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湖南论文-邓绍根

晚清湖南论文-邓绍根

导读:本文包含了晚清湖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闻史研究,《湘报》,《〈湘报〉与晚清湖南新闻事业现代化研究》,叁重维度

晚清湖南论文文献综述

邓绍根[1](2019)在《新闻史研究的叁重维度——评《〈湘报〉与晚清湖南新闻事业现代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疆域辽阔,各区域之间新闻事业发展并不均衡,文化差异很大。因此,地方新闻史研究是中国新闻史研究的重要内容。诸如上海新闻史研究、四川新闻史研究、湖北新闻史研究、浙江新闻史研究等,硕果累累,都取得了相当成就。2018年,历时26年,由全国近40位学者通力协作完成的《中国地区比较新闻史》出版。该书在勾勒全国所有省份自1822(本文来源于《青年》期刊2019年30期)

许永超[2](2019)在《一部“充实而有光辉”的新闻史着作——评《<湘报>与晚清湖南新闻事业现代化(1897—1911)》》一文中研究指出戊戌维新运动时期,湖南的《湘报》与上海的《时务报》、天津的《国闻报》叁足鼎立,堪称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叁大维新报刊,《湘报》被誉为"全国最好的一张维新报纸",受到学界重视。作为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的结项成果,阳海洪与阳海燕合着的《<湘报>与晚清湖南新闻事业现代化(1897—1911)》一书,可能是目前为止关于《湘报》最详尽的个案研究了。全书立足于现代性立场,对《湘报》进行了整体性呈现,结(本文来源于《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王洪灿[3](2018)在《“原野”上的晚清湖南地方史研究者》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历史研究,特别是古代史研究,必须有坐得了冷板凳的精神,必须有对历史负责的一种情感。王继平就有这样一种情怀。王继平1977年就读于湘潭大学。孟泽教授曾将湘潭大学描述为:“这是一片不失野性和宽大的原野,在原野上长出来的花果林木,总是让人感觉到健旺丰沛的草(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8-12-10)

王继平[4](2018)在《晚清湖南乡村社会组织与社会动员》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社会处在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过程,与城市社会相比,乡村社会相对稳定,但并非变动不居,因此晚清湖南民间乡村社会组织与其他区域一样,以血缘为基础的家庭、家族、宗族、村落等社会组织处于分化与化解之中;都甲、保甲、义学、义仓等亦官亦绅或官方倡办的社会组织也产生了危机感。至清末,资本主义经济的发(本文来源于《近代中国》期刊2018年01期)

孙卫华,袁用武[5](2018)在《《明夷待访录》对晚清湖南风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湖南风气从"守旧闭化闻天下"到"全国最富朝气的一省"的扭转,除与王夫之《船山遗书》的影响密切相关外,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亦是导致其"风气厥开"的有力工具之一。从《湖南时务学堂学生日记类钞》所录相关内容,可知时务学堂是以《明夷待访录》作为最主要的宣传工具。从《湘报》所存文章及广告,亦可知谭嗣同等主讲的南学会与《明夷待访录》的亲密关系。再加上以叶德辉等为代表的守旧者对维新派的批驳,无形中助长了《明夷待访录》在湖南的传播,并由此唤醒了一大批维新人士和革命斗士。(本文来源于《船山学刊》期刊2018年04期)

张卫东[6](2018)在《粤汉铁路与晚清湖南政治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时期,粤汉铁路作为近代湖南最大的实业,在其建设过程中,湖南省内各种政治势力如以湖南巡抚为代表的官方势力以及维新派、立宪派、革命派等都曾深度介入其中,试图使粤汉铁路湖南段的建设能够沿着各自政治力量所希望的方向发展。湖南新政是湘省铁路事业的最初原动力,陈宝箴主持的湖南新政,打破了近代湖南的保守风气,铁路等实业受到了湖南绅商的重视并借粤汉铁路筹建之机,积极延路入湘,为湖南的发展奠定了一个长远的基础。粤汉铁路定线湖南后,围绕着粤汉铁路的建设,湘省官、绅、商等各方势力均积极介入,他们既斗争又合作,由此对粤汉铁路的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州学刊》期刊2018年07期)

阳海洪,阳海燕[7](2018)在《论文化领导权与晚清湖南时务学堂新旧事件》一文中研究指出时务学堂争议事件是指1898年湖南新政运动期间,维新派与守旧派围绕时务学堂札记批语和《湘报》言论,所展开的一场激烈的政治和思想交锋。这场争议事件的实质是双方都想争夺文化领导权,以主导当时的改革路径,实现所属团体的利益。同时,时务学堂争议事件也表明,晚清文化领导权建设呈现出以传媒为主阵地、现代政党为主体等现代性特征。而晚清政府面对现代文化领导权建设,既无权威话语以消弭歧见,又乏应对之术,最终导致政治权威的全面解体,其历史教训值得深思。(本文来源于《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邝桂萍[8](2018)在《晚清湖南义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宋官员范仲淹购地千亩、设义庄,专为赡济族人之用。后世竞相效仿,宗族义庄获得长足发展的机会。晚清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清政府势力日渐衰微;东西方文化相融、内忧外患不断,宗族义庄却趁此时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湖南宗族义庄也随着这一剧烈的社会变动,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呈现出独特的湖湘地域特征。晚清湖南义庄的迅速发展可谓是内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义庄能够长期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中,深受宗族文化观念的影响。敬宗、收族、睦族、保族是湖南官僚士绅阶层孜孜不倦的宗族诉求,义庄是他们实现这一诉求的经济支撑;此外,清政府的支持政策是湖南义庄发展的一大有利条件;而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虽给湖南社会带来了破坏,却促进了湘军的崛起。为义庄的设立带来的大量的财力、物力,成为湖南义庄区别于苏南等地区义庄的一大特色。晚清湖南义庄能够长期存续发展,首先在于它有属于自己的一套的较为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选拔家族精英管理义庄庄祠、庄产等,以保障义庄的持续运营和规模不断地壮大。其次,它作为民间慈善救济组织,对同族贫困者的救济帮助,如赡族(有衣食、婚丧、生育、养老、恤孤、寡妇、废疾等项内容)、兴办义学等宗族慈善活动。一方面使族众在困难时有了可以依靠的对象,有利于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纵观湖南义庄在晚清时期的发展历程,虽然它是宗族文化及其制度的产物;它的宗族慈善救济活动相对简单,救助的水平、范围等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义庄作为传统慈善机构,对族众的宗族救济活动中所蕴含的慈善力量和慈善理念,对我们构建全民慈善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王继平[9](2018)在《晚清湖南乡村治理与乡村自治》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研究集中在农村土地兼并和赋税剥削方面,是为研究各地农民起义的社会背景服务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学在中国得以复兴和发展,以社会学的方法研究中国乡村来说,乡村社会研究成为学术界普遍的趋势并形成了一批成果。①但主要集中在北方(华北、西北、东北)地区。就一般研究状况而言,南方地区的乡村历史与社会研究比较薄弱。湖南是中国中部地区的内地省(本文来源于《人文论丛》期刊2018年01期)

齐小芳[10](2018)在《晚清湖南宾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晚清时期免费资助当地士子参加各级科举考试的宾兴组织为研究对象,探讨晚清湖南宾兴兴起及发展历程,并以清代湖南的方志作为主要资料来源讨论了宾兴的管理机制及其对湖南社会产生的影响。自清代以来,政府不断采取各种办法加强对社会的控制,笼络天下士人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清政府积极开科取士以取得天下读书人的支持,科举进一步发展,宾兴在这样的土壤下开始出现。随着清嘉道以来,社会局势动荡不安,社会遭到破坏,士绅阶层希冀通过振兴文教达到济世救国的目的,湖南宾兴即在这样的背景下得到发展。晚清湖南宾兴在其存在的时间里大致经历了叁个发展阶段,嘉道时期的快速发展阶段、咸同时期的破坏——恢复阶段以及光绪时期的消亡阶段,并根据宾兴发展的特点将其划分为湘中、湘北、湘南、湘西四个区域。在宾兴发展过程中,不仅有官员和绅士阶层的参与,而且广大民众都参与了进来,从宾兴经费的集资到宾兴的管理,皆是社会各阶层共同努力的成果,彰显了宾兴的巨大影响力,推动了晚清湖南文教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在此过程中,绅士阶层得以借助宾兴这种载体介入其他公共领域,并且逐渐发展成为地方社会权力的中心。但是,晚清湖南宾兴最终也无法避免走向消亡。在政策的制约下,加之天灾人祸,宾兴组织没有转变为现代的慈善公益组织,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晚清湖南宾兴组织能够持续发展下去,与其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密不可分。清代宾兴的管理涉及到初设时的相关产业登记事务,管理人员的选择、管理章程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监督等方面,尤其是撰写碑文、入志和修撰宾兴专志等方式,为当代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晚清湖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湖南的《湘报》与上海的《时务报》、天津的《国闻报》叁足鼎立,堪称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叁大维新报刊,《湘报》被誉为"全国最好的一张维新报纸",受到学界重视。作为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的结项成果,阳海洪与阳海燕合着的《<湘报>与晚清湖南新闻事业现代化(1897—1911)》一书,可能是目前为止关于《湘报》最详尽的个案研究了。全书立足于现代性立场,对《湘报》进行了整体性呈现,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晚清湖南论文参考文献

[1].邓绍根.新闻史研究的叁重维度——评《〈湘报〉与晚清湖南新闻事业现代化研究》[J].青年.2019

[2].许永超.一部“充实而有光辉”的新闻史着作——评《<湘报>与晚清湖南新闻事业现代化(1897—1911)》[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王洪灿.“原野”上的晚清湖南地方史研究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

[4].王继平.晚清湖南乡村社会组织与社会动员[J].近代中国.2018

[5].孙卫华,袁用武.《明夷待访录》对晚清湖南风气的影响[J].船山学刊.2018

[6].张卫东.粤汉铁路与晚清湖南政治变迁[J].中州学刊.2018

[7].阳海洪,阳海燕.论文化领导权与晚清湖南时务学堂新旧事件[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18

[8].邝桂萍.晚清湖南义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9].王继平.晚清湖南乡村治理与乡村自治[J].人文论丛.2018

[10].齐小芳.晚清湖南宾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标签:;  ;  ;  ;  

晚清湖南论文-邓绍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