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指标论文-辛小为,唐训全

诱发指标论文-辛小为,唐训全

导读:本文包含了诱发指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强降雨,地质灾害,指标

诱发指标论文文献综述

辛小为,唐训全[1](2019)在《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指标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强降雨天很容易产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情况,基于此,文章从强降雨产生的地质灾害影响及灾害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了降雨与地质灾害发生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对强降雨下地质灾害发生气象预警工作带来一定帮助。(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24期)

刘建秀,林岭,吴梅婷,方龑[2](2016)在《基于脑波超慢涨落技术对1小时Flanker任务诱发运动员中枢疲劳的多指标测评》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脑波超慢涨落技术(ET)是否可有效检测认知加工任务诱发的中枢疲劳,以及ET疲劳指数与心率变异性(HRV)、行为学指标和主观体力感觉量表(RPE)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是否执行Flanker任务为自变量,RPE量表、行为学数据(正确率和反应时)、HRV、ET指标为因变量,以35名大学生运动员为被试(20名为实验组、15名为对照组),进行组间、时间序列纵向实验设计。结果:RPE结果显示测试时间的主效应显着,F(1,33)=30.93,P<0.001,η~2=0.48。组别的主效应显着,F(1,33)=44.55,P<0.001,η~2=0.57。测试时间和组别有交互作用,F(1,33)=22.72,P<0.001,η~2=0.41。疲劳组正确率在不同时段有显着性差异,F(3,42)=35.83,P<0.001,η~2=0.73。反应时在不同时段差异性差异,F(3,42)=24.08,P<0.001,η~2=0.68。除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外(P>0.05),HRV各指标在不同时段差异性显着。ET与RPE呈显着性正相关,ET与心率变异性中的低频(LF)、高频(HF)、低频高频比(LF/HF)均呈中度相关,ET与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无显着性相关,ET与反应时呈中度正相关,与正确率无显着性相关。此外,正确率和反应时呈现正相关。结论:1小时的Flanker任务可以诱导中枢疲劳,可将31~45 min作为应激反应期,46~60 min作为重度疲劳期;实验室认知操作任务诱发的中枢疲劳可以引起神经递质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可以通过ET检测;ET疲劳指数与HRV指标、行为学指标和RPE测试结果具有相关性,可综合运用上述指标全面评价运动员中枢疲劳。(本文来源于《中国运动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09期)

刘世业,梁仁全,李灿,杨品兴,苏春梅[3](2016)在《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指标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浦北县境内2006—2013年期间不同强降水天气过程有效降雨量累计与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分析,结合县域地形、地貌等地质环境,分区域建立了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的预警指标体系,经过2014-2015年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服务检验,结果与实况基本相符。这一结果对今后开展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警服务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2016年中国-东盟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期刊2016-09-11)

刘世业,梁仁全,李灿,杨品兴,苏春梅[4](2015)在《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指标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浦北县境内2006—2013年期间不同强降水天气过程有效降雨量累计与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分析,结合县域地形、地貌等地质环境,分区域建立了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的预警指标体系,经过2014-2015年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服务检验,结果与实况基本相符。这一结果对今后开展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警服务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气象研究与应用》期刊2015年04期)

蔡佳佳,刘振珂,李吉华,李自发,徐凯勇[5](2015)在《大鲵肉对D-半乳糖诱发小鼠衰老相关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大鲵肉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的抗衰老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KM小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衰老模型组、阳性对照(Vit E)组和大鲵肉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以D-半乳糖诱发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方法造模,腹腔注射D-半乳糖水溶液125 mg/(kg·d);空白对照组注射同体积注射用水,持续7周;大鲵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自由采食16、32、48 mg/(g·d)大鲵肉质,阳性对照组灌胃100 mg/(kg·d)Vit E水溶液,空白对照组灌胃同体积注射用水,持续8周。8周后观察大鲵肉对衰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基本体征的影响,并检测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端粒酶(TE)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衰老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增加明显减少,血清SOD和端粒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大鲵肉各剂量组小鼠体质量增加升高,血清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减少(P<0.05);大鲵肉低、中剂量组小鼠血清端粒酶活性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鲵肉高剂量组及VE组小鼠血清端粒酶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大鲵肉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模型小鼠有抗衰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小鼠血清SOD、端粒酶活性,减少MDA含量有关。(本文来源于《西部中医药》期刊2015年07期)

王刘强,宋应华,葛继钢,袁林,郑猛[6](2015)在《低氧与训练双重环境诱发运动员部分血象指标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寻低氧与训练(Hi Hi L)o模式对赛艇LW4X运动员部分血象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高住高练低训"模式,以优秀LW4X艇为对象,在其正常训练(训练负荷采用"2大1小的模式")的基础上,迭加进行6周低氧训练。并测试其低氧训练前、中、后机能、运动学指标。结果 LW4X艇型4人2 000 m测功仪成绩由平均7:24秒提高至7:15秒。4人P4功率均出现提高,提高幅度小于2 000 m测功仪成绩提高的幅度。叁级负荷测试显示,4人在各级负荷功率下,测试值与基础值相比,均高出10~15W。血红蛋白整体出现2个高点,第一个高点较少受训练负荷的影响,至出仓第6周出现第2个高点。结论 Hi Hi Lo环境模式可以作为提高优秀LW4X运动员测功仪2 000 m成绩的一种训练方法;Hi Hi Lo环境模式在引起优秀LW4X运动员血红蛋白变化上,前2周负荷刺激不足以改变低氧引发血红蛋白升高的变化趋势。(本文来源于《现代预防医学》期刊2015年03期)

张华,吴丛月,王波[7](2013)在《止血带诱发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指标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指标的水平变化及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敏感的指标。方法选择20例ASA分级Ⅰ~Ⅱ级患者,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分别于上止血带前(T1)、松止血带后5min(T2)、30min(T3)、120min(T4)四个时间点抽取上臂肘正中静脉血,测定血浆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8(IL-8)、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的血浆浓度。结果四个时间点CK、MDA血浆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14.39、37.05,P均<0.05),且与T1比较,CK、MDA血浆浓度在T2、T3、T4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70、-5.45、-5.73;-7.48、-9.69、-8.09,P均<0.05)。TNF-α、IL-8血浆浓度在四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25.86、30.52,P均<0.05),且与T1比较,在T2时变化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39、-0.48,P均>0.05),在T3、T4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6.22、-6.65;-6.62、-7.31,P均<0.05)。NO、LDH血浆浓度在各时点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0.30、0.02,P均>0.05)。结论常规使用止血带可诱发肢体缺血再灌注后炎症介质的释放,CK、MDA、TNF-α、IL-8对由止血带诱发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比NO和LDH更敏感,其中CK、MDA在松止血带5min时就已经升高。(本文来源于《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期刊2013年02期)

王乐军,陆爱云,范年春,郑樊慧,董菲[8](2013)在《表面肌电信号指标评价低负荷等长收缩诱发屈肘肌疲劳的敏感性和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表面肌电(sEMG)信号指标评定低负荷等长收缩诱发运动性肌肉疲劳的敏感性和稳定性,为疲劳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15名男性青年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先测试受试者屈肘关节最大自主收缩力矩(Maximal Voluntary Contration,MVC),令受试者右臂腕部拉住可在肘关节处产生20%MVC的重物,记录右侧肱桡肌和肱二头肌sEMG,至不能坚持负荷时结束实验。计算时域指标均方根振幅(RMS),基于傅里叶变换计算中值频率(MF)和平均功率频率(MPF),基于小波包分析计算中值频率(MDF)和平均功率频率(MNF),基于非线性分析计算Lempel-Ziv复杂度C(n)。评定上述指标在低负荷等长收缩诱发屈肘肌疲劳方面的敏感性和稳定性。结果:肱二头肌与肱桡肌sEMG的RMS随负荷实验持续时间延长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而MF、MPF、MDF、MNF、C(n)则表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MF、MPF、MDF、MNF、C(n)与负荷运动持续时间之间具有显着负相关,RMS与负荷运动持续时间之间具有显着的正相关。肱二头肌与肱桡肌RMS反映疲劳的敏感性和稳定性优于其他指标。结论:由于低负荷收缩诱发疲劳引起募集运动单位数量增加等因素作用,RMS表现出较显着的增加趋势,是评定由低负荷等长收缩诱发屈肘肌疲劳的较好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运动医学杂志》期刊2013年02期)

曹玉珍,张秀英[9](2011)在《高脂饲料诱发C57BL/6J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指标的动态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观察高脂饲料诱发的C57BL/6J小鼠血脂、转氨酶和肝脏脂质的动态变化。C57BL/6J分成基础饲料组和高脂饲料组,在给予高脂饲料后5、7、9、11周采血检测血脂、转氨酶,并制成10%肝匀浆检测肝脏脂质。取肝脏HE染色、油红O染色作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给予高脂饲料5周小鼠血脂TC和ALT显着升高,7~9周稳定,11周稍有下降。肝脏显示明显病理学损伤,呈现轻至中度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脂饲料引起C57BL/6J小鼠血脂TC和ALT升高迅速、明显,适合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制作。(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邹乐乐,金菊良,周玉良[10](2010)在《基于遗传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水库诱发地震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筛选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库诱发地震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反映了水库诱发地震风险因子与研究地区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交互作用关系,建立该指标体系需要地震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工程学的综合集成研究。根据水库诱发地震与所在地区社会经济系统交互作用的机理分析,提出了由危险性、易损性、减灾能力、灾情4个子系统组成水库诱发地震综合风险系统。由这些子系统及其二级评价指标组成水库诱发地震综合风险评价的初步指标体系,再利用专家咨询信息,采用遗传模糊层次分析法筛选该初步指标体系,从而建立了水库诱发地震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可用于水库诱发地震综合风险评价,为构建水库诱发地震综合风险预警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2010年04期)

诱发指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脑波超慢涨落技术(ET)是否可有效检测认知加工任务诱发的中枢疲劳,以及ET疲劳指数与心率变异性(HRV)、行为学指标和主观体力感觉量表(RPE)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是否执行Flanker任务为自变量,RPE量表、行为学数据(正确率和反应时)、HRV、ET指标为因变量,以35名大学生运动员为被试(20名为实验组、15名为对照组),进行组间、时间序列纵向实验设计。结果:RPE结果显示测试时间的主效应显着,F(1,33)=30.93,P<0.001,η~2=0.48。组别的主效应显着,F(1,33)=44.55,P<0.001,η~2=0.57。测试时间和组别有交互作用,F(1,33)=22.72,P<0.001,η~2=0.41。疲劳组正确率在不同时段有显着性差异,F(3,42)=35.83,P<0.001,η~2=0.73。反应时在不同时段差异性差异,F(3,42)=24.08,P<0.001,η~2=0.68。除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外(P>0.05),HRV各指标在不同时段差异性显着。ET与RPE呈显着性正相关,ET与心率变异性中的低频(LF)、高频(HF)、低频高频比(LF/HF)均呈中度相关,ET与SD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无显着性相关,ET与反应时呈中度正相关,与正确率无显着性相关。此外,正确率和反应时呈现正相关。结论:1小时的Flanker任务可以诱导中枢疲劳,可将31~45 min作为应激反应期,46~60 min作为重度疲劳期;实验室认知操作任务诱发的中枢疲劳可以引起神经递质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可以通过ET检测;ET疲劳指数与HRV指标、行为学指标和RPE测试结果具有相关性,可综合运用上述指标全面评价运动员中枢疲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诱发指标论文参考文献

[1].辛小为,唐训全.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指标及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9

[2].刘建秀,林岭,吴梅婷,方龑.基于脑波超慢涨落技术对1小时Flanker任务诱发运动员中枢疲劳的多指标测评[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6

[3].刘世业,梁仁全,李灿,杨品兴,苏春梅.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指标及应用研究[C].2016年中国-东盟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2016

[4].刘世业,梁仁全,李灿,杨品兴,苏春梅.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指标及应用研究[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5

[5].蔡佳佳,刘振珂,李吉华,李自发,徐凯勇.大鲵肉对D-半乳糖诱发小鼠衰老相关指标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5

[6].王刘强,宋应华,葛继钢,袁林,郑猛.低氧与训练双重环境诱发运动员部分血象指标变化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5

[7].张华,吴丛月,王波.止血带诱发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指标的临床观察[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3

[8].王乐军,陆爱云,范年春,郑樊慧,董菲.表面肌电信号指标评价低负荷等长收缩诱发屈肘肌疲劳的敏感性和稳定性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3

[9].曹玉珍,张秀英.高脂饲料诱发C57BL/6J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指标的动态观察[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

[10].邹乐乐,金菊良,周玉良.基于遗传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水库诱发地震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筛选模型[J].地震地质.2010

标签:;  ;  ;  

诱发指标论文-辛小为,唐训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