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结合部社区论文-项晓华

城郊结合部社区论文-项晓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城郊结合部社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郊结合部,网格化管理,社区再造,自治

城郊结合部社区论文文献综述

项晓华[1](2018)在《城郊结合部社区网格化管理与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Y区处在城镇化特征较明显的城郊结合部,既保留了农村的属性,又有城市的特征。其管理困境是阻碍城镇化发展的痛点,所以能否管理好城郊结合部意义重大。因此本文探讨的问题是:通过将其社区化,并以广泛运用于城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来解决城郊结合部的管理问题是否具有可行性?其运行的逻辑如何?取得的成效,面临的困境,以及治理的路径何在?通过对Y区实地调研与研究发现,城郊结合部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逻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对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和社会治理创新理念的实践;是以社区单元网格为载体,以网络信息技术为管理手段的新型社区管理模式。基于此Y区社区管理取得一定成效。二是,由于网格化的社区管理是在没有改变原有的社会管理体制背景下形成的一种新型社区管理模式,仍未能避免对传统的管理体制的路径依赖,所以存在着“威权体制”下的政权结构和行政化倾向的社会管理特性;以及“稳定压倒一切”社会管控性质的隐性内在运行逻辑。这种科层制下重管制、轻服务的社会管理模式有悖于民主制下社区自治的本质要求,从而阻碍社区的发展。要使社区网格化管理更好地服务于城郊结合部建设,则要以社区自治为目标,进一步基于再造理论对社区管理从体制、机制;社区组织架构;社区业务流程及社区人、财、物等各要素进行深度再造优化。充分整合社区资源,提高社区服务的效能。(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8-06-03)

吴舰[2](2016)在《城郊结合部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师资队伍建设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这一点在社区教育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句容社区教育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历史原因,社区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已经严重影响了社区教育的开展与发展,因此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本文来源于《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期刊2016年08期)

于洪卿[3](2012)在《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对促进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区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近些年来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的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为此,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必须要强化对和谐社区稳定的认识,构建和谐社区犯罪的长效防控机制,推进和谐社区警务的力度,深化和谐社区治安的管理。(本文来源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11期)

张波,桂家友[4](2012)在《城郊结合部社区治理模式:浦东的实践与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背景下,如何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解决城郊结合部的社区治理问题成为现实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来源于《四川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郑杭生[5](2012)在《从“浙江经验”到“中国经验”:一项社区理论本土化研究——评《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温州大学任映红教授和她的科研团队经过长达5年的调研积累,完成了所承担的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其最终成果《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研究》于今年2月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记得两年前,我到温州大学讲学,任映红就背着沉甸甸的书稿来征询我的意见,当时我的一个直观印象是:以她为负责人的团队,深入到温州、杭州等地的城郊社区,认真做了调研和概括,对城乡结合部的情况和问题有了系统、深入的把握,提出的观点很有意义,为制定相关社会政策提供了依据。今看到她寄来的书之后,我发现在其后的日子里,这一团队又作了大量的补充调研,实证资料更加丰富,内容挖掘更加深入,体例框架也有较大的修改完善。(本文来源于《浙江社会科学》期刊2012年10期)

于洪卿[6](2012)在《城郊结合部社区教育发展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城郊结合部是城乡空间结构和各种经济、社会要素的过渡地带,是城市管理体制与农村管理体制的过渡地带,有着特殊的矛盾性和复杂性。提高对城郊结合部社区教育的认识,健全城郊结合部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整合城郊结合部社区教育的资源,加强城郊结合部社区教育的针对性,是解决当前城郊结合部社区教育问题的主要途径。(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9期)

彭芳[7](2012)在《城郊结合部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城郊结合部这一新的社区类型。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集中在社区管理体制建设、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对其社区文化建设领域的研究较少。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如何使原来的农村社区不光从物质上,更多的是从精神层面与城市社区融合,显得尤为重要,这也对加强城郊结合部社区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目前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分析,提出了增进城郊结合部社区文化建设的有力措施。(本文来源于《前沿》期刊2012年12期)

杨建华[8](2012)在《在城市与乡村的过渡带上》一文中研究指出和谐社区建设是我国社会建设、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与目标,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支点。城郊结合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类型,是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由城市与乡村各要素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具有独特特征、结构及功能的地域社会实体,是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过渡(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2-05-30)

彭芳[9](2012)在《城郊结合部社区建设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郊结合部是农村与城市的过渡地带,被城市化迟早要实现,但又会有新的城郊结合部出现。因此,研究城郊结合部的特殊性,加强这一区域的建设与管理,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城市化建设目标的有效途径。这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扩大基层民主、拓宽城郊结合部社区居民就业渠道、推动城市改革和发展以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等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课题组,任映红[10](2010)在《城郊结合部社区和谐的制约因素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城郊结合部位于城乡边缘,普遍存在基础设施差、流动人口多、管理不到位、治安形势严峻、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已成为我国目前各种社会问题集中、管理最为棘手的场域之一。城郊结合部由于始终处在从传统到现代、从农民到市民、从乡村到城市的巨大变迁中,与一般的城市社区与农(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0-10-07)

城郊结合部社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这一点在社区教育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句容社区教育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历史原因,社区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已经严重影响了社区教育的开展与发展,因此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郊结合部社区论文参考文献

[1].项晓华.城郊结合部社区网格化管理与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18

[2].吴舰.城郊结合部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

[3].于洪卿.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4].张波,桂家友.城郊结合部社区治理模式:浦东的实践与反思[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2

[5].郑杭生.从“浙江经验”到“中国经验”:一项社区理论本土化研究——评《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2

[6].于洪卿.城郊结合部社区教育发展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7].彭芳.城郊结合部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J].前沿.2012

[8].杨建华.在城市与乡村的过渡带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

[9].彭芳.城郊结合部社区建设问题研究[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

[10].浙江文化研究工程课题组,任映红.城郊结合部社区和谐的制约因素与对策[N].光明日报.2010

标签:;  ;  ;  ;  

城郊结合部社区论文-项晓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