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悬浮盘片论文-魏坚

磁悬浮盘片论文-魏坚

导读:本文包含了磁悬浮盘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固体激光器,光驱动,磁悬浮,增益介质

磁悬浮盘片论文文献综述

[1](2016)在《磁悬浮、光驱动旋转盘片固体激光器获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期,上海光机所信息光电实验室李建郎研究员课题组成功研制磁悬浮、光驱动旋转的盘片固体激光器,这标志着一种新型激光技术的诞生。固体激光器中的废热累积会严重影响激光器的性能。通过转动激光增益介质盘片可以有效的减少其内部的热累积,显着提高激光器的功率和光束质量。在现有的转盘激光器中,增益介质盘片的旋转采用电驱动(马达)等方式,需要额外的伺服系统克服增益介质的摇摆,这导(本文来源于《中国光学》期刊2016年01期)

张薇薇[2](2010)在《基础振动对磁悬浮盘片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基础-磁力轴承-盘片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仿真研究了磁力轴承的基础受不同频率、不同幅值正弦激励和阶跃激励时磁悬浮盘片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并对系统进行了激振实验。结果表明,磁力轴承的控制器对系统基础振动的抑制能力有限;当激励频率和振幅超过一定范围时,转子会失稳,因此当磁力轴承用于基础运动的场合时,控制器的设计应考虑基础振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机械制造》期刊2010年11期)

魏坚[3](2010)在《磁悬浮盘片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磁悬浮盘片装置是磁悬浮飞轮电池的雏形,该系统对实时性和快速性有较高要求,而现有的微机控制系统很难达到。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以DSP2812为核心的磁悬浮数字控制系统,搭建了硬件电路,并针对常规PID参数在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难整定的问题,实现了模糊自整定PID算法。最终实现了磁悬浮盘片的稳定悬浮,满足了系统快速性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期刊2010年02期)

李苏铭,吴华春[4](2010)在《基于遗传算法的磁悬浮盘片PID参数的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磁悬浮盘片系统的机构及控制原理,针对磁悬浮盘片数字控制系统设计了以TMS320C6713为核心的双闭环软件控制系统。根据采用的PID控制策略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遗传算法进行PID参数寻优,并采用MATLAB仿真模型对寻优参数进行分析仿真。(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期刊2010年01期)

卢聪慧[5](2009)在《基于车载工况下磁悬浮盘片动力学特性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动力电池不理想.飞轮电池以其大储能量、高功率、体积小、高效率、长寿命、无污染等优点,已成为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最理想和最有前途的动力电池之一。飞轮电池是依靠飞轮的高速旋转来储存能量,由于传统机械轴承摩擦阻力大,会缩短储能时间,降低储能效率,而磁悬浮轴承可以在真空环境中以无摩擦状态承载,使其成为飞轮电池的理想支承。车载飞轮电池磁悬浮转子是支承在运动的车身上,其动力学特性不仅取决于磁悬浮转子本身的动力学特性,而且还取决于汽车动力学特性,车身的运动会导致车载飞轮电池磁悬浮转子的动力学特性发生显着变化。因此,对车载工况下磁悬浮转子动力学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可以为车载磁悬浮飞轮电池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以磁悬浮盘片实验装置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分析车载工况模型的组成,分别建立了不平路面时域模型和汽车振动系统模型;然后基于建立的汽车振动系统模型建立了车载磁悬浮盘片振动系统动力学模型;最后利用ADAMS仿真软件建立了车载磁悬浮盘片振动系统仿真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分析,得出了各种不同条件变化对车载磁悬浮盘片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09-04-01)

郑成[6](2009)在《磁悬浮盘片系统控制算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磁悬浮系统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系统,特别是传感器存在温漂和时漂,系统参数发生变化以及外界存在扰动,振动,电磁干扰等的时候,非线性的特性是不可忽略的,同时它也是一个延迟性系统,其性能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控制器的特性。对于传统PID控制器来说,磁悬浮中参数的摄动和外界不确定的干扰等都是棘手的问题;另外PID参数的现场整定的环境决定了在调试程序时将会大大降低它的调试速度和准确性,尤其是利用传统的PID控制算法,比例、积分、微分环节的系数很多的时候是凭经验所得。因此,如何能快速、高效、准确地选定这几个值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磁悬浮盘片为研究对象,设计改进型的PID控制器及算法,把具有数据检测、采集及可视化操作功能的LabVIEW和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MATLAB等辅助工具运用于磁悬浮盘片系统的控制过程中,使整个系统具有数据检测,数据分析,控制叁位一体的功能,通过实时的高效的人机互动来使磁悬浮控制系统更快、更高效。本文首先搭建磁悬浮盘片系统实验台,分析实验台的机械部分结构设计,并且对磁悬浮盘片系统模型的控制算法进行推导;然后介绍磁悬浮盘片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同时设计积分分离式数字PID控制器,设计的控制器的主要优点在于当整个系统的参数存在的较大的摄动和外界干扰较强时,给系统加入一个积分环节来消除静差,提高控制精度,同时也便于PID参数的在线整定。因此,本文用MATLAB对设计的数字PID控制器进行仿真,分析其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与经典PID控制相比,改进的数字PID控制器使得磁悬浮系统的超调量减少了10%,调节时间也缩短了8%。通过实验来验证以上控制方法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数字PID控制器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最后从系统鲁棒性的角度,在武汉理工大学磁悬浮实验平台上,用BK振动仪模拟干扰信号进行抗干扰实验,进一步验证改进后的数字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BK振动实验的结果表明:采用积分分离式PID控制器使得磁悬浮盘片控制系统把低频干扰信号的的部分能量吸收了,干扰信号幅值变小了3%。一系列的实验都说明改进型的PID控制器及算法使得磁悬浮盘片系统具有更加良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09-04-01)

魏莉,吴华春,胡业发,周祖德[7](2008)在《磁悬浮盘片开关功率放大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磁悬浮盘片能否实现稳定悬浮并具有良好的性能,与功率放大器性能的好坏密切相关。提出了以电流型PWM控制器SG3524为控制核心,用电流传感器LA-28NP检测电流,并进行放大作为反馈信号,在此基础上设计了PWM开关功率放大器。对样机进行了实验,其结果表明,该功率放大器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期刊2008年04期)

王晓光,李亮[8](2008)在《五自由度磁悬浮盘片控制算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五自由度磁悬浮盘片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硬件组成,并且推导出盘片控制信号方程,重点讨论了PID控制算法在系统中的应用,在系统稳定工作后研究了两种滤波算法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反复调试与改进,实现了盘片长期稳定悬浮,系统具有反应快速、工作稳定、性能良好等优点。(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师》期刊2008年08期)

王晓光,刘汉武[9](2008)在《基于DSP的磁悬浮盘片控制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智能的控制方法,对以DSP6713为核心的磁悬浮盘片控制器控制硬件的构成以及外围电路进行了设计,并根据磁悬浮盘片的实际要求,提出了基于模式识别的多模态控制算法,实现了系统的较好控制。(本文来源于《机械与电子》期刊2008年06期)

李可[10](2008)在《磁悬浮盘片功率放大器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磁悬浮盘片支承是利用可控的电磁力将盘片无接触地稳定悬浮,并且刚度与阻尼均可控可调,具有传统支承无法比拟的优点,被称为是支承技术的一场革命。功率放大器是磁悬浮盘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控制信号放大或转换成有足够能量的功率信号以驱动电磁铁执行器,它的性能优劣对控制系统具有重要影响。磁悬浮盘片的特点决定了它需要高性能、高效率的功率放大器,同时也决定了一般的商品化功放很难满足使用要求,多数应专门设计,且设计中存在很大的难度和多样性。为此,本文对磁悬浮盘片系统的功率放大器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在对一般磁悬浮系统组成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磁悬浮盘片系统的结构设计和数学模型,为功率放大器的研究做准备;从功率放大电路的负载入手,以电流控制的开关功放为主,对磁悬浮盘片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理论作了透彻分析,并且详细讨论了开关功放的结构组成,给出了按控制电路的不同而划分的开关功放的类型;针对磁悬浮盘片功放的特殊要求,选定了单周控制型开关功放展开了研究,讨论了单周控制的优点和实现方式,给出了单周控制开关功放的一个设计示例,设计了保护电路,分析了电磁兼容的问题;介绍了电力电子专业领域的仿真软件Saber,运用这款软件对单周控制逻辑和开关功放主电路进行了仿真,并比较了不同输入信号下以及有干扰时的输出波形,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磁悬浮盘片系统的整体调试的方案,并将LabVIEW运用到系统的设计调试中,缩短系统的开发周期,同时便于进行维护工作,提高设计工作的效率。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对磁悬浮盘片功率放大器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08-05-09)

磁悬浮盘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立了基础-磁力轴承-盘片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仿真研究了磁力轴承的基础受不同频率、不同幅值正弦激励和阶跃激励时磁悬浮盘片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并对系统进行了激振实验。结果表明,磁力轴承的控制器对系统基础振动的抑制能力有限;当激励频率和振幅超过一定范围时,转子会失稳,因此当磁力轴承用于基础运动的场合时,控制器的设计应考虑基础振动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磁悬浮盘片论文参考文献

[1]..磁悬浮、光驱动旋转盘片固体激光器获突破[J].中国光学.2016

[2].张薇薇.基础振动对磁悬浮盘片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J].机械制造.2010

[3].魏坚.磁悬浮盘片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0

[4].李苏铭,吴华春.基于遗传算法的磁悬浮盘片PID参数的整定[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10

[5].卢聪慧.基于车载工况下磁悬浮盘片动力学特性仿真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9

[6].郑成.磁悬浮盘片系统控制算法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

[7].魏莉,吴华春,胡业发,周祖德.磁悬浮盘片开关功率放大器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8

[8].王晓光,李亮.五自由度磁悬浮盘片控制算法的研究[J].机械工程师.2008

[9].王晓光,刘汉武.基于DSP的磁悬浮盘片控制器[J].机械与电子.2008

[10].李可.磁悬浮盘片功率放大器的研究与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08

标签:;  ;  ;  ;  

磁悬浮盘片论文-魏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