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坯切割论文-徐颖彬

板坯切割论文-徐颖彬

导读:本文包含了板坯切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图像处理技术,连铸板坯,自动切割系统,设计

板坯切割论文文献综述

徐颖彬[1](2019)在《浅谈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连铸板坯自动切割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连铸板坯的在线长度检测、定尺切割是炼钢连铸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连铸板坯成材率和板坯切割精度有机联系,必须实现自动化切割。因此,本文分析了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在炼钢连铸生产中的应用,全面、深入探讨了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连铸板坯自动切割系统设计,顺利实现自动化切割的同时保证连铸板坯质量。(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23期)

郝奇,许四祥,江天琦,朱宝林[2](2018)在《基于ROS的机器人等离子切割板坯毛刺运动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钢铁行业现有板坯毛刺去除方法(如刮刀式去除法和锤刀式去除法)无法满足去毛刺质效的需要,提出了一种机器人等离子去板坯毛刺的新方法,并在ROS框架下进行了运动轨迹规划的研究。首先构建机器人URDF模型,使用Ubuntu终端命令及RVIZ进行可视化检验;其次配置及启动MoveIt控制平台及其功能插件;最后通过Python运动规划程序执行机器人等离子切割任务,利用MoveIt调用的OMPL开源运动规划算法进行轨迹规划,并使用rqt_plot插件进行轨迹规划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方法便捷有效,能完整地模拟机器人等离子切割运动轨迹规划的过程,为机器人等离子切割开源平台的开发提供了支持,对工业机器人在ROS下的应用研究具有科学价值。(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8年09期)

孙丹,钱宏智,邱成国,廖慧,赵鹏[3](2015)在《双流板坯连铸机切割优化控制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连铸传统优化切割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针对京唐4~#板坯连铸机的切割工艺流程特点,建立了适应双流板坯连铸机的优化切割模型算法。利用VC++开发了优化切割模型控制程序,并进行了现场实际应用。实践表明,该模型适合于双流板坯铸坯机全流程的多定尺范围的优化切割控制,起到了减少废坯、提高炼钢作业区钢水收得率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矿冶》期刊2015年S1期)

孙茂杰[4](2015)在《板坯动态切割技术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板坯静态切割计划产生计划外附带余坯成因的分析,提出动态生成板坯切割计划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减少计划外附带余坯,以提高板坯切割计划执行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板材生产的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现代冶金》期刊2015年05期)

孙丹,钱宏智,王胜东,赵鹏,廖慧[5](2015)在《板坯连铸机优化切割控制模型研究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4号板坯连铸机的切割工艺流程特点,建立优化切割模型,根据浇注过程中不同的生产情况,对生产计划中的板坯进行切割长度优化或作为废坯进行标记处理。利用VC++开发优化切割模型控制程序,并应用于生产现场。实践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双流板坯铸坯机连铸过程全流程的多定尺范围的优化切割控制,起到了提高炼钢作业区钢水收得率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冶金自动化》期刊2015年05期)

刘玉慧[6](2015)在《安钢第二炼轧厂板坯二次自动切割生产线设计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安钢第二轧钢厂生产需求,第二炼轧厂建立板坯离线二次自动切割生产线,一方面为第二轧钢厂提供更优质,品种、规格更多的坯料,另一方面,切割板坯能采取热装热送,不再经过半成品库,输送距离缩短,使整体生产能耗降低。(本文来源于《企业技术开发》期刊2015年08期)

张永圣[7](2014)在《连铸板坯离线二次切割吸尘罩设计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连铸板坯离线二次切割工艺现状及烟尘流动规律,通过对切割工艺进行剖析和改进,找到了吸尘罩的设计方法。吸尘罩设计采用多气流通道均衡风量,吸尘口置于切割枪附近有利于就近捕集,气流通道置于吸尘罩顶部有利于气流汇集。吸尘罩投入使用后烟尘捕集效果非常好,没有烟尘外逸,表明该吸尘罩设计方案正确,完全适合在连铸板坯离线二次切割工艺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14年S1期)

魏巍巍[8](2014)在《板坯连铸切割长度优化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轧厂4~#板坯连铸机连铸切割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切割长度优化策略和切割模式。结合4~#板坯连铸切割的实际情况,对4~#板坯切割长度优化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现场应用研究,通过使用板坯切割长度优化系统,实现了铸坯的合理切割,提高了合格坯的产量和铸坯收得率。(本文来源于《天津冶金》期刊2014年S1期)

徐飞,方伟,耿毅[9](2014)在《自动控制在板坯二次切割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介绍根据自动控制研制和开发的一套适用于板坯连铸机的新型二次切割系统,包括系统硬件组成和系统改造方案。该系统能够实现铸坯定尺的无级调节,在优化操作流程的同时扩展了产品种类,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山西冶金》期刊2014年03期)

李克[10](2014)在《激光测距仪在板坯连铸二次切割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莱钢宽厚板连铸机在线二次切割系统,使用摄像机定尺进行坯头检测,依靠编码器进行切割车行走定位。切割车回到原位后,编码器要靠原位限位进行清零,但清零后切割车由于惯性的原因不能立刻停止,且停止位置无规律,最终导致切割定尺出现较大偏差。为减小误差,采用激光测距仪替代行走编码器及原位限位,使误差范围大大降低,取得了显着效果。(本文来源于《山西冶金》期刊2014年02期)

板坯切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钢铁行业现有板坯毛刺去除方法(如刮刀式去除法和锤刀式去除法)无法满足去毛刺质效的需要,提出了一种机器人等离子去板坯毛刺的新方法,并在ROS框架下进行了运动轨迹规划的研究。首先构建机器人URDF模型,使用Ubuntu终端命令及RVIZ进行可视化检验;其次配置及启动MoveIt控制平台及其功能插件;最后通过Python运动规划程序执行机器人等离子切割任务,利用MoveIt调用的OMPL开源运动规划算法进行轨迹规划,并使用rqt_plot插件进行轨迹规划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方法便捷有效,能完整地模拟机器人等离子切割运动轨迹规划的过程,为机器人等离子切割开源平台的开发提供了支持,对工业机器人在ROS下的应用研究具有科学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板坯切割论文参考文献

[1].徐颖彬.浅谈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连铸板坯自动切割系统设计[J].科技风.2019

[2].郝奇,许四祥,江天琦,朱宝林.基于ROS的机器人等离子切割板坯毛刺运动规划[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8

[3].孙丹,钱宏智,邱成国,廖慧,赵鹏.双流板坯连铸机切割优化控制模型研究[J].矿冶.2015

[4].孙茂杰.板坯动态切割技术的应用[J].现代冶金.2015

[5].孙丹,钱宏智,王胜东,赵鹏,廖慧.板坯连铸机优化切割控制模型研究与实践[J].冶金自动化.2015

[6].刘玉慧.安钢第二炼轧厂板坯二次自动切割生产线设计及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5

[7].张永圣.连铸板坯离线二次切割吸尘罩设计与实践[J].环境工程.2014

[8].魏巍巍.板坯连铸切割长度优化系统[J].天津冶金.2014

[9].徐飞,方伟,耿毅.自动控制在板坯二次切割系统中的应用[J].山西冶金.2014

[10].李克.激光测距仪在板坯连铸二次切割系统中的应用[J].山西冶金.2014

标签:;  ;  ;  ;  

板坯切割论文-徐颖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