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消除论文-李亚洲,罗江陶,张舒洁,黄磊,张连全

染色体消除论文-李亚洲,罗江陶,张舒洁,黄磊,张连全

导读:本文包含了染色体消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工合成小麦,六倍体小黑麦,D组染色体,染色体消除

染色体消除论文文献综述

李亚洲,罗江陶,张舒洁,黄磊,张连全[1](2019)在《合成小麦-黑麦杂种D染色体优先消除的细胞学基础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是第一种人工合成作物。由于更加稳健的减数分裂、更好的育性和农艺性状表现,六倍体小黑麦(AABBRR)是目前生产利用最多的类型。前期发现,高结实率选择压力下,D基因组染色体伴随人工合成小麦-黑麦杂种自交,快速消除,F3代即可获得六倍体小黑麦。然而,其对应的细胞学机制仍不清楚。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合成小麦-黑麦F_1-F_3代杂种的染色体组成进行追踪鉴定,结果显示D组染色体消除从F_1自交形成F2的过程中就已经开始,自交形成两种截然不同D基因组染色体组成的F2:类型Ⅰ含有单套1-7D染色体,其余染色体均为双套;类型Ⅱ含有两套1-7D染色体,其余染色体也两套,即形成了八倍体小黑麦(AABBDDRR)。类型Ⅰ的F_2单株自交结实率较高,且伴随D组染色体的快速消除,F_3平均保留2.2条D组染色体(0-5条),形成六倍体小黑麦;类型Ⅱ的F_2单株自交结实率非常低,伴随自交过程,D基因组染色体没有发生明显的消除现象。F_1自交和测交后代表明2D染色体在F_1配子形成过程中可能具有特殊的作用或地位,具有高的保留率。本研究揭示了人工合成小麦-黑麦杂种,早代自交过程中D基因组染色体快速消除的细胞学基础,为深入理解远缘杂交过程的染色体形成机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08-11)

李淑洁,李静雯,张正英[2](2012)在《染色体消除法诱导啤酒大麦单倍体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完善染色体消除法诱导啤酒大麦单倍体的技术体系,以7个啤酒大麦F1代材料为母本,分别以1个二倍体和1个四倍体的球茎大麦为父本进行杂交诱导。结果表明,二倍体球茎大麦的单倍体诱导率平均为28.13%,四倍体球茎大麦的单倍体诱导率为0。研究了试验期间的环境日最高温度、不同授粉时间和授粉后激素处理对授粉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试验期间环境日最高温度低于22℃、啤酒大麦去雄后2d进行授粉、授粉后第1~3d每天用Dicamb∶2,4-D∶GA3=1∶2∶75(质量比,各激素浓度分别为1、2、75mg·L-1)的混合激素喷授粉小花1次,可获得最高的杂交结实率。同时,分析了不同年际间授粉结实率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和不同倍性的球茎大麦对单倍体诱导率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徐小炜,赵鑫,董昕,金危危,陈绍江[3](2012)在《玉米生物诱导单倍体过程中的染色体消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单倍体形成的主要方法是利用单倍体诱导系为父本与常规材料进行杂交,在杂交后代中就会产生一定频率的单倍体。单倍体诱导性状受两个主效位点qhir-1与qhir-9控制,其中qhir-1直接决定了植株单倍体诱导能力的有无。对于单倍体的产生机制,通常有两种理论。第一种理论是诱导系花粉的双精核(本文来源于《2012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会论文及摘要集》期刊2012-08-01)

葛贤宏,王晶,李再云[4](2008)在《芸薹属远缘杂交中的染色体消除与rRNA基因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杂交与多倍化是植物基因组进化的重要推动力。在芸苔属与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L.)O.E.Schulz,2n=24)的属间杂交中发现亲本种染色体组分开的新细胞学现象及其遗传控制;3个四倍体种与诸葛菜杂种基因组组成的特异性也表明芸薹属不同基因组染色体的稳定性存在差异。为了更深入研究染色体组分开现象的遗传和发生机制,本研究以叁个不同来源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六倍体Ⅰ:埃塞俄比亚芥"G0-11"(B.carinata A.Braun,2n=34, BBCC)×白菜"上海青"(B.camprists,2n=20,AA);六倍体Ⅱ:甘蓝型油菜"中油821" (B.napus,2n=38,AACC)×黑芥(B.nigra(L.)Koch,2n=16);六倍体Ⅲ:人工合成的甘蓝型油菜(B.oleracea var.alboglabra Bailey No.4003×B.rap var.yellow sarson K-151) ×黑芥)为母本与诸葛菜杂交,利用普通细胞学、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FLP)及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ingle-stranded DNA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 对杂种及其后代作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六倍体Ⅰ、Ⅱ、Ⅲ与诸葛菜杂交分别得到30,4及3株杂种单株。杂种一代在表型上与母本有较大差别,在苗期的叶形及成年植株茎杆颜色上表现有父本的特征。将通细胞学及 GISH 分析表明所有单株均为混倍体 (2n=20-46),杂种单株细胞中未检测到诸葛菜的整条或者染色体的片段,具有完整的 B 基因组染色体,大部分的 A 基因组染色体及部分的 C 基因组染色体。AFLP 分析表明,杂种单株除具有大部分母本带外亦发现有诸葛菜的特异带、母本带的缺失以及双亲均无的新带,且在六倍体Ⅰ与诸葛菜的杂种中新带与特征带的出现存在显着的相关性。从叁个组合的六倍体与诸葛菜杂种自交后代中均筛选获得了一系列新型的芥菜型油菜株系;2.RT-PCR SSCP 分析表明叁种六倍体及与诸葛菜的杂种中,B 基因组来源的 rRNA 基因在所有单株中均表达,而 A/C 基因组来源的 rRNA 基因只在一个杂种植株中表达,该单株中 B 基因组染色体为14条,我们认为缺少的染色体上载有 rDNA 位点,该染色体的缺失导致核仁显性关系的变化。同时,基因组 DNA 的 SSCP 分析也表明,A/C 基因组来源的 rRNA 基因的沉默并非由序列消除所引起。结论: 不同来源的芸薹属人工合成六倍体与诸葛菜的有性杂种具有相似的染色体组成,杂种植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经历了诸葛菜染色体的消除、基因组加倍、诸葛菜遗传物质渗入等一系列复杂的事件;杂种细胞中不同芸薹属基因组染色体稳定性不同,且稳定程度与芸薹属的核仁显性关系是一致的(B>A>C);芸薹属核仁显性的关系不受远缘杂交的影响,但核仁显性是否有助于染色体的稳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期刊2008-10-01)

白延红[5](2006)在《花药培养和染色体有选择的消除技术建立小麦DH群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单倍体植株经自然加倍或人工加倍处理可产生基因位点纯合的加倍单倍体(Doubled Haploid)系,并由这些DH系构建成永久性分离群体。这种群体可以直接用于育种实践,更广泛用于分子标记等遗传学研究。小麦DH群体的构建包括单倍体植株的获得和染色体加倍两个主要技术环节。目前,获得小麦单倍体的方法主要有F1代花药培养法和染色体消除法。不管是用花药培养法还是用染色体消除法,都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获得单倍体植株的效率较低,二是单倍体植株的加倍效率较低。本研究以解决这两个问题为基础,对影响花药培养效率的蔗糖浓度、激素配比、基因型、Cu~(2+)浓度等因素以及影响小麦×玉米单倍体植株获得频率的授粉次数,受体基因型、小麦单倍体胚拯救中的蔗糖浓度等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小麦单倍体植株的安全越夏及高效二倍化方法进行了探索,并对DH群体的抗白粉病特性及农艺性状进行了初步考察。现将主要结果报告如下:1.提高小麦花药培养效率的研究对影响小麦花药培养效率的蔗糖浓度、激素配比以及基因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蔗糖浓度对小麦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有显着影响,最适蔗糖浓度为100g/L;不同激素组合对小麦花药愈伤组织的再分化频率也有影响,供试的3个基因型均以W14附加KT1.5mg/L+ IAA 0.5mg/L激素组合的绿苗分化率最高,分别为59.09%、48%和57.14%,显着高于W14附加另外2个激素组合的绿苗分化率。研究还表明,基因型不同,小麦花药组织的脱分化特性和再分化特性不同;同一基因型小麦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再分化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2.Cu~(2+)对小麦花药培养特性的影响首次在小麦花药离体培养中研究了不同Cu~(2+)浓度对花药组织脱分化和再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培养基中的Cu~(2+)对小麦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再分化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下的促进作用和高浓度下的抑制作用,最适Cu~(2+)浓度为0.15μmol/L。在该浓度下,3个供试材料的出愈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39.14%、214.72%和80%,反应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56.70%、151.86%和65.96%,绿苗分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00.05%、241.87%和333.49%。分化培养基中的Cu~(2+)对小麦花药愈伤组织的再分化有明显的负向效应,3个供试材料中,均以不附加Cu~(2+)的对照的绿苗分化率最高,分别为70%、66.67%和39.29%,附加不同浓度的Cu~(2+)后,绿苗分化率显着下降。3.影响小麦×玉米单倍体胚获得频率的因素及胚拯救(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6-06-01)

王敏琴[6](2004)在《柴胡体细胞杂种的异源染色体消除及片段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柴胡是传统的中草药,我们进行柴胡与拟南芥的体细胞杂交,期望将柴胡次生代谢的相关基因转入拟南芥,以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然而,在实验中却发现,柴胡具有很强的抗紫外线的特性,其染色体在组织培养和体细胞杂交中也相当稳定,由此本文从柴胡的特殊物质和抗紫外特性探讨了杂种的异源染色体消除及片段化机理。以狭叶柴胡为一方亲本分别与拟南芥和高羊茅进行对称和不对称的体细胞杂交。结果表明,经UV照射或未照射的柴胡原生质体形成的杂种植株及克隆,在形态特征、染色体组成及分子标记测定等方面均偏向于柴胡。杂种最明显的特征是柴胡染色体数目保持稳定,而另一亲本的染色体发生消减及片段化。该现象除了与柴胡的多种次生代谢物有关,这些次生代谢物在吸收UV,保护柴胡的染色体不受UV照射损伤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外(不对称体细胞杂交),还可能与两亲本的亲缘关系、亲本核基因组的遗传特征、染色体有丝分裂的动力学机制以及柴胡拥有排斥异源遗传物质的某种特殊机制有关(对称体细胞杂交)。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实验结果如下:一.稳定遗传的拟南芥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建立通过调节培养基组成,优化培养条件,建立了适合于原生质体分离、体细胞杂交的拟南芥悬浮培养细胞系。实验中以无菌种苗诱导愈伤组织,通过使用D1,D2培养基的交替继代,可快速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但如继续在以上培养基中继代培养,则出现染色体加倍现象。若将诱导出的胚性愈伤组织转入P7培养基中,则可抑制染色体的加倍,并使愈伤组织的胚性状态长久保持,为进一步开展分子遗传学和体细胞杂交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二.UV照射引起拟南芥(受体)染色体片段渐渗到柴胡(供体)染色体以拟南芥悬浮培养细胞来源的原生质体经IOA处理后为受体,与不同剂量Shandong University Doetoral DissertationUV照射的柴胡原生质体(供体)进行体细胞杂交,实验设有如下组合:(I)拟南芥(IOA处理7.5 mM);(11)柴胡(UV处理305,eos,905和1205);(111)I+11(UV 305);(IV)I+11(UV 605);(V)I+11(UV 905);(VI)I+11(IJV1205)。 融合产物经培养得到大量的克隆。经分化诱导,部分克隆在VI组合中得到再生植株,而其它组合仅再生小芽。通过形态学,染色体分析及分子标记鉴定,证明了再生小芽、植株及部分克隆的杂种性质;GISH分析发现,柴胡染色体(供体)保持完整,而拟南芥(受体)的染色体出现了消减、断裂、插入或易位到柴胡染色体中的现象。植株再生与UV的照射剂量呈正相关。推测柴胡细胞本身具有抗UV特性,受体染色体的被排斥、染色体片段化的发生是由UV引起的间接效应,与其它大多数体细胞杂交中供体染色体受照射而导致自身染色体消减及片段化的作用机理不同。叁.柴胡与拟南芥对称融合中的染色体消减 除了UV的间接作用之外,是否还有其它因素影响染色体的消减?为此,有必要进行对称的体细胞杂交。在柴胡与拟南芥的对称体细胞杂交中,拟南芥染色体亦发生消减,形成偏向柴胡的高度不对称体细胞杂种。己知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融合亲本自身的性质及生长状态、细胞周期的动力学机制及培养条件等因素均可影响杂种细胞中遗传物质的稳定性。这种消减或许与柴胡具有排斥异源遗传物质的某种特殊机制也有关系。虽然多数杂种含有柴胡完整的染色体或拟南芥的DNA片段,杂种克隆再生植株的能力却明显不如柴胡受高剂量UV照射后产生的高度不对称体细胞杂种细胞系,表明由UV引起的拟南芥(受体)染色体消减及片段化与本实验染色体消除的机制不完全相同。四.高羊茅与柴胡对称,不对称体细胞杂种的染色体消减 为验证在体细胞杂交中,柴胡是否可造成另一融合亲本的染色体发生消减,以及探讨对称与不对称融合的染色体消除机制的差异,本实验用单子叶植物为融合亲本进行了柴胡的对称和不对称体细胞杂交。设计的组合及对照为:I、高羊茅与柴胡的对称体细胞杂交;H,高羊茅+柴胡(UV 305);m,高羊茅+柴胡Shandong University Doetoral Dissertation(UV 605);W,高羊茅对照;V,柴胡对照。 以上对称融合和UV照射组合均可再生大量绿色小叶和小芽,但还没有得到完整植株。由于高羊茅与柴胡染色体大小差别明显,很容易进行分辨。染色体分析发现,不对称融合杂种的高羊茅染色体很快消减;而对称融合再生的杂种愈伤组织,在放入分化培养基继代初期,杂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较多,随着在分化培养基上诱导分化的时间的延长,染色体数目逐渐减少,但是柴胡的12条小染色体仍稳定存在于杂种细胞中。说明后者(高羊茅)染色体是被柴胡逐渐排斥的,即不对称融合与对称融合的染色体消除机制不完全相同。结合以前的实验结果,我们推测:除了柴胡的抗紫外线特性及IW导致不对称杂种的受体染色体快速消减以外,柴胡中的确存在着严重影响另一融合亲本遗传稳定性的特殊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五.IW辐照对柴胡及小麦的生理、生化效应的比较分析 已知x·ray,Y·ray andUV一radiation可有效用于植物不对称体细胞杂交中的供体染色体消减和片段化。但是在本实验的两种不同材料与柴胡的不对称融合中,均是受体的染色体消减和片段化。由此推测,UV对受体DNA链断?(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4-10-21)

孙敬叁,路铁刚,辛化伟[7](1999)在《利用染色体消除法获得太谷核不育小麦纯合体》一文中研究指出太谷核不育小麦的育性受单个显性雄性不育基因(Ta1)控制,其不育株总是杂合(Ta1ta1)的,纯合不育株(Ta1Ta1)并不存在。实验以太谷核不育小麦(TriticumaestivumL.)为母本和玉米(ZeamaysL.)杂交,利用杂合子和幼胚细胞分裂过程中父本玉米染色体自发消除的特点,经过激素处理、幼胚拯救和染色体人工加倍,成功地获得了自然界不存在的纯合显性太谷核不育小麦新种质(Ta1Ta1),并利用“玻璃化”超低温保存方法,将这一宝贵新种质长期保存下来。(本文来源于《植物学报》期刊1999年03期)

孙敬叁,陈纯贤,路铁刚[8](1998)在《禾本科植物染色体消除型远缘杂交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远缘杂交是作物育种中广泛应用的技术。除了核型稳定的种间杂交可以获得杂种以外,还可以利用核型不稳定的种间杂交后父本染色体消除的现象,通过胚培养和染色体加倍处理获得加倍单倍体(DH)植株。然而从小麦×玉米杂交获得的DH后代与其理论上应完全同质的遗传表现却不相符,总有2~5%的DH植株发生了形态学变异。最近的研究证明,通过小麦×玉米的受精作用,一些玉米特异DNA可以被转移到小麦DH后代的基因组中。(本文来源于《植物学通报》期刊1998年01期)

樊路,韩敬花,任贤,樊丽彬[9](1995)在《小麦远缘杂交中的染色体消除》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远缘杂交中的染色体消除樊路,韩敬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100081)任贤樊丽彬(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在小麦(Triticumaestivum)与一些种属杂种胚的发育过程中,体细胞(somaticce...(本文来源于《北京农业科学》期刊1995年02期)

染色体消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索完善染色体消除法诱导啤酒大麦单倍体的技术体系,以7个啤酒大麦F1代材料为母本,分别以1个二倍体和1个四倍体的球茎大麦为父本进行杂交诱导。结果表明,二倍体球茎大麦的单倍体诱导率平均为28.13%,四倍体球茎大麦的单倍体诱导率为0。研究了试验期间的环境日最高温度、不同授粉时间和授粉后激素处理对授粉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试验期间环境日最高温度低于22℃、啤酒大麦去雄后2d进行授粉、授粉后第1~3d每天用Dicamb∶2,4-D∶GA3=1∶2∶75(质量比,各激素浓度分别为1、2、75mg·L-1)的混合激素喷授粉小花1次,可获得最高的杂交结实率。同时,分析了不同年际间授粉结实率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和不同倍性的球茎大麦对单倍体诱导率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染色体消除论文参考文献

[1].李亚洲,罗江陶,张舒洁,黄磊,张连全.合成小麦-黑麦杂种D染色体优先消除的细胞学基础分析[C].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2019

[2].李淑洁,李静雯,张正英.染色体消除法诱导啤酒大麦单倍体技术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12

[3].徐小炜,赵鑫,董昕,金危危,陈绍江.玉米生物诱导单倍体过程中的染色体消除研究[C].2012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会论文及摘要集.2012

[4].葛贤宏,王晶,李再云.芸薹属远缘杂交中的染色体消除与rRNA基因表达[C].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2008

[5].白延红.花药培养和染色体有选择的消除技术建立小麦DH群体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6].王敏琴.柴胡体细胞杂种的异源染色体消除及片段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4

[7].孙敬叁,路铁刚,辛化伟.利用染色体消除法获得太谷核不育小麦纯合体[J].植物学报.1999

[8].孙敬叁,陈纯贤,路铁刚.禾本科植物染色体消除型远缘杂交的研究进展[J].植物学通报.1998

[9].樊路,韩敬花,任贤,樊丽彬.小麦远缘杂交中的染色体消除[J].北京农业科学.1995

标签:;  ;  ;  ;  

染色体消除论文-李亚洲,罗江陶,张舒洁,黄磊,张连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