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支转连续梁桥论文-王帅帅

简支转连续梁桥论文-王帅帅

导读:本文包含了简支转连续梁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公路桥梁,大纵坡,墩顶荷载,桩-土作用

简支转连续梁桥论文文献综述

王帅帅[1](2019)在《大纵坡先简支后连续梁桥双柱式墩纵向偏位成因及对结构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叁五”时期,中西部地区的公路交通建设日趋繁荣,先简支后连续梁桥在山区高速公路中广泛应用。地形对山区桥梁平纵线形的影响很大,桥址处的横断面和纵断面地形高低起伏显着,相邻两个桥墩甚至同一位置处的墩柱高度都可能有很大的差距。许多山区高速公路的桥梁纵坡都接近甚至超过规范限值的4%纵坡,桥墩偏位成为此类桥梁在后期运营中普遍存在的病害。为研究大纵坡先简支后连续梁桥双柱式墩纵向偏位的成因及对结构的影响,首先,结合依托工程分析大纵坡桥梁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荷载传递,明确双柱式墩的墩顶荷载特性;其次,基于实际墩顶荷载和限制因素,同时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对桥墩偏位的成因进行分析;最后,根据上部和下部结构力学特性的变化情况分析桥墩偏位对桥梁结构的影响。主要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阐述桥墩偏位的研究背景,搜集国内外有关先简支后连续梁桥、桥墩纵向偏位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对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进行总结,得出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2通过改变纵坡大小对上部结构在活荷载、恒荷载、温度荷载、收缩徐变等设计作用下的墩顶荷载进行分析;针对大纵坡桥梁的特点,基于实际公路桥梁车辆荷载的双峰分布概率模型,确定桥梁在设计基准期内主车和重车荷载的评估值,得出车辆在一般运行和密集运行情况下爬坡或下坡加速和制动时的墩顶荷载,同时考虑支座脱空、主梁与支座接触不平等限制因素出现时对墩顶荷载的影响;3从有限元计算的基本理论、材料本构和单元属性、接触分析的理论以及地应力平衡等方面对ABAQUS有限元方法进行阐述,通过对比考虑桩-土作用与不考虑桩-土作用时墩顶纵向位移的差异性,分析桩-土作用对墩顶纵向位移的影响;4从设计作用、车辆爬坡或下坡加速和制动、主梁与支座接触不平、支座脱空等方面,基于实际墩顶荷载对墩顶位移进行分析,研究初始几何缺陷、桥墩偏压和日照温差等对墩顶位移的影响程度,结合土体在单向和双向循环荷载下塑性应变的发展探讨桥墩偏位的成因;5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桥墩偏位后,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及其使用功能的退化特性,对墩柱偏位后的桥梁上部结构的弯矩效应、下部结构的稳定性和受力性能做出量化分析,从安全方面及使用性能方面对桥梁结构进行评价。(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18)

白杜娟[2](2019)在《简支变连续梁桥支座更换顶升方案对比及受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选择简支变连续梁桥支座更换顶升合理方案并且研究顶升施工过程结构受力状况,以九谷冲大桥4×30. 0 m支座顶升更换为工程依托,详细介绍了支座更换整体顶升方案和支座更换局部顶升方案,基于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关于全联整体空间的有限元模型对顶升过程墩顶剪力、跨中弯矩和墩顶弯矩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墩台支座顶升最大行程宜取8 mm;从结构受力角度分析,在两种顶升方案中,整体顶升方案的墩顶弯矩、剪力及跨中弯矩方面变化小于局部顶升方案,通过比较发现整体顶升方案更具有优势。(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9年04期)

马学志[3](2018)在《新疆地区简支梁桥变连续梁桥施工技术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阶段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提升,新疆地区的开发也得到了迅速地发展。由于新疆地区本身具有海拔高、气温较低以及环境恶劣的因素,因此在该地区施工时,需要克服其中的困难。在该地区的简支梁桥变连续梁桥的施工过程当中,需要充分应用当地的自然优势特点,保证施工的质量。在本文中,首先对于简支连续梁桥及其结构体系进行了概述;其次在实际工程的基础上对简支梁桥变连续梁桥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阐述了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本文来源于《吉林交通科技》期刊2018年03期)

邹宝刚,张硕[4](2018)在《车辆速度对简支变连续梁桥冲击系数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车辆速度对简支变连续梁桥冲击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简支变连续梁桥在边跨跨中车辆速度在20 km/h时比40 km/h~120 km/h时的冲击系数大,达到80 km/h时比100 km/h~120 km/h的冲击系数大,中跨跨中车辆速度在40 km/h左右时比120 km/h左右时的冲击系数大,体现了不同的车辆速度使冲击系数不同。(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8年16期)

许智强,邹建波,纪云涛,李友河[5](2018)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梁桥现场静载试验与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价一座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梁桥的承载能力和工作性能,选取其14~#跨和15~#跨进行静载试验,基于荷载试验方法,测试了各工况下控制截面的应变和位移,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T梁各控制截面上测点的应变校验系数和挠度校验系数均<1,结构整体刚度较大;各荷载工况的挠度和应变实测值与理论值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除偏载工况中5~#T梁挠度和应变实测值受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影响略大于理论值外,其余截面各测点的实测值均小于理论计算值,桥梁的实际状况较好;各测点相对残余应变和变形均未超出规范限值20%,满足结构刚度要求;T梁测试截面受力状况无异常,桥梁结构整体承载能力及刚度满足设计荷载(公路-Ⅰ级)正常使用要求。(本文来源于《铁道建筑》期刊2018年05期)

黄小明[6](2018)在《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结构特性及施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实际的工程案例,对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结构特性进行研究,分别对构造及受力进行分析,以此出发对先简支后连续梁的施工进行分析,主要对其施工中预拱度进行分析探讨,得出预拱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施工控制。(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8年05期)

范婷[7](2018)在《简支连续梁桥的施工控制及质量检验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公路工程施工及检验经验,以简支连续梁桥的构件及部件为单元,对常用的桥梁施工控制及检验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简单介绍了多种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阐述了检测过程中的重点及要点,并列举了部分检测案例进行说明。(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8年11期)

蒋兴明[8](2018)在《高烈度区简支变连续梁桥抗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高烈度地区某四跨简支变连续梁桥为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CSIBridge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桩-土结构作用对高烈度地区连续梁桥抗震性能的影响,发现考虑桩-土相互作用时,结构整体变柔、自振周期变长,在进行桥梁结构动力分析时,为减小计算误差,应该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以普通板式橡胶支座作为对比,研究高阻尼减震橡胶支座的抗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高阻尼减震橡胶支座能有效地减少桥墩承受的弯矩和剪力,使每个墩承受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力较均匀,有效降低了墩顶纵向位移,取得了较好的减隔震效果。(本文来源于《西部交通科技》期刊2018年02期)

刘一平,高应振,崔宇[9](2017)在《V形墩-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特点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桥梁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V形墩的造型越来越受到青睐。国内该造型多采用V形墩-连续刚构桥型式,但不适用于墩柱较矮、长度较大的桥梁,该型式由于温差引起的过大次内力、分联墩对桥梁景观的不利影响以及施工工艺复杂、难度大等因素,从而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为此本文采用了新型的可预制架设的V形墩-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结构型式,并在V形墩顶设置预应力混凝土系杆。对V形墩及其系梁的受力特点、上部小箱梁横梁截面被V形墩系梁削弱、梁型比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其受力及构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此型式明显减少了结构超静定次数和所受次内力,且施工方便、景观性好,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特种结构》期刊2017年06期)

刘海英[10](2017)在《10×30m简支转连续梁桥检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桥梁检测能够了解桥梁实际工作状态和承载能力,为桥梁养护和加固提供可靠详实的数据.本文结合某桥10x30m简支转连续梁桥检测的实际案例,阐述外观检查、静动载试验的设计以及工况设置,分析试验数据,为以后桥梁检测提供一些参考.(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23期)

简支转连续梁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选择简支变连续梁桥支座更换顶升合理方案并且研究顶升施工过程结构受力状况,以九谷冲大桥4×30. 0 m支座顶升更换为工程依托,详细介绍了支座更换整体顶升方案和支座更换局部顶升方案,基于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关于全联整体空间的有限元模型对顶升过程墩顶剪力、跨中弯矩和墩顶弯矩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墩台支座顶升最大行程宜取8 mm;从结构受力角度分析,在两种顶升方案中,整体顶升方案的墩顶弯矩、剪力及跨中弯矩方面变化小于局部顶升方案,通过比较发现整体顶升方案更具有优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简支转连续梁桥论文参考文献

[1].王帅帅.大纵坡先简支后连续梁桥双柱式墩纵向偏位成因及对结构的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9

[2].白杜娟.简支变连续梁桥支座更换顶升方案对比及受力分析[J].山西建筑.2019

[3].马学志.新疆地区简支梁桥变连续梁桥施工技术探讨[J].吉林交通科技.2018

[4].邹宝刚,张硕.车辆速度对简支变连续梁桥冲击系数的影响分析[J].山西建筑.2018

[5].许智强,邹建波,纪云涛,李友河.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梁桥现场静载试验与评估[J].铁道建筑.2018

[6].黄小明.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结构特性及施工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

[7].范婷.简支连续梁桥的施工控制及质量检验方法[J].山西建筑.2018

[8].蒋兴明.高烈度区简支变连续梁桥抗震性能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8

[9].刘一平,高应振,崔宇.V形墩-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特点及应用[J].特种结构.2017

[10].刘海英.10×30m简支转连续梁桥检测技术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标签:;  ;  ;  ;  

简支转连续梁桥论文-王帅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