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凝聚力论文-余琴琴

班级凝聚力论文-余琴琴

导读:本文包含了班级凝聚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班风学风,品德培养

班级凝聚力论文文献综述

余琴琴[1](2019)在《中职学校班级凝聚力提高途径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园地,一个缺乏凝聚力的班集体,会使学生失去归属感,也难以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本文从明确班级发展目标、培养优秀班干部、提高学生自信心、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等方面阐述了提高班级凝聚力的途径及方式方法。(本文来源于《青海教育》期刊2019年Z2期)

张敬肖[2](2019)在《如何提高新班级的凝聚力》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高一新组建的班级,班主任的工作之重就是将分散的个人凝聚成一个有合力的班集体,这样班级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发展趋势,才能充分发挥班集体对个人的影响力。基于此,我认为,组织学生参与集体活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契机,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核心,培养班干部团队并发挥班干部的影响力是增强(本文来源于《教育》期刊2019年45期)

庄园[3](2019)在《高校班级凝聚力建设的困境与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班集体凝聚力建设是班级治理的本源动能,为个体成长提供有效支持,是创新人才的培养依托,更是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和集体主义的认知载体。然而,当前高校班集体凝聚力建设面临自我导向的团队氛围、关系冲突的团队过程、竞争制约的团队信任等现实困境。根据国内外现有关于团队凝聚力的实证研究结论,以利益的重新耦合为视角建立高校班级凝聚力建设的理论模型,并从凝聚力的产生机制、产出动力、表达形式叁方面来探讨班级凝聚力建设的路径重构:以利益共生取代利益竞争、以利益协调取代行政指令、以利益共赢取代个体收益。(本文来源于《江苏高教》期刊2019年11期)

唐杰,刘国仕,范红梅[4](2019)在《关于加强高校班级凝聚力建设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影响高校班级凝聚力的因素主要包括班级目标、人际关系和归属感。分析认为班级凝聚力建设遇到的问题有班级活动吸引力不够,注意力发生转移;空间错位引起班级松散化;班委制度不完善,班级文化不重视;集体意识缺失,成员间关系冷淡。结合影响班级凝聚力的因素和存在问题,提出制定合理目标、加强队伍建设和重视人文关怀等措施来提高班级凝聚力。(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31期)

温艳明[5](2019)在《利用服务学习志愿活动提高班级凝聚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提供服务的角度,设计旨在提高小学生服务意识的服务学习志愿活动,通过分析活动收获,研究如何通过提升小学生服务意识提高班级凝聚力。就活动效果总结,提出相关建议及对策,力求从"服务"的角度,解决小学生教育问题。(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44期)

游卉[6](2019)在《学习生活叁部曲,实实在在勤耕耘——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为实现群体活动目标而实施团结协作的程度,外在表现于人们的个体动机行为对群体目标任务所具有的信赖性、依从性乃至服从性上。一个班级,如何让孩子相信老师,喜欢老师,服从老师的安排,遵从老师的要求呢?(本文来源于《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期刊2019-11-01)

欧阳明月[7](2019)在《社工课堂介入医学院校对班级凝聚力的提升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论述了医学院校班级凝聚力的建设价值,介绍了以社工课堂培养班级凝聚力的活动开展情况及效果,分析了在医学院校推行学生社工课堂的可行性。认为,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班团活动为切入点能够有效提升班级凝聚力,学生社工课堂对我国医学院校有较强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9年29期)

高楠,燕美,郭晓蓓[8](2019)在《小组工作:提高大学生班级凝聚力的可行之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大学生由于个性、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容易产生班级凝聚力松散的现象;对此可以采用小组工作的方式进行介入,帮助增强大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继而增强班级凝聚力。班级作为一个小群体,非常适合用小组工作的方法进行实践研究;小组工作亦可以帮助组员个体发展同辈关系,增强群体归属感。(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30期)

何宜丽[9](2019)在《书院制背景下提升高校班级凝聚力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书院制背景下高校班级建设面临班级凝聚力不足的问题。创设书院制背景下提升班级凝聚力的路径需要通过对高校班级凝聚力研究进行回顾,并分析书院制背景下高校班级凝聚力建设的现状和困境。研究发现,建立共同的班级目标与愿景、塑造特色的书院班级文化、打造得力的班级管理团队、开展丰富的书院特色活动以及积极发挥社区管理的优势,对班级凝聚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长春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周韫玉[10](2019)在《特色班级对班级凝聚力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朱永新教授说:"教师是一根扁担,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特色班级的建构不仅可以提升班级的凝聚力,还可以使学生在班级活动参与中获得有效发展。重点讲述了特色班级的建构对班级凝聚力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上)》期刊2019年10期)

班级凝聚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面对高一新组建的班级,班主任的工作之重就是将分散的个人凝聚成一个有合力的班集体,这样班级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发展趋势,才能充分发挥班集体对个人的影响力。基于此,我认为,组织学生参与集体活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契机,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核心,培养班干部团队并发挥班干部的影响力是增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班级凝聚力论文参考文献

[1].余琴琴.中职学校班级凝聚力提高途径初探[J].青海教育.2019

[2].张敬肖.如何提高新班级的凝聚力[J].教育.2019

[3].庄园.高校班级凝聚力建设的困境与突破[J].江苏高教.2019

[4].唐杰,刘国仕,范红梅.关于加强高校班级凝聚力建设的探究[J].长江丛刊.2019

[5].温艳明.利用服务学习志愿活动提高班级凝聚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

[6].游卉.学习生活叁部曲,实实在在勤耕耘——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C].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2019

[7].欧阳明月.社工课堂介入医学院校对班级凝聚力的提升初探[J].新西部.2019

[8].高楠,燕美,郭晓蓓.小组工作:提高大学生班级凝聚力的可行之策[J].科技风.2019

[9].何宜丽.书院制背景下提升高校班级凝聚力路径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

[10].周韫玉.特色班级对班级凝聚力的作用[J].新课程(上).2019

标签:;  ;  ;  ;  

班级凝聚力论文-余琴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