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微波消融治疗肝癌临床疗效及其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大功率微波消融治疗肝癌临床疗效及其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肝胆外科830001

摘要:目的:探究大功率微波消融治疗肝癌临床效果,并分析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乙肝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共计60例,并调用90W左右大功率和(2450±10)MHz的微波频率分别对大小肿瘤开展消融治疗。并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肿瘤进行治疗前后对比,以此来分析大功率微波消融治疗的效果以及肿瘤消融后复发或者引发并发症等危险因素。结果:经过大功率微波消融治疗后发现,小肿瘤的患者灭活率较高,在百分之八十左右,而大肿瘤患者的灭活率保持在百分之六十左右。经过第二次灭活后发现,小肿瘤患者的灭活率为百分之百,而大肿瘤则为百分之八十。通过在院观察发现,有3例患者在做完手术后两到三天内出现胸腔积液问题;同时,对血清、DNA等关键性数据进行检测,分析大功率微波消融治疗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可发现,大功率微波消融治疗效果佳,且手术安全、可靠,同时,分析乙肝性病毒患的数量以及病灶附近区域是经大功率微波消融治疗后复发性较高的危险区域。

关键词:肝癌;微波消融;大功率;复发;危险因素;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疾病之一,由于早期不易被发现,因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导致肝功能受损严重,简单的药物治疗已经不能遏制肿瘤的发展,只能通过手术进行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利用大功率微波消融疗法临床中得到实质性验证,该疗法能够确保小肿瘤患者的灭活率保持在百分之八十以上。但对于肿瘤超过3cm的肝癌患者而言,消融疗法的灭活率能保持在百分之六十左右,但却可能引发局部并发症。因此,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最大程度上消灭癌化细胞[1]。但在消融过程中,针道的温度太高会灼伤患者的皮肤,因此,临床调控常见微波功率一般在60W之内。虽然大功率微波消融疗法在临床上的使用效果越发明显,但诸多患者对其安全性仍有顾虑。在本次研究中,将针对大功率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进行详细阐述,并对复发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详见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乙肝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共计60例,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8±5.9)岁。经诊断,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其病情符合国际肝癌诊断标准。经确诊,肿瘤在3CM至5CM之间的有52个,超过5CM的有16个,采用大功率微波消融治疗肝癌,以确其治愈的效果。

1.2大功率微波消融疗法

选择使用智能微波治疗设备,其微波的频率保持在(2450±10)MHz,输出功率在10~100W的范围内,该设备可自由调控功率大小,以治疗不同的肿瘤大小的患者。同时,超声探头的频率为2.5~5MHz,并用灭菌医用薄膜将探头包裹。在进行手术的时候,需对患者的体征进行检查,确定肿瘤的情况。并通过造影掌握肿瘤的大小、位置、形状等资料。然后根据进针的位置选择最佳的体位,同时要对进针的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并使用2%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在手术过程中,要依据肿瘤的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基本情况确定功率大小和手术时间,待启动微波开始治疗时,要对患者静点芬太尼,并严格监护患者的心电状况、呼吸状况、血压情况,确保患者的体征保持在健康值。肿瘤治疗最佳的效果是,利用微波消融将肿瘤细胞完全消灭,并延展至肿瘤外周0.5cm[2]。

1.3疗效判断

术后2天至3天内通过造影了解患者的治愈情况,并提取重要样本进行检测,如果已患肿瘤部的情况呈现低密度,同时没有增殖的表现,则说明肿瘤已经完全消除,如果局部仍有增殖残余则说明有残留,需要在一周内对局部残留位置进行第二次治疗。为了确保患者的肿瘤病灶被完全消除,需通过超声造影、血清检测等方式来进行确认,并在出院后的90天和180天各进行一次复查。如果在后期复查中发现原病灶周围20mm内出现细胞增殖情况,则有复发的可能,如果出现在肝脏等其他部位上,则被定性为新病灶。对复发及新病灶患者进行微波消融术,并通过造影和血检来核查复发状况以及肿瘤细胞灭活情况。如果截止到2018年的1月,患者的体征恢复较好,且无复发病症,则说明患者已康复[3]。

2.结果

通过对本组60例患者采用大功率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进行分析,并通过CT造影了解到消融后短时间内肿瘤部位的情况,术后两天至三天内再通过超声造影检查患处的情况以此判断治疗的效果。针对不同大小的肿瘤的消融情况进行数据采集,详见表1。

消融术后,有3例患者在做完手术后两到三天内出现胸腔积液问题;经对症处理后,全部患者均顺利出院。

3.讨论

经临床数据可知,癌细胞附近的区域是癌症复发的重点危险区域,因此,在做消融手术的时候,往往会对肿瘤的边缘进行彻底消融。一般而言,肿瘤复发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消融不彻底,导致肿瘤再次复发。放射科学者将消融的安全边界定位5mm,而临床医学中,外科医生则定位10mm,而由于在消融阶段,组织细胞受热会造成大量气泡产生,影响医生的救治,从而造成患者首创面小,引发肿瘤残留。②肿瘤是癌化细胞,形态会表现出不规则,如果在消融不完全则会导致癌化细胞出现转移或增生。③在处理靠近血管或主动脉等重要器官时,由于害怕损伤器官,对患者的身体造成重大影响,处理的时候特地将温度调低或只进行间断治疗,导致肿瘤消除的不彻底,进而引起复发。

为了提高消融的彻底性,可利用现代影像技术对消融部位进行精准定位,另外,选择大功率微波技术增大消融的面积,降低复发率。本例经过第二次灭活后发现,小肿瘤患者的灭活率为百分之百,而大肿瘤则为百分之八十。而对于肝癌晚期或靠近重要器官的病灶,可采用人工辅助或血流阻断等方式来进行消融,能够有效的减小损伤。

在本次研究中,由于乙肝病毒是导致肝癌患者复发的重要诱导因素,可定性为危险因素。同时,乙肝患者经治疗后,抵抗力有所下降,极大的增加了肿瘤细胞增殖的可能性。临床证明,肿瘤体积>5CM的患者在进行抗病毒治疗后,可遏制肿瘤细胞继续增殖的可能,进而延长患者的生命。由此可见,大功率微波消融治疗具有安全性较高、治疗复发性较低的优势,对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具有较好的遏制效果,且能够延续患者的生存周期[4]。

参考文献:

[1]饶瑶,陆伟,张宁宁,王春妍,周莉.大功率微波消融治疗肝癌临床疗效及其复发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5,18(3):249-253.

[2]龚念梅,王燕飞,司同,李秋维,秦刚,谢阳桂.超声造影对肝癌患者微波消融术效果的评估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12):1964-1966.

[3]季正标,王文平,丁红,范培丽,黄备建.超声造影对肝癌微波消融治疗适应症选择的应用评价[J].肿瘤影像学,2010,19(2):94-96.

[4]季正标,王文平,俞清,李超伦,黄备建,丁红.肝癌微波消融术前超声造影对肝脏肿瘤再定性的应用价值[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0,7(1):19-22.

标签:;  ;  ;  

大功率微波消融治疗肝癌临床疗效及其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