掘分担主体,将政府部门、企业单位、社会大众和新生代农民工引入城市住房分担机制中,进而针对不同的住房模式、根据不同成本类型构建适合新生代农民工城市住房成本分担机制。最后,鉴于实证的结论与分析,本研究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住房成本分住房成本的可分担性、住房风险的可降低性,提出构建兼顾两种住房模式的住房成本分担机制的政策建议。即:以政府部门加强企业单位住房补贴监督、发展专业化租赁市场为主导;以企业单位提高住房质量、培训新生代农民工技能作支持;以社会大众利用网络优势,借助网络平台提供稳定房源来参与;以新生代农民工个人提高技能、规划职业生涯、合理消费为转型的“四位一体”的分担机制。(本文来源于《浙江财经大学》期刊2016-12-01)

段文涛[7](2016)在《税收优惠调整:个人买卖住房成本降啦》一文中研究指出2月1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23号,以下简称23号公告),对房地产交易环节个人购买房屋契税、个人出售房屋营业税的优惠政策作出了调整,自2016年2月22(本文来源于《中国税务报》期刊2016-02-26)

李宇嘉[8](2015)在《住房成本税前抵扣“一石多鸟”》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有消息传出,个人所得税(以下简称“个税”)改革方案正按既定时间表推进,其中比较受关注的是“房贷利息抵税”。有研究测算,该项政策“落地”后,个人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将下降15%-45%。 在“稳增长”背景下,楼市占有重要地位,加上决策层(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报》期刊2015-12-09)

林正敏[9](2015)在《厦门市保障性住房成本控制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基本住房需求。保障性住房投资金额大,主要由财政投融资,政府限定售价,使得保障性住房项目只能"保本微利"或"自求平衡",因此保障性住房必须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控制成本。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浅析了厦门市保障房成本控制存在问题,提出解决保障房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供决策者参考。(本文来源于《福建建筑》期刊2015年01期)

陈杰[10](2014)在《公共住房银行,彰显“政府之手”》一文中研究指出住房金融模式在住房的供给与消费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国家建立公共住房银行,帮助中低收入家庭以较低成本满足合理住房需求,同时也帮助非营利性和公益性社会住房部门获得稳定而廉价的资金支持。然而,我们不能对公共住房银行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分 类(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4-06-11)

住房成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仍面临不少现实约束,其中住房条件是一个重要方面。基于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微观数据、人口普查数据和城市统计资料,文章首先探讨住房成本的空间演化过程,随后实证研究城市住房成本(以房价—收入比,房租—收入比衡量)对劳动力流动行为的影响。空间关联分析指数(Getis-Ord Gi*)显示,城市住房成本的空间自相关性较强,冷热点区域的转换与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化密切相关。进一步使用条件Logit估计发现:平均而言,住房成本上升显着降低劳动力流入城市的意愿,尤其是对低学历劳动力、年轻劳动力和女性劳动力而言,住房成本上升对流入意愿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就政策启示而言,文章的分析表明降低公租房和廉租房等城市保障性住房准入门槛,提高其覆盖率,将有助于推动人口向城市的集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住房成本论文参考文献

[1].胡吉亚,吴肖楚.住房成本、产业升级与青年人群城镇化实证研究——来自我国35个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

[2].张海峰,张家滋,姚先国.我国住房成本的空间演化与劳动力流动决策影响[J].经济地理.2019

[3].乔桢.QG保障性住房成本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4].高双,王梦奇.社会保障视角下长春市农民工市民化的住房成本状况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8

[5].高永波,耿虹.住房成本对武汉郊区农民工就近城镇化的影响[C].持续发展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9小城镇规划).2017

[6].桑建忠.基于完全成本视角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住房成本与分担机制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6

[7].段文涛.税收优惠调整:个人买卖住房成本降啦[N].中国税务报.2016

[8].李宇嘉.住房成本税前抵扣“一石多鸟”[N].中国证券报.2015

[9].林正敏.厦门市保障性住房成本控制浅析[J].福建建筑.2015

[10].陈杰.公共住房银行,彰显“政府之手”[N].人民日报.2014

标签:;  ;  ;  ;  

住房成本论文-胡吉亚,吴肖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