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毛虫治疗刺伤的分析

松毛虫治疗刺伤的分析

一、眼松毛虫刺伤治疗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谢司凤[1](2020)在《雷州半岛几种红树植物叶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Corynespora cassiicola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指出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可海陆两栖的一种特殊木本植物群落,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极大的潜在药用等价值。近年来随着环境、生态等条件的变化,红树病害发生越来越严重,有的病害已对红树林的健康生长造成了威胁。为明确近年来红树植物病害的发生状况,本文对广东省雷州半岛红树林病害及其发生状况进行调查,对几种新病害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普遍发生的老鼠簕叶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⑴2019年对雷州半岛东海岛、库竹大桥、高桥等红树林区红树植物病害进行了调查,分别在红树植物老鼠簕、无瓣海桑、卤蕨和海漆叶片上共发现目前尚未见报道的4种新的叶斑病,它们均为零星发生。⑵以PDA为培养基,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新发现的4种病害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根据病原菌形态特征和ITS、TUB2、GAPDH、CHS-1、ACT、TEF-1α等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红树植物老鼠簕叶斑病、无瓣海桑叶斑病、卤蕨叶斑病、海漆叶斑病的病原菌分别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乳白色菌落黑孢霉(Nigrospora lacticolonia)、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⑶老鼠簕叶斑病病原菌菌株ALY1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VB2培养基最有利于该菌菌丝生长;其生长温度范围为10℃~35℃,以25℃~28℃最适;p H3.0~p H12.0范围内菌丝均可生长,以p H6.0~p H7.0最适;光照对该菌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菌丝在4%~8%盐度范围仍可较好生长。

张舒瑶[2](2017)在《黄帝陵侧柏叶枯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田间防治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陕西省延安市黄帝陵侧柏叶枯病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以及形态和分子鉴定,并依据前期研究结果进一步通过田间防治试验筛选出了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杀菌剂,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室内分离鉴定,初步确定黄帝陵侧柏叶枯病病原菌为细立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gracilis)和细交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e)。2.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P.gracilis和A.alternate均可导致盆栽侧柏苗枝叶出现感病症状。3.田间药效试验表明4种供试药剂均对侧柏叶枯病具有一定的防效,其中45%戊唑醇·咪鲜胺水乳剂防治效果最好,第四次施药10 d在两块试验地防治效果分别为80.35%和84.03%;其次为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水乳剂。4.利用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对园区大面积防治试验表明对侧柏幼林叶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到了75.49%;其次,对黄帝庙园内的古柏群防治效果为68.93%;对黄帝墓前登道两侧的古柏群防治效果为65.45%;对山坡上古柏林防治效果略低,为62.59%。5.对比2015年和2016年黄帝陵庙园内19棵古柏健康等级状况综合评价结果可以看出,经过一系列的保护措施,黄帝陵轩辕庙内古柏健康状况有明显的提高;2016年古柏叶枯病病情指数调查显示侧柏叶枯病也取得了很好的防治。

冯胜男[3](2016)在《11种生物源农药对6种农林害虫的生物活性测定》文中研究表明枸杞蚜虫Aphis sp.、枸杞木虱Paratrioza sinica Yang&Li、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白星花金龟Protaetia brevitarsis Lewis、春尺蠖Apocheima cinerarius Erschoff是常见的农林害虫,给一些作物产区和林地造成了严重危害,影响作物产量及景观。为研究常见的植物源农药针对上述昆虫的的药效,本文选取5.0%鱼藤酮微乳剂、1.2%烟碱·苦参碱乳油等11种药剂,测定了其对枸杞蚜虫、枸杞木虱、棉蚜、杨扇舟蛾等害虫的生物活性,同时进行了不同菌株白僵菌对白星花金龟幼虫和春尺蠖幼虫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主要结果如下:1.3种植物源药剂对枸杞蚜虫的室内毒力测定1.2%烟碱·苦参碱乳油、5.0%鱼藤酮微乳剂和5.0%桉油精乳油对枸杞蚜虫的毒力表现出较大的差异,5.0%鱼藤酮微乳剂对枸杞蚜虫的杀虫效果最好;1.2%烟碱·苦参碱乳油虽然对枸杞蚜虫具有杀虫效果,但蚜虫死亡率整体不高,杀虫效果一般。2.4种植物源药剂对枸杞木虱的室内毒力测定研究表明,3.6%烟碱·苦参碱微囊悬浮剂、5.0%鱼藤酮乳油、0.3%苦参碱水剂、对枸杞木虱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0.3%印楝素乳油相对来说对枸杞木虱的防治效果相对较差。3.3种植物源药剂对棉蚜的室内毒力测定研究表明,7.5%鱼藤酮乳油、1.5%除虫菊素水乳剂、0.6%苦参碱水剂对棉蚜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4.3种植物源药剂对杨扇舟蛾的室内毒力测定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1.5%除虫菊素水剂,5%桉油精乳油,1.2%烟碱·苦参碱乳油对杨扇舟蛾的杀虫率相差不大,杀虫效果都很好。5.不同菌株白僵菌对白星花金龟的室内毒力测定不同菌株白僵菌的侵染能力大小顺序为Bb04>Bb03>Bb01>Bb02。6.不同菌株白僵菌对春尺蠖的室内毒力测定不同菌株白僵菌对春尺蠖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表明,不同菌株白僵菌对春尺蠖幼虫的毒力大小顺序为Bb03>Bb02>Bb01>Bb05>Bb04。

倪先鹏[4](2015)在《檀香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其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檀香(Santalum album Linn.)是檀香科(Santalaceae)檀香属的一种半寄生小乔木,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檀香用途广泛,在香料、医药、护肤保养品、雕刻等行业均有应用。檀香生长极其缓慢,通常数十年才能成材,是生长最缓慢的树种之一。檀香炭疽病近年来较严重,相关研究报道甚少。本论文以檀香炭疽病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形态学和分子学鉴定檀香炭疽病病菌,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从8种常用杀菌剂中选效果较好的药剂在不同檀香混交林进行林间防效试验,建立檀香炭疽病无公害防治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檀香炭疽病菌分离与鉴定从檀香炭疽病典型病叶上分离到炭疽病菌,该病原菌菌落在PDA培养基上呈圆形,边缘整齐,浓厚,绒毛状。菌丝最初为白色,随着生长,菌丝逐渐变灰,但最边缘仍为白色菌丝,菌落背面呈墨绿色。培养5d后,病原菌产生橘红色分生孢子团。镜检菌丝为有隔菌丝,且分枝大多在基部。分生孢子形态基本一致,均为单胞、圆柱状、无色、两端钝圆,大小为(10-20)×(3.5-6.0)μm,分生孢子附着胞褐色,形态不一。通过rDNA-ITS序列分析,发现该病原菌与Colletotrichum cruticola(登录号为KC702988.1)同源性达到99%。用MEGA5.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该病原菌为果生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2)檀香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檀香炭疽病菌菌丝在10~35℃范围内均能生长,30℃时生长最好,培养5d后菌落直径达6.85cm;分生孢子在10~35℃均能萌发,最适萌发温度为30℃,15h后的萌发率为84.5%。当pH为3.0~11.0时,菌丝均能生长,最有利于病原菌生长的pH=6.0,此时菌落直径为6.92cm;在pH 3.0~11.0范围内分生孢子均能萌发,当pH值为5.0时孢子萌发率最高达94.7%。连续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连续黑暗有利于孢子萌发。实验所选8种碳源中,该病原菌对蔗糖的利用率最高,培养5d后菌落直径达7.91cm,培养15h分生孢子萌发率也高达88%;该病原菌在实验所选7种氮源制成的培养液中均能生长,但在以蛋白胨为氮源时菌丝生长最为旺盛,培养5d后菌丝干重达1.06g;但最有利于产孢的氮源为尿素。檀香炭疽病林间消长规律为当年11月到次年4月发病较少,随着温度和湿度增加,5-7月病情缓慢加重,8-10月上旬为发病高峰期。(3)檀香炭疽病无公害防治技术檀香不同种植模式炭疽病发病情况有所不同,但发病率和发病严重程度有差异。檀香纯林发病最严重,发病率为84.61%,檀香×母生混交林次之,发病率为81.24%,檀香×降香黄檀混交林最轻,发病率为79.37%,不同种植模式炭疽病发病差异不大。室内毒力测定表明80%醚菌酯、70%甲基托布津、3%中生菌素对檀香炭疽病菌的防治效果较好,EC50分别为6.6751mg/L、4.5017mg/L、5.3600mg/L。檀香不同种植模式的人工林分别喷施80%醚菌酯、70%甲基托布津、3%中生菌素三种无公害药剂,结果表明:80%醚菌酯4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3%中生菌素900倍液这三种药剂对檀香炭疽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第二次施药7d后调查,施用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对檀香炭疽病的防效最好,檀香不同种植模式人工林防效分别为61.13%、62.37%、62.35%;80%醚菌酯对檀香炭疽病的防效最差。

王忠跃[5](2014)在《防控葡萄根瘤蚜复种植物筛选及防控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葡萄根瘤蚜起源于北美落基山脉东部,是世界范围内葡萄生产中的毁灭性害虫。自葡萄根瘤蚜1867年在法国被发现并迅速传遍欧洲及世界主要葡萄种植区,使葡萄种植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后,科学家们曾经探索和尝试了各种防治手段,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植物检疫等都用于防控葡萄根瘤蚜,但最终证实只有以起源美洲的Vitis属植物为砧木进行嫁接栽培结合植物检疫才是防控葡萄根瘤蚜最为有效的手段,并且自1930年以来广泛的用于葡萄根瘤蚜的防控,而在此之后其它措施的研究也受到削弱。然而嫁接抗虫砧木因为与根瘤蚜的协同进化而产生抗性,1983年第一次监测到葡萄抗根瘤蚜砧木AxR#1抗性失效,并在美国加州造成巨额损失,之后不断有葡萄根瘤蚜遗传多态性及与寄主的协调进化关系或发现抗虫砧木抗性丧失的文献报道。因此,探索其他更加有效的手段防控葡萄根瘤蚜,成为世界上一项重要的技术需求和研究热点,也是我国保障葡萄产业正常发展的重大技术需求。因此,本研究探索了复合种植方法防治葡萄根瘤蚜的可行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烟草根系提取液对葡萄根瘤蚜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烟草根系物质及烟碱均对葡萄根瘤蚜具有生物活性,使根瘤蚜死亡率增加、若蚜发育历期延长和成蚜寿命缩短、繁殖率降低。田间试验证实,葡萄园复种烟草能够有效防治葡萄根瘤蚜,葡萄根瘤蚜种群数量下降、新根数量增加、树势得到恢复、葡萄产量和质量得到提高;三年持续种植烟草,使葡萄根瘤蚜种群数量持续降低,树势得到恢复。这一研究结果,证实复种植物之间根系交叉可以把具有杀虫活性的次生代谢物质输送到土壤中的靶标,复合种植植物持续释放次生代谢物质,达到长效控制病虫害种群的目的。本试验证实了复合种植方法防治葡萄根瘤蚜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也为寻找葡萄园能够防控根瘤蚜的系列复合种植植物提供思路和依据。(2)按照本研究复合种植植物的筛选要求,通过资料查询和咨询专家,从文献报道中查询到的94种具有杀虫活性物质的中草药种类中,筛选了牛膝、罗勒等18种中草药植物,并进行葡萄园复种种植试验,对出苗率、叶片面积、株高、种子千粒重及发芽率等进行了测定。通过对测定和观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牛膝、紫苑、罗勒、紫苏、薄荷、猫薄荷、决明子等7种中草药的数据与资料上这些植物生长性状的描述一致,能够在葡萄架下正常生长,作为备选植物进行下一步试验。(3)室内生物测定证实了牛膝、紫苑等7种中药的根系中的物质均能降低葡萄根瘤蚜存活率、延长若蚜发育历期和缩短成蚜寿命、减少产卵量等;盆栽试验证实,这7种中草药与葡萄混合种植,也表现出显着影响,表现为新根数量多、种群数量小、新根受害率低,说明中草药的根系中的杀虫物质可以通过根系分泌到达土壤环境,接触根系上的靶标;并且,这种对葡萄根瘤蚜的影响和防治效果,室内试验和盆栽试验一致,防控效果的顺序为:牛膝>紫苑>罗勒>决明子>紫苏>猫薄荷>薄荷。盆栽试验同时证实,葡萄园栽种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对防治葡萄根瘤蚜有明显作用;从盆栽试验的两种接种方式结果对比看,葡萄园复种植物的种植时间长短对防控效果有影响,种植时间越长防控效果越好,不但说明了杀虫活性物质可能在土壤中积累,也同时说明在没有被感染的葡萄园种植筛选的防控根瘤蚜复种植物,可能对葡萄根瘤蚜在田间的传播扩散有抑制作用。室内生物测定测试了牛膝、紫苑等7种中草药粗提液对葡萄根瘤蚜一龄若蚜对葡萄根瘤蚜嗅觉行为反应,结果显示各处理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没有明显的吸引或驱避作用。这一结果表明,这些复种植物对葡萄根瘤蚜的影响可能是通过次生代谢物质的触杀或胃毒作用实现的,与挥发性物质的味觉作用无关。(4)对牛膝根系已知的104种化学成分中能够得到的22种进行了对葡萄根瘤蚜活性活性的室内生物测定,证实了β-蜕皮甾酮是对葡萄根瘤蚜的高活性物质。经根系粗提液和纯β-蜕皮甾酮的生物测定结果LC50显示,在同等β-蜕皮甾酮剂量情况下,根系粗提液的活性明显高于纯β-蜕皮甾酮,说明牛膝根系中还有其他对葡萄根瘤蚜有效的活性物质或者是β-蜕皮甾酮与其他化合物有协同增效作用。这一研究结果,不但揭示了牛膝中β-蜕皮甾酮的杀虫活性,也为β-蜕皮甾酮对其他种类害虫的生物活性研究及田间使用等虫害防控技术的开发探讨提供了基础。测定结果显示,葡萄园种植的牛膝根中β-蜕皮甾酮含量与市场上购买的作为中草药的牛膝含量基本一致。(5)携带病毒毒源葡萄混合种植中草药及摩擦接种,试验了5种备选的中草药植物感染、携带和传播10种我国存在的葡萄重要病毒的可能性。RT-PCR检测结果显示,所有试验中草药植株的被测病毒均无目的条带,不携带任何所检验的病毒,证实这5种中草药植物没有携带这10种病毒,也没有通过接种传播到5种中草药植株上;文献报道及网站查询,这五种中草药也没有被葡萄病毒侵染的报道。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葡萄园中种植这5种中草药没有携带、感染和传播重要葡萄病毒的风险。(6)使用根际土淋溶液、复合种植等处理方式,对筛选的牛膝、紫苑和荆芥通过葡萄盆栽试验进行了化感作用测定。结果显示:根际土的土壤浸提液对葡萄萌发及葡萄苗生长虽有一定的影响,但差异并不显着;中草药与葡萄混合种植对葡萄枝条萌芽、地上及地下部分生长量也无显着影响。葡萄园复种其他植物,不能对葡萄的种植和生长有负面的化感作用,是选择葡萄园复种植物的前提条件之一。本研究结果说明,葡萄园可以与牛膝、紫苑和荆芥等三种中草药进行单季复合种植;连续复合种植同一种中草药,是否存在对葡萄有负面作用的风险,需要进一步试验测试和验证。

刘蕾[6](2014)在《五倍子对鳙鱼消化机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文中提出目前,随着淡水鱼集约化养殖业的发展,淡水鱼类的疾病控制成为首要问题。抗生素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水产养殖业的疾病问题。但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病菌的耐药性和适应能力也在不断加强,并且抗生素的副作用强、残留大等缺点是显而易见的。中草药以其耐药性小、毒性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研究表明中药五倍子具有抗菌、消炎、收敛、抗病毒等作用,其抗菌作用在水产养殖中已经得到应用。本试验以鳙鱼为研究对象,在鳙鱼的基础饵料中添加0.50%、1.00%、2.00%的醇提五倍子提取物及0.50%、1.00%、2.00%水提五倍子提取物。饲养第15d、30d、45d采集肠道内容物样本及肠道组织样本,检测其消化指标,目的是研究不同提取方式、不同浓度五倍子对鳙鱼消化机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养15d后五倍子试验组的Trypsin活力及Lipase活力低于对照组,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试验组中除了C2.00%组,其余各组这两种酶活力均有所提高,各组之间Trypsin活力各组均不显着(P>0.05),C2.00%组始终低于对照组,45d C2.00%组Lipase活力低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Amylas活力差异不显着(P>0.05),但试验组各组始终高于对照组。肠道绒毛高度及V/C的值与Trypsin活力的趋势接近,试验组除C2.00%组外,前肠及后肠的V/C值较对照组比差异不显着(P>0.05),但低浓度组在后期结果高于对照组,C2.00%组值最低,其30d后肠绒毛高度显着低于对照组及S0.50%组、S1.00%组、C0.50%组P<(0.05)。饲养第15d、30d、45d采集鳙鱼血液样本检测其血液免疫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五倍子促进了鳙鱼AKP、SOD、LSZ活力,高浓度组强于低浓度组,水提组强于醇提组;试验组GLB含量高于对照组,高浓度组强于低浓度组,水提组优于醇提组;试验组仅C2.00%组在45dALB量低,其他各组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总体血浆ALB水平差异不显着(P>0.05)。饲养45d后以嗜水气单胞菌为指示菌进行攻毒试验,观察鳙鱼死亡情况。结果表明,五倍子试验组减少了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病的死亡率,S2.00%组、C1.00%组的存活率极显着高于对照组的存活率P<(0.01);在感染初期和感染后期检测免疫指标显示,五倍子试验组感染初期及感染后期,血液、脾脏、肝胰脏、体表黏液免疫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鳙鱼免疫机能,控制了鳙鱼死亡率,以醇提1.00%、水提2.00%效果明显。

张慧[7](2010)在《共生菌Wolbachia对褐飞虱生殖和适合度的影响及在其体内感染密度的动态研究》文中认为Wolbachia是广泛存在于节肢动物体内的共生细菌,可通过宿主卵的细胞质进行母系遗传给后代,并且能够通过不同的方法调控寄主的生殖以实现在宿主种群中的稳定存在和扩散。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是危害我国和亚洲一些国家及地区水稻的重要害虫,其周期性的北迁南返与降落危害给水稻生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本实验室通过对我国的一些不同地理种群褐飞虱的检测发现,Wolbachia在褐飞虱的种群中广泛存在。本文以不同虫源地的三个地理种群的褐飞虱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共生菌Wolbachia对褐飞虱生殖和适合度的影响,并通过荧光定量PCR的方法研究褐飞虱不同发育阶段Wolbachia密度的感染动态以及不同组织中Wolbachia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解释了共生菌Wolbachia在褐飞虱种群中的维持和扩散。此外,我们还试着探讨了Wolbachia在寄主体内的密度是怎样对寄主的生殖和适合度产生影响的。本研究为共生细菌与宿主间的协同进化、互惠共生等关系提供了基础资料,并为利用共生细菌对害虫进行种群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为了研究共生菌Wolbachia对褐飞虱生殖的影响,以海南三亚(HN),广西南宁(GX)和云南宁洱(YN)三个地理种群为实验材料。我们通过遗传杂交的方法检测了Wolbachia在这三个褐飞虱种群中诱导的胞质不亲和(CI)的强度以及后代的性比。研究发现,共生菌Wolbachia在这三个褐飞虱种群中均不能诱导CI,四种杂交组合的卵的孵化率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并且后代的性比也没有差异。对感染这三个褐飞虱种群的Wolbachia的序列进行测定,这三个种群感染的Wolbachia是同一个株系(wLug)。从褐飞虱的产卵量、寿命以及垂直传播效率三个方面来评估Wolbachia对褐飞虱适合度的影响。在海南种群中,感染Wolbachia的雌虫的产卵量要显着的高于未感染的雌虫,而云南和广西种群感染与不感染Wolbachia的雌虫的产卵量之间没有显着差异,海南种群是唯一一个发现Wolbachia的感染能够提高雌虫产卵量的种群。在寿命方面,海南种群感染Wolbachia褐飞虱成虫的寿命要显着的短于不感染品系的寿命,云南和广西种群感染与不感染Wolbachia的褐飞虱的寿命之间没有显着差异。为了检测Wolbachia在褐飞虱体内的密度,我们是使用定量PCR的方法对Wolbachia wsp基因的拷贝数进行了测定。检测了海南和广西种群褐飞虱五了龄期的若虫以及12个日龄(1,2,4,6,8,10,12,14,16,18,20,22)的成虫体内Wolbachiawsp基因的拷贝数。在若虫阶段,两个种群褐飞虱体内Wolbachia wsp基因的拷贝数随着若虫龄期的增长在逐渐的增大。而在成虫阶段,两个种群则不太一样,广西种群褐飞虱成虫体内的Wolbachia的密度随着日龄的增大而逐渐降低,海南种群总是时高时低的波动,但总体的趋势还是降低的。比较这两个种群感染的Wolbachia密度的差异,发现海南种群的要明显高于广西种群。以褐飞虱海南三亚种群为实验材料,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感染Wolbachia品系的长翅雌虫、长翅雄虫、短翅雌虫和短翅雄虫体内Wolbachia的拷贝数进行测定,研究表明,雌虫中Wolbachia的密度一般都要高于雄虫,短翅雌虫中Wolbachia的密度要显着的高于长翅型雌虫。我们进一步将每一个虫体解剖为头部、胸部、腹部和足四个部分,对各个部分中的Wolbachia的含量进行了定量,研究Wolbachia在寄主各个组织中分布含量的差异。四个组织中,由于褐飞虱的生殖组织在腹部,而Wolbachia主要集中于寄主的生殖细胞中,所以腹部的Wolbachia含量最高。在非生殖组织中,我们也发现了Wolbachia的存在,胸部含量比头和足的含量都要高。

占宝林[8](2010)在《杀线虫真菌的筛选及菌株DF09002的鉴定、发酵优化与产酶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海南五指山、阿里山、定安雷鸣等地采集到29份土壤样品,采用平板稀释法分离获得312株真菌。对分离的真菌进行杀线虫活性筛选,并对杀线虫活性最强的菌株DF09002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以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为靶标线虫,首先对312株真菌进行活性筛选,结果发现共有22株具有抗线虫活性(校正死亡率在70%以上),活性菌株占总分离菌株的5.6%,其中菌株DF09002分离自定安雷鸣辣椒根际土样,其杀虫活性最强,校正死亡率达95.3%。复筛时其发酵液对根结线虫也具有较强的杀灭效果,24h内能将供试线虫全部杀死,稀释5倍后校正击倒率仍达68.5%。通过对菌株DF09002的形态特征、培养特征、rDNA-ITS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的研究,将菌株DF09002归类为曲霉属黑色组曲霉黑曲霉集合体(genus of Aspergillus niger aggregate)中的一种。对菌株DF09002的最佳发酵条件和培养基组成进行研究。确定菌株DF09002最佳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为:土豆汁20%,黄豆粉1%,可溶性淀粉1.5%,葡萄糖2%,酵母膏0.75%;初始pH6.5,培养温度28℃,发酵时间以6天为宜,种龄36h,接种量为6%,250mL三角瓶装液量为75mL,摇床转速为200 r/min。对菌株DF09002产酶种类及特性进行研究,测出菌株DF09002可以产生几丁质酶、蛋白酶,不产生纤维素酶。采用福林-酚试剂法测得菌株DF09002的蛋白酶活力为41.63U/mL,采用DNS(3,5-二硝基水杨酸)测定还原糖的方法测得菌株DF09002的几丁质酶活力为0.67U/mL。进一步实验证明,几丁质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反应pH为6.8;蛋白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反应pH为9.0。

宁学洪,宁学玲,吴日明[9](2008)在《双柏酊治疗松毛虫皮炎76例》文中研究表明

贾艳梅[10](2006)在《榆林风沙区樟子松枯死的原因及防治研究》文中提出通过榆林沙区樟子松分布区的全面调查,樟子松被害率达到10.7%,死亡率达到6.6%(1.4%-22.2%)。主要危害10-15年生幼龄林,枯死多为顶梢及侧枝枯死,也有树体青枯型。调查分析了樟子松枯死林地的立地条件、植被盖度、结皮层厚度和水分因子,认为恶劣的生态因子致使樟子松树势生理衰弱,针叶小爪螨的危害加速了死亡速度。在对樟子松被害程度、死亡特点及病株症状调查的基础上,对新鲜感病植株进行分离培养、接种试验及再分离培养,确认樟子松死亡是由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 kunze)所致。球毛壳菌属球壳菌目毛壳菌科(Chaetomiaceae)毛壳菌属(Chaetomium)。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8℃-28℃,最适温度25℃;适宜生长的pH值为pH6-8;孢子在15-28℃温度下均能萌发,最适温度为25℃。7月上旬至8月下旬为感病高峰期,翌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死亡高峰期。病菌孢子在整个生长季均能放散与传播,降雨节律及降雨量直接影响孢子的扩散与数量。人工接种发现:病菌的侵入期主要在6月中旬至8月中旬,潜育期半个月,侵入途径是伤口,病株感病部位及枯死枝是病原菌的越冬场所。通过室内药效测定和室外防治试验、营林措施调查及综合防治试验,提出了榆林风沙区樟子松幼龄林病害的防治措施。感病较轻者用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WP)4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复合可湿性粉剂(WP)400倍液防治2次;感病较重者在进行卫生伐的基础上,再用化学农药防治2次。造林时,宜营造混交林,密度应在2m×3m以上,造林地不宜选在丘间地和副梁。

二、眼松毛虫刺伤治疗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眼松毛虫刺伤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雷州半岛几种红树植物叶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Corynespora cassiicola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红树半红树植物的定义
    1.2 红树半红树植物种类及分布概况
        1.2.1 红树植物分布概况
        1.2.2 红树植物种类组成
    1.3 国内外现已报道的红树植物病害
    1.4 植物病害病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雷州半岛红树植物病害调查
    2.2 红树植物病害病原菌分离鉴定
        2.2.1 供试植物材料
        2.2.2 主要试剂
        2.2.3 主要仪器
        2.2.4 病原菌的分离和培养
        2.2.5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2.2.6 病原菌的寄主范围测定
        2.2.7 病原菌的形态学鉴定
        2.2.8 病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2.3 老鼠簕叶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
        2.3.1 供试菌株
        2.3.2 供试培养基的制备
        2.3.3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雷州半岛红树植物病害种类及发生情况调查结果
    3.2 老鼠簕叶斑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3.2.1 病害症状特征
        3.2.2 病原菌分离与致病性测定
        3.2.3 老鼠簕叶斑病病原菌ALY1菌株的形态特征
        3.2.4 老鼠簕叶斑病病原菌ALY1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
    3.3 无瓣海桑叶斑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3.3.1 病害症状特征
        3.3.2 病原菌分离与致病性测定
        3.3.3 无瓣海桑叶斑病病原菌SLX1菌株的形态特征
        3.3.4 无瓣海桑叶斑病病原菌SLX1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
    3.4 卤蕨叶斑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3.4.1 病害症状特征
        3.4.2 病原菌分离与致病性测定
        3.4.3 卤蕨叶斑病病原菌ALX4菌株的形态特征
        3.4.4 卤蕨叶斑病病原菌ALX4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
    3.5 海漆叶斑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3.5.1 病害症状特征
        3.5.2 病原菌分离与致病性测定
        3.5.3 海漆叶斑病病原菌ELS4菌株的形态特征
        3.5.4 海漆叶斑病病原菌ELS4菌株分子生物学鉴定
    3.6 老鼠簕叶斑病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3.6.1 培养基对病原菌ALY1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
        3.6.2 温度对病原菌ALY1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
        3.6.3 不同pH对病原菌ALY1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
        3.6.4 光照对病原菌ALY1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
        3.6.5 不同盐度对病原菌ALY1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4.1 主要研究结果
        4.1.1 雷州半岛红树植物病害种类
        4.1.2 红树植物几种新病害病原菌的鉴定结果
        4.1.3 老鼠簕叶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
    4.2 讨论
    4.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2)黄帝陵侧柏叶枯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田间防治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侧柏叶枯病研究进展
    1.2 古树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1.3 黄帝陵侧柏叶枯病发生现状
    1.4 本研究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侧柏病原真菌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
        2.1.1 实验材料
        2.1.2 研究方法
    2.2 侧柏病原菌形态鉴定
    2.3 侧柏病原菌分子鉴定
        2.3.1 实验材料
        2.3.2 研究方法
    2.4 黄帝陵侧柏叶枯病田间药效试验
        2.4.1 供试药剂
        2.4.2 试验方法
    2.5 黄帝陵侧柏健康等级状况调查
        2.5.1 侧柏健康等级状况调查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形态学观察
    3.2 盆栽侵染试验
    3.3 侧柏叶枯病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3.4 黄帝陵田间药剂试验
        3.4.1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3.4.2 田间防治效果
    3.5 古侧柏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1.1 病原菌
        4.1.2 黄帝陵田间药剂试验
        4.1.3 侧柏健康等级状况
    4.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3)11种生物源农药对6种农林害虫的生物活性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枸杞概述
        1.1.1 宁夏枸杞概况
        1.1.2 宁夏枸杞的主要虫害
        1.1.3 宁夏枸杞主要害虫的防治方法
    1.2 嘉菊概述
        1.2.1 嘉菊概况
        1.2.2 嘉菊虫害
        1.2.3 嘉菊虫害防治方法
    1.3 杨扇舟蛾概述
        1.3.1 杨扇舟蛾概况
        1.3.2 杨扇舟蛾的防治方法
    1.4 白僵菌概述
    1.5 生物源农药概述
    1.6 试验药剂简介
    1.7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植物源药剂对几种害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2.1.1 试验药剂及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材料来源
        2.1.4 试验方法
        2.1.5 调查时间和方法
        2.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白僵菌对白星花金龟和春尺蠖的室内毒力测定
        2.2.1 供试菌株和试验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材料来源
        2.2.4 试验方法
        2.2.5 调查时间和方法
        2.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植物源药剂对几种害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3.1.1 3 种植物源药剂对枸杞蚜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3.1.1.1 3 种植物源农药对枸杞蚜虫的校正死亡率的比较
        3.1.1.2 3 种植物源农药对枸杞蚜虫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比较
        3.1.1.3 3 种植物源农药对枸杞蚜虫杀虫效果比较
        3.1.2 4种植物源药剂对枸杞木虱的室内毒力测定
        3.1.2.1 4 种植物源农药对枸杞木虱的校正死亡率的比较
        3.1.2.2 4 种植物源农药对枸杞木虱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毒力比较
        3.1.2.3 4 种植物源农药对枸杞木虱杀虫效果比较
        3.1.3 3 种植物源药剂对棉蚜的室内毒力测定
        3.1.3.1 3 种植物源农药对棉蚜的室内药效比较
        3.1.3.2 3 种植物源农药对棉蚜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3.1.3.3 3 种植物源农药对棉蚜杀虫效果比较
        3.1.4 3 种植物源药剂对杨扇舟蛾的室内毒力测定
        3.1.4.1 3 种植物源农药对杨扇舟蛾的校正死亡率比较
        3.1.4.2 3 种植物源农药对杨扇舟蛾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比较
        3.1.4.3 3 种植物源农药对杨扇舟蛾杀虫效果比较
    3.2 白僵菌对白星花金龟和春尺蠖的室内毒力测定
        3.2.1 不同菌株白僵菌对白星花金龟的室内毒力测定
        3.2.1.1 白星花金龟的死亡统计
        3.2.1.2 白星花金龟的死亡率
        3.2.1.3 白星花金龟的僵虫率
        3.2.2 不同菌株白僵菌对春尺蠖幼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3.2.2.1 春尺蠖的僵虫数量
        3.2.2.2 春尺蠖的僵虫率
        3.2.2.3 不同菌株白僵菌对春尺蠖的毒力测定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檀香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其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檀香概述
        1.1.1 檀香生物学特性
        1.1.2 发展檀香产业的意义
    1.2 炭疽菌属的病原学研究进展
        1.2.1 炭疽菌属分类研究
        1.2.2 炭疽菌属生物学特性研究
    1.3 檀香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1.3.1 白粉病及其防治方法
        1.3.2 檀香煤病及其防治方法
        1.3.3 苗木立枯病及其防治方法
        1.3.4 根腐病及其防治方法
    1.4 无公害防治
        1.4.1 农业防治
        1.4.2 生物防治
        1.4.3 化学防治
        1.4.4 海南省市面常用杀菌剂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1.5.1 课题来源
        1.5.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3 主要研究内容
        1.5.4 技术路线
2 檀香炭疽病菌分离与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檀香炭疽病菌的分离、纯化
        2.2.2 檀香炭疽病菌的回接
        2.2.3 檀香炭疽病菌形态学观察
        2.2.4 檀香炭疽病菌分子鉴定
    2.3 小结
3 檀香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温度对檀香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3.2.2 不同pH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3.2.3 不同光照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3.2.4 不同碳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3.2.5 不同氮源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孢量的影响
        3.2.6 檀香炭疽病的发病规律
    3.3 小结
4 檀香炭疽病无公害防治技术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室内毒力测定
        4.2.2 不同种植模式对炭疽病的影响
        4.2.3 林间防效测定
    4.3 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檀香炭疽病菌的形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5.2 檀香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
    5.3 檀香炭疽病无公害药剂防治技术
6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5)防控葡萄根瘤蚜复种植物筛选及防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葡萄根瘤蚜研究概况
        1.1.1 葡萄根瘤蚜的分类地位
        1.1.2 葡萄根瘤蚜的形态特征与识别
        1.1.3 葡萄根瘤蚜的为害特点和危害
        1.1.4 葡萄根瘤蚜的生物学特征
        1.1.5 葡萄根瘤蚜的年消长动态
        1.1.6 葡萄根瘤蚜生态学特征
        1.1.7 葡萄根瘤蚜的防治
        1.1.8 葡萄根瘤蚜的最新研究进展
    1.2 复合种植的概念
        1.2.1 复合种植的概念
        1.2.2 复合种植的研究进展
        1.2.3 复合种植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
        1.2.4 葡萄园内复合种植的筛选
    1.3 植物化感作用
        1.3.1 植物化感作用的概念
        1.3.2 植物化感物质产生与释放
        1.3.3 影响植物化感作用的影响因子
        1.3.4 化感物质的生态作用与利用
        1.3.5 葡萄化感作用的研究现状
        1.3.6 植物之间相互化感作用的研究方法
        1.3.7 筛选复种植物的研究方法
    1.4 葡萄病毒病研究进展
        1.4.1 葡萄病毒病及其危害
        1.4.2 葡萄病毒种类与研究进展
        1.4.3 葡萄病毒基因遗传变异研究
        1.4.4 葡萄病毒病传播途径
        1.4.5 葡萄病毒病检测技术
        1.4.6 葡萄病毒病防治技术
    1.5 中草药与中草药种植
        1.5.1 具有杀虫活性的中草药种类研究
        1.5.2 林下种植的中草药种类
        1.5.3 部分中草药形态特征及病虫害种类
    1.6 牛膝根系化学成分
        1.6.1 牛膝
        1.6.2 牛膝根系已知化学成分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2 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葡萄园复种植物防治葡萄根瘤蚜思路验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虫源
        2.1.2 供试作物
        2.1.3 主要试剂
        2.1.4 试验地描述
        2.1.5 烟草根系提取物和烟碱对葡萄根瘤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2.1.6 葡萄园种植烟草对葡萄根瘤蚜种群的影响
        2.1.7 葡萄园种植烟草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2.1.8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烟草根系提取物和烟碱对葡萄根瘤蚜卵和若蚜存活率的影响
        2.2.2 烟草根系提取物和烟碱对葡萄根瘤蚜发育历期的影响
        2.2.3 烟草根系浸提液和烟碱对葡萄根瘤蚜繁殖力的影响
        2.2.4 葡萄园种植烟草对葡萄根瘤蚜种群的影响
        2.2.5 葡萄园种植烟草对葡萄根生长的影响
        2.2.6 葡萄园种植烟草对葡萄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
    2.3 结论和讨论
        2.3.1 结论
        2.3.2 讨论
第三章 葡萄园复合种植植物筛选
    3.1 材料及方法
        3.1.1 供试复种植物
        3.1.2 试验地描述
        3.1.4 葡萄园复种植物筛选
        3.1.5 葡萄园复种植物种植方法
        3.1.6 葡萄园复种植物田间观测
        3.1.7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葡萄园复种植物筛选
        3.2.2 廊坊葡萄园复种植物出苗率调查
        3.2.3 廊坊葡萄园复种植物长势调查
        3.2.4 廊坊葡萄园复种植物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调查
        3.2.5 湖南葡萄园复种植物出苗率调查
        3.2.6 湖南葡萄园复种植物长势调查
    3.3 结论和讨论
        3.3.1 结论
        3.3.2 讨论
第四章 葡萄园复种植物防控葡萄根瘤蚜试验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虫源
        4.1.2 供试葡萄
        4.1.3 供试复种植物
        4.1.4 复种植物根系提取物对葡萄根瘤蚜嗅觉行为反应的生物测定
        4.1.5 复种植物根系提取物对葡萄根瘤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4.1.6 复种植物盆栽试验
        4.1.7 葡萄园种植复种植物对葡萄根瘤蚜种群的影响
        4.1.8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复种植物根系提取物对葡萄根瘤蚜嗅觉行为反应的生物测定
        4.2.2 复种植物根系提取物对葡萄根瘤蚜卵孵化率的影响
        4.2.3 复种植物根系提取物对葡萄根瘤蚜若蚜存活率的影响
        4.2.4 复种植物根系提取物对葡萄根瘤蚜发育历期的影响
        4.2.5 复种植物根系提取物对葡萄根瘤蚜繁殖力的影响
        4.2.6 复种植物盆栽试验一
        4.2.7 复种植物盆栽试验二
        4.2.8 葡萄园种植复种植物对葡萄根瘤蚜种群的影响
    4.3 结论和讨论
        4.3.1 结论
        4.3.2 讨论
第五章 牛膝根系化学物质对葡萄根瘤蚜生物活性测定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虫源
        5.1.2 牛膝根系中的 22 种化合物
        5.1.3 部分牛膝成分对葡萄根瘤蚜的生物测定
        5.1.4 β-蜕皮甾酮含量测定
        5.1.5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部分牛膝成分对葡萄根瘤蚜的生物测定
        5.2.2 β-蜕皮甾酮及牛膝根系提取物的 LC50测定
        5.2.3 β-蜕皮甾酮含量的测定
    5.3 讨论
        5.3.1 结论
        5.3.2 讨论
第六章 复种植物感染和传播葡萄病毒病风险测定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葡萄毒源材料
        6.1.2 试剂
        6.1.3 中草药栽植
        6.1.4 摩擦接种
        6.1.5 病毒 RT-PC R 检测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中草药传播葡萄病毒 RT-PCR 检测结果
    6.3 结论和讨论
        6.3.1 结论
        6.3.2 讨论
第七章 复种植物对葡萄的化感作用测定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体材料
        7.1.2 受体材料
        7.1.3 主要试剂
        7.1.4 仪器设备
        7.1.5 土壤水浸液制备
        7.1.6 中草药土壤水浸提液对葡萄苗生长的影响
        7.1.7 中草药与葡萄混载对葡萄苗生长的影响
        7.1.8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中草药土壤水浸提液对葡萄苗萌发的影响
        7.2.2 中草药土壤水浸提液对葡萄苗生长的影响
        7.2.3 中草药与葡萄混载对葡萄苗萌发的影响
        7.2.4 中草药与葡萄混载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7.3 结果与讨论
        7.3.1 结果
        7.3.2 讨论
第八章 全文结论
    8.1 结论
        8.1.1 葡萄园复种植物防治葡萄根瘤蚜思路验证
        8.1.2 葡萄园复合种植植物筛选
        8.1.3 葡萄园复种植物防控葡萄根瘤蚜研究
        8.1.4 牛膝根系化学物质对葡萄根瘤蚜生物活性测定
        8.1.5 复种植物感染和传播葡萄病毒病风险测定
        8.1.6 复种植物对葡萄的化感作用测定
        8.1.7 筛选出 3 种中草药与葡萄复合种植防治葡萄根瘤蚜
    8.2 创新点
    8.3 展望
        8.3.1 复合种植是农业发展重要的方向
        8.3.2 复合种植的作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8.3.3 防控葡萄根瘤蚜系列复合种植植物筛选
        8.3.4 复合种植防控葡萄根瘤蚜机理研究
        8.3.5 葡萄园种植中草药的质量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五倍子对鳙鱼消化机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1.1 五倍子的概述
    1.2 五倍子的作用及其应用
    1.3 五倍子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进展
    1.4 五倍子的不同提取方法对其有效物质提取浓度及作用的影响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五倍子对鳙鱼消化机能的影响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与分析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五倍子对鳙鱼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五倍子对鳙鱼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能力的影响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共生菌Wolbachia对褐飞虱生殖和适合度的影响及在其体内感染密度的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Wolbachia的研究进展
        1.1 Wolbachia的形态与分布
        1.1.1 Wolbachia的形态
        1.1.2 Wolbachia的宿主范围
        1.1.3 Wolbachia在宿主体内的分布
        1.2 Wolbachia的系统分化
        1.3 Wolbachia的传播
        1.3.1 垂直传播
        1.3.2 水平传播
        1.4 Wolbachia对宿主生殖活动的调控
        1.4.1 诱导胞质不亲和(cytoplasmic incompatibility,CI)
        1.4.2 诱导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 inducing,PI)
        1.4.3 诱导雌性化(feminization)
        1.4.4 杀雄(male-killing)
        1.5 Wolbachia对寄主适合度的影响
        1.5.1 增强宿主的繁殖力
        1.5.2 对宿主种群适合度的负面影响
        1.6 Wolbachia的生物防治潜力
    2 褐飞虱及其体内Wolbachia的研究进展
        2.1 褐飞虱的分布与发生概况
        2.1.1 褐飞虱的分布
        2.1.2 褐飞虱的发生概况
        2.2 褐飞虱的生物学特性
        2.2.1 褐飞虱的取食与为害
        2.2.2 褐飞虱成虫的交配与产卵行为
        2.3 褐飞虱体内Wolbachia的研究概况
    3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在共生菌研究领域的应用
        3.1 实时荧光定量PCR原理
        3.1.1 荧光染料法
        3.1.2 探针法
        3.2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应用方法
        3.2.1 绝对定量PCR(Absolute Quantification,AQ)
        3.2.2 相对定量PCR(Relative Quantification,RQ)
        3.3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3.4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共生菌研究领域的应用
第二章 共生菌Wolbachia对褐飞虱生殖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及饲养方法
        1.2 褐飞虱总DNA的提取
        1.3 PCR检测褐飞虱体内的共生菌Wolbachia
        1.4 对褐飞虱体内的共生菌Wolbachia进行序列测定
        1.4.1 PCR产物的纯化
        1.4.2 质粒载体的连接与转化
        1.4.3 测序
        1.5 筛选100%感染和100%不感染Wolbachia的褐飞虱品系
        1.5.1 筛选100%感染Wolbachia的品系
        1.5.2 筛选100%不感染Wolbachia的品系
        1.6 遗传杂交实验
        1.7 数据整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Wolbachia的wsp基因序列比较
        2.2 不同杂交组合间孵化率比较
        2.3 不同杂交组合间性比比较
    3 讨论
        3.1 不感染Wolbachia褐飞虱品系筛选方法的选抒
        3.2 不诱导CI的Wolbachia(wLug)如何在褐飞虱种群中扩散
第三章 共生菌Wolbachia对褐飞虱适合度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产卵量和性比评估
        1.3 寿命评估
        1.4 垂直传播效率评估
        1.5 数据整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Wolbachia对褐飞虱产卵量的影响
        2.2 Wolbachia对褐飞虱性比的影响
        2.3 Wolbachia对褐飞虱寿命的影响
        2.4 Wolbachia在褐飞虱中的垂直传播效率
    3 讨论
第四章 褐飞虱不同发育阶段体内Wolbachia密度的动态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褐飞虱总DNA的提取
        1.3 PCR检测褐飞虱体内的Wolbachia
        1.4 PCR产物的纯化
        1.5 质粒载体的连接与转化
        1.5.1 连接反应
        1.5.2 转化反应
        1.5.3 细菌培养
        1.6 质粒的提取
        1.7 实时定量PCR检测褐飞虱体内Wolbachia的密度
        1.8 不同发育阶段褐飞虱的Wolbachia密度的测定
        1.8.1 若虫阶段Wolbachia密度的测定
        1.8.2 成虫阶段Wolbachia密度的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Wolbachia wsp基因标准曲线的制定
        2.2 广西南宁种群褐飞虱体内Wolbachia密度与日龄的关系
        2.2.1 若虫阶段
        2.2.2 成虫阶段
        2.3 海南三亚种群褐飞虱体内Wolbachia密度与日龄的关系
        2.3.1 若虫阶段
        2.3.2 成虫阶段
        2.4 广西种群与海南种群褐飞虱体内Wolbachia密度的比较
    3 讨论
第五章 褐飞虱长短翅型成虫不同组织内Wolbachia的密度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褐飞虱不同翅型成虫体内Wolbachia的定量
        1.3 褐飞虱的解剖及各组织内Wolbachia的定量
        1.4 数据整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褐飞虱长短翅型成虫体内Wolbachia的密度
        2.2 Wolbachia在褐飞虱不同组织中分布的密度
        2.3 褐飞虱长短翅型成虫及不同组织中Wolbachia的PCR扩增及鉴定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8)杀线虫真菌的筛选及菌株DF09002的鉴定、发酵优化与产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根结线虫的主要种类及其危害与防治
        1.1.1 根结线虫主要种类
        1.1.2 根结线虫的危害
        1.1.3 根结线虫的防治
    1.2 食线虫真菌胞外酶研究简况
        1.2.1 几丁质酶
        1.2.2 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
        1.2.3 蛋白酶
    1.3 我国微生物农药的现状及展望
        1.3.1 微生物农药研究进展
        1.3.2 我国微生物农药应用前景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1.3 培养基
    2.2 真菌的分离与筛选
        2.2.1 样品来源
        2.2.2 样品处理
        2.2.3 分离方法
        2.2.4 菌株发酵液的制备
        2.2.5 杀线虫真菌的筛选
        2.2.6 菌株保存
        2.2.7 菌株DF09002处理时间对线虫杀伤效果
        2.2.8 活性菌株DF09002遗传稳定性
    2.3 真菌DF09002的分类鉴定
        2.3.1 培养特征
        2.3.2 形态学特征
        2.3.3 菌株DF09002的rDNA-ITS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2.4 菌株DF09002发酵条件优化
        2.4.1 菌种活化
        2.4.2 菌株发酵
        2.4.3 发酵液活性测定
        2.4.4 培养基组成对菌株DF09002产活性物质的影响
        2.4.5 培养条件对菌株DF09002产活性物质的影响
    2.5 菌株DF09002的产酶特性分析
        2.5.1 产酶种类的鉴定
        2.5.2 产酶特性的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活性真菌的分离与筛选
        3.1.1 初筛结果
        3.1.2 复筛结果
        3.1.3 菌株DF09002处理时间对线虫杀伤效果
        3.1.4 菌株DF09002遗传稳定性
        3.1.5 菌株DF09002致死线虫的形态分析
    3.2 菌株DF09002的分类鉴定
        3.2.1 菌落形态特征
        3.2.2 显微形态特征
        3.2.3 rDNA-ITS的PCR扩增结果
        3.2.4 菌株rDNA-ITS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3.3 菌株DF09002的发酵优化
        3.3.1 培养基组成对菌株DF09002产活性物质的影响
        3.3.2 培养条件对菌株DF09002活性物质的影响
    3.4 菌株DF09002产酶特性分析
        3.4.1 菌株DF09002产酶种类
        3.4.2 酶活力的测定
        3.4.3 温度与pH对酶活力的影响
4 讨论
    4.1 真菌的分离
    4.2 抗线虫活性菌株的筛选
    4.3 菌株DF09002的分类鉴定
    4.4 菌株DF09002杀线虫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
5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
附录
致谢

(9)双柏酊治疗松毛虫皮炎76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2.1 双柏酊配制
    2.2 使用方法
    2.3 注意事项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
    3.2 治疗结果
4 典型病例
5 体 会

(10)榆林风沙区樟子松枯死的原因及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樟子松的基础研究概况
        1.1.1 形态特征
        1.1.2 樟子松的天然分布
        1.1.3 樟子松的生物学特性
        1.1.4 樟子松的生态学特性
    1.2 樟子松的引种
        1.2.1 沙地引种樟子松的适应性
        1.2.2 樟子松的引种
    1.3 引起樟子松生长衰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研究
        1.3.1 引起樟子松生长衰退的原因分析
        1.3.2 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1.4 樟子松病害及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1.4.1 樟子松病害种类
        1.4.2 樟子松几种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措施
    1.5 樟子松虫害及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1.5.1 樟子松主要危害虫种及分布
        1.5.2 樟子松几种主要虫害及防治技术措施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1 樟子松在榆林防沙治沙工作中的作用
        1.6.2 幼龄林枯死原因的确定非常迫切
        1.6.3 防治枯死,必须要有有效的防治技术措施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发生与危害调查
        2.2.1 樟子松被害程度调查
        2.2.2 樟子松枯死特点特征观察
    2.3 枯死原因的确定
        2.3.1 生态环境因子与樟子松枯死的关系
        2.3.2 虫害与樟子松幼龄林死亡关系的调查
        2.3.3 病害的诊断
    2.4 枯死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
        2.4.1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孢子的产生)
        2.4.2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测定
        2.4.3 枯死的发生发展规律
    2.5 枯死的防治措施研究
        2.5.1 室内药效测定
        2.5.2 室外化学防治试验
        2.5.3 营林措施试验
        2.5.4 综合防治试验
        2.5.5 造林立地条件及造林密度等与病害关系的调查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3.1 发生与危害
        3.1.1 樟子松被害程度
        3.1.2 枯死特征
    3.2 枯死原因的确定
        3.2.1 生态环境因子对樟子松枯死的影响
        3.2.2 虫害与樟子松幼龄林枯死的关系
        3.2.3 病害的诊断
    3.3 枯死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
        3.3.1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3.3.2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测定
        3.3.3 枯死的发生发展规律
    3.4 枯死的防治措施
        3.4.1 室内药效测定结果
        3.4.2 林内化学防治效果
        3.4.3 营林措施
        3.4.4 综合防治
        3.4.5 造林立地条件、造林方式等对病害的影响调查结果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眼松毛虫刺伤治疗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雷州半岛几种红树植物叶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Corynespora cassiicola生物学特性研究[D]. 谢司凤.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2]黄帝陵侧柏叶枯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田间防治试验[D]. 张舒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3]11种生物源农药对6种农林害虫的生物活性测定[D]. 冯胜男. 山东农业大学, 2016(03)
  • [4]檀香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其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D]. 倪先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5(01)
  • [5]防控葡萄根瘤蚜复种植物筛选及防控机理研究[D]. 王忠跃.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10)
  • [6]五倍子对鳙鱼消化机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D]. 刘蕾. 吉林农业大学, 2014(01)
  • [7]共生菌Wolbachia对褐飞虱生殖和适合度的影响及在其体内感染密度的动态研究[D]. 张慧.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5)
  • [8]杀线虫真菌的筛选及菌株DF09002的鉴定、发酵优化与产酶特性研究[D]. 占宝林. 海南大学, 2010(03)
  • [9]双柏酊治疗松毛虫皮炎76例[J]. 宁学洪,宁学玲,吴日明. 中医外治杂志, 2008(06)
  • [10]榆林风沙区樟子松枯死的原因及防治研究[D]. 贾艳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6)

标签:;  ;  ;  ;  ;  

松毛虫治疗刺伤的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