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的珍贵资料——山西太原晋词记

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的珍贵资料——山西太原晋词记

一、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的珍贵资料——记山西太原晋词(论文文献综述)

罗帅君[1](2021)在《古建筑六等材木构架在柱脚材性劣化下的力学性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拥有数千年辉煌历史的中国古建筑,凝聚了中国古代建筑工匠的智慧结晶,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瑰宝。现存的古建筑在经历过多次地震后依然能够屹立不倒,这足以表明中国古建筑卓越的抗震性能。但是随着时间的增长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古建筑木结构柱脚会出现糟朽、材性劣化等残损,对古建筑的力学性能和抗震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研究柱脚材性劣化对古建筑木结构力学性能、抗震性能的影响可以更好地保护古建筑。本文根据宋《营造法式》中关于古建筑各构件尺寸的相关规定,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六等材完好木构架模型与柱脚材性劣化木构架模型,并分别对模型进行拟静力模拟试验和动力模拟试验。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对不同竖向荷载下的完好木构架进行拟静力模拟试验,得到木构架的变形特征、滞回特性、刚度曲线和加卸载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关系,结果显示:加载过程中木构架柱脚会反复抬升与下降但几乎没有产生滑移,榫卯节点会发生拔榫与挤压变形。随着竖向荷载的增大,木构架的承载力与抗侧刚度都在增大。在加载过程中,输入木构架中的能量主要转化为滞回耗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应变能。加载初期,各构件之间仅存在弹性变形,此时弹性应变能占比较大;随着加载的继续进行,重力势能和滞回耗能占比逐渐增加,是加载后期主要的转化方式。(2)对不同柱脚材性劣化程度的木构架进行拟静力模拟试验,并与完好木构架模型的滞回特性、刚度等性能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柱脚材性劣化程度越严重,木构架模型的恢复力、承载力和刚度越小。从能量角度来看,柱脚材性劣化会降低输入木构架中的总能量,在能量转化过程中重力势能会减少,弹性应变能增多。由于滞回耗能主要来源于榫卯节点之间的摩擦挤压,因此柱脚材性劣化对滞回耗能影响不大。无论是完好木构架还是柱脚材性劣化木构架,竖向荷载的增大都会提高木构架的承载性能和刚度。(3)对完好木构架与柱脚材性劣化的木构架进行动力模拟试验,首先确定各木构架模型的自振周期。其次对木构架模型分别施加频率不变、幅值改变和幅值不变、频率改变的简谐波,得到模型的加速度、位移等动力响应。最后研究分析柱脚材性劣化对木构架自振周期、柱顶加速度和柱顶柱底相对位移等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柱脚材性劣化会增大木构架的自振周期。无论是改变简谐波的幅值还是频率,柱脚材性劣化程度越严重,柱顶柱底相对位移越大而柱顶加速度响应越小。并且简谐波幅值越大、频率越小,柱脚材性劣化对木构架加速度、位移等响应的影响越大。与拟静力模拟试验类似,动力加载过程中木构架柱脚滑移很小,也可以忽略不计。

王砚琪[2](2021)在《太原纯阳宫建筑群价值分析与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建筑堪称中华瑰宝,历史久远、类型丰富、数量庞大、质量坚固且审美独特。山西古建筑除记录的历史信息,用材反映的地域特征外,还具有值得挖掘的社会、科技、美学、人文价值和匠作工艺。太原纯阳宫是府城中集聚山西地域特色的道教建筑群。作为宫观建筑,承载吕祖信仰,以易学思想营建建筑与园林。其功能在古代偏向礼制祭祀,现代则侧重文物博展。作为山西古建博物馆,纯阳宫承载了晋系古建地域形式、营造技艺和装饰艺术之集萃。文章以太原纯阳宫建筑群为研究对象;为探索建筑特征来源,挖掘建筑综合价值与宫观古建地位;通过查找文献、实地调研、测绘建模、实例对比及视线分析等方法;研究太原纯阳宫历史文化角度的选址依据、院落空间角度的构图布局、地域建筑角度的风格形式、技术构造及艺术装饰等,以归纳其价值。文章共七章对其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绪论,由山西古建遗存与道家文化展开,阐述相关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并对研究对象展开论述。第二部分为太原纯阳宫概况及选址布局研究。由吕祖建筑分布现状,概述山西三大纯阳宫,并将研究对象确定为太原纯阳宫。从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宗教发展与道教人物营建轨迹分析选址成因。从思想文化角度分析道教思想对宫观建筑、园林的营建影响。第三部分为太原纯阳宫院落形态及构图方式研究。由面域——体块——空间——构图逐步对纯阳宫的空间界面、门式建筑、院落空间、构图布局进行探讨。宏观分析整体院落形态、空间组织及构图方式,挖掘空间组合价值,为建筑群的生成提出合理依据。第四部分由文章的四、五、六章组成,为建筑特征研究,包含地域建筑形式、技术构造及艺术装饰特征研究。分析对象由“建筑群营建”到“院落布局”再到“以院落为单位的建筑”。对比相近的山西各地宫观、民居来归纳地域建筑特征,挖掘其地域、社会价值;从技术构造角度,分析扇形九角攒尖形制营造、窑上建房同构技术及楼院木构挑廊搭接技术,挖掘建筑的地域、科学及人文价值;从艺术装饰角度,选取宫观内典型的装饰构件,联系山西建筑构件固有做法及传统匠作工艺,挖掘其地域、美学及工艺价值。第五部分结论,总结了研究对象的特征与价值,就未涉及的研究方向、内容及保护规划策略,提出展望与不足。文章希望凭借对太原纯阳宫建筑群特征研究提炼其内在综合价值,证明太原纯阳宫是山西古建缩影。以山西地域角度为暗线对其建筑地域形式、营造技艺、装饰艺术研究,希望对博物馆陈展、古建修缮提供数据资料,对后期制定可持续保护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李岚[3](2020)在《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文中提出近代以来,由于工商业的发展,东部沿海城市发生了深刻变革,而且对内陆城市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西方规划思想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内陆城市的太原,随着近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格局和风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太原特殊的政治和军事环境,规划建设亦呈现出许多独特性。本文以近代太原城市的规划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新史学、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等方法,在研究近代太原复杂社会背景的基础上,以城市发展的时间脉络为经,以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要素(机构、规划、建设、思想、人物等)为纬,系统挖掘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梳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在复杂社会环境下太原自主建设与创新的发展过程,进而形成对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建设特点、实施动因的理论认识。本文分析了太原山水人文环境及其古代城市发展演变历程,归纳总结了近代太原城市发展的地理、人文及规划建设基础;通过对近代发展历程的基础研究,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并从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事件、要素、人物方面阐述其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呈现出的近现代化、本土化的特征及多元化的规划思想。本文通过对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料的整理,系统梳理了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发展脉络,提出了近代城市规划历史分期,揭示了太原社会、政治、经济与城市规划建设演变的历史特征;发掘了珍贵的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文献,对中国近代内陆城市规划建设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科技史料价值;进一步提出了太原城市规划建设中“革化因循、人心化育、文化传承与复兴、遗产保护”的现代启示,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资鉴意义。

王静[4](2020)在《晋中地区文庙建筑形态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晋中地区位于山西中部,古建遗存众多,现存文庙十三座,其中有七座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唐代以来,晋中地区就开始有文庙兴建,经宋、金、元、明、清历代更迭,文庙已发展成为当地各县市数见不鲜的建筑形式,甚至还出现了静升文庙、金庄文庙这样的村级文庙。众所周知,明清时期正当晋商如日方中之时,当地文庙修建活动如火如荼,无论建制或规模,皆达到趋于完备的形态。文庙成为了晋中地区地方城市中独特的文化景观和建筑类型,是儒家思想在建筑形态及空间组织中的集中体现。晋中地区文庙建筑群组合方正,气势雄浑,从布局形式、空间形态到细部装饰,无不彰显着文庙特殊的地域性。各文庙遵循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和观念,“方正严谨”、“中轴对称”、“井然有序”、“和谐统一”成了晋中地区文庙布局的必备特点,也是中国传统礼制下建筑形态的直观体现。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庙保护工作的不断重视和支持,全国各地的文庙都进入了紧锣密鼓的维修、保护、开发阶段。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热度已然上升,但对于晋中地区文庙的研究还不甚完善,多是文庙的单独介绍,缺乏区域性、系统性的研究。本文从设计学、建筑学、历史学等多重视野着手,以晋中地区文庙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搜集文献法、实地调查法、比较研究法和分析归纳法将该区域内文庙的文化背景、概况现状、总体布局、组织方式、空间形态、装饰形态等进行全面的梳理研究,试图完善对该地区内文庙的认知框架,为儒学遗产保护略尽己力。文章首先在文庙起源与发展的基础上对晋中地区文庙的现状进行了逐一分析,简述其文化背景对文庙发展的促进作用。其次,对晋中地区文庙的总体布局和组织方式进行了论述,举例分析其布局类型,总结其布局特色。接着,深入探讨了晋中地区文庙的空间形态,从其院落空间布局、路线形式、大成殿营造技艺进行阐述,通过不同时代大成殿空间形态的对比分析,进而得出晋中地区文庙大成殿的时代特征和地域建筑特色。最后,系统分析了晋中地区文庙建筑的装饰形态,从装饰题材、装饰工艺、内涵表达三方面总结其特点。晋中地区文庙整体建筑群布局合理,逶迤交错,院落空间循序渐进,在严格对称中有变化,在灵活变化中求统一。在其多样的布局类型中,平遥文庙为中间为庙,左右为学的布局类型,金庄文庙为前学后庙的布局类型,两种类型均为罕见,布局特色十分显着。大成殿作为文庙中最重要的单体建筑,最能反映其建造年代的审美与设计,如金代的平遥文庙大成殿、清源文庙大成殿、元代的左权文庙大成殿、清代的太原文庙大成殿均体现着各自鲜明的时代特点,尤以平遥文庙大成殿为例,其梁架以双叉手支撑脊檩,木构使用普拍枋与阑额,且此处普拍枋出头阑额角柱处不出头的形式在同期建筑中极为少见,补间铺作亦采用独特的斜梁作法。此外,晋中地区文庙建筑的装饰形态也富有特色,动物、植物、人文等题材贴合文庙教化雅韵,利用雕、塑、画等工艺形式附着于建筑之上,典雅而不奢华,精美而又克制,尽显晋中地区文庙建筑中正雅趣的装饰特点。本文即为对晋中地区文庙建筑展开多方位的探讨研究,深入总结其建筑艺术价值,以期对晋中地区文庙建筑的保护和传承有所裨益。

王娜[5](2020)在《山西灵丘石刻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石刻文献是以石为载体,用雕刻的方法来记录知识或事件的一种特殊文献,它真实地反映了某一地区的历史面貌,是研究传承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可以将之与传世文献相结合,用于补充史料和考订史料。本文以《三晋石刻大全·大同市灵丘县卷》及《三晋石刻大全·大同市灵丘县卷续编》(以下简称为《灵丘县卷》及《续卷》)中所记载的民国之前石刻、各类书籍中所收录的灵丘石刻以及通过田野调查发现的暂未收录于书中的石刻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整理分类后,发现灵丘石刻内容丰富,数量巨大,涉及朝代广泛,多集中于明清两代;数量最多的为宗教信仰类石刻、地方家族类石刻,最具特色的为北魏文成帝南巡碑以及明代长城敌楼匾与阅视边务碑,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将结合文学、民俗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知识及各位学者对于石刻的研究成果,通过田野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结合等方法,对灵丘县石刻进行专题形式的分析研究。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即为灵丘县石刻概况、宗教信仰类石刻文献研究、家族类石刻文献研究、军事类石刻文献研究、石刻刻工辑补以及对《灵丘县卷》及《续卷》收录石刻碑文的辩证与补遗。通过对灵丘石刻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研究,以期为灵丘的历史文化及民俗文化等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材料。

王艺深[6](2020)在《七至八世纪唐、日陪都比较研究 ——以建置原因与城市布局为中心》文中认为陪都制是都城制度的一部分,陪都指的是在首都之外另立的辅助性都城,陪都制度是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一种政治性制度。唐代陪都类型丰富,数量较多,在唐朝文化不断输出的背景下,陪都制度不断被转播到周边国家与政权,日本即是其一。日本方面,其陪都主要存在于天武天皇与圣武天皇两位天皇在位时期,日本的主要陪都有难波京、恭仁京、紫香乐宫、保良宫与由义宫。从存在时间上来看难波京存在时间最长,前期难波宫始建于孝德天皇白雉二年(651),最初作为首都使用,天武、圣武时期均作陪都使用,直至桓武天皇延历三年(784)废止,在日本陪都中具有特殊地位。本文通过分别梳理与比较中、日陪都建置原因与城市布局,揭示了陪都制度在古代中、日两国的共通点与日本陪都建设的独特之处。本文认为,建设原因方面,日本陪都建立过程中,唐朝文化输出、国内贵族势力、日本旧有的迁都习惯影响最为显着;唐代陪都建设中,中国广阔的疆域、长期的陪都建设经验、陪都在文化融合中的前沿地位影响不容忽视。唐、日陪都在布局有诸多相似之处,本文认为日本都城布局中的特点绝大多数来自中国。论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三个部分。前两部分对日本、唐代陪都进行了分别论述。第一部分以日本难波京、恭仁京、紫香乐宫为主要研究对象,梳理了日本陪都制度兴起的国际、国内背景;分析了在陪都建置过程中产生影响的各方因素;并通过结合考古资料说明日本陪都的布局特点。第二部分简述了唐代陪都的建设过程、特点、影响;并以洛阳、太原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唐代陪都的建置原因与布局特色。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唐、日陪都建置原因、城市布局、结局兴废的异同,主要从唐、日陪都兴起的不同主因、不同类型与不同发展归宿;共同发展阶段与相同布局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以求揭示唐、日两国陪都制度的共性与特性。

刘勇[7](2019)在《桂林唐代摩崖造像考古学研究》文中提出广西桂林共有摩崖造像217龛、大小719尊,至迟于隋代即开始造像,直至明清时期仍有零星的开凿,延续时间逾千年之久,其中以初唐时期所造数量最多。这一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一个高潮,各种佛事活动非常活跃:译经、写经、建寺、立塔、造像……,桂林正是在这种风气熏染之下呈现出大量开凿造像的势头。目前学界对于这批材料了解不多,对其来源的判断也大相径庭。因此,查清桂林造像的分布地点,厘清桂林造像的发展演变规律,从而究明桂林造像的源头以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采用考古学的基本方法,对桂林摩崖造像中的佛、菩萨、弟子、供养人等进行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将桂林造像分为五期:第一期,隋代至唐朝初年,个别造像可能早至南朝末年。这一时期,由于大量的僧人从海路往来于中印之间,桂林早期笈多风格萨尔纳特式造像的出现应该是泛海而来。第二期,初唐时期,主要是高宗和武则天时期。这一期造像的数量是桂林各个时期中最多的,根据其演变情况,可以分为前后两个发展阶段。第三期,盛唐时期,这一期数量大为减少,造像分布范围缩小。第四期,中晚唐时期,这时仅在少数地点有零星地造像。第五期,五代、北宋时期,造像活动有所反弹,但是题材的丰富性及造型的艺术性已不及唐代巅峰时期。造像题材是佛教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一些特殊题材造像的研究可以起到追根溯源的作用。通过对桂林特殊的优填王像、菩提瑞像、观音像(仅指当地特有的双足外撇式观音)的研究,发现这些题材和某些特殊做法均源于长安、洛阳地区。这些造像在桂林的出现,各自有着深层的历史背景:与王玄策带回印度造像、僧人经由海路赴印求法、宦官监军等历史有着密切关系。桂林摩崖造像在产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征:保留了典型的印度笈多时期萨尔纳特式造像的特征,薄衣贴体,不显衣纹;较多采用结跏趺坐姿的胁侍菩萨,独创了在一佛二菩萨三尊像中,一侧胁侍菩萨采用立姿、另一侧采用结跏趺坐姿的新形式;在瘗龛的外框也采用了少见于其他地区、独具地方特色的多种装饰纹样。隋唐之际,桂林摩崖造像受到多个地区的直接影响,印度、长安和洛阳是最主要的三个来源地。隋至唐初,受到印度笈多艺术的影响,桂林模仿由海路自印度传来的萨尔纳特式佛像,开始了本地造像的历史。自高宗以降,优填王像、菩提瑞像等特殊题材、“六拏具”式装饰[1]、六连弧纹、莲花化生等纹样、骨灰葬于瘗穴的瘗葬方式等均由两京地区传来,显示出印度直接影响的终止,转而完全受两京地区影响的趋势。另外,桂林摩崖造像也对广西博白宴石山摩崖造像产生了影响,该地晚唐所开凿的3铺造像极有可能模仿的是桂林初唐时期的造像。汉末至唐代以来,桂林民众崇信佛教的发展过程相当缓慢。汉化程度不高、地方特有的多种崇拜对象等因素一直制约着佛教在当地进一步普及,信徒一直以北来的人群为主。唐代这种状况有了较大的改观,出现了众多的寺院和造像。从桂林摩崖造像仅有的十余方题记所见功德主有官员、僧人、百姓。但是,大量没有题记的造像功德主以北方被贬谪、流放而来的官员及其亲属为主,甚至可见粟特人的身影。造像主对西方净土思想较为崇信。而当地大多数百姓有多种地方崇拜,对佛教的信仰相当的淡薄。唐末时期,由于徐泗地区无限度的售卖僧人度牒,该地无法征募到替代桂州戍守的军人,导致“庞勋之乱”,连锁反应之下,遂有“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的说法。于是,唐末导致亡国的战乱、佛教的失序和始于桂林的“星星之火”就这样被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赵玢[8](2019)在《山西晋南地区寺观建筑中的琉璃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琉璃是我国传统陶瓷艺术形式之一,在陶瓷工艺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也是我国古建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木雕、彩绘等共同构成我国古建筑独特的装饰风格。本文以山西境内的晋南地区作为主要研究地域,针对该地区内寺观建筑中的琉璃进行研究。晋南寺观琉璃实例繁多,通过对现存实例的实地考察,并结合文献、史料、档案、考古报告等资料做系统的考察论证与理论研究,研究晋南寺观琉璃使用特点与艺术价值。晋南寺观琉璃是在缓慢的样式传承、释道并存的宗教信仰、技艺娴熟的技工群体、质朴温和的平民情趣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产生的,是一种地域化、非主流化、带有强烈的民间特色的艺术形式。晋南寺观建筑中的琉璃是陶胎铅釉制品,本文首先研究了琉璃的起源、特点与工艺,在此基础上对晋南琉璃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研究琉璃发展历程,寻找琉璃时代特点。同时整理晋南地区寺观建筑琉璃现存实例,总结寺观建筑中琉璃的使用情况,并通过晋南寺观琉璃与我国其他地区琉璃的对比研究,对晋南寺观琉璃的题材、造型、色彩进行分类总结与概括,寻找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晋南文化的在琉璃这一载体上的特殊表现。本文对晋南寺观建筑中的重点琉璃构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建筑物整体装饰特征,并重视晋南寺观建筑中琉璃遗存构件的保护。以拍摄图片、查阅文献及田野调查的方式,比对琉璃脊饰装饰特点,分析文化与地域审美对其产生的影响。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能够填补晋南寺观琉璃研究的空白,深化晋南传统建筑研究,丰富晋南民间美术内涵,并能够对山西古代寺观建筑的研究做出一些积极有益的贡献。

张杰[9](2019)在《明清大同城合院民居建筑与街坊空间形态构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清大同城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重要的军事商贸城市,其中保留至今的大量合院民居建筑是构成整个城市人文地理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同城合院民居不仅是容纳人类居住生活的空间构筑,而且还是反映地域历史文化的客观物质载体。对大同城合院民居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探究和理解古代人的建筑思想、居住方式以及文化生活,同时,对于传承和保护我国传统优秀历史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目前学界对于合院民居的研究基础之上,聚焦于相对被前人忽视却尤为重要的大同城合院民居建筑及街坊,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与测量,充分发挥已有文献与影像资料的作用,运用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统计学、建筑类型学以及社会人类学多种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将历史考证与逻辑分析结合起来,既注重基本原则的考察,也强调实物与个案的研究,分别从城市、街坊、建筑空间、结构建造四个不同的角度,由宏观到微观的对大同城合院民居建筑展开了深入研究。在城市尺度中,城市的空间结构受到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基本保持稳定不变;在街坊尺度中,合院民居与街坊会彼此作用相互影响,当合院民居影响较大时,会改变原有街坊形态进而影响城市的空间结构,当街坊影响较大时,会控制或引导合院建筑的组合与发展;在建筑尺度中,合院建筑的空间构成主要受到自然气候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在结构建造尺度中,合院建筑的构成主要受到自然气候因素的影响,社会文化因素与建造技术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王威[10](2019)在《历史时期山西汾河流域水稻种植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中有关山西地区种稻资料的分析,可以发现历史时期山西汾河流域的水稻种植呈现出“盛一衰—盛”的变迁过程。从整体来看,历史时期山西地区的水稻主要分布在汾河中游太原府及下游平阳府一带,汾河上游地区、晋北大同府及山西其他地区呈现出不连续的分布模式。历史时期汾河流域水稻种植变迁的过程中,有三个水稻生产的高峰时期,分别为:隋唐至北宋时期,明代前中期,清康乾时期;和三个水稻生产衰退的时期,分别为:金元时期,明代后期和清康乾之后至清末。汾河流域水稻种植的变迁受到特定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中,气候因素主要表现在温度和降水两个方面,分别决定水稻的生长周期和用水条件;河流水文条件则成为能否发展水稻生产的先决条件;灾害是诸多自然因素共同影响下的具体表现,对水稻生产影响较大的有水、旱、虫、寒四类自然灾害;历史时期汾河上游森林植被的逐渐破坏则使得水土流失现象加剧,间接作用于水稻生产。社会因素中,政府政策支持是水稻推广的主要动力,多数地区的水稻生产是在地方官员的带领之下发展起来的;水利开发措施则为种植水稻提供了急缺的水资源,成为影响汾河流域水稻种植变迁的关键因素。汾河流域植稻的历史意义主要表现在促进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生活和改善农业环境三个方面:历朝统治者本着“知其难可为者而为之”的精神,始终致力于在山西地区发展水稻生产,主要看重的是植稻带来的经济意义。水稻作为产量和产值较高的作物,由于其生长空间和山西传统的旱田作物并不冲突,因此能够显着提升当地居民的收入;在山西地区发展水稻生产可以减少南北漕运的费用,节省财政开支;甚至在旱田歉收的情况下,一些地区出产的稻米还能成为百姓度过荒年的依赖。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向来以粟、麦作为主食的山西人民开始尝试“稻鱼而食”的生活方式。在与当地的饮食习惯结合后,独具特色的“二米饭”、“炒米”由此诞生。受缺水的影响,植稻区的百姓为了能够获得优厚的水利灌溉条件,以村落为单位开展了一系列开发和争夺水源的活动,促进了以“水”为核心乡村社会组织的形成。发展水稻生产的同时,由于开渠引河、种植水田使得山西部分地区的农业环境发生了改变。水田的建成使得当地水旱协调,呈现出江南水乡一般的农业生产环境。村民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积极配合政府种植水稻。村民的希望与政府政策之间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汾河流域水稻生产的发展。

二、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的珍贵资料——记山西太原晋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的珍贵资料——记山西太原晋词(论文提纲范文)

(1)古建筑六等材木构架在柱脚材性劣化下的力学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1.1.2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构造特点
        1.1.3 中国古建筑的结构类型
    1.2 木结构建筑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古建筑的残损类型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1 古建筑常见的残损类型
    2.2 六等材木构架模型的建立
        2.2.1 材分制简介
        2.2.2 六等材木构架各构件尺寸的选取
    2.3 ABAQUS模型中相关参数的设置
        2.3.1 材料参数的确定
        2.3.2 接触及摩擦参数的设置
        2.3.3 分析步的设置
        2.3.4 模型的网格划分
        2.3.5 柱顶竖向配重的选取
    2.4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六等材木构架拟静力试验模拟结果与分析
    3.1 木构架拟静力试验模拟结果
        3.1.1 木构架变形特征
        3.1.2 P-Δ滞回曲线
        3.1.3 骨架曲线
        3.1.4 刚度退化
        3.1.5 结构耗能
    3.2 木构架模拟拟静力试验中的能量转化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柱脚材性劣化程度的拟静力试验模拟分析
    4.1 柱脚材性劣化在有限元模型中的的设置
    4.2 竖向荷重为6t时柱脚材性劣化模型的拟静力试验模拟分析
        4.2.1 拔榫现象分析
        4.2.2 P-Δ滞回曲线分析
        4.2.3 骨架曲线分析
        4.2.4 刚度退化分析
        4.2.5 能量转换分析
    4.3 竖向荷重为9t时柱脚材性劣化模型的拟静力试验模拟分析
        4.3.1 拔榫现象分析
        4.3.2 P-Δ滞回曲线分析
        4.3.3 骨架曲线分析
        4.3.4 刚度退化分析
        4.3.5 能量转换分析
    4.4 竖向荷重为12t时柱脚材性劣化模型的拟静力试验模拟分析
        4.4.1 拔榫现象分析
        4.4.2 P-Δ滞回曲线分析
        4.4.3 骨架曲线分析
        4.4.4 刚度退化分析
        4.4.5 能量转换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柱脚材性劣化程度木构架的动力特性分析
    5.1 木构架自振特性分析
        5.1.1 完好木构架的自振周期和频率
        5.1.2 柱脚材性劣化40%木构架的自振周期和频率
        5.1.3 柱脚材性劣化80%木构架的自振周期和频率
        5.1.4 不同柱脚材性劣化木构架的自振频率分析
    5.2 不同简谐波幅值作用下木构架模型的动力反应
        5.2.1 不同柱脚材性劣化木构架的加速度反应
        5.2.2 不同柱脚材性劣化木构架模型的位移反应
    5.3 不同频率简谐波作用下木构架模型的动力反应
        5.3.1 不同柱脚材性劣化木构架的加速度反应
        5.3.2 不同柱脚材性劣化木构架模型的位移反应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2)太原纯阳宫建筑群价值分析与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国古建筑群研究现状
        1.3.2 太原纯阳宫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5.1 新观点
        1.5.2 新发现
        1.5.3 新角度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太原纯阳宫价值概况及选址布局
    2.1 纯阳宫概况与研究价值
        2.1.1 吕祖信仰与建筑
        2.1.2 山西纯阳三宫概况
        2.1.3 太原纯阳宫研究价值
    2.2 太原纯阳宫选址成因
        2.2.1 选址背景与宋德方营建轨迹
        2.2.2 地形环境对院落布局的影响
        2.2.3 园林艺术对院落布局的整合
    2.3 道教思想对太原纯阳宫的布局影响
        2.3.1 道教及道场的发展历史
        2.3.2 道教思想在建筑布局中的体现
        2.3.3 道教思想在园林布局中的体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太原纯阳宫院落形态及构图方式
    3.1 轴线上的建筑界面处理
        3.1.1 院落空间界面的定义
        3.1.2 轴线上的各空间界面
    3.2 界面形态的空间表达
        3.2.1 “界面”限定空间的尺度感与体验感
        3.2.2 “界面”复合灰空间的层次感与巧思
    3.3 院落空间的围合特色
        3.3.1 一进园林式院落
        3.3.2 二进扁平式四合院
        3.3.3 三进纵深式回字院
        3.3.4 四进规整式八卦院
        3.3.5 五进高耸式四合院
    3.4 院落组织的构图方式
        3.4.1 “纵深序列化”空间组织
        3.4.2 局部“明堂式”节点穿插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太原纯阳宫建筑形式及地域风格特征研究
    4.1 二进院的合院式建筑
        4.1.1 二进院建筑形式
        4.1.2 二进院与晋北合院建筑风格比较
    4.2 三进院的大院式建筑
        4.2.1 三进院建筑形式
        4.2.2 三进院与晋中大院建筑风格比较
    4.3 四进院的窑院式建筑
        4.3.1 四进院建筑形式
        4.3.2 四进院与晋西窑院建筑风格比较
    4.4 五进院的楼院式建筑
        4.4.1 五进院建筑形式
        4.4.2 五进院与晋东南楼院建筑风格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太原纯阳宫建筑技术构造特征研究
    5.1 古亭孤例形制营造
        5.1.1 古亭建筑基本形制
        5.1.2 以四进院“扇形九角攒尖亭”为例
        5.1.3 与其他地区相关形制建筑对比
    5.2 窑上建房结构
        5.2.1 “窑上建房”的同构技术
        5.2.2 以四进院“灵宝洞及二层北楼”为例
        5.2.3 与晋西窑房结构的建筑实例对比
    5.3 楼院搭接技术
        5.3.1 楼院木构挑廊技术
        5.3.2 以五进院东西厢房木结构挑廊为例
        5.3.3 与晋东南楼房结构的建筑实例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太原纯阳宫建筑艺术装饰特征研究
    6.1 屋顶脊饰及瓦作装饰
        6.1.1 素面正脊、镂空正脊与花式正脊
        6.1.2 垂脊吞口兽、正脊琉璃龙与攒尖宝瓶
        6.1.3 灰陶瓦与琉璃瓦屋顶
    6.2 屋身梁枋彩画及门窗洞样式
        6.2.1 梁枋彩画样式
        6.2.2 山墙开窗与框景漏窗
        6.2.3 隔扇门与槛窗样式
    6.3 建筑构件与晋系工艺做法
        6.3.1 孔雀蓝琉璃阑版
        6.3.2 山西琉璃匠及工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结论与价值分析
        7.1.1 建筑群选址缘由
        7.1.2 院落空间布局特征
        7.1.3 地域建筑风格与价值
    7.2 展望与不足
        7.2.1 展望
        7.2.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图片来源
    附录B:表格来源
    附录C:太原纯阳宫重修碑刻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主要问题
        1.2.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1 研究对象及相关范畴
        1.3.2 空间范畴和时间断限
    1.4 研究依据的基础理论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5.1 国外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1.5.2 国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相关的研究
        1.5.3 近代太原城市史的相关研究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论文框架
2 太原近代城市建设背景和历史分期
    2.1 太原城市的自然地理基础
        2.1.1 太原概况
        2.1.2 山川形势
        2.1.3 交通条件
        2.1.4 资源环境
    2.2 太原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
        2.2.1 行政建置沿革
        2.2.2 晋商都会
        2.2.3 地方历史名人
    2.3 近代以前太原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
        2.3.1 城市起源与城址变迁
        2.3.2 明代军事重镇及城市格局
        2.3.3 清代城市功能的转变与发展
    2.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其主要内容
        2.4.1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历史分期及依据
        2.4.2 各历史分期的主要内容
    2.5 本章小结
3 清末太原城市近代化的初步探索(1881-1911)
    3.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的萌芽和发展计划的制定
        3.1.1 太原城市管理机构与地方自治
        3.1.2 广泛探索到地方自治
    3.2 实业初创与城市近代化发展
        3.2.1 交通体系的发展
        3.2.2 城市经济职能的发展变迁
        3.2.3 城市文化教育职能的加强
    3.3 本章小结
4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活跃发展(1912-1937)
    4.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和制度建立
        4.1.1 城市建设机构的组建与发展变化
        4.1.2 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
    4.2 西方“市政建设”思想的引入和十年建设计划
        4.2.1 西方“市政”思想的引入
        4.2.2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
        4.2.3 《太原市十年建设计划》的思想评析
    4.3 若干重要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评析
        4.3.1 督军府
        4.3.2 傅公祠
        4.3.3 同蒲铁路
        4.3.4 西北实业公司
        4.3.5 环城公路
        4.3.6 学校及新式文化建筑
        4.3.7 公园整修与开放
        4.3.8 植树造林
        4.3.9 古迹保护
        4.3.10 其它市政建设
    4.4 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活跃阶段的原因
        4.4.1 特殊的政治环境
        4.4.2 太原的基本经济状况
        4.4.3 太原的人口状况
        4.4.4 具有先进思想和地方营建经验的人才推动
    4.5 阎锡山地方自治理念探源
        4.5.1 阎锡山和“山西自治”“太原试验”
        4.5.2 阎锡山的地方自治理念
    4.6 本章小结
5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37-1945)
    5.1 日本占领时期制定的《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评析
        5.1.1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产生的社会背景
        5.1.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5.1.3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的历史影响
    5.2 《太原都市计划大纲》与其它城市规划的比较
        5.2.1 与同时期华北地区其它都市计划的比较
        5.2.2 与不同时期国人制定的城市规划比较
    5.3 日本占领下的太原城市建设
        5.3.1 交通运输
        5.3.2 工矿企业
        5.3.3 水道建设
        5.3.4 其它方面建设
    5.4 本章小结
6 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1945-1949)
    6.1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建构
        6.1.1 太原的军事防御布局机制
        6.1.2 太原军事防御工事构筑设施
        6.1.3 太原军事防御体系的影响
    6.2 新中国成立前太原的城市规划
        6.2.1 建城问题讨论以及对太原城市发展方向的再认识
        6.2.2 新版城市规划生成
        6.2.3 市政改善工程
    6.3 本章小结
7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影响
    7.1 西方文化输入与太原城市规划建设的近代化
    7.2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本土化特征
    7.3 近代太原城市规划思想的历史嬗变
    7.4 太原近代城市规划建设与其它城市的比较
    7.5 对当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启示
    7.6 小结
8 结语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晋中地区文庙建筑形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一)关于全国文庙的研究
        (二)关于晋中地区文庙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搜集文献法
        (二)实地调查法
        (三)比较研究法
        (四)分析归纳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庙的演变与概况
    一、文庙的起源及发展
    二、文庙建筑的成因
        (一)儒家思想的影响
        (二)服务政治的目的
    三、晋中地区文庙概况
        (一)晋中地区地理环境述略
        (二)晋中地区文庙分布情况
        (三)晋商文化的影响
        (四)晋中地区文庙现状
第二章 晋中地区文庙建筑的总体布局和组织方式
    一、规制完整的布局特点
        (一)礼制规范、等级分明
        (二)方正严谨、中轴对称
        (三)井然有序、和谐统一
    二、庙学兼备的布局类型及特色
        (一)布局类别
        (二)布局特色
    三、程式化的建筑组织方式
第三章 晋中地区文庙建筑的空间形态
    一、循序渐进的院落空间布局
        (一)序列空间
        (二)流畅线路
    二、时代鲜明的文庙大成殿空间营造技艺
        (一)金代文庙大成殿空间营造技艺
        (二)元代文庙大成殿空间营造技艺
        (三)明清时期文庙大成殿空间营造技艺
        (四)金元至明清时期文庙建筑风格演变
    三、地域鲜明的文庙空间建筑特征
        (一)双叉手支撑脊檩
        (二)普拍枋出头阑额角柱处不出头
        (三)斜梁结构的补间铺作
第四章 晋中地区文庙建筑的装饰形态
    一、多样的装饰题材和表现手法
        (一)装饰题材
        (二)表现手法
    二、精湛丰富的装饰工艺
        (一)精致纤巧的雕刻工艺
        (二)娴熟写实的彩塑工艺
        (三)典雅华美的彩画工艺
    三、文庙建筑装饰的规律性表达
        (一)儒家教化的装饰格调
        (二)吉祥寓意的装饰主题
        (三)中正雅趣的装饰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山西灵丘石刻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
2 灵丘县石刻概况
    2.1 石刻分类
    2.2 石刻分布与存佚情况
    2.3 石刻的文献价值
3 灵丘佛教石刻文献研究
    3.1 佛教石刻概述
        3.1.1 佛教石刻时间分布与地域分布
        3.1.2 佛教石刻分类
    3.2 石刻所见之佛教信仰
        3.2.1 灵丘主要寺院及发展史
        3.2.2 佛教信仰群体及其佛教活动
        3.2.3 佛教寺院经济来源
4 灵丘道教及民间信仰石刻文献研究
    4.1 道教石刻文献研究
        4.1.1 道教石刻概述
        4.1.2 道教石刻文献的内容
    4.2 民间信仰石刻文献研究
        4.2.1 民间信仰石刻概述
        4.2.2 信仰的对象
        4.2.3 碑刻所见灵丘县民间信仰的特征
5 灵丘家族类石刻文献研究
    5.1 家族类石刻概述
    5.2 碑刻中的家族历史
        5.2.1 世家大族
        5.2.2 家训、家风
6 灵丘政治军事类石刻文献研究
    6.1 《武科名碑》中的职官、武举
    6.2 “插字号”、“茨字号”敌楼匾额及“阅视边务”碑
        6.2.1 长城与灵丘段内长城
        6.2.2 敌楼与军事边务碑
7 灵丘石刻刻工研究与辑补
    7.1 石刻刻工研究
        7.1.1 石刻刻工题署称谓及用字
        7.1.2 灵丘石刻刻工的特点
    7.2 石刻刻工辑补
8 灵丘石刻辨证与补遗
    8.1 石刻碑文辨证
    8.2 石刻补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灵丘县石刻分类表
附录 B 灵丘各乡镇庙宇供奉民间神灵石刻概况表
附录 C 灵丘县明清时期各家族成员信息概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七至八世纪唐、日陪都比较研究 ——以建置原因与城市布局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及相关概念界定
        1.选题缘由
        2.相关概念界定
    (二)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1.日文研究成果综述
        2.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3.研究成果总结与分析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1.研究方法
        2.研究意义
一、唐代陪都的布局与建设原因
    (一)唐代陪都的建设过程、特点及影响
        1.唐代洛阳的建设过程
        2.唐代的三都制
        3.五京制与唐肃宗
        4.唐代陪都设置的特点
        5.唐代陪都的影响
    (二)唐代设立陪都的原因
        1.洛阳建立的原因
        2.太原设立的原因
        3.其他陪都设立原因
    (三)陪都布局与唐代都城制度
        1.洛阳城布局
        2.太原城布局
        3.陪都布局
二、日本陪都的建设
    (一)日本陪都建设背景
        1.7-8世纪东亚政治形势
        2.日本律令制下的首都概况
        3.唐朝都城制度与文化传播
    (二)日本陪都建设经过及原因——中国化表象下的个体原因
        1.唐朝的影响:“单纯模仿说”批判
        2.分区而治与方位设置:天武时期的陪都与都城规划
        3.政治均势与权力流转:圣武时期的陪都与政治势力变迁
        4.日本早期迁都习惯与日本都城制度
        5.水陆交通完备与都城兴建
    (三)日本陪都城市布局
        1.天武时期的陪都:难波京
        2.圣武时期的陪都:难波京、恭仁京、紫香乐宫
        3.首都陪都共有空间布局原则
        4.作为日本都城格局发展环节的陪都
三、中日陪都比较
    (一)陪都设置原因与类型对比
        1.中国都城建设中的促进交流融合因素
        2.日本陪都建设中唐风化、贵族影响
        3.类型:平衡型陪都、留都制陪都与外向型陪都
        4.“辅助”含义的确定与中日陪都制度
    (二)都城布局原则异同
        1.中轴线
        2.“洛水贯都”与“斗为帝车”
        3.三朝制
        4.宫城形制比较:双重政治核心
    (三)中日陪都的不同结局
        1.中国陪都制度的持续发展与五京制的广泛采用
        2.日本陪都的尾声:保良宫、由义宫
        3.长冈京营建与难波京废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后记

(7)桂林唐代摩崖造像考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桂林摩崖造像调查与研究概况
        1.1.1 桂林摩崖造像调查
        1.1.2 桂林摩崖造像既往研究
    1.2 选题相关情况说明
        1.2.1 选题意义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难点和重点
        1.2.4 研究创新之处
        1.2.5 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桂林概况与摩崖造像分布
    2.1 桂林地理概况
    2.2 桂林历史沿革
        2.2.1 史前时期
        2.2.2 先秦时期
        2.2.3 秦汉至隋唐时期
        2.2.4 五代至清
    2.3 桂林摩崖造像分布
第三章 桂林摩崖造像分类
    3.1 桂林摩崖造像概况
        3.1.1 像龛形制
        3.1.2 造像内容与题材
    3.2 桂林摩崖造像分类
        3.2.1 佛像分类
        3.2.2 菩萨像分类
        3.2.3 弟子像分类
        3.2.4 供养人分类
第四章 桂林摩崖造像分区、分期与年代
    4.1 桂林摩崖造像分区
        4.1.1 A区
        4.1.2 B区
        4.1.3 C区
        4.1.4 D区
        4.1.5 E区
        4.1.6 F区
        4.1.7 G区
        4.1.8 H区
        4.1.9 I区
        4.1.10 J区
        4.1.11 K区
    4.2 桂林摩崖造像分组
    4.3 桂林摩崖造像分期与年代
第五章 桂林瘗龛分类、分期与来源
    5.1 桂林瘗龛分布与概况
    5.2 桂林瘗龛分类
        5.2.1 依据骨殖或舍利存放空间的开凿方式分类
        5.2.2 按朝向分类
    5.3 桂林瘗龛分期与年代
    5.4 桂林瘗龛溯源
        5.4.1 国内其他地区瘗龛概况
        5.4.2 桂林瘗龛与国内其他地区瘗龛比较
    5.5 小结
第六章 桂林摩崖造像特殊题材研究
    6.1 桂林优填王像相关问题研究
        6.1.1 桂林优填王像
        6.1.2 国内其他唐代优填王像概况
        6.1.3 桂林优填王像相关问题
    6.2 菩提瑞像及相关问题研究
        6.2.1 桂林菩提瑞像概况
        6.2.2 桂林菩提瑞像来源和背景
        6.2.3 王玄策带回摹本考证
    6.3 桂林唐代观音像相关问题研究
        6.3.1 桂林3 铺观音像概况
        6.3.2 桂林观音像双足外撇式做法考察
        6.3.3 桂林观音像功德主考察
        6.3.4 造像所反映宗教思想考察
    6.4 小结
第七章 桂林摩崖造像的地方特征及与其他地区造像的关系
    7.1 桂林摩崖造像的地方特征
        7.1.1 保留了较多印度笈多时期萨尔纳特式造像的风格
        7.1.2 特殊菩萨组合方式
        7.1.3 瘗龛独特装饰方法
    7.2 桂林唐代摩崖造像与其他地区造像的关系
        7.2.1 桂林造像与长安地区造像的关系
        7.2.2 桂林造像与洛阳地区的关系
        7.2.3 桂林造像与印度造像的关系
        7.2.4 桂林造像与广西博白宴石山摩崖造像的关系
    7.3 小结
第八章 桂林唐代佛教相关问题研究
    8.1 桂林唐代官寺研究
        8.1.1 隋唐时期桂州官寺
        8.1.2 桂州官寺的舍利瘗埋
        8.1.3 隋唐时期桂州官寺内造像
    8.2 桂林唐代造像主研究
        8.2.1 桂林唐代造像和瘗龛的题记
        8.2.2 唐代贬谪、流放桂州的官员
        8.2.3 唐代桂州的粟特人
        8.2.4 唐代桂州功德主的佛教思想
    8.3 唐代桂州的民众信仰
    8.4 唐代牛、李党争对桂林造像的影响
    8.5 唐末佛教与时局在桂州的映射
        8.5.1 唐末的崇佛与度僧
        8.5.2 唐末岭南的动荡
    8.6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山西晋南地区寺观建筑中的琉璃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晋南寺观建筑琉璃生成背景及发展
    2.1 晋南地区地理历史概况
        2.1.1 晋南地区地理环境
        2.1.2 晋南地区人文环境
        2.1.3 晋南寺观建筑概况
    2.2 琉璃的定义
        2.2.1 琉璃的起源
        2.2.2 琉璃与料器的区别
        2.2.3 琉璃与珐华的区别
    2.3 琉璃的工艺流程
        2.3.1 原料
        2.3.2 制坯
        2.3.3 干燥
        2.3.4 釉料
        2.3.5 施釉
        2.3.6 烧成
    2.4 琉璃的分类及特征
        2.4.1 建筑琉璃
        2.4.2 实用琉璃
    2.5 晋南琉璃的发展脉络
第三章 晋南寺观建筑琉璃实例
    3.1 宋金晋南寺观建筑琉璃实例
    3.2 元代晋南寺观建筑琉璃实例
        3.2.1 元代永乐宫琉璃
        3.2.2 元代其他琉璃作品分析
        3.2.3 元代晋南寺观琉璃特点
    3.3 明代晋南寺观建筑琉璃实例
        3.3.1 明代广胜寺
        3.3.2 明代其他琉璃作品分析
        3.3.3 明代晋南寺观琉璃特点
    3.4 清代晋南寺观建筑琉璃实例
        3.4.1 清代关帝庙
        3.4.2 清代其他琉璃作品分析
        3.4.3 清代晋南寺观琉璃特点
    3.5 元明清三代晋南寺观琉璃特点比较
第四章 晋南寺观建筑琉璃艺术特征分析
    4.1 丰富多样的题材
        4.1.1 庄严肃穆的宗教题材
        4.1.2 朴实亲民的民俗题材
        4.1.3 生动写实的动植物题材与自然题材
    4.2 特点鲜明的造型
        4.2.1 人物造型
        4.2.2 动植物造型
        4.2.3 建筑造型
    4.3 缤纷华丽的色彩
        4.3.1 时代变化
        4.3.2 颜色象征
        4.3.3 晋南琉璃色彩特点
    4.4 晋南寺观琉璃与其他地区琉璃比较
        4.4.1 京津冀地区琉璃特点
        4.4.2 岭南地区琉璃特点
        4.4.3 闽粤台地区琉璃特点
        4.4.4 晋南寺观琉璃与其他地区琉璃之异同
    4.5 晋南琉璃与台湾交趾陶特点比较
        4.5.1 工艺手法上的差异
        4.5.2 配色造型上的变化
        4.5.3 内容题材上的不同
    4.6 晋南寺观琉璃特点
第五章 晋南寺观建筑琉璃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5.1 晋南琉璃现状—河津吕氏琉璃世家
        5.1.1 河津吕氏琉璃传承及历史成就
        5.1.2 河津吕氏琉璃现状
    5.2 现代建筑中的琉璃装饰
        5.2.1 建筑琉璃制品应用的意义
        5.2.2 我国建筑琉璃制品现状
    5.3 现代晋南琉璃建筑实例
        5.3.1 民居装饰与园林绿化中的使用
        5.3.2 古建修复中的使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9)明清大同城合院民居建筑与街坊空间形态构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为何研究大同城合院民居建筑?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大同城市与建筑历史研究概述
        1.2.2 合院民居建筑研究概述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3.3 研究材料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明清大同城市的建城环境与形态特征
    2.1 大同城市区域的地理环境
        2.1.1 自然地理环境
        2.1.2 人文地理环境
    2.2 明代大同城的城市建设与发展
        2.2.1 大同历代主要城址的建置沿革
        2.2.2 明代大同城的兴建与完善
        2.2.3 军事重镇的商业化转型
    2.3 明清大同城市形态与建筑总体布局
        2.3.1 城市的平面结构
        2.3.2 “主要建筑”占据的位置
        2.3.3 居住区与商业的分布
    2.4 明清大同城的里坊街巷结构
        2.4.1 “四坊之城”还是“十六坊之城”
        2.4.2 北魏平城的十六里坊遗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街坊巷道与合院建筑的形态构成
    3.1 合院建筑组合构成的街坊形态
        3.1.1 新型街坊的生成
        3.1.2 旧有街坊的形态构成
    3.2 街坊结构控制下的合院建筑构成
        3.2.1 条状街坊中的合院建筑
        3.2.2 片状街坊中的合院建筑
    3.3 街巷形态与宅院空间布局的关系
        3.3.1 街道走向对宅院平面的影响
        3.3.2 合院建筑对街巷形态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合院民居建筑的空间构成与功能分化
    4.1 合院民居的空间类型与原型
        4.1.1 原型—单进阔院的典型范式
        4.1.2 类型—合院住宅的构成原则
    4.2 合院外部空间的衔接与调适
        4.2.1 建筑方位与入口开设
        4.2.2 庭院空间的形态分化
        4.2.3 “弹性空间”的调节
    4.3 宅院功能房间的等级分化
        4.3.1 “正”与“厢”—房屋朝向与等级分化
        4.3.2 “厅”与“堂”—宅院的核心功能房间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院民居建筑的结构与建造
    5.1 结构框架的支撑
        5.1.1 框架的控制与稳定性
        5.1.2 屋顶构架的分隔
        5.1.3 结构形态的地域性
    5.2 围护性表皮的包裹
        5.2.1 墙体围合
        5.2.2 屋顶覆盖
        5.2.3 门窗开设
    5.3 火炕—起居生活的中心
        5.3.1 位置与尺度
        5.3.2 系统的功能与意义
    5.4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同城合院民居类型统计表
附录B 大同城合院民居建筑测绘图录
附录C 晋系建筑与清代官式主要构件不同术语对照表
附录D 大同地区民居建筑的俚语和词汇
附录E 大同城民国年间商铺统计表
附录F 大同市城区不可移动文物与历史建筑一览表
附录G 大同市历史文化街区历史街巷保护规划图

(10)历史时期山西汾河流域水稻种植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体系
    五、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汾河流域的自然、社会条件与早期水稻种植
    第一节 汾河流域自然条件
    第二节 汾河流域社会条件
    第三节 宋元以前汾河流域的水稻种植
第二章 宋元时期汾河流域水稻种植
    第一节 北宋时期汾河流域水稻种植的发展
    第二节 金元时期汾河流域水稻种植低谷
第三章 明清时期汾河流域水稻种植
    第一节 明清时期山西水稻种植概况
    第二节 明代前中期汾河流域水稻种植的发展
    第三节 明代后期汾河流域水稻种植的衰退
    第四节 清康乾时期汾河流域水稻种植的高峰
    第五节 清康乾之后汾河流域水稻种植的衰退
第四章 影响汾河流域水稻种植的因素
    第一节 气候因素
    第二节 自然灾害
    第三节 政府政策及地方官员的推广
    第四节 水利开发与管理
第五章 汾河流域植稻的作用与影响
    第一节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三节 对农业环境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四、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的珍贵资料——记山西太原晋词(论文参考文献)

  • [1]古建筑六等材木构架在柱脚材性劣化下的力学性能分析[D]. 罗帅君.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太原纯阳宫建筑群价值分析与特征研究[D]. 王砚琪.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近代太原城市规划与建设历史研究(1881-1949)[D]. 李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晋中地区文庙建筑形态设计研究[D]. 王静. 河南大学, 2020(02)
  • [5]山西灵丘石刻整理与研究[D]. 王娜.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七至八世纪唐、日陪都比较研究 ——以建置原因与城市布局为中心[D]. 王艺深.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桂林唐代摩崖造像考古学研究[D]. 刘勇. 西北大学, 2019(04)
  • [8]山西晋南地区寺观建筑中的琉璃艺术研究[D]. 赵玢. 太原理工大学, 2019(09)
  • [9]明清大同城合院民居建筑与街坊空间形态构成机制研究[D]. 张杰. 湖南大学, 2019(07)
  • [10]历史时期山西汾河流域水稻种植变迁研究[D]. 王威.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的珍贵资料——山西太原晋词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