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学形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多元化教学形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饶艳艳浙江省义乌市后宅中学322000

【摘要】信息技术学科在日常教学中的地位正在不断的凸显,不管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家长们,都越来越重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学习质量和效果。如何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实现高效课堂?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手段是十分的重要的。多元化教学形式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会让信息技术知识由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有趣,更贴近学生生活,并能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一些问题,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本文主要讲述了多元化教学形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形式;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5-168-01

前言: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的快速推进,当前的中小学课堂教学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形形色色的教学软件,让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递方式也有了深刻变化,传统教学不能实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如今借助设备和软件,都能精彩地呈现。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目标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业务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课程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兴趣,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多元化教学形式的内涵和优势

多元化教学形式主要就是指在日常的教学中,应用多样的方式,实现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改善传统的教学课堂中的呆板和乏味,应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方式的多元化。这样的教学思想会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气氛的提升和活跃,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高效性。

二、多元化教学形式的应用

(一)精心准备学习素材,实现教学资源的多元化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备课中,需要为学生准备学习素材。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海量的丰富多彩的素材,教师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选择符合学生认知和兴趣的学习素材,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认识动画》这一课中,我给他们准备的导课素材选用的是以flash软件界面为背景的经典火柴人小动画《人机大战》,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在第一次接触flash时播放此动画,可以让学生对flash动画作品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初步了解这个软件用途,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同样是《认识动画》这一课,在熟悉flash界面和工作环境的学习任务中,我准备的素材是游戏《植物大战僵尸》中的向日葵系列图片,让学生尝试制作一个会摇摆的向日葵。面对这样的素材,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被激发出来,学习积极性很高,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这个任务,并获得了成就感。

(二)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包括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师生互动三部分。在“以学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中,学生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活动主要是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常用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很多,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有效形式的学习,不可千篇一律,一概而论。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采用的比较多的教学活动是“任务驱动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在学习Excel的《公式与函数》、《排序与筛选》的时候,根据学习内容,制定出合适的学习任务书,让学生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参照课本,自主学习,完成自己班级某次考试成绩的分析处理。素材来源于生活,学生看到原始成绩立马想知道的是自己的总分、班级排名等等,就算没有任务书,学生也十分清楚自己需要做什么。这种迫切的心情让学生会很主动地去寻求方法解决问题,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分层设计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的多元化

俗话说“十个手指各有长短”,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怎样让认知水平和接受水平不一样的学生在同一堂课中都能学有所得呢?在《义乌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规范》第14条中要求“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差异,根据教学实际落实多级学习目标,提倡学习目标的自主选择。”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教师在设置学习目标上要体现分层教学,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目标和要求要有所不同。在设计学习任务的时候,也要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设计分层的学习任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所需。

例如,在《简单的动画补间动画》一课中,设计的任务是一个篮球的运动。可以把这个任务分成三个梯度:初级,让篮球从上往下掉落,要求学生能利用动画补间动画实现篮球的运动状态(面向全体学生);中级,在完成初级的基础上,给掉落的篮球添加越来越大的阴影(大部分能轻松完成初级任务的学生);高级,篮球掉落后,再回弹(少部分完成初、中级任务后还学有余力的同学)。

(四)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已经逐渐成为教师教学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1]。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传统的评价内容,往往只关注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而忽略了“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实际上,单看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是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总体情况的。比如,某同学接触电脑较多,计算机基本操作水平不错,每次学习任务都能完成,但是对任务完成不能精益求精,任务完成之余偷偷玩游戏。而另一同学虽然计算机基本操作不够熟练,但学习态度端正,勤学好问,操作水平越来越好,进步显著。如果是用传统的评价来界定两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就有失偏颇了。

所以,我认为对学生评价的内容也要多元化。在日常教学中,我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1、行为习惯,主要关注学生的上课纪律。有无大声喧哗破坏课堂纪律,有无在机房乱扔垃圾、故意破坏电脑设备行为,有无无故迟到早退情况,离开机房时凳子是否按要求摆放;

2、学习态度,主要关注学生是否按时交作业、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主动端正;

3、学习过程,主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在学习过程中的技巧和方法;

4、作业评价,主要关注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

根据评价内容,制定好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采用积分制形式,及时记载统计,一月一反馈并设置奖励,奖品为学生最期待的上网时长。这样一来,上课纪律得到了保证,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以保持,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多元化教学形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是一种必然趋势,教师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这样才会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张文静.润泽生命,静待花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点滴体会[J].新课程•中学,2017(5).

标签:;  ;  ;  

多元化教学形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