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源性糖尿病论文-张恒,吴海啸,胡洋,杨庆,黄汀

肝源性糖尿病论文-张恒,吴海啸,胡洋,杨庆,黄汀

导读:本文包含了肝源性糖尿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车前子提取物,PI3K,AKT通路,糖尿病大鼠,神经源性膀胱病

肝源性糖尿病论文文献综述

张恒,吴海啸,胡洋,杨庆,黄汀[1](2019)在《车前子提取物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神经源性膀胱病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车前子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神经源性膀胱病的改善作用以及对PI3K/AKT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7周龄的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非对照组的4组进行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的造模,观察4周,记录血糖、食量、尿量、饮水量、体质量等变化。造模完成后,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接受由低到高相应浓度为0.1、0.4、1.6 mg/mL的车前子提取物进行治疗,观察第5到第9周的血糖变化,第8和第9周的代谢以及第9周尿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从造模后第1周开始血糖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随后的3周血糖含量仍然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3周和第4周模型组的食量、饮水量和尿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体质量从第1周开始低于对照组(P<0.05)。第9周的时候中、高剂量组的血糖水平恢复到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剂量组在食量、饮水量、尿量以及尿动力学方面已趋近于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PI3K、AKT、p-PI3K、p-AKT的表达量均较低(P<0.05),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剂量的车前子提取物可以调节PI3K/AKT通路中相关因子的表达,对糖尿病大鼠神经源性膀胱病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期刊2019年11期)

柳洁平,孔玉红,王玲[2](2019)在《双丹明目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双丹明目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及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D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羟苯磺酸钙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丹明目胶囊治疗,均连续治疗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证候评分、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hinese-version low visio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LVQOL)评分、黄斑厚度、出血斑面积及血清VEGF、PDGF和IL-1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57/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LVQOL评分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患者上述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黄斑厚度、出血斑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且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VEGF、PDGF及IL-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双丹明目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DR的疗效显着,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血清VEGF、PDGF及IL-1水平,且安全性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期刊2019年11期)

颜平康,张前杏,章群[3](2019)在《浅论中药治疗老年人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相关调查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糖尿病的检出率为20.4%,老年糖尿病患者约占糖尿病总数的55.0%[1]。而糖尿病并发症是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一般多在患病后7~15年发生,以中老年人为主,女性多于男性。其主要症状为排尿不畅、尿流变细、缓慢,常有排尿不尽感,甚至发生尿失禁。1D N B发病机制及西医治疗1.1D NB的发病机制D NB的主要发病机制为糖尿病导致支配膀胱的自主神经受损,从而引起膀胱功能障碍[2]。当(本文来源于《中国乡村医药》期刊2019年22期)

刘丽娟,张会凯,李辉,李聪敏[4](2019)在《丹芪缩尿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尿流动力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丹芪缩尿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收集100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严格控制血糖及常规西药口服,并给予运动疗法、膀胱训练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丹芪缩尿方。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尿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比对照组残尿量、膀胱初尿意容量均明显降低(P<0.05),最大尿意容量、最大尿流率时的逼尿肌压力、最大尿流率、最大尿道压均明显提高(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控制血糖及西药口服基础上,丹芪缩尿方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92期)

王贺,苟卫,孙风波,杨永华,仉海峰[5](2019)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在乙肝肝硬化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在乙肝肝硬化并肝源性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乙肝肝硬化患者225例,根据是否合并肝源性糖尿病分为肝源性糖尿病组(126例)和乙肝肝硬化组(99例),45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健康组)。比较上述各组血清GADA的阳性率。选择乙肝肝硬化患者中资料完整可用于Child-pugh分级197例,其中A级有71例,B级65例,C级61例。比较不同Child-pugh分级的GADA阳性率。肝源性糖尿病组患者根据其是否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分为恩替卡韦组(68例)和对照组(58例)。比较恩替卡韦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血清GADA的阳性率及TBil、ALT、AST、LN、CⅣ、HA、PCⅢ、LSM、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变化;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毒学应答情况。[结果]肝源性糖尿病组GADA阳性率35.7%(45/126)明显高于乙肝肝硬化组22.2%(22/99)和健康组8.9%(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P=0.031;t=11.7,P=0.001)。治疗前,恩替卡韦组血清GADA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1,P=0.638)。治疗48周后,恩替卡韦组血清GADA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P=0.028)。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清生化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及空腹血糖等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恩替卡韦组TBil、ALT、AST、LN、CⅣ、HA、PCⅢ、LSM、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数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恩替卡韦组患者在治疗48周后有50例(73.5%)出现病毒学应答,对照组患者有10例(17.2%)出现病毒学应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6,P<0.001)。[结论]乙肝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效果显着,GADA阳性率可作为乙肝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鉴别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同时也可作为抗病毒疗效的评价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临床消化病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金娜,张丽[6](2019)在《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海马体积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T2DM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海马体积的关系。方法选择非MCI组59例,MCI组61例,合计120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北京版)测评2组认知功能。进行磁共振海马成像,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清BDNF水平。结果 MCI组左、右海马体积低于非MCI组(P<0.05),BDNF高于非MCI组(P<0.05)。经过相关分析显示,Fins、Moca评分、左侧海马体积、右侧海马体积与BDNF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38、0.880、0.869、0.869。P<0.01),FPG、HOMA-IR、HbA1c与BDNF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61、-0.802、-0.825。P<0.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DNF(β=0.427,P<0.05)是MoCA评分的危险因素。结论 T2DM合并MCI与海马体积缩小相关;及BDNF是T2DM合并MCI的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19年19期)

张梅,石秀英,李林娟,薛亚妮[7](2019)在《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肝组织干扰素诱导蛋白-10表达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肝组织和血清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水平变化,并分析其在肝源性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2016年3月~2018年5月我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患者70例和不伴有糖尿病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P-10水平,采用PCR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肝组织IP-10 m RNA水平和蛋白表达。结果伴有糖尿病的肝硬化血清IP-10水平为(236.59±28.30) pg/mL,显着高于不伴有糖尿病的肝硬化患者【(205.31±26.92) pg/mL,P<0.001】;糖尿病患者肝组织IP-10m RNA水平为(0.59±0.91) lg copies/ml,显着高于肝硬化患者【(0.21±0.66) lg copies/m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患者肝组织IP-10表达阳性率为31.4%,显着高于肝硬化患者的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002,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血清和肝组织IP-10水平显着升高,其意义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本文来源于《实用肝脏病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张婷婷,沈玉国,李惠,李凯利,马丽[8](2019)在《宣肺温肾汤联合西药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采取宣肺温肾汤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接诊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60例进行研究,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宣肺温肾汤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则为70.0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P<0.05),但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取宣肺温肾汤联合西药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而且可以更好地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借鉴。(本文来源于《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大会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高峰论坛论文资料汇编》期刊2019-09-06)

王昕钰,任建功[9](2019)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的相关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神经营养素家族的一员,具有修复神经元、调节突触活跃性和神经可塑性等功能,在神经系统发育中起重要作用。高血压是最常见的2型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胰岛素抵抗是高血压的主要发病原因,且高血压与BDNF的相关性也逐渐明确。BDNF不仅对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以及阻止2型糖尿病发展有较好的作用,还可在多种机制作用下介导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展。进一步明确BDNF与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关系,将对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的临床治疗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9年17期)

冯文涛,陈改娟,侯晓辉[10](2019)在《温针灸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对临床症状、膀胱残余尿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NB)对临床症状、膀胱残余尿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22例DN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西药治疗)与研究组(基础治疗+西药治疗+温针灸治疗)各46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排尿情况与血糖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口干多饮、疲倦乏力、腰膝酸软、小便次数增多、排尿时间增长)积分显着降低(P<0.05),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两组日排尿次数、日平均单次尿量、日单次最大排尿量、B超膀胱残余尿量显着减少(P<0.05),且研究组减少幅度更大(P<0.05);两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水平显着降低(P<0.05),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西药治疗DNB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排尿情况与膀胱残余尿量。(本文来源于《亚太传统医药》期刊2019年08期)

肝源性糖尿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双丹明目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及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D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羟苯磺酸钙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丹明目胶囊治疗,均连续治疗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证候评分、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hinese-version low visio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LVQOL)评分、黄斑厚度、出血斑面积及血清VEGF、PDGF和IL-1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57/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LVQOL评分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患者上述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黄斑厚度、出血斑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且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VEGF、PDGF及IL-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双丹明目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DR的疗效显着,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血清VEGF、PDGF及IL-1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肝源性糖尿病论文参考文献

[1].张恒,吴海啸,胡洋,杨庆,黄汀.车前子提取物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神经源性膀胱病的作用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9

[2].柳洁平,孔玉红,王玲.双丹明目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9

[3].颜平康,张前杏,章群.浅论中药治疗老年人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J].中国乡村医药.2019

[4].刘丽娟,张会凯,李辉,李聪敏.丹芪缩尿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尿流动力学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5].王贺,苟卫,孙风波,杨永华,仉海峰.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在乙肝肝硬化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9

[6].金娜,张丽.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海马体积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药.2019

[7].张梅,石秀英,李林娟,薛亚妮.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肝组织干扰素诱导蛋白-10表达变化[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9

[8].张婷婷,沈玉国,李惠,李凯利,马丽.宣肺温肾汤联合西药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研究[C].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大会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高峰论坛论文资料汇编.2019

[9].王昕钰,任建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2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的相关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9

[10].冯文涛,陈改娟,侯晓辉.温针灸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对临床症状、膀胱残余尿量的影响[J].亚太传统医药.2019

标签:;  ;  ;  ;  ;  

肝源性糖尿病论文-张恒,吴海啸,胡洋,杨庆,黄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