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活性筛选论文-常俊朋

抗菌活性筛选论文-常俊朋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菌活性筛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抗菌肽,肽库,结构改造,生物活性

抗菌活性筛选论文文献综述

常俊朋[1](2019)在《高效低毒抗菌肽的从头设计、筛选及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抗生素滥用导致细菌和真菌耐药性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抗菌肽由于其独特作用机制,细菌和真菌不易对其产生耐药性,具有开发成新型抗生素的潜力。但是天然抗菌肽往往存在活性不高、提取过程复杂等不足,限制了抗菌肽的开发应用。人工设计多肽是获取新型抗菌肽的一种有效途径。本研究从实验室开发的抗菌肽库设计软件V1.0设计获得的肽库中随机挑选100条多肽序列,进行固相合成。通过抑菌实验测试了100条多肽的抗菌活性,从中筛选出一条广谱高抑菌活性的抗菌肽,将其命名为SAMP1。对抗菌肽SAMP1进行结构优化,筛选到更加高效低毒的抗菌肽SAMP1-A3和SAMP1-A4。抑菌实验结果显示,抗菌肽SAMP1-A3和SAMP1-A4对热带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3.9μg·mL~(-1),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是3.9μg·mL~(-1)和0.95μg·mL~(-1)。溶血实验结果显示,当SAMP1-A3和SAMP1-A4浓度为62.5μg·mL~(-1)时,引起溶血率分别为0%和2.7%。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当SAMP1-A3和SAMP1-A4在40×MIC浓度下处理24h后,并未造成HUVEC细胞死亡。浓度在125μg·mL~(-1)以下时,SKOV3细胞生长不受影响,说明抗菌肽SAMP1-A3和SAMP1-A4对哺乳动物细胞没有毒性。因此,SAMP1-A3和SAMP1-A4是抗菌活性强、生物安全性高的抗菌肽。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SAMP1-A3和SAMP1-A4在80℃下加热30min抑菌活性不变,在pH2.0~8.0范围内处理1h后活性不变,25%血浆处理6h后抑菌活性不变,但对胰蛋白酶敏感。圆二色谱结果显示,在50%体积分数的TFE溶液中,SAMP1-A3和SAMP1-A4的α-螺旋比例增加。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流式细胞术实验研究抗菌肽SAMP1-A3和SAMP1-A4的作用机制。发现抗菌肽SAMP1-A3和SAMP1-A4引起热带念珠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细胞膜破裂,内容物泄露致使病原菌死亡;抗菌肽SAMP1-A4可以破坏单增李斯特菌细胞器结构,细胞膜形成损伤。综上所述,本研究获得了到两条高效低毒且具有较高稳定性的抗菌肽SAMP1-A3和SAMP1-A4,并证明其通过破坏病原菌细胞膜完整性而发挥抗菌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南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牛雪可,兰永哲,李文均,曹煜,黄劲[2](2019)在《贵州黔南喀斯特洞穴放线菌抗菌活性筛选及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贵州黔南荔波喀斯特地区洞穴放线菌资源,筛选具有抗菌活性的放线菌菌株。方法:采集贵州荔波茂兰喀斯特森林无名洞穴内土壤样品,采用纯培养的方法分离菌株,并扩增其16S rRNA基因、筛选其中放线菌;使用3种培养基发酵,管碟法对放线菌进行抗菌活性检测。结果:共分离出35株放线菌,分属于3个目、5科、9个属、22个种,红球菌属为优势菌属(45.7%);42.8%的菌株对至少一种测试菌具有抗菌活性;使用AM3及ISP5培养基获得具有抗性发酵液的比例均占53.3%,RA培养基只有33.3%的发酵液具有抗性。结论:贵州黔南喀斯特无名洞穴内存在丰富的具备潜在抗菌活性的放线菌资源,不同的发酵培养条件影响放线菌抗菌活性。(本文来源于《贵州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沈南星[3](2019)在《南海红树根际土壤真菌的分离、筛选与抗菌活性物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树林是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独特潮间带生态系统,为水生以及陆生生物提供了大量的栖息地,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世界上有将近60-70%的热带与亚热带海岸线被红树林所覆盖。周期性的潮汐、低纬度地区强烈的紫外线照射、河口海岸线的淤泥质土壤等特殊生境的影响,使得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盐度、温度、营养盐等各类环境因子不断发生变化,从而使得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群落为了适应特殊的环境产生了独特的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通常结构较为新颖,抗菌活性较为显着,是新药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因此,红树林来源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对新药先导化合物的筛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采自中国南海红树林的海桑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出28株真菌菌株,在人类致病菌(MRSA)活性模型和抗农业致病真菌活性模型的指导下,筛选得到2株抗菌活性较好的真菌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微紫青霉Penicillium janthinellum HK1-6和爪哇青霉Penicillium javanicum HK1-23,进而进行抗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研究。采用硅胶层析柱、凝胶层析柱与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相结合的分离手段,利用MS、NMR、CD、UV等多种现代波谱学技术,从两株真菌中分离鉴定了 8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4个,并结合化学反应方法获得2个新衍生物,共涉及3种类型化合物,分别为嗜氮酮类化合物(6个)、丁烯酸内酯类化合物(3个)以及大环内酯类化合物(1个)。为了激活真菌的沉默基因簇,刺激其产生新的代谢产物,本文还尝试采用了氨基酸添加实验和微生物共培养策略对青霉真菌P.janthinellum HK1-6进行代谢调控,使得该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发生了改变。采用MIC法、滤纸片法和带毒培养基法,对获得的化合物进行了抗细菌和抗真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嗜氮酮类化合物2-4对2株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43300,S.aureus ATCC 33591)显示出较强的活性,其MIC值范围为3.13-5.25μg·mL-1,而阳性对照药万古霉素的MIC值范围为0.39-0.78μg·mL-1。青霉酸(7)具有较为显着的抑菌活性,当其浓度为10μg·mL-1和25μg·mL-1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 ATCC 25923 的抑菌圈分别为 28 mm 和 23 mm,对S.aureus&ATCC 43300的抑菌圈分别为15 mm和11 mm),而万古霉素为2μgμmL-1时的抑菌圈为10 mm。同时,青霉酸penicillic acid(7)以及大环内酯类化合物brefldin A(10)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 asoni)以及小麦纹枯病菌(R.cereali)具有较为明显的抑制活性。化合物7和10对水稻纹枯病菌生长抑制的EC50值分别为151.9μg·mL-1和14.5μg·mL-1,阳性药多菌灵的EC50值为1.71μg·mL-1。化合物7和10对小麦纹枯病菌生长抑制的EC50值分别为44.83μg·mL-1和24.06μg·mL-1和阳性药多菌灵的EC50值为2.05μg·mL-1。这些抗菌活性化合物活性较为显着,且产量较高,值得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在针对人类致病细菌以及农业致病真菌的抗菌活性模型指导下,从南海海桑根际土壤来源的一株活性真菌中,追踪分离到具有显着抗菌活性的天然产物,为抗菌药物先导化合物以及农用杀菌剂的研究提供了化合物基础。(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9-05-01)

王聪,苏艳,高谕康,谭学才,雷福厚[4](2019)在《广西北部湾来源抗菌活性真菌菌株的分离筛选及活性产物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采自广西北部湾的泥样和植物中分离海洋真菌,筛选具有抗菌活性的真菌菌株,分离鉴定活性化合物。方法采用普通稀释法从样品中分离菌株,对次级代谢产物进行抑菌活性测试,以活性为导向分离抗菌活性化合物,并通过波谱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采自广西北部湾的2个海泥和8个植物样品中分离72株真菌,筛选得到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等致病菌有抑菌作用的活性菌株13株,并从其中的1株真菌MDCW-15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鉴定了烟曲霉素。抑菌活性测试结果显示,该化合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64μg/ml。结论从广西北部湾分离的药用活性真菌资源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本文来源于《国际药学研究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季宇彬,关鑫,尹姣定,韩烨华,刘东[5](2019)在《1种快速筛选抗菌活性海洋真菌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1种快速筛选抗菌活性海洋真菌菌株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良双层琼脂板法,将接种细菌的培养基直接加入真菌培养基中进行共培养,并通过观察真菌菌落周围抑菌圈大小,快速筛选抗菌活性菌株。结果利用改良双层琼脂板筛选法,从一批真菌中快速筛选获得1株具有显着抗菌活性的菌株WZXY-33-10,并通过现代色谱学及波谱学方法从其发酵物中分离鉴定了2个抗菌活性化合物equisetin(1)和epi-equisetin(2)。结论改良双层琼脂板筛选法可以作为1种快速发现抗菌活性海洋真菌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药物》期刊2019年02期)

白东东,李新圃,杨峰,罗金印,李宏胜[6](2019)在《中药对奶牛乳房炎6种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筛选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对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抗菌活性较强的中药。方法:选取治疗乳房炎常用的中药20味进行超声提取,用微量肉汤法对6种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进行体外抗菌活性筛选试验。结果:当环丙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ATCC29213的最小抑菌浓度都在要求抑菌范围内,说明菌数符合要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菌浓度小于6.25 mg/mL的中药有甘草、黄连、大黄、黄芩、连翘、地肤子、远志、知母和丹参;对大肠杆菌最小抑菌浓度小于6.25 mg/mL的中药有黄连、黄芩和连翘;对无乳链球菌和副乳房链球菌最小抑菌浓度小于6.25 mg/mL的中药有黄连、甘草和知母;对停乳链球菌,最小抑菌浓度小于6.25 mg/mL的中药有甘草、黄连、知母、地肤子、远志和大黄;对肺炎克雷伯菌,20味中药的最小抑菌浓度均大于50 mg/mL。结论:不同中药提取物对不同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不同,其中黄连、甘草、黄芩、大黄、知母、连翘、丹参等对奶牛乳房炎6种病原菌抗菌活性均较强,且抗菌活性强的中药大多为清热解毒类。(本文来源于《中兽医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郝刚,唐善虎,李思宁[7](2019)在《牦牛乳中乳链菌肽产生菌的定向筛选及抗菌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新鲜牦牛乳为原料,采用选择培养基及抑菌圈法定向筛选、富集微生物,通过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及16S rDNA鉴定乳链菌肽产生菌,并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检测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共筛选出4株乳链菌肽产生菌,4株菌均符合乳酸乳球菌生理生化特征,且其16S rDNA与乳酸乳球菌的测序结果完全一致,确认为乳酸乳球菌;这4株菌只对G~+菌产生抑菌圈,对G~-菌没有抑菌活性,其中菌株Lac4对藤黄微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体现出强抑制作用,菌株Lac1对藤黄微球菌有强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弱抑制作用,而菌株Lac2和Lac3对藤黄微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是弱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赵薇,谢阳,陈路劼,连云阳,江红[8](2018)在《基于基因与抗菌活性筛选的菌株FIM060022多相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PKS-NRPS基因筛选与抗菌活性测定,选取筛选结果为阳性以及广谱抗菌的FIM060022菌株进行多相分类鉴定。结果显示,该菌株对大肠埃希菌(E.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枯草芽胞杆菌等细菌(B. subtilis),以及白色念珠菌(C. albicans)、红酵母(R. rula)与新型隐球菌(C. neoformans)等真菌具有抗菌活性。通过对菌株的培养特征、形态观察、生化特性、细胞壁组成分析、脂肪酸组成分析、G+C mol%含量组成,结合16S r DNA序列以及PKS/NRPS基因序列分析,将菌株FIM060022鉴定为小单胞菌科疣孢菌属。结果提示FIM060022是一株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海洋稀有放线菌,具有产药用化合物的潜能。(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徐超,徐晓军,尹庆锋[9](2018)在《胆木浸膏提取物体外抗菌活性筛选与药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胆木浸膏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及抗菌谱,为其后续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实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痢疾杆菌等常见临床菌株为研究对象,以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作为抗菌活性的评价指标,采用微量法与平板法测试胆木浸膏提取物及阳性药青霉素对上述8种目标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胆木浸膏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而对其他6种菌株在所测试的浓度范围内均无明显的抑菌作用。胆木浸膏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浓度范围分别为1.56%~3.13%和1.56%~25%;对肺炎链球菌的MIC和MBC浓度范围分别为1.56%~3.13%和3.13%。胆木浸膏提取物对4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敏感株和耐药株)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除对耐甲氧西林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的MBC浓度较大外,对其他菌株的MBC浓度基本与MIC浓度相当。这提示胆木浸膏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无选择性差别,而阳性药青霉素对临床耐药菌株基本无效。结论:胆木浸膏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具有进一步开发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研究型医院》期刊2018年06期)

张泽萍,胡欢,左国营[10](2019)在《23种中草药的体外抗菌活性筛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考察中草药抗菌物质基础筛选出活性提取物,该研究通过80%乙醇冷浸和95%乙醇回流提取制备23种中草药的提取物,采用琼脂扩散法测量抑菌圈直径,用微量液体培养基倍比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fungicidal concentration,MBC/MFC),并测定了提取物对临床4种常见病原菌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紫珠草、千斤拔、黄龙尾等9种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MIC/MBC值除个别菌是12.5 mg·mL~(-1)外,其他都在0.09~3.12 mg·mL~(-1)之间;千斤拔、大红袍、过江龙等5种中草药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强抑菌活性,其MIC/MBC值在3.12~12.5 mg·mL~(-1)之间;紫珠草、千里光、石楠等13种中草药对大肠埃希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MIC/MBC值在0.09~6.25 mg·mL~(-1)之间;八角对白色念珠菌有较强抑菌活性,其MIC/MFC值在0.78~12.5 mg·mL~(-1)之间。23种中草药的抗细菌活性较好,尤其是千斤拔、大红袍、过江龙、八角、黄药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都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但对真菌抑菌效果不明显,仅有八角对白色念珠菌有抑菌活性。此外,提取溶剂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中草药的提取率和活性均有影响,冷提稍优于热提。(本文来源于《广西植物》期刊2019年04期)

抗菌活性筛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索贵州黔南荔波喀斯特地区洞穴放线菌资源,筛选具有抗菌活性的放线菌菌株。方法:采集贵州荔波茂兰喀斯特森林无名洞穴内土壤样品,采用纯培养的方法分离菌株,并扩增其16S rRNA基因、筛选其中放线菌;使用3种培养基发酵,管碟法对放线菌进行抗菌活性检测。结果:共分离出35株放线菌,分属于3个目、5科、9个属、22个种,红球菌属为优势菌属(45.7%);42.8%的菌株对至少一种测试菌具有抗菌活性;使用AM3及ISP5培养基获得具有抗性发酵液的比例均占53.3%,RA培养基只有33.3%的发酵液具有抗性。结论:贵州黔南喀斯特无名洞穴内存在丰富的具备潜在抗菌活性的放线菌资源,不同的发酵培养条件影响放线菌抗菌活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菌活性筛选论文参考文献

[1].常俊朋.高效低毒抗菌肽的从头设计、筛选及生物活性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9

[2].牛雪可,兰永哲,李文均,曹煜,黄劲.贵州黔南喀斯特洞穴放线菌抗菌活性筛选及差异研究[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

[3].沈南星.南海红树根际土壤真菌的分离、筛选与抗菌活性物质研究[D].扬州大学.2019

[4].王聪,苏艳,高谕康,谭学才,雷福厚.广西北部湾来源抗菌活性真菌菌株的分离筛选及活性产物鉴定[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9

[5].季宇彬,关鑫,尹姣定,韩烨华,刘东.1种快速筛选抗菌活性海洋真菌的方法[J].中国海洋药物.2019

[6].白东东,李新圃,杨峰,罗金印,李宏胜.中药对奶牛乳房炎6种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筛选试验[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9

[7].郝刚,唐善虎,李思宁.牦牛乳中乳链菌肽产生菌的定向筛选及抗菌活性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赵薇,谢阳,陈路劼,连云阳,江红.基于基因与抗菌活性筛选的菌株FIM060022多相鉴定[J].微生物学杂志.2018

[9].徐超,徐晓军,尹庆锋.胆木浸膏提取物体外抗菌活性筛选与药效评价[J].中国研究型医院.2018

[10].张泽萍,胡欢,左国营.23种中草药的体外抗菌活性筛选研究[J].广西植物.2019

标签:;  ;  ;  ;  

抗菌活性筛选论文-常俊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