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全国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会议召开

第六届全国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会议召开

一、第六届全国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会议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潜伟[1](2021)在《中国考古科技史及几点思考》文中提出考古学是运用各种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手段依据实物遗存对古代人类文化和社会进行研究的学科。20世纪初,伴随现代考古学在中国诞生,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考古学研究就开始了,现在已逐渐融合进入考古学而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考古科技发展进行了展望,为深入理解现代科技与考古学的关系奠定了基础(1)。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考古科技发展进行回顾,既是考古学史研究应有之义,亦可补科技史料特别之需。

郭立忠[2](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米晓琛[3](2021)在《应县木塔损伤分析及材性微观劣化与保护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木结构古建筑是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在艺术、文化、建筑、结构、材料和施工技术等方面都有卓越的创造与贡献。存留于世的木结构古建筑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木材劣化及其进一步诱发的其它残损使得木结构古建筑的保护受到重点关注。古建筑中木材常表现为环境作用下微观结构的降解及荷载作用下的机械损伤。虽然对古建筑构件木材的力学物理性能开展了广泛研究,但很少从微观角度去解读,而宏观的损伤常起因于木材细胞壁结构的衰减,从微观尺度进行深入研究是其劣化分析的基础性要求。了解和掌握古建筑木结构构件材性的劣化机理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可为古建筑的长久保存及后续修缮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具有实际工程指导意义。本文以山西省应县木塔为研究对象,梳理历年多次测量的大量图表,并进行了实地勘察,得到了各柱、各层及整体结构的残留变形状况,提出了木塔结构功能需求下需要修复的关键性指标,分析了第一、二层构件横纹受压结构层损伤特征和材性劣化的关联。在微观尺度上采用多种现代表征分析技术,研究了木塔木构件表层细胞壁结构衰变及劣化机理,并基于残留变形及材性劣化对木塔修复进行了探讨。根据所获古旧木材劣化机理及阻燃要求,采用原位聚合法,构筑了一种集耐水、抗紫外线、阻燃功能一体化的木材保护涂料。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研究应县木塔各层及整体的竖向、水平位移,结果发现木塔整体九层水平方向朝东北方向倾斜,倾斜位移角达1/80.0,第三层和第五层柱头到柱脚水平方向分别朝东北及东南方向倾斜,层间位移角分别达1/16.6和1/25.0,是木塔结构功能需求下需要修复的关键性指标。第三层柱头到柱脚的层间位移角远超现代混凝土框架结构及钢结构的大震要求,基于此类古建筑木结构的“摇摆柱”抗震机理,木塔朝残留倾斜方向上摆动的安全幅度大幅减小,抗震能力显着降低。木塔底部两层的梁端、栱根部、小斗等构件的横纹受压残留大变形,微裂缝普遍存在,对应的承载和变形能力明显降低。(2)采用扫描电镜(SEM)、元素分析(EA)、傅立叶转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仪(ATR FT-IR)及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木塔不同楼层、不同类型构件表面木材的微观形貌、元素含量、主要化学组分含量及纤维素结晶度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健全木材相比,古旧木材细胞壁普遍发生坍塌、扭曲、具缘纹孔开裂,劣化迹象明显。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降低而纤维素结晶度升高,主要的降解过程是半纤维素优先降解,木质素随后降解,纤维素的无定形区也存在降解。所有样品中,来源于明层且层次高的样品降解相对严重;同层次中,来源于外槽柱的样品降解普遍高于内槽柱,来源于梁的样品保存状况好于内、外槽柱。(3)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SEM-EDS)及XRD分析木材细胞壁附着的大量未知颗粒,结合EA、同步辐射(XANES、XRF)、酸碱度(pH)、ATR 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XPS)对木材中侵入性元素、木材酸碱度及主要化学组分的结构变化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古旧木材细胞壁内附着的大量未知颗粒是硫、钙、钠和氯等侵入性无机元素形成的结晶盐晶体。古旧木材内还存在大量游离的无机离子。古旧木材中硫、氮元素含量的急剧增高、高浓度硫酸根的积累指出酸雨和大气等环境因素是这些侵入性无机元素的主要来源。木塔古旧木材劣化机理为积累的大量无机盐导致细胞壁发生机械损伤;木材酸性增强指出酸雨中的产酸物质遇水形成氢离子导致综纤维素发生水解反应;木质素分子结构脱甲氧基,碳原子碳-氧键含量升高,说明木质素发生氧化反应,这主要是紫外线、氧气的综合作用所致。(4)依据构件损伤特征及微观结构劣化机理,指出材性劣化及荷载的双重作用使得木塔底部两层横纹承压构件的直接承压部位损伤严重且缝隙密布。若卸载,这些部位缝隙将普遍扩张,多条缝隙导致这些区域的木材与大气环境接触的表面积急剧扩大,将加速这些区域劣化。(5)基于所获古旧木材劣化机理和木材阻燃要求,采用原位聚合法,以聚磷酸铵(APP)为芯材,将经过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纳米二氧化钛(TiO2)和密胺树脂(MF)为壁材包覆APP,形成MF-TiO2@APP微胶囊,并制备出MF-TiO2@APP/WPU木材保护涂料。当MF-TiO2@APP的芯壳质量比为3:2、纳米TiO2添加量为2.5%时,MF-TiO2@APP微胶囊粒径合适,耐水性和抗紫外线性提高。当MF-TiO2@APP微胶囊的添加量为18%、涂覆厚度为180μm时,制备后的保护涂料热分解残炭量较木材由9.62%增加到了31.62%,形成覆盖基体表面的稳定残炭结构,热释放速率峰值(pk-HRR2)和热释放总量(THR)分别下降为113.5 k W/m2和61 MJ/m2,减少了热危害性,平均紫外线透过率较APP/WPU降低了42%,抗紫外线性能提高,并满足72 h耐水试验标准。制备的木材保护涂料达到耐水、抗紫外线及阻燃一剂多效保护木材的目的。

吴小炜[4](2021)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国家的灵魂,先进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引领先进文化建设实践,不仅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先进品格的必然,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使命的必然。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百年来,作为推动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发展的领导力量和有着高度文化自觉的中国共产党,其从成立之日起就非常注重以先进的理论指导和引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和前进,并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巨大动力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的现实境遇,中国共产党在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面对和解决我国文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需求、新问题、新挑战,如何利用好新的发展机遇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如何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上的巨大动力作用?这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和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必须要直面的时代课题。基于此,本论文以“谁来、用什么引领先进文化建设”、“为什么要引领先进文化建设”及“如何引领先进文化建设”为研究导向,通过从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进行一般性的理论界定分析及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历程的考察和经验总结来解决“是什么”的问题;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的时代境遇、战略意义及问题挑战等的考察来解决“为什么”的问题;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的优化路径的分析来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具体包括:第一章,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概述。这一部分主要是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的基本理论内容进行界定和把握。界定核心概念及其内涵是研究的基本前提,故此,本章首先通过对“文化”概念的一般性考察,逐步进入到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先进文化”概念考察,包括对先进文化的内涵、结构、功能等的界定,实现对本文核心概念的清晰把握。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一般理论问题进行论述,从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前提、方式、内容、原则四个方面对其内涵进行剖析。最后,从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渊源上进行考察,包括对作为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源头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及重要理论来源的列宁的文化革命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理论基础进行溯源。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初步实现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构建。第二章,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实践展开。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就始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新时期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实践成就及经验,既是新时代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石,也为新时代更好地引领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基于此,这一部分主要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党的十八大这段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实践历程及其历史经验等进行考察分析。包括对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危机及新出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及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历程的考察。并在考察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及经验基础上,对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第三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时代境遇及战略意义。全球化、现代化及信息化是当今时代最为显着的特征,也是当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时代境遇。通过对全球化及其进程中的文化表征、中国现代化建设及其进程中的文化诉求、社会信息化及其进程中的文化张力的考察和梳理,可以使我们能更加具体和深刻地从当今时代发展的总体特征中把握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与时代要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对当代中国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文化建设层面看,对新时代增强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及实现文化强国等具有重大意义;从社会发展层面看,对新时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安全及塑造国际形象等具有重大意义;从党的建设要求层面看,对新时代增强党的文化自觉、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深入推进党的建设等具有重大意义。第四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和问题挑战。从十八大至今,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包括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广泛弘扬、文化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等。同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也面临着诸多的现实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主流文化价值认同被弱化和消解的风险依然存在、文化创新转化动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西方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及我国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文化安全构成的威胁、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不够的问题及信息网络化带来的冲击挑战等。第五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优化路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优化路径主要有:通过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创新、实现中国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优化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生成路径;通过深化新时代网络领域的文化建设、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优化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传播路径;通过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作用、推进文化产业现代化体系和文化事业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认同与转化路径;通过完善人才保障机制、安全保障机制及制度保障机制,优化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路径。

王枭[5](2021)在《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观念史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是怎样形成的?这是现代教学研究首要回答的问题。如果知道了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形成路径,那么就可以知道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是什么。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是现代中国教学研究的起点,其研究价值不言而喻。近代中国教学观念以中国传统教学观念为起点,中西方文化碰撞为其提供了驱动力、近代中国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教育诉求为提供了发展要求,在驱动力和发展要求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具有中国属性的近代教学观念,即教学做合一观念。本论文采用观念史法、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开展研究。首先,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源起、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之处等内容。通过文献综述梳理了教学思想、观念史研究等相关文献,充分吸收现有研究成果,从而确定论文的研究问题和论文的写作方向。其次,从观念史的含义、理论要义、理论的产生、理论的发展、方法论的意蕴等方面来探析观念史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明确观念史研究为教学思想史带来多个研究启示,如注重教学观念在文化场域中的综合研究、教学观念的语境研究、同一时空下多元教学观念间的互动研究等。再次,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起点是指中国传统教学观念阶段。通过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文化场域特征的梳理发现,此文化场域具有稳定和秩序性、直觉和顿悟性、关系性等特征。在此文化场域下,中国形成两种类型的教学观念,一是混沌一体教学观念,二是相对独立的教、学观念。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教学观念在教学目的上具有关系性、教学内容上具有稳定性、教学方式上具有体悟性等特征。另外,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改变的动力来源于文化场域、教学观念转变的内部动力、教学观念转变的外部动力等。随后,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阶段与路径。横向来看,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形成经历了教学观念的自我批判、欧洲大陆教学观念对教学制度化的改造、英美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的改造、近代中国教学观念重塑等四个阶段形成的。纵向来看,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形成是从文化改造、到西方教学观念传播与实验、再到教育改革的路径中形成的。之后,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内涵与特征。通过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内涵的梳理,可知教学做合一观念具有三种含义,第一教、学、做是一体三面的关系,第二做是教、学的基础,第三教学做合一是一个传承与超越的教学观念。教学做合一观念具有关系论、主体性等特征。从学理的角度看,近代中国教学做合一观念是一个传承与超越的教学观念。最后,中国近代教学观念的形成历程对我国教学理论本土化建构提供了三点启示,一是坚持文化自信,扎根教育传统;二是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异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优势;三是关注时代发展,建构本土化教学理论。

罗亨[6](2021)在《京津冀地区高校博物馆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历史来看,京津冀地区是联系紧密的一个整体。京津冀地区高校博物馆既有国家一级馆、二级馆,也有未定等级者。京津冀地区的高校博物馆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目前,京津冀地区的高校博物馆有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南开大学博物馆、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共13家。按照藏品类型和陈展主题,这13家博物馆可分五类:人文艺术类、地球科学类、工程技术类、医药科学类、综合类。本文从博物馆建筑、博物馆教育、博物馆展陈、博物馆交流合作、数字博物馆建设等方面调查了京津冀地区13家高校博物馆的现状,分析其成绩与不足,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可行性建议,期望促进京津冀地区高校博物馆的共同发展,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高校博物馆,提升大学文化教育的功能,充分发挥京津冀地区高校博物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建设、文物保护、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章燕辉[7](2021)在《李志超教授学术成长经历及其贡献》文中研究说明李志超(1935—2020)先生长期从事科技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是当代着名科技史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研究的开拓者。李先生1935年出生于内蒙古开鲁县,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并留校任教。1974年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教授光学、光谱学并领导高级物理实验课;1975年进入《梦溪笔谈》译注组,从而开始进行科技史研究。1980年与陈光共同建立自然科学史研究室,1981年晋升为副教授,1983年与结构中心多位老师共同成立科技考古协会,1988年晋升为教授。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常务副主任、第四届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会理事等职位。就学术研究而言,李先生长期致力于科技史研究,在天文学史、古代仪器复原、中国科学思想以及科技古汉语等方面做了很多创造性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对科技古汉语的重新释读是其中很多重要成果的基础,也是李先生科技史研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色。李先生发表科技史相关论文几十篇,参与撰写或者编撰的着作10余部。代表性成果有刻漏精度模拟实验、机发论等。刻漏精度模拟实验证明了中国古代相关计时技术世界第一;关于机发论的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对于事物运动变化的控制机理有独特的认识,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体现得尤为鲜明。在中国科大科技史学科的早期发展中,李先生承担学术组织工作,为学科的创立和初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科技史界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带着学科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同时李先生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考古学科和全国科技考古协会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为科技考古专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率先发展起来做出自己的贡献。

毛和荣[8](202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及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系统梳理,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征、历史影响、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通过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各历史发展阶段的梳理及传播学分析,以及中国-阿尔及利亚中医中心(中阿中医中心)建设过程回顾及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实践分析,揭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历史规律,为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提供有益参考,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更好“走出去”,为“一带一路”建设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方法1.通过查阅地方志、卫生志、文化志、医学史、学术论着、政策文件等文献资料,并通过实地考察蕲春、荆州、神农架等地,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及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考证。2.通过深度访谈荆楚中医药文化专家、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医疗援外项目负责人、医疗援外翻译、医生等,获取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对外交流传播的第一手数据、信息,弥补纯文献资料的不足,为提出有针对性论点和建议提供参考。3.通过河南、江西、荆楚等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比较研究及荆楚本地各次区域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的对比,归纳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色、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为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发展与对外交流传播提供借鉴。4.通过中阿中医中心这个重要平台建设的过程回顾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案例分析,透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规律,剖析“一带一路”战略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逻辑关联。5.通过将预设的理论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实践相结合,剖析相关理论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实践的指导意义,为当下及未来中医药文化传播提供有益的思考。结果1.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经历了孕育发展期(远古时代-商朝)、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发展徘徊期(民国-解放前)、恢复发展期(解放后-20世纪末)、全面发展期(21世纪以来)。荆楚中医药文化在每个时期都产生了较重要的历史影响。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经历了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发展滞缓期(民国-改革开放前)、全面发展期(改革开放以来)。每个阶段都留有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传播学特征。3.“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了中阿中医中心的建设进程。中阿中医中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面临体制不畅、缺乏长远规划、存在潜在传播风险等现实困境。从传播学视角看,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传播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反馈与评价体系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是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五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五大要素又自成体系,构成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结论1.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为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荆楚中医药文化反过来也为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荆楚中医药文化呈现出较明显的地域特色,集中体现为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汇通南北、开拓创新、内涵丰富等特征,同时存在地域、科目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未来发展应对相关问题给予关切和处理,以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良性和全面发展。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时代与科技的发展进步、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日益频繁。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史上,李时珍中医药文化特别是《本草纲目》一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以自发为主。随着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日益提高,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越来越紧密地与国家外交战略和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3.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证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效果不仅与文化自身的影响力有关,而且与国家的战略规划、政策支持,特别是中医药临床疗效等因素息息相关。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五大要素自成体系,五大要素体系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对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意义。5.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还取决于各级政府在相关事务上的顶层设计,取决于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身内涵尤其是其普适价值的挖掘和现代话语体系的构建。另外,培养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提升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在中医药学、外语、跨文化交际、国际政治、当地法律、传播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亦显得尤为重要。

陈旭东[9](2021)在《敦煌壁画符号在折叠皮包设计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皮包在人们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在市面上的皮包设计更趋于年轻化、多元化,然而却缺乏一定的文化因素。敦煌壁画中的符号作为千年来的文化瑰宝,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将敦煌壁画符号运用到皮包设计中,不仅仅能够为皮包设计提供图案符号、色彩符号以及文化依据,更是对于敦煌壁画符号的保护与传承。本论文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对敦煌莫高窟的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对带有敦煌壁画符号的折叠皮包进行研究和应用。研究了敦煌壁画符号的图案符号、色彩符号、材质符号,分析其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将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符号运用色彩直方图算法对壁画中色彩进行提炼,运用符号评定法对图案进行提炼,提炼了敦煌壁画中的人物、动物、植物以及特有的故事,并且探索它们之间与波普艺术的联系,为敦煌壁画符号在皮包设计中图案的应用提供了依据,运用折叠技法、形体变化设计法、系列设计法等方法用于折叠皮包设计当中。将波普化处理的敦煌壁画符号与基于折纸艺术的折叠皮包进行融合,设计了故事系列、人物系列、动物系列和植物系列四个系列共计30个皮包,证明了将带有波普特点敦煌壁画符号运用在折叠皮包当中是有可行性的。将带有波普风格的敦煌壁画符号应用于折叠皮包中,在丰富皮包设计的同时更是对于文化的传承保护,为敦煌壁画的传承提供参考。

尤良洁,潘天波[10](2021)在《当代世界漆研究前沿与动态——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图谱分析》文中认为基于中国知网(CNKI)中的CSSCI论文(515篇)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论文(524篇)为数据,采用CiteSpace知识图谱计量与定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全球学者近20年(1999—2019)有关漆的核心论文文献后发现,全球范围内学术界对漆的研究基本围绕在技艺传承和医用价值而展开,这或已成为当代学术界研究的前沿场域。当代中国"漆"研究多聚焦漆器、漆画与漆艺等艺术场域,并交织在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社会化建构之中,显示出较高的知识共识性水平,预示了当代中国学术界对"漆"研究注重于技艺传承。当代西方学术界对"漆"研究的显着趋势是在材料科学或临床医学上的关注,并偏向于对漆成分的科学分析及漆的医用价值研究。

二、第六届全国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会议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六届全国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会议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考古科技史及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回顾
    (一)20世纪上半叶的考古科技史
    (二)20世纪50至70年代的考古科技史
    (三)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考古科技史
    (四)21世纪初的考古科技史
二、考古科技建制化的过程
    (一)机构设置
    (二)课程与教材
    (三)学术期刊
    (四)学术会议与科技社团
三、几点思考
    (一)考古学的科学属性
    (二)“考古科技”与“科技考古”
    (三)考古科技人才培养
    (四)考古科技的未来
四、结语

(2)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一 密陀绘工艺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致谢

(3)应县木塔损伤分析及材性微观劣化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应县木塔研究
        1.2.2 考虑损伤的古建筑木结构研究
        1.2.3 古旧木材的微观表征
        1.2.4 木材保护涂料
    1.3 研究尚存问题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应县木塔损伤及其影响分析
    2.1 应县木塔概述
    2.2 应县木塔测绘图表及修复争议
    2.3 应县木塔现状残留变形
        2.3.1 各层柱头相对于柱脚残留水平变形
        2.3.2 各层柱头及柱脚竖向差异变形
        2.3.3 整体残留水平变形
    2.4 材性劣化与构件损伤
        2.4.1 构件表层材性劣化
        2.4.2 第一层柱头横纹受压结构层损伤
        2.4.3 第二层内槽柱构件损伤
        2.4.4 普拍枋损伤
    2.5 基于残留变形及构件损伤的木塔需修复探讨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应县木塔木构件表层细胞壁结构变化分析
    3.1 样品制备与实验
        3.1.1 实验样品制备
        3.1.2 仪器设备、原料试剂
        3.1.3 实验方法
    3.2 微观形貌分析
    3.3 元素分析
    3.4 化学组分分析
        3.4.1 化学组分含量
        3.4.2 化学组分官能团特征峰
        3.4.3 纤维素结晶度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应县木塔木构件表层材性劣化机理分析
    4.1 样品制备与实验
        4.1.1 实验样品选取
        4.1.2 实验方法
    4.2 细胞壁附着未知颗粒分析
        4.2.1 未知颗粒的元素含量
        4.2.2 未知颗粒的晶体物相
    4.3 侵入性元素种类、含量及来源分析
        4.3.1 侵入性硫、氮元素含量
        4.3.2 其它无机元素种类和含量
        4.3.3 硫元素价态
        4.3.4 侵入性无机元素的来源
    4.4 侵入性结晶盐对古旧木材的机械损伤
    4.5 综纤维素的劣化分析
        4.5.1 综纤维素结构
        4.5.2 木材酸碱度
        4.5.3 水解反应对古旧木材的影响
    4.6 木质素的劣化分析
        4.6.1 木质素结构
        4.6.2 碳原子结构
        4.6.3 氧化反应对古旧木材的影响
    4.7 古建筑表层古旧木材劣化机理
    4.8 基于木材微观劣化的木塔修复探讨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一剂多效木材保护涂料的制备与研究
    5.1 样品制备与实验
        5.1.1 实验流程
        5.1.2 原料试剂与仪器
        5.1.3 样品制备方法
        5.1.4 材料性能测试与表征
    5.2 微胶囊MF-TiO_2@APP的分析
        5.2.1 微胶囊MF-TiO_2@APP结构
        5.2.2 微胶囊MF-TiO_2@APP的形貌
    5.3 微胶囊MF-TiO_2@APP的性能分析
        5.3.1 预聚体添加量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
        5.3.2 纳米TiO_2添加量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
    5.4 保护涂料的性能分析
        5.4.1 保护涂料的阻燃性能
        5.4.2 保护涂料的热稳定性能
        5.4.3 保护涂料的抗紫外线性能
        5.4.4 保护涂料的耐水性能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概述
    一、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核心概念及其理论边界
        (一)“文化”概念的界定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的“先进文化”概念解读
    二、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一般理论问题
        (一)前提: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高度文化自觉的政党
        (二)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式
        (三)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四)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
    三、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理论
        (二)列宁的文化革命和建设理论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实践展开
    一、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历程
        (一)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危机及文化新出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文化道路的形成与确立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发展
        (四)改革开放新时期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新使命新探索
    二、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一)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
        (二)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经验启示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时代境遇及战略意义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时代境遇
        (一)全球化境遇及其进程中的文化表征
        (二)中国现代化境遇及其进程中的文化诉求
        (三)社会信息化境遇及其进程中的文化张力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一)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二)实现新时代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的题中之意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及问题挑战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一)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迈上新台阶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问题挑战
        (一)主流文化价值认同被弱化和消解的风险依然存在
        (二)文化创新转化动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进一步增强
        (四)信息网络化给引领先进文化建设带来的冲击挑战
        (五)西方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等对文化安全依然构成威胁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优化路径
    一、优化生成路径,夯实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石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创新
        (二)中国革命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坚持与发展
    二、优化传播路径,拓展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空间
        (一)不断深化新时代网络领域文化建设
        (二)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优化认同与转化路径,深化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效能
        (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心聚魂作用
        (二)积极推进文化事业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现代化建设
    四、优化保障路径,完善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
        (一)优化人才保障机制
        (二)优化安全保障机制
        (三)优化制度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5)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观念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源起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现状
        (一)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研究涉及的内容
        (二)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研究视角
        (三)观念史研究现状
        (四)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五、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观念史研究及其对教学思想史研究的启示
    一、观念史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一)观念史研究的背景
        (二)观念史研究的流派
    二、观念史的含义及理论要点
        (一)观念史的含义
        (二)观念史的理论要点
        (三)观念史研究特征
    三、观念史研究的方法论意蕴
        (一)建构性研究范式
        (二)历史语境的研究方法
        (三)大众话语为研究对象
    四、观念史研究对教学思想史研究的启示
        (一)注重教学观念在文化场域中的综合研究
        (二)注重教学观念的语境研究而非普世研究
        (三)注重同一时空下多元教学观念间的互动研究
第三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起点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文化场域特征
        (一)稳定和秩序性特征
        (二)直觉和顿悟性特征
        (三)关系性特征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教学观念的类型
        (一)混沌一体的教学观念
        (二)相对独立的教、学观念
    三、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教学观念的特征
        (一)教学目的具有关系性特征
        (二)教学内容具有稳定性特征
        (三)教学方式具有体悟性特征
第四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动力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文化场域
        (一)转型中的社会文化冲突
        (二)碰撞中的中西文明
        (三)冲突中的人才选拔标准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内部动力
        (一)人才价值取向的矛盾
        (二)教学观念发展方向的矛盾
    三、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外部动力
        (一)传统教学观念与欧洲大陆教学观念的教学方式的冲突
        (二)传统教学观念与英美教学观念的教学方式的冲突
第五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阶段与路径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阶段
        (一)教学观念的自我批判
        (二)欧洲大陆教学观念对教学制度化的改造
        (三)英美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的改造
        (四)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重塑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路径
        (一)文化改造的路径
        (二)西方教学观念传播与实验的路径
        (三)教育改革的路径
第六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内涵与特征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内涵
        (一)教、学、做是一体三面的关系
        (二)做是教、学的基础
        (三)传承与超越的教学观念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特征
        (一)关系论特征
        (二)主体性特征
第七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对我国教学理论本土化建构的启示
    一、坚持文化自信,扎根教育传统
        (一)坚持直觉、顿悟文化自信,传承体悟教学方式
        (二)坚持关系论文化思想自信,注重教学理论中个体间的关系
    二、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异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优势
        (一)全面深入研究异域文化,避免文化嫁接
        (二)有选择地消化吸收异域文化,避免全盘西化
    三、关注时代发展,建构本土化教学理论
        (一)基于时代发展,建构本土教学理念
        (二)基于时代需求,建构本土教学活动
结论
参考?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京津冀地区高校博物馆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京津冀地区高校博物馆概述
    (一)北京市高校博物馆
    (二)天津市高校博物馆
    (三)河北省高校博物馆
    小结
二、京津冀地区高校博物馆现状分析
    (一)博物馆类型
    (二)博物馆建筑
    (三)博物馆教育与志愿者培训
    (四)博物馆陈列展览与开放程度
    (五)交流合作
    (六)博物馆数字化建设
    (七)文化创意产品
三、京津冀地区高校博物馆发展建议
    (一)提高博物馆建筑识别度
    (二)加强宣传提升知名度
    (三)精心筹划展览拉近观众距离
    (四)志愿者队伍建设
    (五)加强合作资源共享
    (六)博物馆数字化建设
    (七)拓宽文创销售渠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李志超教授学术成长经历及其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缘由
    2. 研究综述
    3. 研究资料与研究内容
    4. 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 家世和主要经历
    1.1 家世和教育经历
    1.2 在北京大学的工作经历(1960—1974)
    1.3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工作经历(1974—1998)
    1.4 退休生活(1998—2020)
    小结
第二章 科技史研究
    2.1 科技史研究的肇始及尝试
        2.1.1 科技史研究的肇始
        2.1.2 科技史研究的尝试
    2.2 关于古代仪器的考证、复原
        2.2.1 有关黄道游仪的考证、复原
        2.2.2 有关水运浑象仪与候风地动仪的考证、复原
        2.2.3 有关水运仪象台的考证、复原
    2.3 关于中国科学思想史的研究
        2.3.1 关于机发论的研究
        2.3.2 关于《灵宪》天体物理思想的研究
        2.3.3 关于《管子·水地》的研究
    2.4 关于科技汉语史的研究
        2.4.1 缘起——“一字师”
        2.4.2 实践——科技训诂
        2.4.3 集裘——《科技古汉语》
    小结
第三章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3.1 科技史学科建设
        3.1.1 筹建自然科学史研究室
        3.1.2 主持自然科学史研究室工作
    3.2 科技考古早期的建制化
        3.2.1 组织建立考古协会
        3.2.2 科技考古教学工作的尝试和学术交流
    3.3 人才培养
        3.3.1 人才培养的理念
        3.3.2 人才培养结果
    小结
结语与展望
    1. 结语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李志超先生年谱
附录2 李志超先生着作
附录3 李志超先生指导的科技史研究生名单及学位论文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8)“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绪论
    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 选题缘起
        1.1.1 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凸显
        1.1.2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受到各方重视
        1.1.3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1.1.4 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助推“一带一路”倡议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助于推动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深入研究
        1.2.2 有助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1.2.3 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
    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2.1 研究对象
        2.2 概念界定
        2.2.1 荆楚文化
        2.2.2 中医药文化
        2.2.3 荆楚中医药文化
        2.2.4 “一带一路”
        2.2.5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4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4.1 研究内容
        4.2 基本框架
    5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5.1 研究重点
        5.2 研究难点
        5.3 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特征
    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
    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历史影响
        2.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孕育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1.1 孕育发展期(远古-商朝)
        2.1.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定型期与历史影响
        2.2.1 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
        2.2.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快速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3.1 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
        2.3.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4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4.1 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
        2.4.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5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高峰期与历史影响
        2.5.1 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
        2.5.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6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徘徊期与历史影响
        2.6.1 发展徘徊期(1912 年-1949 年)
        2.6.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7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恢复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7.1 恢复发展期(1949 年-20 世纪末)
        2.7.2 本阶段历史影响
        2.8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全面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2.8.1 全面发展期(21 世纪以来)
        2.8.2 本阶段历史影响
    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与发展规律
        3.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
        3.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规律
    4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理论基础
    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
        1.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的提出
        1.2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论渊源
        1.3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内涵要义
        1.4 中医药文化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
    2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
        2.1 文化对外传播的内涵要义
        2.2 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价值
        2.3 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
        2.4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第四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与启示
    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发展阶段与传播学分析
        1.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孕育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1.1.1 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
        1.1.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1.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黄金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1.2.1 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
        1.2.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1.3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发展滞缓期与传播学分析
        1.3.1 发展滞缓期(1912 年-1978 年)
        1.3.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1.4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全面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1.4.1 全面发展期(1978 年以来)
        1.4.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经验启示
    3 本章小结
第五部分 案例分析:中阿中医中心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1 中阿中医中心建立背景
        1.1 历史基础
        1.1.1 中医药医疗实践基础
        1.1.2 中医药文化传播基础
        1.2 现实因素
        1.2.1 阿尔及利亚人民不断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
        1.2.2 中医药作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
    2 中阿中医中心建设概况
        2.1 建设过程
        2.2 建设模式
        2.3 建设成效
        2.4 建设困境
    3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实践分析
        3.1 传播主体分析
        3.2 传播内容分析
        3.3 传播媒介分析
        3.4 传播受众分析
        3.5 传播效果分析
    4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反思
    5 本章小结
第六部分 构建“一带一路”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1 “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意义
        1.1 坚定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彰显荆楚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
        1.2 增强荆楚中医药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1.3 服务“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助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
    2 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对策建议
        2.1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机对接
        2.2 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挖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普适价值
        2.3 增强多元传播要素的协同效应,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大事记
附录三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大事记
附录四 专家官员访谈录
    4-1 温长路教授访谈录(节选)
    4-2 吕文亮教授访谈录(节选)
    4-3 巴元明教授访谈录(节选)
    4-4 周仲瑜教授访谈录(节选)
    4-5 胡峰队长访谈录(节选)
    4-6 王莎主任电话访谈录(节选)
    4-7 胡海涛老师访谈录(节选)
附录五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编(译)着作
致谢

(9)敦煌壁画符号在折叠皮包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1.3.1 敦煌壁画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1.3.2 皮包设计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1.3.3 符号学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主要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1.7 项目依托
第二章 敦煌壁画符号的研究
    2.1 敦煌壁画的图案符号
        2.1.1 早期敦煌壁画图案符号
        2.1.2 中期敦煌壁画图案符号
        2.1.3 后期敦煌壁画图案符号
    2.2 敦煌壁画的色彩符号
        2.2.1 早期敦煌壁画色彩符号
        2.2.2 中期敦煌壁画色彩符号
        2.2.3 后期敦煌壁画色彩符号
    2.3 敦煌壁画的材质符号
        2.3.1 敦煌壁画石壁材质
        2.3.2 敦煌壁画色彩材质
    2.4 敦煌壁画符号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2.4.1 敦煌壁画符号的艺术价值
        2.4.2 敦煌壁画符号的文化价值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敦煌壁画波普化演变过程及方法
    3.1 波普艺术特点
        3.1.1 波普艺术色彩特征
        3.1.2 波普艺术图形构成特征
        3.1.3 波普艺术画面构成特征
    3.2 敦煌符号提取
        3.2.1 敦煌壁画图案符号提取
        3.2.2 敦煌壁画色彩符号提取
    3.3 敦煌壁画波普化设计方法
        3.3.1 图案色彩的波普化
        3.3.2 表现形式的波普化
        3.3.3 传达内容的波普化
    3.4 敦煌壁画波普化案例
        3.4.1 案例一故事画
        3.4.2 案例四人物画
        3.4.3 案例二动物画
        3.4.4 案例三植物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折纸艺术的皮包设计方法及特点
    4.1 皮包的种类、材料及加工工艺
        4.1.1 皮包的种类
        4.1.2 皮包的材料
        4.1.3 皮包的加工工艺
    4.2 折纸艺术的艺术特征及运用案例
        4.2.1 折纸艺术的艺术特点
        4.2.2 折纸艺术的运用案例
    4.3 皮包折叠化设计的方法
    4.4 折叠皮包包形的设计过程
        4.4.1 折叠产生空间感
        4.4.2 折叠产生立体感
        4.4.3 折叠产生多用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敦煌壁画符号的折叠皮包设计
    5.1 故事画在皮包设计中的应用
        5.1.1 设计定位
        5.1.2 设计方案
    5.2 人物画在皮包设计中的应用
        5.2.1 设计定位
        5.2.2 设计方案
    5.3 动物画在皮包设计中的应用
        5.3.1 设计定位
        5.3.2 设计方案
    5.4 植物画在皮包设计中的应用
        5.4.1 设计定位
        5.4.2 设计方案
    5.5 配饰设计
        5.5.1 挂件
        5.5.2 链条
        5.5.3 丝巾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设计总结
    6.2 设计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产品三视图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当代世界漆研究前沿与动态——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知识图谱分析
    1.1共现关键词分析
    1.2聚类分析
    1.3突现词分析
        第一,基于生漆开发速干漆的研究。
        第二,基于生漆膜硬化过程的研究。
2.中外漆研究的比较探析
3.初步结论

四、第六届全国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会议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考古科技史及几点思考[J]. 潜伟. 南方文物, 2021(03)
  • [2]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3]应县木塔损伤分析及材性微观劣化与保护研究[D]. 米晓琛.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研究[D]. 吴小炜.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5]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观念史考察[D]. 王枭.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京津冀地区高校博物馆调查研究[D]. 罗亨.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
  • [7]李志超教授学术成长经历及其贡献[D]. 章燕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8]“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D]. 毛和荣.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敦煌壁画符号在折叠皮包设计中的应用[D]. 陈旭东.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10]当代世界漆研究前沿与动态——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图谱分析[J]. 尤良洁,潘天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1(02)

标签:;  ;  ;  ;  ;  

第六届全国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会议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