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多跨框架论文-刘伯权,苏佶智,马煜东,奚凯麟,邢国华

多层多跨框架论文-刘伯权,苏佶智,马煜东,奚凯麟,邢国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层多跨框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拟静力试验,轴压比,梁柱线刚度比

多层多跨框架论文文献综述

刘伯权,苏佶智,马煜东,奚凯麟,邢国华[1](2019)在《多层多跨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拟静力倒塌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结构的破坏具有离散性和系统性的特点,该特性决定结构抗地震倒塌的研究需多参数、多层次考虑问题。文章结合结构地震倒塌破坏模式的研究,完成了叁榀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通过对模型框架破坏过程、破坏形态、滞回耗能及刚度退化的分析,探讨轴压比和梁柱线刚度比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后续结构地震倒塌破坏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降低结构的竖向荷载和梁柱线刚度比,有利于梁端塑性铰的充分发育,从而更易实现理想的"梁铰"破坏机制;试验框架的最终破坏是由底层柱下端塑性铰充分发育后、混凝土突然压溃所致,底层构件的耗能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而中间层构件和顶层构件所耗散的能量较少;KJ-2的峰值荷载及极限荷载比KJ-1的峰值荷载及极限荷载分别大约9.9%和8.7%、等效黏滞阻尼系数比KJ-1大约16.5%,但位移延性系数比KJ-1小约57.1%,说明增大结构的竖向荷载可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及耗能能力,但会降低延性及变形能力,同时,一定程度地增大竖向荷载,有利于强化结构的初始抗侧刚度,延缓刚度退化趋势,但在层间位移角较大情况下P-Δ效应的影响凸显;结构梁柱线刚度比的增大可以提高其耗能能力,但会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延性及初始抗侧刚度;对于轴压比及梁柱线刚度比较小的"梁铰"结构,临近倒塌时的层间位移角可达1/25,此时结构仍具有一定的竖向承载能力。(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付建,苟墨沁,王艳,林木,高子鑫[2](2019)在《多层单跨框架结构加固设计应用研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现有建筑物进行加固改造设计时,需要对现有建筑物进行安全鉴定和结构分析,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加固设计方案,方能取得理想的加固效果。本文针对重点设防类别(乙类)的多层单跨框架结构建筑物,从建筑结构安全角度从发,依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现行规范规程的规定,通过理论研究与计算模型对比分析,从中得到此类建筑物结构加固设计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攀枝花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蒋超,袁博[3](2016)在《单跨框架结构多层工业厂房的抗震设计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一个火山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而地震作为一种强烈的自然地质灾害,因其难以预测、巨大的破坏力等特点,已经成为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本文来源于《科技尚品》期刊2016年01期)

邸海燕,冯真[4](2015)在《单跨框架结构多层工业厂房的抗震设计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汇能煤矿筛分破碎车间的抗震设计为例,介绍了抗震类别和结构方案的确定,并根据多层工业厂房单跨框架结构适用的抗震设计规定,指出可以通过控制轴压比、采用箍筋闪光对焊技术及设置芯柱等措施,以提高多层单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业厂房的抗震性能及防倒塌能力。(本文来源于《煤炭工程》期刊2015年09期)

姜昊天[5](2014)在《钢板剪力墙在多层多跨框架结构中的刚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钢板剪力墙具有抗侧移刚度大,抗震耗能能力良好,而且自重轻,安装速度快、方便,场地干净整洁等优点,因而被作为新型高层建筑结构的主要抗侧力构件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1:3比例模型单层单跨的钢板剪力墙的高厚比、宽高比对剪力-位移的影响,并对一个六层叁跨钢框架内嵌钢板剪力墙结构进行了静力非线性性能的研究,根据高厚比和宽厚比建立了一个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的多层多跨模型,考虑了初始缺陷,材料非线性等相关因素对钢板、梁柱连接点的影响,分析了柱子截面尺寸、轴压比情况下的结构抗震性能和结构的整体刚度退化速度。结果表明:(1)随着高厚比的增加,承载力降低,但侧向位移增加,宽厚比的增加,承载力增加,但当到达一定数值时,承载力增加的不明显。(2)在考虑了初始缺陷和材料非线性的情况下,验证了本建筑结构非常适合西安地区的抗震设防。(3)在建筑结构中,当钢板剪力墙的截面尺寸保持不变时,柱子截面尺寸越大,刚度越大,对结构的承载力提高越明显,当刚度达到一定数值时,承载力增加不再明显,而且结构的侧向位移反而呈下降趋势。(4)在柱子上施加的轴压力对柱子的刚度退化速度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关系到柱子能否对钢板起到竖向支撑作用。为了能够让钢板剪力墙起到很好的抗侧能力,轴压比不能过大,并且得出了钢板的刚度在整体的刚度中所占比例较大。所以要求柱子既要对梁起到约束作用还要对钢板起到竖向约束,同时还得保证自身的刚度退化速度在受力的情况下退化的较慢。(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4-06-10)

于琦[6](2013)在《多层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能力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分析抗裂度和预应力强度比对预应力混凝土(PC)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随后利用改进的模态往复pushover分析方法对两个抗震设防烈度分为7度和8度的PC框架进行抗震能力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按照既有规范设计的PC框架,框架梁超强较严重,容易形成层间耗能机制。虽然结构能够满足大震不倒的要求,但损伤集中于下部楼层,破坏严重;7度和8度设防的PC框架均由竖向荷载控制设计,两者抗震能力相差不大。对既有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进行改进,考虑结构自身特点采用更为合理的耗能机制,控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程度,提高其抗震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3-07-19)

谢江淼[7](2011)在《多层多跨钢—混凝土组合梁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地震灾害频繁发生,地震所造成的财产及人员损失巨大。尤其从汶川地震,目睹受灾区房屋破坏倒塌、人员伤亡的惨状,使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抗震性能研究的重要性及迫切性。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高层钢结构,特别是高层住宅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梁钢框架结构是通过组合形成的多层住宅钢结构中比较经济实用的结构体系,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在地震区采用,非常有必要了解其抗震性能。但目前关于组合梁钢框架结构的研究在结构体系层次上相对滞后,尤其是动力性能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在此背景下,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梁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主要工作包括:(1)在验证ABAQUS分析研究连续组合梁及单层单跨组合梁钢框架可行的基础上,建立多层多跨钢-混凝土组合梁钢框架结构模型。通过选择合适的地震波,对模型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确定了结构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时程变化关系,分析了结构受力机理和破坏形式,研究表明组合梁钢框架抗震性能良好,可以在地震区广泛采用;并通过改变模型中的参数:混凝土翼板有效宽度,厚度及配筋率确定了其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2)采用等效刚度原则,建立相同刚度条件下组合梁钢框架结构和纯钢梁钢框架结构模型。通过比较评价了组合梁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及其相较于纯钢梁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优势。基于Park-Ang模型的破坏准则,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方法,探讨了适合评价组合梁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1-06-01)

王誉瑾[8](2009)在《多层多跨组合梁钢框架非线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钢-混凝土组合梁钢框架结构是钢框架结构中的钢梁与钢筋混凝土板通过剪力连接件组合而成的结构体系。它充分发挥了混凝土材料抗压、钢材抗拉性能好的优势,两种材料组合后的整体工作性能要明显优于二者性能的简单迭加。在多层钢结构建筑以及厂房结构,特别在钢结构住宅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简支组合梁和连续组合梁在国内外已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已有很深入的研究和较为合理的设计规范。然而对于组合梁体系,比如组合梁钢框架,研究比较少,见到的相关文献也不是很多,更未得出一套明确的、简便的且又合理的计算方法。在我国,组合梁钢框架在个别工程中也有应用,但大多凭借经验或者不考虑组合作用进行设计,对其受力性能未做深入的理论和试验研究,也无推荐的设计方法。本课题研究正是在我国发展钢结构,特别是多层住宅钢结构的背景前提下提出的,研究成果对组合梁钢框架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组合梁的受力性能和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在验证ANSYS有限元程序研究连续组合梁可行的基础上,对多层多跨组合梁钢框架进行了非线性分析,包括内力重分布、钢筋和混凝土板的剪力滞后、混凝土的开裂、跨中截面的应变分布等。2.针对组合梁钢框架在使用阶段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计算,提出了变形计算公式;针对组合梁钢框架在使用阶段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计算,提出了抗侧移刚度的修正值。(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9-06-01)

樊海青[9](2009)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多层多跨框架结构的塑性极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爆炸产生的爆炸冲击波初值高、衰减快、持续时间短,但是对结构的破坏性大,因此研究结构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的塑性极限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对国内外抗爆设计方法进行了广泛的文献调研,针对爆炸冲击波荷载的特点,同时依据塑性极限理论提出了一种多层多跨框架结构抗爆分析方法——塑性极限方法。该方法以寻找多层多跨框架结构的塑性极限荷载(采用增量变刚度法求解)、塑性极限状态时的应力(或内力)分布和所形成的破坏机构为目的。本研究主要内容有:(1)依据爆炸冲击波基本理论,确定了爆炸冲击波的峰值超压△P_m的计算公式。(2)对爆炸冲击波动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将冲击波超压△P_m转化为结点动荷载P_m的形式,然后利用静力等效的方法将动荷载P_m等效为静力荷载P作用到框架结构。(3)采用塑性极限理论对多层多跨框架结构进行塑性极限分析,通过运用增量变刚度法求出多层多跨框架结构的极限荷载、塑性极限状态时的应力(或内力)分布和结构最终的破坏机构。(4)用Fortran95语言将上述方法编制成计算程序,并模拟算例进行分析,将程序计算结果与sap2000的计算结果比较和分析。(5)建立了多层多跨框架结构达到最终破坏机构与炸药量和爆炸距离之间的关系,以此确定了结构的防护距离。最后,在全面总结全文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尚待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本文来源于《北方工业大学》期刊2009-05-30)

种迅,孟少平[10](2005)在《多层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弹塑性静、动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理解多是基于单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或振动台试验。然而,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耗能机制和薄弱部位与单跨框架结构不尽相同。本文分别采用弹塑性动、静力分析方法(时程分析方法、Pushover分析方法)对一榀多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能力和屈服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通过对两种分析结果的比较验证了Pushover分析方法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期刊2005年02期)

多层多跨框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对现有建筑物进行加固改造设计时,需要对现有建筑物进行安全鉴定和结构分析,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加固设计方案,方能取得理想的加固效果。本文针对重点设防类别(乙类)的多层单跨框架结构建筑物,从建筑结构安全角度从发,依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现行规范规程的规定,通过理论研究与计算模型对比分析,从中得到此类建筑物结构加固设计的有效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层多跨框架论文参考文献

[1].刘伯权,苏佶智,马煜东,奚凯麟,邢国华.多层多跨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拟静力倒塌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9

[2].付建,苟墨沁,王艳,林木,高子鑫.多层单跨框架结构加固设计应用研究分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9

[3].蒋超,袁博.单跨框架结构多层工业厂房的抗震设计探讨[J].科技尚品.2016

[4].邸海燕,冯真.单跨框架结构多层工业厂房的抗震设计探讨[J].煤炭工程.2015

[5].姜昊天.钢板剪力墙在多层多跨框架结构中的刚度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6].于琦.多层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能力评估[C].第十叁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

[7].谢江淼.多层多跨钢—混凝土组合梁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8].王誉瑾.多层多跨组合梁钢框架非线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9].樊海青.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多层多跨框架结构的塑性极限分析[D].北方工业大学.2009

[10].种迅,孟少平.多层多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弹塑性静、动力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5

标签:;  ;  ;  ;  

多层多跨框架论文-刘伯权,苏佶智,马煜东,奚凯麟,邢国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