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纸阅读论文-胡楠

中国报纸阅读论文-胡楠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报纸阅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报纸上的中国》,教材分析

中国报纸阅读论文文献综述

胡楠[1](2012)在《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的分析和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报刊阅读课不仅是汉语学习者在中高级阶段的必要课程之一,而且其凭借选文丰富、难度适中,同时具有时效性而越来越受到汉语学习者的青睐。教材作为教学的指导,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教材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然而,我从对报刊阅读教材编写研究的论文分析中发现,目前报刊阅读教材缺乏自身的特色,即目前出版的报刊阅读教材学科特征普遍不显着。本文将分析目前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的现状,以《报纸上的中国--中文报纸阅读教程》为研究对象,分析这套教材的编写目的、编写原则和编写内容等方面的问题,总结这套教材的优点和不足,并对今后报刊阅读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参考意见。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包括叁方面内容,即本选题研究的意义和缘起、本选题研究的现状和本选题的范围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报纸上的中国》教材分析。从教材定位、教材编写体例、教材的内容组成、版式设计这四个方面分析了《报纸上的中国》这部教材。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一)教材定位。确定这部教材适用于中级教学阶段。(二)教材编写体例。主要分析了全书框架和单课框架。(叁)教材的内容组成。这部分是重点分析对象。首先,分析了教材中报纸相关知识这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应该是这套教材区别于其他报刊阅读教材的主要不同之处;其次,分析了报纸新闻阅读这部分内容。在报纸相关知识部分,主要从涉及的报纸知识、生词量与练习题设置两方面进行分析。在报纸新闻阅读部分,主要从课文评估、知识点、练习设置叁方面进行分析。(四)版式设计。主要分析叁方面内容,即文字编排、知识点展示、报纸视觉元素运用。第叁部分,《报纸上的中国》教材分析的结论与启示。主要论述了这套教材的优点和不足。优点即是具有系统的报纸常识知识、课文选材内容广泛、练习设计条理清晰和版式设计新颖。不足之处在于生词的编排缺乏层次、缺乏配套的多媒体教材。第四部分,《报纸上的中国》教材编写改进与教学建议。针对这套教材的不足,本文最后提出两点建议,即在教材选文方面关注报道的周期规律、补充系统的中国社会文化常识。同时,本文还针对在教学中如何使用这套教材提出两点建议,即固定教材和补充教材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第五部分是结论。综上所述,《报纸上的中国》是一部编写优秀并具有创新性的教材。这套教材既具有报刊阅读教材的优点,又在此基础上独具匠心,创新改良,为报刊阅读类教材的编写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方向。它的尝试,将为今后报刊阅读教材的编写提供新的思路和想法。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今后报刊阅读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使报刊阅读教材更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2-04-01)

羊艳[2](2011)在《多角度呈现“让阅读成为享受” “中国首份玫瑰花香报纸”出炉前后》一文中研究指出2011年8月5日,七夕的前一天,《金陵晚报》推出了中国大陆首份玫瑰花香报纸,献礼七夕。这份创意新颖、灵气十足、内容打动人心的特刊在南京乃至全国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南京市委宣传部舆情通报把"七夕香味特刊"列为南京七夕七大文明活动之首,(本文来源于《广告人》期刊2011年11期)

吕怡然[3](2010)在《报纸将在平板电脑上变形转型?——ipad上的中国报纸以及初步阅读体验》一文中研究指出ipad横空出世2010年9月17日,举世瞩目的苹果新品ipad终于在中国大陆开售,吸引了无数"果粉"。就在这一天,中国最大的党报、在全球日报发行量排行榜上位居前列的人民日报,在ipad的客户终端上登陆亮相。无论是纯系巧合,还是在计划之列,这都可以说是别开生面、意味深长。(本文来源于《新闻》期刊2010年11期)

潘衍习[4](2007)在《报纸阅读肩负文化建设使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潘衍习报道:在第六届大连图书博览会暨首届大连读书节举办期间,作为本届读书节核心活动的“中国第二届报纸阅读文化圆桌会议”,于日前举行。此次由大连《新商报》举办的报纸阅读文化圆桌会议,来自《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期刊2007-08-13)

丁杨[5](2007)在《第二届“中国报纸阅读文化圆桌会议”在大连举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第二届“中国报纸阅读文化圆桌会议”(简称圆桌会议)日前在大连举行,包括本报在内的20余家国内报纸(刊物)阅读(书评)版编辑及陈子善、李辉等知名学者、书评人齐聚一堂,交流各自版面的编辑、策划经验,针对书评的功能、定位,读者的划分、网络对传统阅读的影(本文来源于《中华读书报》期刊2007-08-01)

丁杨[6](2006)在《读书版编辑呼吁杜绝“红包书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红包书评’、‘人情书评’是对报纸读书版面的最大伤害。坚持独立性是书评事业发展和繁荣的根基。”这是首届中国报纸阅读文化圆桌会议上,多家国内报纸读书版编辑的共识。此次会议作为第七届深圳读书月核心活动之一,旨在唤起社会各界对阅读文化及报纸读书版面的(本文来源于《中华读书报》期刊2006-11-29)

潘衍习[7](2006)在《关注与书关联的一切对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自小便被告知,要“多读书”、“读好书”。那么,什么样的书是好书?2006年又诞生了哪些好书?又有哪些作家的作品备受好评、让人手不释卷?时值岁末,回顾一年来,阅读界又有哪些文化热点被读者津津乐道?    在第七届深圳读书月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作为核(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期刊2006-11-27)

王光明[8](2006)在《荐书人写书人评书人共推阅读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深圳读书月重点活动之一的中国首届报纸阅读文化圆桌会议暨自然论坛,经过3天的热烈讨论后于23日圆满闭幕。这是国内首次举办的由荐书人、写书人和评书人共同参与的阅读文化主题峰会,由深圳读书月组委会、深圳报业集团主办,《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承办,(本文来源于《深圳商报》期刊2006-11-25)

梁瑛[9](2006)在《文化学者以行动表达自然关怀》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将变成西伯利亚,荷兰将完全沉没,中国武汉以北将常年冰天雪地,这是科学家针对臭氧层破坏给人类勾勒出的一幅未来远景。现代科技将引领人类走向何方?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看起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实际上却和每个人切身关联。从2005年开始的“自然生活与思想”征(本文来源于《深圳商报》期刊2006-11-24)

王俊[10](2006)在《中国报纸阅读文化圆桌会薪火相传》一文中研究指出昨天上午,来自大连《新商报》的代表张荔从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深圳特区报副总编辑侯军手中接过蓝色的中国报纸阅读文化圆桌会议会标,第二届中国报纸阅读文化圆桌会议将于明年在美丽的东北海滨城市大连举行。  随着这次“书香接力棒”的交接,由深圳发起并首创的中(本文来源于《深圳特区报》期刊2006-11-24)

中国报纸阅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1年8月5日,七夕的前一天,《金陵晚报》推出了中国大陆首份玫瑰花香报纸,献礼七夕。这份创意新颖、灵气十足、内容打动人心的特刊在南京乃至全国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南京市委宣传部舆情通报把"七夕香味特刊"列为南京七夕七大文明活动之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报纸阅读论文参考文献

[1].胡楠.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材的分析和探究[D].吉林大学.2012

[2].羊艳.多角度呈现“让阅读成为享受”“中国首份玫瑰花香报纸”出炉前后[J].广告人.2011

[3].吕怡然.报纸将在平板电脑上变形转型?——ipad上的中国报纸以及初步阅读体验[J].新闻.2010

[4].潘衍习.报纸阅读肩负文化建设使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

[5].丁杨.第二届“中国报纸阅读文化圆桌会议”在大连举行[N].中华读书报.2007

[6].丁杨.读书版编辑呼吁杜绝“红包书评”[N].中华读书报.2006

[7].潘衍习.关注与书关联的一切对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

[8].王光明.荐书人写书人评书人共推阅读文化[N].深圳商报.2006

[9].梁瑛.文化学者以行动表达自然关怀[N].深圳商报.2006

[10].王俊.中国报纸阅读文化圆桌会薪火相传[N].深圳特区报.2006

标签:;  ;  ;  ;  

中国报纸阅读论文-胡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