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学习论文-方琨

非线性学习论文-方琨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线性学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数据,非线性学习,学习能力,解析

非线性学习论文文献综述

方琨[1](2019)在《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非线性学习能力的解析与提升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虚拟仿真、移动互联等新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非线性学习已然成为大数据时代下一种新型的学习理念。非线性学习以劣构领域知识习得为目标,具有学习内容的非系统性、学习时间的碎片性、知识传递的拖拉式和知识建构的主动性等特点,是大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的有效方式。本文从学习能力的实质出发,解析了大学生非线性学习能力的构成要素、心理基础、形成途径和表现形式,形成了非线性学习能力构成结构体系。之后,给出了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非线性学习能力的提升策略,即零存整取、按图索骥、自组织学习。(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信息化》期刊2019年13期)

陈云[2](2017)在《非线性学习中学习动机激发策略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习动机作为一种内部动力,能够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很多学者关注如何有效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教育学领域的学者就提出很多学习动机激发策略,但是在激发策略之后,针对策略的实用性实证研究并不是很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超文本结构知识广泛存在,知识获取途径更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课本的线性结构知识;事物的复杂性意味着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是复杂的,简单的线性学习方式和线性逻辑思维难以接近事物的本质;同时,事物发展按照既定的线性模式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千变万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们开始转向非线性,探索非线性,在教育领域,非线性学习由此而生。针对这一背景,笔者以学习动机为突破口,探索非线性学习中学习动机激发策略,并进行实证研究,验证策略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研究的过程和思路大致如下:首先,阐述学习动机以及非线性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概念及理论;其次,借鉴线性学习中学习动机激发策略的一般范式,结合非线性学习特点及影响因素,提出NARACS策略,即需要分析策略、注意力策略、切身性策略、情绪情感策略、自信策略及满足感策略;最后,笔者采用实验班对照班前测后测实验设计方法,经过两个月的课堂实践,收集、分析数据,得出该策略总体上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但在情绪情感策略上激发效果不明显,因此,对该策略提出了修改建议。(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19)

陈云[3](2017)在《无线网络下非线性学习模型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知识的呈现形式以超文本为主体,非线性学习应运而生。为了让非线性学习更好的应用于教学实践,本文结合无线网络的优点,探讨非线性学习模型,并提出如何把该模型灵活运用到学习活动设计中,从而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7年08期)

刘杭[4](2016)在《非线性学习视角下混合式学习平台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高校思政课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传统思政课的教学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改善教育教学现状,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创新教学模式,改善教育教学效果,是亟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信息化与教育融合的大背景下,建立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课程在线学习平台,为促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有力支撑,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另外,信息技术也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能够以非线性学习的方式灵活的进行知识建构的超文本学习环境,学习行为呈现出较强的突变性、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为此,笔者尝试从非线性学习的理念①出发,设计出一个能够辅助高校思政课学习的混合式学习平台。本文首先对在线学习平台及混合式学习平台在高校课程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据此从非线性学习和混合式学习的内涵、特征等方面出发,梳理了融合二者特征的非线性学习视角下混合式学习平台的特征。在归纳高校思政课的学科特征和学习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学习平台的特征,分析了非线性视角下的混合式学习平台在高校思政课学习中的优势。接着,明确平台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构建平台整体的系统架构和组织结构,并考虑高校思政课的特点,分课程学习、电子书栈、在线测试、个人中心四大模块对学习平台进行设计。依据完成的平台原型,设计翻转课堂和讲授课堂两种教学模式下的学习平台应用案例。最后,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总结,并对研究中的缺少对学习者需求的详细分析,研究中未涉及应用实践等问题与不足进行了反思。在教育改革深入开展及高等教育现代化不断推进的今天,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也面临着方法改变与模式变革的挑战。本研究旨在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运用网络和数字技术,推动高校思政课程改革。与此同时,开展非线性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丰富非线性学习的研究体系。(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张鸿庆,梅建琴[5](2015)在《非线性学习方法与非线性科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提出非线性学习方法,使数学物理中国化、简单化、个性化.从八卦的角度统一看待非线性科学中的孤子、混沌、分形和机器学习,以诗联网引领学科之间的对话,实现学科之间的乾坤大挪移.(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力学与实践专刊》期刊2015-07-12)

王杨凯,吴照堂,王伟忠[6](2015)在《基于非线性学习理论的机能学课程整合模式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地适应转化医学形势下对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相对建立在"结构-功能-应用"的顺序性认知规律基础上的线性学习模式,非线性学习理论则更着重挖掘知识之间的关联性,通过"知识节点"构建开放的、可拓展的、自主的非线性知识网络体系。非线性学习相较于线性学习具有高效、深入和交叉融合的特点,更加符合转化医学对现代医学的要求,如何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对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这叁门有着密切联系的机能学课程进行整合值得探索和实践。(本文来源于《基础医学教育》期刊2015年06期)

[7](2015)在《“蛛网型学习:从线性学习走向非线性学习的实践研究”创新教育研究会成果展示会召开》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5月8日创新教育研究会"蛛网型学习:从线性学习走向非线性学习的实践研究"成果展示会(小学专场)在杭州市长寿桥小学顺利召开。此次活动由浙江省创新教育协会和杭州市教科所主办,杭州市长寿桥小学承办,活动主题为"面向未来,变革学习"。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健敏博士,浙江省教科普教所林莉所长,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俞晓东所长,原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施光明所长,浙江省师干训培训中心主任刘力教授,《教学月刊》陈永华主编,下城区教育局丁越局长、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本文来源于《浙江教育科学》期刊2015年03期)

张鸿庆,梅建琴[8](2015)在《非线性学习方法与非线性科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提出非线性学习方法,使数学物理中国化、简单化、个性化.从八卦的角度统一看待非线性科学中的孤子、混沌、分形和机器学习,以诗联网引领学科之间的对话,实现学科之间的乾坤大挪移.(本文来源于《力学与实践》期刊2015年03期)

左明章[9](2015)在《非线性学习: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过去,学习往往被视为由逻辑推理和演绎叙述组成的线性过程。无论教科书、课程教学,抑或教育系统均环环相扣,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出线性化和标准化的特点。20世纪末以来,信息技术重塑教育与学习的时空,突破了文化、制度和地理的边界,电子图书馆、开源软件、开放教育资源(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5-03-16)

付卫东[10](2015)在《一部体现多学科交叉的当代学习理论前沿的力作——评王继新教授《非线性学习: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线性风暴"席卷了西方科学界,迅速成为科学发展的前沿和热点。非线性科学的产生标志着人类认识由线性领域进入非线性领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巨大的飞跃。它揭示出来的新事实、新观点和新规律打破了以牛顿物理学等经典科学为理论依据的传统教育之壁垒,为非线性学习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思想土壤。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线性向非线性学习的跨越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开始引起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来源于《教师教育论坛》期刊2015年01期)

非线性学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学习动机作为一种内部动力,能够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很多学者关注如何有效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教育学领域的学者就提出很多学习动机激发策略,但是在激发策略之后,针对策略的实用性实证研究并不是很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超文本结构知识广泛存在,知识获取途径更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课本的线性结构知识;事物的复杂性意味着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是复杂的,简单的线性学习方式和线性逻辑思维难以接近事物的本质;同时,事物发展按照既定的线性模式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千变万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们开始转向非线性,探索非线性,在教育领域,非线性学习由此而生。针对这一背景,笔者以学习动机为突破口,探索非线性学习中学习动机激发策略,并进行实证研究,验证策略的合理性和适用性。研究的过程和思路大致如下:首先,阐述学习动机以及非线性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概念及理论;其次,借鉴线性学习中学习动机激发策略的一般范式,结合非线性学习特点及影响因素,提出NARACS策略,即需要分析策略、注意力策略、切身性策略、情绪情感策略、自信策略及满足感策略;最后,笔者采用实验班对照班前测后测实验设计方法,经过两个月的课堂实践,收集、分析数据,得出该策略总体上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但在情绪情感策略上激发效果不明显,因此,对该策略提出了修改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线性学习论文参考文献

[1].方琨.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非线性学习能力的解析与提升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

[2].陈云.非线性学习中学习动机激发策略的探索[D].云南师范大学.2017

[3].陈云.无线网络下非线性学习模型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

[4].刘杭.非线性学习视角下混合式学习平台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5].张鸿庆,梅建琴.非线性学习方法与非线性科学[C].第七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力学与实践专刊.2015

[6].王杨凯,吴照堂,王伟忠.基于非线性学习理论的机能学课程整合模式的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5

[7]..“蛛网型学习:从线性学习走向非线性学习的实践研究”创新教育研究会成果展示会召开[J].浙江教育科学.2015

[8].张鸿庆,梅建琴.非线性学习方法与非线性科学[J].力学与实践.2015

[9].左明章.非线性学习: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

[10].付卫东.一部体现多学科交叉的当代学习理论前沿的力作——评王继新教授《非线性学习: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创新》[J].教师教育论坛.2015

标签:;  ;  ;  ;  

非线性学习论文-方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