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治疗ESWL不成功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治疗ESWL不成功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

邢刚1梁仪为1刘增韬1邓国卫1吴保忠2(1广东省云浮市中医院泌尿外科527300)(2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微创外科526060)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治疗ESWL不成功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11年3月1日至2012年3月1日所收治的5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保守的临床治疗方法治疗ESWL不成功输尿管上段结石,实验组患者使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3%,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ESWL不成功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保守的临床治疗方法,且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短、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较小,因而是一种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关键词】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ESWL不成功输尿管上段结石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是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但这种治疗方法的成功率较低,会提高患者再次治疗的几率,因而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随着我国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ESWL不成功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并且逐渐受到了临床医学工作者的关注。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实验以我院2011年3月1日至2012年3月1日所收治的5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为实验对象,男性33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范围在18岁至65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1.5±1.3)岁。其中,右侧输尿管结石31例,左侧输尿管结石23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间歇性肉眼血尿,以及腰部酸胀和疼痛等不适感觉。患者接受ESWL前均进行了KUB和B超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结石全部为单侧单个,且结石大小在7mm×7mm~20mm×14mm不等,平均结石大小为17mm×10mm,结石位置全部在第2至第4段腰椎之间,且结石留置时间在1个月以上。IVP检查结果显示,10例患者尿素氮和血肌酐显著升高,8例患者正常;11例患者中度积水,15例患者轻度积水,18例患者肾显影差。患者接受ESWL治疗的次数在2次至5次不等,且均未能完全消除结石症状。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7人,并保证两组患者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保守的临床治疗,而实验组患者接受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具体治疗方法为:患者接受ESWL治疗7d后,进行KUB复查,表明患者的结石清除效果不佳,需要进行二次治疗。患者行全身麻醉,先以截石位,将F8/9.8输尿管镜逆行插入患侧输尿管,同时在结石下方插入F5输尿管导管,导管尾部留在患者体外。留置F18三腔尿管,并换俯卧位,抬高患者腰部。将导管尾部与50ml的注射器相连接,加压注入生理盐水,加重或保持肾积水。在患者腋后线和肩胛下线间,行十一肋间或十二肋下穿刺。再将内芯拔出以保证积水完全流出,后将导丝置入。切开患者皮肤,沿导丝用扩张筋膜器分别将F18导管扩张,并保留F16的扩张器鞘。沿导丝将输尿管镜置入肾盂,找到输尿管开口后,准确定位结石,并向下旋转推移鞘,使其处在输尿管和肾盂的交界处。进行气压弹道碎石,并用取石钳将碎石取出,或用冲洗泵将碎石冲出,再对结石部位的狭窄和炎性息肉进行处理。在确保无残余碎石和输尿管狭窄情况后,将输尿管导管拔出,并通过输尿管镜在患者输尿管内行双J管引流。

1.3疗效评定标准

两组患者均在术后第三天接受KUB检查,分析患者的结石清除效果。若患者的结石完全消失,或残余结石长径小于4mm,则视为治疗有效;若患者的残余结石长径大于4mm,则视为治疗无效。同时,对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对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如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都有所缓解,其中,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3%,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一所示:

表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n/%]

3讨论

ESWL治疗结石具有不需麻醉、安全高效、痛苦小、损伤轻的特点,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和门诊治疗,因而成为了输尿管结石首要的临床治疗方法,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临床应用。然而,这一治疗方法对于远端输尿管结石“N”型迂曲、输尿管上方狭窄结石、多发结石、输尿管巨大结石、并发息肉性结石、嵌顿性结石,以及炎性包裹性结石等治疗效果较差。本次临床实验选择ESW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失败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进行再次治疗,该治疗方法具有无严重并发症、术中出血少、操作简单、创伤小等显著的优势,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显著提高,因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

本次临床实验结果表明,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方法,能够弥补传统治疗方法结石清除率低的问题,将这一治疗方法应用于ESWL治疗不成功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疗效十分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顾思平,向永东,施惠雅,等.微创经皮肾造瘘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之我见.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J].2009,13(4):300-303.

[2]曾国华,钟文,李逊,等.一期多通道微创经皮肾刺穿取石术治疗鹿角状结石[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7,28(4):250-252.

[3]郭剑明,王国民,徐志兵,等.经皮肾镜气压胆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150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9(10):908-909.

[4]涂响安,梁辉,王文卫,等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盏结石[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10(5):426-427.

标签:;  ;  ;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治疗ESWL不成功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