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质分组论文-何鹏

同质分组论文-何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同质分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培智学校,同质分组,走班制

同质分组论文文献综述

何鹏[1](2019)在《培智学校基于同质分组的走班制教学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多数培智学校按学生入学年龄对其进行编班,这方便了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但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的差距却日益明显。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为了更有效地落实课标要求,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汀州学校在高年级段五个教学班中开展了以同质分组为核心的走班制教学,构建了集诊断评估、合理选材、系统教学、个性支持于一体的走班制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环节力求做到学科性和生活化相结合、系统化和嵌入式相结合。(本文来源于《现代特殊教育》期刊2019年11期)

黎淑燕,唐艳[2](2017)在《“同质分组法”在体验式主题班会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小学体验式主题班会不同程度存在"课堂活动热闹非凡,学生课后无动于衷"的现象,育人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旨在采用同质分组的方法,推开学生心门,走进学生心坎,实现深入、高效分享,以期让学生形成新的态度和情感。(本文来源于《中华少年》期刊2017年03期)

颜春英[3](2016)在《高师二胡小组课教学的同质分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近年来的高校扩招政策,音乐专业中学习二胡的人逐年增多,二胡教师的教学任务也相对加重,对其教学效率和质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少高校纷纷采取了小组课的教学模式,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6年12期)

柴猛[4](2016)在《微格同质分组中教学技能的培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青岛理工大学乒乓球课程为例,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教学实验法等方法,在乒乓球课上对"微格同质分组教学"中教学技能的培养进行分析,以及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作用进行探索。(本文来源于《文体用品与科技》期刊2016年14期)

刘文阁,刘文灵[5](2016)在《基于同质分组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小组合作学习是自主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能否充分参与小组协作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异质分组是比较普遍的分组方式,但不一定总是产生最有效的小组协作。该研究旨在探究同质分组在自主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有效性。通过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准实验研究,对比采用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两种分组方式的两个初二班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初步证明了同质分组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教育》期刊2016年06期)

石晓芳[6](2015)在《课后同质分组学习与学困生的自救》一文中研究指出学困生是一些智力正常,无明显感官障碍,但学业成绩显着差于其他同学的学生。学困生的问题一直受到教师与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人们从"学困生"的学习动机、行为控制、思维发展、元认知等多方面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在剖析学困生成因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一些转化措施。这些转化措施基本上都(本文来源于《新课程(综合版)》期刊2015年02期)

肖子一[7](2012)在《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实施微格同质分组教学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复杂又繁琐的教学技能,微格分组教学是将这些技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特殊训练,最后改变并提高训练者综合教学技能的一种方式。而同质分组教学是现代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够针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快速发展,是对教学方法发展的促进和完善。所以运用微格教学法结合同质分组教学法进行体育专项教学,是对现代高校体育选项课(特别是乒乓球选项课)的学生进行基本教学技能指导学习比较科学有效的方法,是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有力保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教学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将微格教学与同质分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来研究提高体育教育专业中乒乓球选项课学生的基本教学技能方法。实验中将随机抽取的廊坊师范学院2010级乒乓球选项课2个教学班的60名学生作为本文进行实验对比研究的调查对象。通过到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大厦、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等着名图书馆以及在中国知网等着名的网站查阅文献资料,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大量查阅收集,上门访问相关权威专家,并进行问卷调查,经统计得出,微格教学结合同质分组教学在培养乒乓球选项课学生教学技能方面和技术水平方面,通过改进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后,能更好地完善教学技能和技术水平。本实验周期为18周,实验地点在廊坊师范学院乒乓球馆。18周后采用期末考核的形式,获得学生在学生教学技能方面和技术水平方面成绩的相关实验数据。对这些数据用SPSS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微格教学与同质分组教学结合的方式对培养高等师范类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选项课学生的专项技能要优于一般微格教学和普通分组教学方法。研究同时表明:运用微格教学结合同质分组教学作为提高师范类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专选学生的教学技能更为科学有效,先期同质分组有效调节组内学习氛围,学习目标明确,后期微格教学,突出学习重点,更快捷有效缩短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使得师范类学生更快理解和掌握教学方法。通过本文研究,后期为其它体育学科的教学、高效培养优秀体育教师提供些许参考。(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2-12-01)

郭玉荣[8](2009)在《同质分组法——浅析区分性评价初级阶段的学生分组》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以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学习领域作为课程形态的课程。由于学生的信息素养更多地受制于家庭条件、家庭环境、生活环境等各种因素,加上学生本身内在的差异,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往往比语文、数学等其他传统学科要悬殊(本文来源于《新课程(教研版)》期刊2009年04期)

戴稳胜,张阿兰,谢邦昌[9](2004)在《数据挖掘功能之叁:同质分组》一文中研究指出你和你的一位朋友都是同一移动通讯公司的客户,可是有一天你忽然发现,你的电话每次都要叁十秒以上才能接通,你的朋友却每次都能在两叁秒内接通,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该公司按照你和朋友的不同通讯习惯和消费额将你和朋友分到了不同的群体里并且由交换机自动做出不同优先级(本文来源于《中国统计》期刊2004年12期)

同质分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前,小学体验式主题班会不同程度存在"课堂活动热闹非凡,学生课后无动于衷"的现象,育人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文旨在采用同质分组的方法,推开学生心门,走进学生心坎,实现深入、高效分享,以期让学生形成新的态度和情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同质分组论文参考文献

[1].何鹏.培智学校基于同质分组的走班制教学探索[J].现代特殊教育.2019

[2].黎淑燕,唐艳.“同质分组法”在体验式主题班会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7

[3].颜春英.高师二胡小组课教学的同质分组研究[J].黄河之声.2016

[4].柴猛.微格同质分组中教学技能的培养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

[5].刘文阁,刘文灵.基于同质分组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探微[J].内蒙古教育.2016

[6].石晓芳.课后同质分组学习与学困生的自救[J].新课程(综合版).2015

[7].肖子一.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课实施微格同质分组教学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8].郭玉荣.同质分组法——浅析区分性评价初级阶段的学生分组[J].新课程(教研版).2009

[9].戴稳胜,张阿兰,谢邦昌.数据挖掘功能之叁:同质分组[J].中国统计.2004

标签:;  ;  ;  

同质分组论文-何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