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降冰片烯衍生物论文-胡坚强

聚降冰片烯衍生物论文-胡坚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聚降冰片烯衍生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磺化聚降冰片烯,质子交换膜,质子传导率

聚降冰片烯衍生物论文文献综述

胡坚强[1](2011)在《基于乙烯基加成型聚降冰片烯衍生物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具有使用安全、能量密度高、环境友好等特点,已成为当今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质子交换膜是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核心组件之一,目前商用的Nafion(?)膜,因其甲醇透过率高、高温低湿条件下质子传导率急剧降低、尺寸稳定性差、环境污染严重及制备成本昂贵等缺点,制约了其进一步推广。开发高性价比的新型质子交换膜已成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研究中热点。加成型聚降冰片烯(PNB)材料有良好的成膜性、热稳定性、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异的阻醇性能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优点,并且其主链中保留了双环结构因而具有高尺寸稳定性、优异的抗离子蚀刻能力和电绝缘性能是适合开发作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的良好材料。本文以双-(β-酮萘亚胺)镍(Ⅱ)与B(C6F5)3的二元催化体系催化5-降冰片烯-2-亚甲基丁基醚(2-butoxymethylenyl-5-norbornene, NBF1, NB=norbornene, F1=-CH2-O-CH2CH2CH2CH3)与5-降冰片烯-2-亚甲基醋酸酯(2-methylenyl acetate-5-norbornene, NBF2, F2=-CH2-O-COCH3)加成聚合,得到共聚物聚(5-降冰片烯-2-亚甲基丁基醚-共-5-降冰片烯-2-亚甲基醋酸酯)(PNBF1/NBF2-91,91表示NBF1与NBF2的摩尔投料比为9:1),然后脱酯得到含羟基的聚(5-降冰片烯-2-亚甲基丁基醚-共-5-降冰片烯-2-亚甲醇)(PNBF1/NBF3-91, F3=-CH2-OH)。PNBF1/NBF3-91溶于THF,然后加入不同比例的咪唑-4,5-二羧酸(IDA)和H3P04,使IDA的羧酸基团与PNBF1/NBF3-91的羟基发生酯化交联,H3P04与IDA形成咪唑-磷酸络合物,制备系列PNBF1/NBF3-91/IDA/H3PO4交联膜(PNBIH)。对其断面形貌、吸水率、质子传导率、甲醇透过率、热稳定性和机械他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NBIH膜的质子传导率随着温度和IDA/H3PO4含量的增加而增大,PNBIH膜有优异的阻醇性能其甲醇透过率为0.25×10-6至0.42×10-6cm2·s-1,比商业化的Nafion115(N115)膜低一个数量级。在上述催化体系下,改变NBF1和NBF2的投料比合成系列聚合物PNBF1/NBF3-xx (xx表示NBF1与NBF2的摩尔投料比从9:1到5:5),利用活性基团-OH与1,4-丁磺酸内酯反应,成功合成了含有磺酸基团的磺化聚降冰片烯(SPNBF1/NBF3-xx),通过1HNMR、FT-IR证实了共聚物的结构。SPNBF1/NBF3-xx的溶解性能较差,仅SPNBF1/NBF3-91可溶于THF制备了质子交换膜。为了增强该膜的质子传导率,我们往SPNBF1/NBF3-91聚合物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PNBF1/NBF3-91、IDA和H3P04制备了复合质子交换膜。复合膜和SPNBF1/NBF3-91膜都有很好的尺寸稳定性和阻醇性能,SPNBF1/NBF3-91与复合膜的甲醇透过率分别为0.87×10-7cm2·s-1和1.83×10-7 cm2·s-1,远低于N115(11.73×10-7 cm2·s-1),但是SPNBF1/NBF3-91质子传导率过低,不能得到单电池的相关数据。复合膜组装的MEA在70℃和2mol·L-1的甲醇的工作环境下,开路电压为0.483 V略低于N115的0.559 V,但其输出功率仅有1.35mW·cm-2要低于N115(16mW-cm-2)。(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1-06-11)

李会平,王晓亚,杨敏,李黎,刘宾元[2](2010)在《功能聚降冰片烯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降冰片烯(norbomene,NBE)加成聚合物具有极佳的光学性能(透光率≥92%、低双折射率)、低的介电常数、优异的抗离子蚀刻能力、低的吸湿性、耐化学品腐蚀以及良好的耐热性能,在微电子及光学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故近年来NBE乙烯基加成聚合催化剂的设计开发方兴(本文来源于《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上册)》期刊2010-10-27)

肖书琴[3](2008)在《基于含氟聚合物和聚降冰片烯衍生物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质子交换膜》一文中研究指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和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因其具有安全、高效、无污染等特点,被认为在交通、发电、便携移动能源方面,有很好应用前景,已成为当今世界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质子交换膜(PEM)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核心组件之一,目前,在PEMFC中广泛采用的PEM是以美国Dupont公司开发生产的Nafion膜为代表的全氟磺酸膜,该膜具有较高的质子传导率、良好的机械性能和优异的化学性能,但其高的甲醇渗透率、在高温及低湿条件下质子传导率较差及高昂的成本制约了其在DMFC中广泛的应用。因此,研究开发新型材料制备高性能的质子交换膜已成为全球能源界的研究热点。含氟聚合物和加成型聚降冰片烯具有高的热稳定性、良好的抗化学腐蚀性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种高的热稳定性、好的抗化学腐蚀性都是作为质子交换膜所需要的。以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中PVDF的仲氟原子直接引发对苯乙烯磺酸钠(SSA)和甲基丙烯酸(3-磺酸钾)丙酯(SP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成功得到以PVDF-HFP为主链,侧链含磺酸基团的接枝聚合物PVDF-HFP-g-PSSA和PVDF-HFP-g-PSPMA作为质子交换膜。通过红外、核磁对PVDF-HFP-g-PSSA和PVDF-HFP-g-PSPMA的结构进行表征。反应不同时间得到的PVDF-HFP-g-PSSA,其离子交换容量为0.045-0.272meq/g,质子传导率为1.85×10~(-4)-9.8×10~(-4)S/cm。反应不同时间得到的PVDF-HFP-g-PSPMA,其离子交换容量为0.051-0.59meq/g,质子传导率为2.58×10~(-4)-3.09×10~(-3)S/cm。用双(β-酮萘胺)镍(Ⅱ)、B(C_6F_5)_3及AlEt_3叁元催化体系催化降冰片烯及其衍生物的加成聚合,制备聚降冰片烯衍生物聚(降冰片烯-co-2-降冰片烯-5-甲醇)(PNB-OH)。通过PNB-OH与2-溴-2-甲基丙酰溴反应得到聚[降冰片烯-co-2-降冰片烯-5-(2-溴-2-甲基丙酸甲酯)]Br-PNB以引发SSA或SP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以聚降冰片烯为主链的侧链含磺酸基团的接枝聚合物。通过红外、核磁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滴定测定目标产物的离子交换容量(IEC),其中PNB-g-PSPMA的IEC值为0.787meq/g,PNB-g-PSSA的IEC达到1.05meq/g。因此可展望其作为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材料有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08-12-18)

聚降冰片烯衍生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降冰片烯(norbomene,NBE)加成聚合物具有极佳的光学性能(透光率≥92%、低双折射率)、低的介电常数、优异的抗离子蚀刻能力、低的吸湿性、耐化学品腐蚀以及良好的耐热性能,在微电子及光学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故近年来NBE乙烯基加成聚合催化剂的设计开发方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降冰片烯衍生物论文参考文献

[1].胡坚强.基于乙烯基加成型聚降冰片烯衍生物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D].南昌大学.2011

[2].李会平,王晓亚,杨敏,李黎,刘宾元.功能聚降冰片烯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C].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上册).2010

[3].肖书琴.基于含氟聚合物和聚降冰片烯衍生物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质子交换膜[D].南昌大学.2008

标签:;  ;  ;  ;  

聚降冰片烯衍生物论文-胡坚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