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程式论文-朱俊玲

艺术程式论文-朱俊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艺术程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程式,寇准背靴,河北梆子,经典剧目,京剧名家,欧阳中石,折子戏,杨六郎,麒派,金铃

艺术程式论文文献综述

朱俊玲[1](2019)在《程式技巧与艺术的真实》一文中研究指出杨家将的故事流传了近千年,戏曲舞台上以杨家将为题材的剧目有300多出,其中以《金铃记》流传最为广泛,《寇准背靴》是其中的经典段落。《金铃记》讲述了北宋时期,宋太宗听信谗言将杨六郎发配乌江,又密诏处死,杨六郎义弟任堂惠毅然替死,随后佘太君将逃回家中的杨六郎(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化报》期刊2019-12-23)

钱盈盈,钱秋虹[2](2019)在《程式的固守与精神的雕琢——论思惟菩萨造像艺术传承的变与不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历代佛教造像艺术,在基本稳定的程式框架之内,逐步得以发展,不同时代的艺术改造使造像精神得到精准表达。"思惟菩萨"传入中国后,从简单到复杂,既有太子形象,也有菩萨和罗汉形象,在5~6世纪时最为常见,均以半趺跏坐、左臂支颐、低头敛目、微笑沉思等为基本形态,至北齐、北周时最为兴盛。自隋唐至明清的遗存较少,但有精品或大型的作品出现。"思惟菩萨"是一种极具魅力的佛教艺术形态,虽然存世不多,但所表达的情感和境界是深层次的,体现出思维的神性以及觉者的精神升华。(本文来源于《艺术家》期刊2019年10期)

意娜[3](2019)在《藏族传统艺术美学的视觉技艺形态与规则程式》一文中研究指出藏族文艺理论阐释体系是参照中国古代文论体系建构的,一向偏重文字传统。但纵观藏族文艺传统,书写文化的辐射面颇为有限,反倒是视觉艺术样式占据更为中心的地位。藏族视觉艺术样式具有连贯性、程式性和统摄性,更易于传播和接受,在藏族民众文化生活中也更为常见。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的学术工作却在探索视觉艺术的法度和意涵上几乎无所作为。通过对藏传佛教造像艺术中严格遵循的量度规则及技艺特性的呈现,尤其通过对相对统一的量度比例规范及其背后隐伏的时轮、律仪派理解框架的解析,揭示高度程式化的藏族视觉艺术中隐含的法度和规律,进而将其与藏族文艺理论整个传统体系联系起来考察,以揭橥其间所含藏族美学精神之诸面相。(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王宇琪[4](2019)在《有法度 无定谱——谈梅兰芳【南梆子】唱腔艺术的程式与变通》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梆子】作为京剧常用声腔之一,尤多用于旦角和小生行当,如《花田错》中的卞玑唱段"挥毫泼墨爽精神",《霸王别姬》中的虞姬唱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以及现代戏《白毛女》中的喜儿唱段"大雪飞北风紧天阴云暗"等,其曲调或低回婉转、或轻柔舒缓,常与【西皮】各类板式穿插使用,以丰富唱腔、刻画人物形象。(本文来源于《人民音乐》期刊2019年09期)

刘莉[5](2019)在《程式符号与传统戏曲的传播效度——基于艺术的符号性及其解释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符号学理论为基础,分析程式符号在戏曲传播编码解码过程中的释义机制及其对受众接受产生的影响,指出戏曲传播在当下面临困境的原因在于戏曲程式符号的规约性伴随着解释项的更改而产生变迁,戏曲符号意义的"解释社群"逐渐破裂,导致戏曲在传播中遭遇解码障碍,影响受众的"解码立场",造成了戏曲传播效度低下的局面。对此本文提出了通过提高戏曲符号像似性以及规约重建来实现传统戏曲的有效传播。(本文来源于《大舞台》期刊2019年04期)

贺雅馨[6](2019)在《京剧艺术的程式性解读——以服装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其较强的程式性,体现在服装款式、色彩、纹样、容妆和道具等方面。京剧讲究宁穿破,不穿错。一旦演员穿了不符合自身角色程式的服装,则会闹出很大笑话甚至酿成严重的舞台事故。京剧服装的程式性主要表现在类型、色彩及纹样上。众所周知,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从徽剧和汉剧演变而来,有着两百多年的历史,盛行于清代,从帝王将相到市井居民,都以听京剧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京剧中的四大名旦更是声名远扬,他们分别是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京剧表演具有较强的程式(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9年18期)

张一宁[7](2019)在《宁夏剪纸艺术对外译介程式》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普及,我国学术界对剪纸艺术的研究出现不断升温的趋势。如何把剪纸等中国非遗产品译介到国外,让它们在更广阔的文化舞台上发扬光大,是学界关注的一个文化传播问题。借鉴拉斯韦尔5 W传播程式,化简重构并简要讨论"译介什么""为什么译介"和"如何译介"叁个问题。(本文来源于《宁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刘宇[8](2019)在《浅析贵州四路花灯的艺术表演程式》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州花灯按其地域、语言、习俗等分为:以铜仁、印江为中心并有"半台锣鼓半台戏"之说且花灯音乐极其丰富的东路花灯;以独山、都匀为中心"独山花灯"为代表其语言略带桂腔极具音乐性的南路花灯;以安顺、普定为中心由腔调悠扬高昂且韵味十足的"梅花调"为代表的西路花灯;以遵义、仁怀为中心音乐"辞情多而声情少"且长于叙事节奏自由并以占特殊地位的"红军灯"为代表的北路花灯。本文对因地域、民族、文化等原因加之经过长期发展的演变使各路花灯形成特有的戏曲表演程式进行阐述,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9年01期)

袁鲁荣,袁鲁燕[9](2018)在《戏曲舞蹈表演程式的艺术表现规律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戏曲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舞台表现艺术形式,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与杂技的相互融合。在戏曲表演过程中,戏曲舞蹈表演是其中重要的艺术组成。本文就戏曲舞蹈表演的程式及程式化内涵进行分析与阐述,进而对戏曲舞蹈表演程式的艺术表现规律进行探讨,以期思考戏曲舞蹈表演激发提升方法。(本文来源于《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黄彪[10](2019)在《谈戏曲趟马表演程式艺术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戏曲是以程式化为演剧方式的舞台艺术,程式的体现可以说是戏曲表演的灵魂。在戏曲舞台上,只要有关于马的地方就是由马鞭来代替,舞台上不能有真马存在,就只能是靠演员手持马鞭用动作或是技巧组成一个戏曲程式套路的趟马。(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01期)

艺术程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历代佛教造像艺术,在基本稳定的程式框架之内,逐步得以发展,不同时代的艺术改造使造像精神得到精准表达。"思惟菩萨"传入中国后,从简单到复杂,既有太子形象,也有菩萨和罗汉形象,在5~6世纪时最为常见,均以半趺跏坐、左臂支颐、低头敛目、微笑沉思等为基本形态,至北齐、北周时最为兴盛。自隋唐至明清的遗存较少,但有精品或大型的作品出现。"思惟菩萨"是一种极具魅力的佛教艺术形态,虽然存世不多,但所表达的情感和境界是深层次的,体现出思维的神性以及觉者的精神升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艺术程式论文参考文献

[1].朱俊玲.程式技巧与艺术的真实[N].中国文化报.2019

[2].钱盈盈,钱秋虹.程式的固守与精神的雕琢——论思惟菩萨造像艺术传承的变与不变[J].艺术家.2019

[3].意娜.藏族传统艺术美学的视觉技艺形态与规则程式[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4].王宇琪.有法度无定谱——谈梅兰芳【南梆子】唱腔艺术的程式与变通[J].人民音乐.2019

[5].刘莉.程式符号与传统戏曲的传播效度——基于艺术的符号性及其解释机制[J].大舞台.2019

[6].贺雅馨.京剧艺术的程式性解读——以服装为例[J].牡丹.2019

[7].张一宁.宁夏剪纸艺术对外译介程式[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9

[8].刘宇.浅析贵州四路花灯的艺术表演程式[J].明日风尚.2019

[9].袁鲁荣,袁鲁燕.戏曲舞蹈表演程式的艺术表现规律探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

[10].黄彪.谈戏曲趟马表演程式艺术特点[J].戏剧之家.2019

标签:;  ;  ;  ;  ;  ;  ;  ;  ;  ;  

艺术程式论文-朱俊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