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华兹华斯诗歌《WeAreSeven》

浅析华兹华斯诗歌《WeAreSeven》

张红香贵州毕节学院外国语学院551700

摘要《我们七个》是华兹华斯早期儿童诗歌的代表作。本文从与孩子的对话论述了成人与儿童看待问题方式的不同并从中感悟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键词诗歌儿童自然

华兹华斯曾创作过大量有关儿童的诗歌,探讨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关系或儿童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首《我们七个》是他早期儿童诗歌的代表作。《我们七个》很纯美的小诗,写出了孩子心灵的纯净和对生命超乎寻常的理解力。小女孩有一双非常美丽的眼睛。这些落入凡间的精灵所说出来的话总是在不经意间撞击人的心扉。

诗中小姑娘原本姐弟七人,两个死去,按成年人的逻辑,应该算作五人,虽然诗人竭力使女孩明白死去的姐弟二人不应算在内,女孩仍固执己见,称他们是姐弟两人和住在Conway的两个,和去海上工作的两个没有任何区别。从前他们一同玩耍,现在她每天在他们墓旁唱歌、吃饭、玩耍,无忧无虑,快乐如昔,死神无法将他们阻隔,人生才刚刚开始的她还不能感受死亡带来的痛苦。她的回答无比确定,虽然她知道,有两个已经不在.小女孩的稚气让人动容,她不愿承认亲人的离去,或许孩子们表达悲伤的方式和大人不同。小女孩没有哭泣,而是坚信他们还在。她依然象往常一样和他们一起玩耍,在他们的墓前,唱歌给他们听,她怕他们孤单。这种表面的欢愉让我们哀伤,这个八岁小女孩用属于自己的方式来对待亲人的死亡,但毫无疑问,她感动了我们。我们是涉世已深的成人,遍尝了人世间的各种酸楚和痛苦,为各种事务担心忧虑,其心境绝不会像孩子般那样清澈、纯净。诗人借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对比,吐露自己对纯真儿童时代的向往和对浑浊的成人世界和冰冷的理性社会的反感,提醒成人应努力保持儿童那纯洁的心灵。血浓于水的真理被诗意地诠释,孩童眼里没有死亡,七减二,至于答案,八岁的孩童几乎都会脱口而出。可她偏不说,只说七,亲情面前,数学减法毫无意义,我们是七个,永远的七个,可七减二等于七的减法里,孩童再一次提醒大人,亲情是一家人在一起,永远在一起。八岁时逝去的大姐永远定格在父母兄弟姊妹心中。

十九世纪的英国,儿童不再被看作是“非理性的生物”,而是纯真无邪的代表,童真在当时受到前所未有的颂扬,华兹华斯关于儿童的诗篇就是这类诗歌的代表。他在MyHeatLeapsupwhenIBehold一诗中提出ThechildisfatheroftheMan,认为人出生之前就有灵魂存在,处于一种纯洁的,完美的“前存在”状态,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中,儿童时代离这种状态最近,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人逐渐被世俗杂念侵扰,失去纯真的童心。在《我们七个》这首诗中,诗人强调了儿童与自然的最初的和谐状态,诗中女童居于乡间,处于大自然的怀抱中,与虚伪复杂的成人社会隔绝。有如大自然般纯朴,全凭本能、感情和感受判断事务。华兹华斯感悟到成人只有像儿童那样保持这种直觉、本能和自发的情感,才能深刻的理解人生和人性。不幸的是,成人总想把自己的那一套强加于儿童,正如诗中的“我”一样。他固执的劝导女童,使她明白死亡这个可怕的事实,然而女童拒不接受。虽然她不能看见那姐弟二人,却可以感觉到他们的存在。他们坟上长出的茂密的植物向女孩证明他们就在那儿。可是,如果成人用自己的逻辑引导她,用自己那一套理性、原则侵蚀儿童的心灵,儿童的这种信念究竟能维持多久?现实中,一代代儿童就是这样成长起来,加入到成人世界,转而用同样地方式对待新生的儿童,无止境循环,可见人一旦失去纯真,就永远失去了它。诗人劝诫成人竭力保持儿童的心态,希望自己能够回到童年幸福的时光,可他清楚地明白,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伴随着美好的愿望的是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诗人在诗中还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华兹华斯竭诚赞美乡村中古老淳朴的民风和美丽善良的人性;热爱大自然并从大自然汲取精神力量和智慧,强调自然界的万象对人类心灵的陶冶、感化和塑造功能。作者倡导童心、赞美童心;作品主要以农村下层民众为主人公,毫不隐晦自己对这些下层民众的温情与爱意。小孩居于自然中,在野外玩耍,经历四季轮回,从草木干枯的秋天到白雪皑皑的冬季,她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保持一种对自然界富有想象力的感知。而她的姐弟死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躺在大地母亲的怀抱。死亡被看成是回归自然的道路之一。姐弟俩人分别在秋天和冬天逝去,春风吹来的时候,万物复苏,他们坟上的青草也随之变绿,预示新生命的开始。人类的生生死死与自然界季节的转化同样循环不止。自然与人生统一于自然,人无论生死,都与自然保持和谐一致的关系。这里,女孩启发诗人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死亡:人没有生死离别,姐弟俩没有离去,他们仍处于自然界中。因此,人们不必对死亡感到恐惧,对亲人的逝去感到悲痛,因为他们并未离去,只是融入了大自然。

从诗的选材看,诗人游历四方,偶遇一儿童与之聊天,询问家中状况,是很寻常的一件事,但他能从平凡的日常小事中看到了不平凡之处,从平凡的生活中提取创作素材,并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正是华兹华斯的伟大之处。

形式上,这首诗完美的实践了华兹华斯的语言观,即诗人应采用普通人的语言(languagereallyusedbyman)表达思想和感情。当他在乡村游历时,普通百姓朴实、生动的日常生活用语不绝于耳。华兹华斯认为,只有回到口语,诗歌才能得到净化,从而获得生命力。他的这一主张在这首诗里充分体现出来。全诗语言浅显,使用的几乎都是单音节词或双音节词,非常适宜用来表达诗人对单纯的儿童生活的艳羡之情。诗中女孩的话语自然、率直、充满情感,她在回答诗人追问时并没有逻辑的辩论,而是执着的坚持和简单的描述:“姐姐躺在墓里,青草干枯时,我和弟弟约翰在她墓旁玩耍,大地被白雪覆盖的时候,约翰也走了,躺在她的身旁”,具体的、白描式的语言与全诗的主题和基调浑然一体,平时却对“我”深有启发。儿童的这种语言虽没有缜密的逻辑性,但充满智慧,是一种寓意丰富的隐喻和象征,是富有生命力的真正的语言。华兹华斯的长处就是用朴素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华兹华斯一生热爱自然、歌颂自然,素有伟大的自然诗人之美誉,这已为人们所熟知,在英国,歌颂童真深刻阐述儿童与成人关系的重要代表是华兹华斯。华兹华斯关于儿童的诗篇以其清新的语言、深邃的哲理影响了英国社会。华兹华斯提出的儿童天然纯真、灵魂“前存在”等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并给现代人教育儿童以深刻的启示和行动的准则。

参考文献

【1】《19世纪英国文学选评》刘新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2-01

【2】《华兹华斯“化身”诗学研究》赵光旭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03月

【3】《英国诗歌赏析》苏熠新华出版社

标签:;  ;  ;  

浅析华兹华斯诗歌《WeAreSeven》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