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财务分析

浅议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财务分析

廖鸣风/桂林市工业设计研究院

【摘要】财务分析是判断项目财务可行性的主要方法,对项目的决策分析与评价起着重要的财务支撑作用。本文主要基于项目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论,重点对项目财务分析的价格体系以及财务收益和费用估算做了分析说明。

【关键词】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财务分析

财务评价,是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中为判定项目财务可行性所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项目经济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投融资决策的重要依据。财务评价是在国家现行会计制度、税收法规和市场价格体系下,预测估计项目的财务效益与费用,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财务评价指标,考察拟建项目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财务状况,据以判断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一、财务分析基本方法论

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的财务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在明确项目评价范围的基础上,根据项目性质和融资方式选取适宜的方法;二是选取必要的基础数据进行财务效益与费用的估算,包括营业收入、成本费用估算和相关税金的估算等[1]。三是编制财务分析报表和计算财务分析指标,包括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和财务生存能力分析等;四是在对初步设定的建设方案(称为基本方案)进行财务分析后,还应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包括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而财务分析的基本步骤如下图1:

图1财务分析实施步骤

财务分析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严格遵循费用与效益计算范围的一致性、费用与效益识别的有无对比、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基础数据确定中的稳妥四个原则基础[2]。具体到“费用与效益识别的有无对比”中的“有”是指实施项目后的将来状况,“无”是指不实施项目时的将来状况。在识别项目的效益和费用时,须注意只有“有无对比”的差额部分才是由于项目的建设增加的效益和费用,既增量效益和费用。

二、财务评价的价格体系

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不外乎两类,相对价格变动因素和绝对价格变动因素。相对价格是商品间的价格比例关系。绝对价格是用货币单位表示的商品价格水平。财务评价主要涉及到三种体系即固定价格体系、实价体系和时价体系。以及三种价格即基价、时价和实价。基价是以基年价格水平表示的,不考虑其后价格变动的价格,也称固定价格,是确定项目涉及的各种货物预测价格和估算建设投资的基础。时价是任何时候的当时市场价格,包含了相对价格变动和绝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可以基价为基础,按预计的时价上涨率分别求出计算期内任何一年的时价。实价是以基年价格水平表示的,只反映相对价格变动因素影响的价格。可由时价中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影响来求得实价。若实价上涨率为零,实价等于基价。同时意味着时价上涨率相同。

财务分析取价要遵循采用预测价格,一般选择评价当年为基年、现金流量分析原则上应采用的实价体系、偿债能力分析原则上应采用的时价体系、对财务分析采用价格体系的简化。一般在建设期间既要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又要考虑相对价格变化。在项目运营期内,一般情况下盈利能力分析和偿债能力分析可以采用同一套价格,即预测的运营期价格。在项目运营期内,可根据项目和产出的具体情况,选用固定价格或考虑相对价格变化的变动价格。当有要求,或通胀严重时,项目偿债能力分析和财务生存能力分析要采用时价体系。增值税的征收实行价税分离,财务评价所采用的价格可以是含增值税的价格,也可以是不含增值税的价格,但需要在报告中予以说明。无论采用价格是否含税,采用价格一般不会对项目效益的计算产生影响。

举例说明采用含税价格和不含税价格时对利润和利润分配表主要科目的影响,见表1。按表1的处理方式,无论采用价格是否含税,利润的计算不会受到影响。

表1采用不同价格时对利润和利润分配表主要科目的影响

注:表中增值班税额的计算说明:

(1)设定投入和产出的增值税税率都为17%。

(2)销项税额=含税收入&pide;(1+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不含税收入×增值税税率=234&pide;(1+17%)×17%=200×17%=34

(3)进项税额=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含税成本&pide;(1+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不含税成本×增值税税率=117&pide;(1+17%)×17%=100×17%=17

(4)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34-17=17

三、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项目计算期包括项目建设期和生产运营期。评价用的建设期是指从项目资金正式投入起到项目建成投产止所需的时间。项目进度计划中建设工期是指从项目主体工程破土动工起到项目建成投产止所需要的时间运营期分为投产期和和达产期两个阶段。投产期是指项目投入生产,但生产能力尚未达到设计能力时的过渡阶段。达产期是指生产运营达到设计预期水平后的时间。评价用运营期根据多种因素综合确定,包括行业特点、主装置(或设备)的经济寿命期(考虑主要产出物所处生命周期、主要装置综合折旧年限等)等。对于中外合资项目还要考虑合资双方的合资年限。

营业收入估算的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合理确定运营负荷

运营负荷的确定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经验设定法,即根据以往项目的经验,结合该项目的实际情况,粗估各年的运营负荷,以设计能力的百分数表示;二是营销计划法,通过制订详细的分年营销计划,确定各种产出物各年的生产量和商品量。提倡采用第二种方式。

(2)合理确定产品或服务的价格

(3)多种产品分别估算或合理折算

(4)编制营业收入估算表

营业收入估算表格式可随行业和项目而异,项目的营业收入估算表格可同时列出各种应缴营业税金及附加以及增值税。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项目运营期内得到的各种财政性补贴可作为财务效益,记作补贴收入。在项目财务分析中,作为运营期财务效益核算的应是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主要用于补偿项目建成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3]。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这些补助在取得时应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由于在项目财务分析中通常可忽略营业外收入科目,特别是非经营性项目财务分析,往往要推算为了维持正常运营或实现微利所需要的政府补助,操作上需要单列一个财务效益科目,称为“补贴收入”。成本与费用的估算,原则上应遵循国家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和(或)《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成本和费用核算方法,同时应遵循有关税法中准予在所得税前列支科目的规定。当两者有矛盾时按从税原则处理。要注意成本费用与收入的计算口径一致,注意投入与产出价格体系的一致性。

总成本费用在分项估算时要注意项目评价中的固定资产修理费可直接按固定资产原值(扣除所含的建设期利息)的一定百分数估算,百分数的选取应考虑行业和项目特点。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费估算均采用年限平均法,不计残值。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中可将生产准备费、开办费、样品样机购置费和农业项目的开荒费等直接形成其他资产。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在进行盈亏平衡分析时,需要将总成本费用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四、总结

财务分析在项目或方案比选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的财务生存能力分析对项目,特别是对非经营性项目的财务可持续性的考察起着重要作用。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论是项目决策与评价中财务可行性判断的主要方法,财务效益和费用估算则是财务分析需要重点分析的财务数据。

【参考文献】

[1]王晓平.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性项目决策与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1,(23):37-40.DOI:10.3969/j.issn.1008-1283.2011.23.011.

[2]倪斌.浅论如何正确应用财务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0,(9):97-99.

[3]李恒.三仙痨克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分析[D].吉林大学,2008.

标签:;  ;  ;  

浅议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财务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