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论文-王月华,郭帅,白璐

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论文-王月华,郭帅,白璐

导读:本文包含了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catenin,信号通路,糖尿病肾病

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论文文献综述

王月华,郭帅,白璐[1](2018)在《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小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DN)小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用leptin受体基因缺陷导致的先天肥胖性2型糖尿病db/db小鼠,选取9周龄的db/db及db/m小鼠入组实验,随机分成4组,每组l8只,随机分为1)db/m正常对照组、2)db/db糖尿病肾病对照组、3)db/db小鼠+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组、4)db/db小鼠+厄贝沙(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8-10-11)

[2](2018)在《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及其拆方对大鼠糖尿病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肝组织SREBP2和HMGCR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及其拆方对DFL大鼠肝组织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 2,SREBP2)和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ydroxymethyl gl 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HMGCR)及脂肪变性的影响,研究其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5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n=8)和造模组(n=47),N组喂食普通饲料;造模组喂食高糖高脂饲料,6周后造模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5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72h后连续叁次尾静脉采血测随机血糖,≥16.7 mol/L为造模成功。成模的41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益气养阴消症通络组(ZY组)、化瘀通络组(HT组)、化瘀组(H组)、通络组(T组),M组9只,余每组8只,灌胃干预16周末处死大鼠,生化法测定血清TG、TC;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SREBP2和HMGCR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M组大鼠肝细胞内可见大小数量不等的脂滴,肝小叶结构紊乱,各治疗组较M组脂肪变性均不同程度减轻。大鼠血清TG、TC含量:M组及各治疗组较N组均明显升高(P<0.01);各治疗组较M组均明显降低(P<0.01);中药各组间比较:ZY组较HT、H、T组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HT组较H、T组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H组和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REBP2、HMGCR 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M组及各治疗组较N组均显着上调(P<0.05或P<0.01);各治疗组较M组均显着下调(P<0.05或P<0.01);中药各组间比较:ZY组较HT、H、T组均明显下调(P<0.05或P<0.01);HT组较H、T组均明显下调(P<0.05或P<0.01);H组和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可以显着改善DFL,其机制可能与下调SREBP2和HMGCR表达有关;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优于各拆方组,化瘀通络合方优于单纯化瘀及通络组,提示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中药配伍应用有协同作用。(本文来源于《第叁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8-07-13)

王晓林[3](2018)在《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及其拆方对大鼠糖尿病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肝组织SREBP2和HMGCR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及其拆方对糖尿病性脂肪肝(Diabetic Fatty Liver,DFL)大鼠肝组织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 2,SREBP2)和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ydroxymethyl 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HMGCR)及脂肪变性的影响,研究其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5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n=8)和造模组(n=47),N组喂食普通饲料;造模组喂食高糖高脂饲料,6周后造模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5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72h后连续叁次尾静脉采血测随机血糖,≥16.7 mmol/L为造模成功。成模的41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益气养阴消症通络组(ZY组)、化瘀通络组(HT组)、化瘀组(H组)、通络组(T组),M组9只,余每组8只,灌胃干预16周末处死大鼠,生化法测定血清TG、TC;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SREBP2和HMGCR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M组大鼠肝细胞内可见大小数量不等的脂滴,肝小叶结构紊乱,各治疗组较M组脂肪变性均不同程度减轻。大鼠血清TG、TC含量:M组及各治疗组较N组均明显升高(P<0.01);各治疗组较M组均明显降低(P<0.01);中药各组间比较:ZY组较HT、H、T组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HT组较H、T组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H组和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REBP2、HMGCR 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M组及各治疗组较N组均显着上调(P<0.05或P<0.01);各治疗组较M组均显着下调(P<0.05或P<0.01);中药各组间比较:ZY组较HT、H、T组均明显下调(P<0.05或P<0.01);HT组较H、T组均明显下调(P<0.05或P<0.01);H组和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可以显着改善DFL,其机制可能与下调SREBP2和HMGCR表达有关;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优于各拆方组,化瘀通络合方优于单纯化瘀及通络组,提示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中药配伍应用有协同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18-03-01)

何东盈[4](2017)在《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联合西医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与西药联合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DN)微量白蛋白影响方法:将我院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行降糖、饮食控制、降压等治疗,并加用培哚普利;研究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清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68.0%)低于研究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SCr、TC、FBG、2h PG水平与研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G、UARE水平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明显,可减少尿微量白蛋白,调节血糖、血压水平,保护患者肾功能。(本文来源于《2017年第五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上册)》期刊2017-12-06)

何东盈,叶建红,刘天,魏爱生,劳美铃[5](2017)在《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联合西医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与西药联合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DN)微量白蛋白影响。将我院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行降糖、饮食控制、降压等治疗,并加用培哚普利;研究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清指标变化。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68.0%)低于研究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SCr、TC、FBG、2h PG水平与研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G、UARE水平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明显,可减少尿微量白蛋白,调节血糖、血压水平,保护患者肾功能。(本文来源于《现代诊断与治疗》期刊2017年03期)

郭倩,陈志强,方敬,白璐,王月华[6](2016)在《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对IV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IV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81例和对照组79例,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中药组加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治疗,对照组加厄贝沙坦治疗,总观察期为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症状改善情况,并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m Alb)、24 h尿蛋白定量(U-pro/24 h)、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胆固醇(TC)、甘油叁酯(TG)等指标。结果中药组在随访过程中未出现进展至V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对照组有2例治疗后血肌酐>133μmol/L,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乏力、口干、腰痛、水肿症状缓解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相比,2组m Alb、Upro/24 h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中药组治疗后m Alb、U-pro/24 h降低更为显着(P<0.05),并能降低甘油叁酯水平(P<0.05)。结论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对IV期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并能降低甘油叁酯水平,纠正脂代谢紊乱,且能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张江华,陈志强,赵雯红,孙玉凤,郭倩[7](2016)在《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肾小球滤过屏障裂孔膜蛋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滤过屏障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11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和中药低、中、高剂量[5.29、10.58、21.16 g/(kg·d)]组。用左肾切除术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肾病模型,对照组只行左肾切除术。厄贝沙坦组大鼠给予厄贝沙坦15 mg/(kg·d)灌胃,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药,对照组、模型组大鼠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6周。实验结束时用PCR及Western blot印迹法测定肾组织CD2相关蛋白(CD2AP)及wilms'肿瘤抑制基因(WT-1)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和厄贝沙坦组CD2AP、WT-1表达显着增加(P<0.01)。结论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可保护肾小球滤过屏障外层裂孔膜和足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娄菲菲[8](2016)在《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对高糖培养足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引起的肾小球硬化症。DKD患者病情发展为显性肾病后最终转归是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SRD)。DKD发病的早期事件如肾小球肥大、微量白蛋白尿(MA)等与足细胞损伤密切相关,另外其与肾小球硬化、肾功能下降也有一定关系。发现最早的DKD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肾脏系膜基质增多和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足细胞损伤在DKD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具有窗状结构的内皮细胞是构成肾小球滤过屏障的第一道防线。既往有研究发现,高糖培养条件可刺激足细胞合成和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增多,还能引发足细胞凋亡、脱落,最终使足细胞的数量减少,VEGF的过表达会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加,经滤过膜滤出的血浆白蛋白病理性增多,引发蛋白尿的形成。本研究观察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对大鼠VEGF及Flt-1表达的影响,研究其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应。方法:1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药物血清及正常鼠血清制备健康雄性SD大鼠,SPF级,12只,体重200-220g,购于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动物合格证编号1404079。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低剂量中药组、中剂量中药组、高剂量中药组。正常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其余叁组根据Meeh-Rubner[1-2]公式以低剂量组为临床半量、中剂量组为临床用量、高剂量组为两倍临床用量折算药物灌胃剂量,所用中药为中药免煎颗粒,购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河北省中医院中药房。方药组成如下:地龙、鳖甲、丹参、大黄、僵蚕、乌梢蛇、水蛭、黄芪、玄参、熟地、山萸肉。每只大鼠灌胃剂量2ml,每12h给药一次,连续灌胃3d,最后一次灌胃1~2h后进行心脏无菌取血,4500r/min离心10min将血清分离56℃水浴灭活30min,0.22μm无菌滤过膜过滤2次,-20℃冻存。2小鼠足细胞的培养以及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血清对高糖环境下足细胞VEGF、Flt-1表达的影响永生化小鼠足细胞在33℃,γ-IFN许可条件下培养,细胞密度融合至80%左右给予传代,随后在37℃,无γ-IFN的非许可条件下传代培养10-14天使足细胞分化成熟。随后将足细胞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高糖组(High Glucose,HG)、正常鼠血清组(Normal Rat,NR)、低剂量中药血清组(Low dose of drug,LD)、中剂量中药血清组(Normal dose of drug,ND)、高剂量中药血清组(High dose of drug,HD),NC组细胞给予培养基含有D-glucose 5.5mmol/L+5%胎牛血清,HG组给予培养基含有D-glucose 30mmol/L+5%胎牛血清,NR组给予培养基含有D-glucose 30mmol/L+5%胎牛血清+5%正常鼠血清,LD组给予培养基含有D-glucose 30mmol/L+5%胎牛血清+5%低剂量中药血清组,ND组给予培养基含有D-glucose 30mmol/L+5%胎牛血清+5%中剂量中药血清组,HD组给予培养基含有D-glucose 30mmol/L+5%胎牛血清+5%高剂量中药血清组。各组刺激24h后,收集足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western blot、Real-time PCR检测VEGF、Flt-1 m 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VEGF、Flt-1在高糖组和正常鼠血清组小鼠足细胞均可见明显的阳性表达,中药血清刺激的小鼠足细胞VEGF、Flt-1在蛋白水平和m RNA水平均较高糖组和正常鼠血清组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高糖环境下培养的小鼠足细胞VEGF、Flt-1表达上调。2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能降低高糖培养小鼠足细胞VEGF、Flt-1蛋白及m RNA的表达,证实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能通过抑制VEGF、Flt-1的过表达发挥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16-03-01)

陈志强,方敬,王月华,郭倩,郭登洲[9](2015)在《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消症通络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常规糖尿病基础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中医临床表现、体征和有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中医单项症状、体征改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可以降低早期DN患者血糖、血脂,改善肾功能,减轻尿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消症通络法对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期刊2015年11期)

郭庆飞[10](2015)在《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观察及机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尿病(Diabetic Melliutus,DM)作为我国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生活水平、医疗检测手段及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其检出率逐年升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其研究的投入逐年增加。作为糖尿病的慢性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指的是在排除胃肠存在机械性阻力的前提下,出现的因胃排空延迟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轻症患者可以无明显不适症状,但检查可以发现存在胃排空的障碍,DG的典型症状有:早饱、胃胀、纳差、胃痛、反酸等。胃排空延迟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病情严重时可出现胃内食物潴留,甚至日久形成有胃石形成;胃排空延迟使胃内压力增高,可出现胃-食管反流,出现烧心、恶心等症状。DG作为临床常见病,经多方研究虽其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但发现主要与自主神经病变、胃肠激素水平异常以及长期血糖升高等有密切的关系。中医学“消渴”等同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阴亏为其根本,燥热为外在表现,两者互为因果;阴虚日久则阳盛,阳盛化火,火旺进一步煎熬津液,津液亏耗增加了血液的粘稠,病久则发展为血瘀,此为阴虚而致“血瘀”;久病必虚,消渴病久则合并有气虚,气主运化,气虚无法推动血液运行,血液循环减慢,亦可逐渐出现血瘀,为气虚而致“血瘀”;瘀滞日久,形成各种大小症积,即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血栓,症积深入周身脉络,进一步阻碍血液运行,即表现为DM的各种大、小血管并发症。导师孙玉凤教授依据消渴的病机进行治疗,以益气、养阴、通络为主要治则,选用黄芪、鳖甲、丹参、地龙、茯苓、陈皮、砂仁等药物组成复方制剂,具有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作用,该方曾于大鼠试验中取得良好效果,本论文研究将该方运用于临床治疗DG,观察其治疗效果,而多潘立酮片因其副作用较小,具有确切的疗效,是目前临床常用来治疗DG的药物,将对两者进行疗效比较。胃泌素(Gastrin,GAS)是常见的胃肠激素,其分泌部位为胃窦部及十二指肠近端黏膜中的G细胞,由G细胞分泌后先进入血液循环,再作用于胃,当食物到达幽门,机械性刺激幽门时,幽门部位的PH值偏碱性时可刺激GAS的分泌。研究认为迷走神经可抑制性控制GAS的释放,迷走神经兴奋时可增加GAS的分泌,本试验证实DG患者的GAS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胰高血糖素(Glucagon)是一种多肽激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抑制其合成,增强糖异生,由胰岛α细胞分泌。Glucagon与胰岛素互相拮抗,与血糖的代谢有着密切关系,Glucagon不仅可以通过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使血糖升高,而且研究发现其还可以减慢胃的蠕动,可通过引起胃电节律的紊乱,而使胃排空延迟。多潘立酮通过阻断催吐化学感受区多巴胺受体,可起到加快胃的蠕动并恢复胃张力,使胃排空时间缩短的作用,是临床常用来治疗DG的药物。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DG患者在服用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前后症状的改善情况,并监测GAS、Glucagon水平的变化,与口服多潘立酮进行疗效对比,探寻此复方中药治疗DG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于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在冀州市医院内分泌、消化内科门诊就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40名符合DG诊断标准的患者,其中男性24人,女性16人,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TCM)、多潘立酮组(Domperidone),其中中药组患者共22人,给予口服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每天服药两次,连续服用2周;多潘立酮组患者18人,给予口服由西安杨森制药生产的多潘立酮片,于叁餐前15-30分钟服药,连续服用2周。选取7名健康志愿者做为健康对照组(Control),试验期间两组患者均避免服用其他可影响胃肠蠕动的药物。服药前次对患者症候进行评分,服药前后分别检测试验对象胃排空率,及服药前后空腹血GAS、Glucagon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治疗结束后1周再次对患者症状进行症候评分。结果:1中药组与多潘立酮组患者胃轻瘫症状改善情况对比结果显示:健康对照组未发现胃排空延迟;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治疗前中药组与多潘立酮组患者餐后6小时胃内钡剂胶囊有明显的残留,两治疗组患者均存在明显胃排空延迟(P<0.05),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中药组、多潘立酮组患者胃排空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中药组胃排空改善情况优于多潘立酮组(P<0.05)。按疗效评判标准,中药组总有效率达95.5%,其中治愈率40.9%;多潘立酮组总有效率为77.8%,治愈率11.1%;中药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明显优于多潘立酮组(P<0.05)。2中药组与多潘立酮组服药前后GAS、Glucagon水平变化治疗前检测中药组、多潘立酮组患者GAS水平,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治疗前两治疗组GAS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提示DG患者存在高胃泌素血症。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中药组、多潘立酮组GAS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中药组比多潘立酮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提示:两治疗药改善糖尿病胃轻瘫胃排空率可能与其能降低患者血GAS水平有关;本中药复方疗效优于多潘立酮片。治疗前检测中药组、多潘立酮组Glucagon,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治疗前两治疗组Glucagon明显升高(P<0.05),提示DG患者存在Glucagon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中药组、多潘立酮组Glucagon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5),且两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提示:两药治疗DG疗效可能与Glucagon无关。结论:1 DG患者存在胃排空延迟;口服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能显着改善患者的早饱、胃胀、纳差、胃痛、反酸等症状,促进DG患者胃排空,效果优于多潘立酮片。2 DG患者存在胃肠激素分泌异常,血GAS、Glucagon水平明显升高;通过口服益气养阴、消症通络复方中药与多潘立酮片均可明显降低GAS水平,中药效果更明显,而Glucagon水平未受到明显影响。提示益气养阴、消症通络复方中药治疗DG可能与其能降低患者血GAS水平有关,疗效优于多潘立酮片。(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15-03-01)

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及其拆方对DFL大鼠肝组织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 2,SREBP2)和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ydroxymethyl gl 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HMGCR)及脂肪变性的影响,研究其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5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n=8)和造模组(n=47),N组喂食普通饲料;造模组喂食高糖高脂饲料,6周后造模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5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72h后连续叁次尾静脉采血测随机血糖,≥16.7 mol/L为造模成功。成模的41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益气养阴消症通络组(ZY组)、化瘀通络组(HT组)、化瘀组(H组)、通络组(T组),M组9只,余每组8只,灌胃干预16周末处死大鼠,生化法测定血清TG、TC;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SREBP2和HMGCR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M组大鼠肝细胞内可见大小数量不等的脂滴,肝小叶结构紊乱,各治疗组较M组脂肪变性均不同程度减轻。大鼠血清TG、TC含量:M组及各治疗组较N组均明显升高(P<0.01);各治疗组较M组均明显降低(P<0.01);中药各组间比较:ZY组较HT、H、T组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HT组较H、T组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H组和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REBP2、HMGCR 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M组及各治疗组较N组均显着上调(P<0.05或P<0.01);各治疗组较M组均显着下调(P<0.05或P<0.01);中药各组间比较:ZY组较HT、H、T组均明显下调(P<0.05或P<0.01);HT组较H、T组均明显下调(P<0.05或P<0.01);H组和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可以显着改善DFL,其机制可能与下调SREBP2和HMGCR表达有关;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优于各拆方组,化瘀通络合方优于单纯化瘀及通络组,提示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中药配伍应用有协同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论文参考文献

[1].王月华,郭帅,白璐.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对糖尿病肾病小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2018

[2]..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及其拆方对大鼠糖尿病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肝组织SREBP2和HMGCR表达的影响[C].第叁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8

[3].王晓林.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及其拆方对大鼠糖尿病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肝组织SREBP2和HMGCR表达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8

[4].何东盈.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联合西医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C].2017年第五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上册).2017

[5].何东盈,叶建红,刘天,魏爱生,劳美铃.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联合西医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

[6].郭倩,陈志强,方敬,白璐,王月华.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

[7].张江华,陈志强,赵雯红,孙玉凤,郭倩.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肾小球滤过屏障裂孔膜蛋白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

[8].娄菲菲.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对高糖培养足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6

[9].陈志强,方敬,王月华,郭倩,郭登洲.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5

[10].郭庆飞.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观察及机制初探[D].河北医科大学.2015

标签:;  ;  ;  ;  

益气养阴消症通络中药论文-王月华,郭帅,白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