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快照论文-黄俊,虞万荣,赵宝康,费长江

网络快照论文-黄俊,虞万荣,赵宝康,费长江

导读:本文包含了网络快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静止轨道卫星网络,实时业务,快照路由

网络快照论文文献综述

黄俊,虞万荣,赵宝康,费长江[1](2017)在《面向实时业务的卫星网络快照路由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静止轨道卫星网络拓扑高度动态变化,网络频繁的路由切换给实时业务带来较大的时延抖动,甚至导致业务中断。以快照路由为基础,针对非静止轨道卫星网络中的实时业务,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快照链路交集的快照路由算法LIMSR。仿真结果表明,LIMSR能有效减少实时业务的时延抖动和业务中断。(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七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论文集》期刊2017-08-17)

唐竹[2](2015)在《卫星网络快照路由优化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愈加广泛。相对于地面网络而言,卫星网络由于其全球实时覆盖、无需地面基础设施即可通信的特点,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网络接入手段,尤其是边远山区、海洋、戈壁等人烟稀少的地方和经济较落后地区。但是,由于卫星不断地绕轨道运动,卫星网络拓扑不断变化,使得地面网络路由算法无法有效地应用于卫星网络。快照路由算法则基于卫星运动的可预测性和周期性,提前计算卫星网络拓扑变化的时间和相应的路由表,通过在预定义的时刻同时切换路由表,从而有效地消除了动态拓扑对网络路由稳定性所造成的影响。本文研究针对卫星网络快照路由算法的优化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卫星网络集中控制的特点,并根据现有软件定义网络的思想,提出软件定义卫星网络体系结构,进而分析该体系结构在设计与实现中的优势与挑战。然后,针对现有卫星网络体系结构的过顶通信方式与软件定义卫星网络体系结构的单层星间链路转发和GEO卫星层间链路广播通信方式,通过仿真实验比较了叁种方式下执行一次完整更新操作的时间间隔。最后,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软件定义卫星网络体系结构的优势。(2)分析卫星网络中由卫星周期性的运动所导致的可预测拓扑变化,首次发现了快照路由算法中路由表同时更新导致的回退流量(回流)现象,评估极轨道星座中回退流量对网络路由的影响,并量化分析了极轨道星座中回流链路的数目。提出基于路由表优化的离线回流避免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稍微增加网络平均延时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减少甚至消除回流路径、降低额外端到端延时和分组丢失率。另外,本文还提出了基于更新顺序优化的在线回流避免方法——集合划分同步更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将需要更新的卫星划分为不同的集合,并设定各个集合的快照切换顺序,可在保持原有网络平均延时的同时达到避免回流的效果。(3)分析了卫星网络中由不可预测的星间链路连通性变化导致的不可预测拓扑变化,针对快照路由算法提出了基于源路由多播的环路避免路由更新方法。该方法包含更新最短路径树的集中创建、多播路径的源路由快速部署以及更新执行和确认叁部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保持较低的网络收敛时间,还可以有效减少网络开销。另外,本文还针对存在更新顺序的网络状态,对源路由多播更新方法进行了流水线优化,实验表明经过流水线优化的源路由多播更新方法可以进一步降低路由收敛时间和网络开销。(4)分析了卫星网络拓扑变化的规律,提出通过设计卫星网络拓扑来改进卫星网络快照路由算法性能。本文分别针对极轨道和倾斜轨道卫星网络提出了基于链路重分配的快照优化方法,即在每个快照结束时,通过有规律地重新分配轨道间星间链路来提升下一个快照的分布质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更长且恒定的快照持续时间、更少的快照数目、更高的星上转发器利用率以及更低的平均端到端路径延时。(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5-10-01)

王宁,任红伟[3](2015)在《网络表格间的快照关系发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互联网上涌现出大量结构化的表格数据,网络表格的价值不仅在于数据本身,还在于数据之间的关系。只有探测出表格之间潜在的关系,方能更好地利用这些结构化数据。因此提出发现网络表格间的快照关系,并给出发现快照关系的框架以及检测与给定表之间满足某种匹配关系的快照表的算法,快照表可用于优化查询以及在大数据环境下实时地返回部分查询结果。提出了基于实体和属性重合度的评分方法,并引入实体新鲜度的概念,使得算法在快照关系的发现过程中更多地关注能提供新鲜实体的表;与此同时,基于Bayes模型的表格内容增强算法能更加准确地判断属性列上值的一致性,从而提高快照关系发现的准确率。大量实验表明,该评分模型能发现高质量的快照表,且在快照的查询精度和召回率上表现出色。(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5年07期)

余杰,李强,李莎莎,马俊,李舟军[4](2015)在《基于混合双层模型的DHT网络路由表快照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DHT网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P2P协议,路由表是其进行自组织的关键组件。由于DHT网络的完全分布特点,对其全局路由表快照进行测量是一个研究难点和热点。提出了基于混合双层模型的DHT路由表快照算法:首先通过引入路由查询重复度这一重要概念来定义DHT网络快照和路由表快照采集的效率;然后提出了先宽度优先搜索后深度优先搜索的全局快照混合搜索策略;最后基于路由表的不均匀特性提出了路由表快照自适应搜索策略。在Kad网络上的真实实现表明,全局快照混合搜索策略的平均效率比Blizzard高91.2%,比宽度优先搜索高64.5%,比深度优先搜索高27.4%;路由表快照自适应搜索策略在g=5时具有最佳的路由表快照采集效率,比随机搜索策略高187.4%,比g=7时高38.9%。(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5年S1期)

高彩芳[5](2014)在《面向空间网络快照路由协议设计与验证的综合仿真平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网络路由协议一直是空间网络领域研究的热点,空间网络节点通常具有高度移动性、资源相对受限、一旦部署便难于更换或升级等特点,使得协议设计与入轨之前的地面仿真验证变得极其重要。尽管针对空间系统网络化的研究已经开展多年,但真正部署和运行路由协议的系统尚少,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支持空间网络路由协议设计与验证的综合仿真平台。现有的通用型网络仿真平台针对地面网络设计,无法模拟空间网络的动态拓扑变化;现有的航空航天仿真平台专注于航空系统运行环境和星座构型等仿真,对于网络协议仿真的支持非常有限。在此前提下,本课题旨在研究与实现一种面向空间网络的路由协议设计与仿真验证综合仿真平台。围绕该目标,开展的主要工作及贡献如下:(1)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面向空间网络快照路由协议设计与验证的综合仿真平台SRDV。该平台基于专业的航空仿真软件和通用网络仿真平台进行设计,为两个独立领域的仿真系统搭建桥梁,并完成航天器与星间链路到空间网络节点与链路之间的映射,使得空间网络路由协议设计、实现、部署、验证与优化变得非常方便;(2)通过仿真典型的卫星星座,验证了SRDV平台的功能正确性。通过对典型的Polar星座代表Iridium星座和典型的Walker星座代表Globalstar星座的仿真,对SRDV平台支持快照路由协议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能力验证;(3)应用SRDV平台,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快照序列的预置空间路由协议PSRP。利用SRDV平台生成空间网络的快照路由集,可以在空间网络拓扑变化的同时将路由表切换到对应的路由表项,从而省去了路由收敛的过程,提高了链路利用率,降低了报文丢包率。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PSRP协议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4-12-01)

张玲玲[6](2014)在《网页快照提供行为的着作权侵权判定——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网络传播权解释》第五条对网页快照行为侵权及免除责任作了原则性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把握"实质性替代"以及"不影响相关作品的正常使用,且未不合理损害权利人对该作品的合法权益"成为关键。网页快照构成实质性替代是信息网络传播行为判断的要件,现阶段网页快照并未影响相关作品的正常使用,虽然损害了权利人的部分利益,但并未达到不合理地程度,因此,网页快照行为不构成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本文来源于《知识产权》期刊2014年04期)

邹璐,陈宏展[7](2013)在《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网页快照行为着作权责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网页快照行为还无法援引强制许可规定作为免责理由。当前司法实践中对网页快照问题也没有统一的认识。网页快照行为本身具有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的社会功能。网络服务提供者在避风港规则之外存在第叁方责任承担的可能。同时,避风港规则也未限制服务提供者依着作权法所享有的合理使用的抗辩。所以,在适用避风港规则和红旗原则的同时,可以引入合理使用制度一般条款,适用叁步检验法进行个案分析,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对着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平衡公益与私益。(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3年19期)

马超群[8](2011)在《P2P流媒体网络拓扑快照划分及动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P2P技术和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P2P流媒体业务已经成为互联网上最为流行的商业应用之一,引起广泛的研究兴趣。流媒体网络中用户的不断增多,人们获得了更好的资源共享性能,同时用户的高度动态特征带来网络结构的持续动态性,为网络性能优化带来了挑战。把握网络拓扑的动态特征对于改善P2P流媒体应用的网络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拓扑动态分析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确定网络的瞬时拓扑——网络快照。常规的方法是以固定的时间间隔对获取的测量拓扑数据集进行快照划分——定长窗口划分,每个时间窗口内的数据就是一个快照。这种方法不能自适应网络动态变化的频度变化。本文提出变长窗口划分方法,把拓扑变化程度作为快照划分标准,将拓扑相对稳定的一段时间内的拓扑数据划分成一个快照——时间窗口长度不固定。对比定长窗口划分,利用变长窗口划分方式得到的拓扑快照具有比较稳定的网络视野。另外,本文还根据拓扑数据集中每条边的出现时间对每条边赋权,设定不同的阈值提取了网络的稳定拓扑,用以对比分析不同的网络快照与稳定拓扑的异同。完成快照划分以及稳定拓扑提取后,本文从度分布、聚合系数、平均路径长度以及介数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拓扑特征的对比分析,发现不同的快照以及稳定拓扑并不符合度值的幂律分布,而且不具有小世界的基本特征。然后本文对网络中的链路关系作了分析,发现全部链路中大量连接趋向于与新节点连接;在已知节点间由传递关系生成的链路比例很大,但是在单个快照里传递的比例却最小这与数据中节点的邻居上报时间间隔有关。最后,文中对不同快照进行了社区划分以及划分优度Q值的对比,发现两种不同划分方式得到的快照其社区聚合程度要低于稳定拓扑中的社区,但都符合一般研究认为的0.3-0.7的Q值范围。(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1-06-20)

袁媛[9](2010)在《“百度快照”与信息网络传播权法律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能够享受到的网络服务种类越来越多,但是这些便利服务的出现,也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争议和纠纷,"百度快照"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2007年的一篇新闻报道揭开了关于"百度快照"争议和讨论的序幕。主要从第叁方网站信息网络传播权侵犯的角度对"百度快照"的有关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并提出一些完善建议。(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5期)

王京林,晏坚,曹志刚[10](2009)在《LEO卫星网络快照序列路由算法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快照序列路由算法中时间段的大小影响卫星网络路由性能以及路由表存储和更新代价。提出一种等长时间段快照序列路由改进算法,能够保证时间段内路径不中断。通过分析和仿真,研究了不同时间段划分与丢包率、网络链路利用率、网络端到端延时的关系。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够显着降低丢包率,而且随着时间段的增大,路径切换丢包率呈下降趋势,因此可以兼顾较好的网络性能和较低的存储需求。还提出一种星上存储的改进方法,能够进一步减轻星上存储压力。(本文来源于《宇航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网络快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愈加广泛。相对于地面网络而言,卫星网络由于其全球实时覆盖、无需地面基础设施即可通信的特点,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网络接入手段,尤其是边远山区、海洋、戈壁等人烟稀少的地方和经济较落后地区。但是,由于卫星不断地绕轨道运动,卫星网络拓扑不断变化,使得地面网络路由算法无法有效地应用于卫星网络。快照路由算法则基于卫星运动的可预测性和周期性,提前计算卫星网络拓扑变化的时间和相应的路由表,通过在预定义的时刻同时切换路由表,从而有效地消除了动态拓扑对网络路由稳定性所造成的影响。本文研究针对卫星网络快照路由算法的优化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卫星网络集中控制的特点,并根据现有软件定义网络的思想,提出软件定义卫星网络体系结构,进而分析该体系结构在设计与实现中的优势与挑战。然后,针对现有卫星网络体系结构的过顶通信方式与软件定义卫星网络体系结构的单层星间链路转发和GEO卫星层间链路广播通信方式,通过仿真实验比较了叁种方式下执行一次完整更新操作的时间间隔。最后,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软件定义卫星网络体系结构的优势。(2)分析卫星网络中由卫星周期性的运动所导致的可预测拓扑变化,首次发现了快照路由算法中路由表同时更新导致的回退流量(回流)现象,评估极轨道星座中回退流量对网络路由的影响,并量化分析了极轨道星座中回流链路的数目。提出基于路由表优化的离线回流避免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稍微增加网络平均延时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减少甚至消除回流路径、降低额外端到端延时和分组丢失率。另外,本文还提出了基于更新顺序优化的在线回流避免方法——集合划分同步更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将需要更新的卫星划分为不同的集合,并设定各个集合的快照切换顺序,可在保持原有网络平均延时的同时达到避免回流的效果。(3)分析了卫星网络中由不可预测的星间链路连通性变化导致的不可预测拓扑变化,针对快照路由算法提出了基于源路由多播的环路避免路由更新方法。该方法包含更新最短路径树的集中创建、多播路径的源路由快速部署以及更新执行和确认叁部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保持较低的网络收敛时间,还可以有效减少网络开销。另外,本文还针对存在更新顺序的网络状态,对源路由多播更新方法进行了流水线优化,实验表明经过流水线优化的源路由多播更新方法可以进一步降低路由收敛时间和网络开销。(4)分析了卫星网络拓扑变化的规律,提出通过设计卫星网络拓扑来改进卫星网络快照路由算法性能。本文分别针对极轨道和倾斜轨道卫星网络提出了基于链路重分配的快照优化方法,即在每个快照结束时,通过有规律地重新分配轨道间星间链路来提升下一个快照的分布质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更长且恒定的快照持续时间、更少的快照数目、更高的星上转发器利用率以及更低的平均端到端路径延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网络快照论文参考文献

[1].黄俊,虞万荣,赵宝康,费长江.面向实时业务的卫星网络快照路由优化研究[C].第二十一届计算机工程与工艺年会暨第七届微处理器技术论坛论文集.2017

[2].唐竹.卫星网络快照路由优化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

[3].王宁,任红伟.网络表格间的快照关系发现[J].计算机科学.2015

[4].余杰,李强,李莎莎,马俊,李舟军.基于混合双层模型的DHT网络路由表快照算法[J].计算机科学.2015

[5].高彩芳.面向空间网络快照路由协议设计与验证的综合仿真平台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

[6].张玲玲.网页快照提供行为的着作权侵权判定——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J].知识产权.2014

[7].邹璐,陈宏展.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网页快照行为着作权责任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3

[8].马超群.P2P流媒体网络拓扑快照划分及动态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

[9].袁媛.“百度快照”与信息网络传播权法律问题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

[10].王京林,晏坚,曹志刚.LEO卫星网络快照序列路由算法优化[J].宇航学报.2009

标签:;  ;  ;  

网络快照论文-黄俊,虞万荣,赵宝康,费长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