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量课程论文-谢艳梅

向量课程论文-谢艳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向量课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支持向量机,物流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资源有效性

向量课程论文文献综述

谢艳梅[1](2019)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物流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资源有效性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需要明确物流信息技术专业课程都是实践性和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想要全面提高教学有效性,就需要对课程资源进行整理和分析,在信息技术的实时控制系统中,资源的有效计算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想要保证计算系统的稳定运行,就需要基于支持向量机,进行资源的整理和计算,监测资源管理系统,对课程资源进行动态化分配,制定出合理的预测模型。对当前市场上的物流需求进行明确,全面提高我国物流信息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有效性,实现课程教育资源的优化,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55期)

任珊珊[2](2019)在《试论新课程改革下的向量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向量是高中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借助有效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体会向量知识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基础知识、向量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向量与物理知识的联系叁个角度出发进行了探索与分析,期望可以为提高向量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帮助。(本文来源于《基础教育论坛》期刊2019年19期)

张璐璐[3](2019)在《基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空间向量内容探究及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究了高中数学课程中空间向量的内容,并对其教学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之前,高中空间向量内容仅包括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空间向量与代数的添加,将会对原有的教育模式以及课程结构带来较大的冲击和影响,空间向量与代数结合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得到了数学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但是到目前为止,对该方面的研究还很少,缺乏教师与学生的实证研究。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结合本人的教育实践,将研究聚焦于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及空间向量与代数的内容及教学,对进一步认识空间向量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文章观点:第一部分,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实验版课标)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版课标)内容进行比较与分析,比对发现两版课标在设计依据、内容结构都存在较大差别,尤其是在空间向量内容上,2017版课标对该部分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在设计依据上,2017版课标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内容结构上,打破原有的课程结构,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使课程结构更加符合学生的个体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2017版课标空间向量内容相比之前更加丰富,更加突出选择性,明确该部分知识的变化,为接下来研究教学提供理论依据。第二部分,对新课程理念下空间向量的教学进行理论分析,分别在建构主义、奥苏贝尔动机理论、布鲁纳发现学习和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基础上展开分析。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空间向量教学应注重学生自身知识的建构,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进行有意义学习的观点;依据奥苏贝尔动机理论,提出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自我内驱力不断提高的观点;依据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提出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帮助学生明确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学生不断探索发现知识的观点;依据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提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教学。第叁部分,对空间向量内容教学现状展开实验研究。针对当前存在的教学问题,设计了学生测试卷,通过分析测试结果,发现学生在知识的掌握上存在欠缺,并且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计算能力有待提高。从这些问题中得到教学启示: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讲授、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合理选择解题方法的能力。以测试结果发现目前教学中的弊端,以此改进教学。新课标中添加了空间向量与代数知识,该部分知识还没有真正在课堂实施教学,对于这部分研究采用教师访谈的方式,目的是了解在职教师对空间向量与代数对学生学习影响的看法。通过对访谈结果的分析,发现教师对空间向量与代数引入高中教材持支持态度,这部分知识的加入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也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此基础上给出几点教学建议:充分备课,做好上课准备,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第四部分,基于2017版课标,对空间向量内容展开教学探究。在教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验研究的结果,探究实践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针对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和空间向量与代数内容,分别选择一节给出教学案例,设计出具体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设计了:了解学生个体及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创设情境设计任务、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学生总结强化知识结构、根据反馈指导评价。结合教学步骤给出了教学策略:创设情境、解决问题、创设环境促进教学以及教师指导教学策略。基于以上分析,给出了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及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教学案例,以期能给空间向量教学以借鉴。(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4-17)

阮征[4](2019)在《高中数学新课程中的向量及其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向量的研究背景非常的丰富,它既是代数的研究对象,也是几何的研究对象,在数学发展过程当中,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模型.在高中数学新课程学习的过程当中,为了使学生能够体会到现实生活和数学理论之间存在的关系,会引进向量来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向量是处理几何问题当中一种重要的方法,通过将向量的现实几何意义应用到现代科学技术当中,可以有效推动高中数学的稳定发展.(本文来源于《数学学习与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刘智慧,付丽华,李宏伟,李超群[5](2018)在《线性代数课程中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抽象性,本文从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及特征值分解定理出发,通过几何直观演示、出租车的调配及高维数据的降维两个具体实例,并结合MATLAB软件阐明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几何直观性和实际应用,以期学生多角度深入理解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潘月妹[6](2018)在《高中数学新课程中的向量及其教学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向量是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且向量所涉及的知识不但属于数学学科的知识内容,还是物理学科的重点。应用极其广泛是向量的一大特点,其能够用来对数学几何问题以及代数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向量在物理这门学科当中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向量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向量方面的相关知识。早在19世纪物理家和数学家就已经(本文来源于《科普童话》期刊2018年25期)

袁液[7](2018)在《聚焦核心观点 把握课程脉络——以平面向量中的一个定理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平面向量中的一个定理:a∥b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常数λ满足b=λa.同时,从动态的角度(有向伸缩)去阐释λ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重新认识平面向量分解定理和叁点共线定理.(本文来源于《中国数学教育》期刊2018年08期)

邓少博[8](2018)在《中学数学课程中向量内容的发展主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世界各国都加紧了课程改革的脚步。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课程标准相继出台,我国的全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也于2017年修订完成并出台。本文系2015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中小学数学教材的有效设计(项目编号D1508)的子课题1——“中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发展主线的顶层设计”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由于向量内容在中学阶段的重要地位和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因此本文研究中学数学课程中“向量”内容的课程发展主线。本文的研究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1)中学数学课程中向量的核心内容有哪些?(2)向量的核心内容在中学阶段是如何发生、发展的?本文属于质性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有两种:内容分析法和访谈法。内容分析的对象包含我国(全国和上海)、美国、英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5个国家的6个课程标准。通过对这些课程标准的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共性的部分为建立向量内容发展主线提供依据,差异的部分作为困惑在专家论证会上征求专家们的意见。访谈采用专家论证会集体访谈的形式,共开展两次,参与访谈的专家共有13名,涵盖了中学教研员、教材编写者以及大学数学系不同研究方向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通过广泛听取他们对向量内容的意见及建议,为修正向量内容的拟发展主线及形成本文最终的向量内容发展主线提供最直接的依据和观点。综合考虑向量知识的逻辑顺序、对课程论及学生认知发展等的文献分析、对各国课程标准的比较分析和专家论证会上专家们的意见及建议,得到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中学阶段向量的核心内容有:向量的概念及表示、向量的运算、向量的性质和向量的应用,且每个核心内容下都包括一些具体的内容。(2)根据表征形式的不同,向量内容在知识层面的发展呈现出两条鲜明的线索,即“几何”和“代数”两条线索,两条线索都分为平面向量和空间向量两大部分,在每个部分中都是按照“向量的某一运算→性质”为单元的方式循环展开的,再加入向量的概念及应用,总体上看是以如下形式展开的“平面向量的概念及表示→加法运算→性质→减法运算→性质→数乘运算→性质→数量积运算→性质→向量的应用→空间向量的概念及表示→线性运算→性质→数量积运算→性质→向量的应用”,由于空间向量是平面向量的一种推广,在学生可以接受的情况下可以将几种运算合并讲解。实际上,向量的“几何”线索和“代数”线索是交织在一起的,向量的“代数”线索是建立在“几何”线索的基础上的,为了更直观地呈现向量的相关内容的发展趋势及其之间的联系,采用六边形来呈现向量内容发展主线。同时本研究还探讨了向量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并设计了基于APOS理论的向量内容教学过程。本文梳理并清晰的呈现出了中学数学课程中向量内容的发展主线,为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提供设计思路,同时有助于数学教师站在更高的角度把握向量内容。(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4-01)

吴飞鹏[9](2018)在《如何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开展空间向量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向量在以往的高中数学中是没有的,它是在近几年才引入的。向量分为空间向量和平面向量。顾名思义,平面向量用于平面几何的问题解决中,而空间向量可用来解决例题几何中的问题,对于一些相对难度较大的立体几何问题,空间向量的使用往往能起到很大的帮助。很多的学生都对空间几何有抵触情绪,在此情况下,引入空间向量,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期刊2018年06期)

李玉荣[10](2018)在《高中数学新课程向量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向量作为对位置进行刻画的工具,利用向量相关的代数运算能够刻画出体积和面积以及长度这些几何方面的度量问题。向量也是高中阶段数学新课程中对立体几何相关问题进行解决的重要方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运算具有的意义,另一方面可以与代数联系起来,形成数形结合思想。(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8年04期)

向量课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向量是高中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借助有效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体会向量知识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基础知识、向量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向量与物理知识的联系叁个角度出发进行了探索与分析,期望可以为提高向量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帮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向量课程论文参考文献

[1].谢艳梅.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物流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资源有效性评价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

[2].任珊珊.试论新课程改革下的向量教学[J].基础教育论坛.2019

[3].张璐璐.基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空间向量内容探究及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4].阮征.高中数学新课程中的向量及其教学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

[5].刘智慧,付丽华,李宏伟,李超群.线性代数课程中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教学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6].潘月妹.高中数学新课程中的向量及其教学方法探讨[J].科普童话.2018

[7].袁液.聚焦核心观点把握课程脉络——以平面向量中的一个定理为例[J].中国数学教育.2018

[8].邓少博.中学数学课程中向量内容的发展主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9].吴飞鹏.如何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开展空间向量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

[10].李玉荣.高中数学新课程向量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8

标签:;  ;  ;  ;  

向量课程论文-谢艳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