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银微结构论文-张若凡,詹敏,李雪,陈渝,何超

金属银微结构论文-张若凡,詹敏,李雪,陈渝,何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金属银微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超长寿命疲劳,微结构敏感性,疲劳裂纹萌生,小裂纹扩展

金属银微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张若凡,詹敏,李雪,陈渝,何超[1](2019)在《金属材料超长寿命疲劳行为及其微结构敏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列车、航空航天、核电等国家重大工程与装备的高速发展,促使关键部件需具备在超高周次条件(10~7~10~9周次)下的高可靠性与安全性。近30年的材料超长寿命疲劳研究发现,疲劳裂纹萌生与小裂纹扩展在疲劳失效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其发展演化过程与材料微结构有极大的相关性。从疲劳强度、疲劳裂纹萌生与小裂纹扩展的微结构敏感性3个方面对近年来最新实验与研究成果进行阐述,分析金属材料微结构性质、形态、分布等特征下的超长寿命疲劳行为与失效机理,为新型抗疲劳材料的设计与研发提供基础性依据。(本文来源于《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张珂,金传伟,吴园园[2](2019)在《316L不锈钢金属间相固溶过程中的微结构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背散射衍射仪等设备研究了热轧态316L不锈钢金属间相(σ相和χ相)在固溶过程中的微结构演变规律,同时,利用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金属间相回溶的全过程进行了原位在线观察,确定了最佳固溶温度。结果表明,固溶过程中发生了γ+σ+χ→γ+σ+χ+α/FeCr→γ+α/FeCr的相变过程。金属间相的回溶从1 033.1℃开始到1 149.5℃结束,回溶时间为21s,消除金属间相的最佳固溶温度约为1 150℃。固溶处理前,基体中分布的带状组织形态不规则,χ相和σ相的面积比分别为0.46%和0.94%;固溶处理后,带状组织形态一致,主要分布铁素体和FeCr相,而χ相和σ相不可见。(本文来源于《冶金分析》期刊2019年08期)

刘小凯[3](2019)在《低维镍基磁性纳米金属的微结构及磁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低维镍基磁性纳米金属因其独特的磁、电性质近年来一直是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热点之一,也是新一代磁电多功能器件的重要组成元件。它们不仅具有颗粒型磁性纳米材料特殊的物理效应,还有薄膜型纳米材料明显的界面效应,能够有效克服超顺磁临界尺寸限制。因此,其有望在硬盘驱动器、高密度磁记录存储器、磁随机存储器、磁场传感器、催化以及生物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半导体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磁电子器件的基本结构单元已经达到纳米量级,尺寸效应已经开始明显影响其各个方面的物理性质,在原子尺度上深入认识和揭示低维磁结构的磁学性质和磁性调控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在本论文中,我们利用化学和物理的方法分别制备了Au-Ni、Cu-Ni金属纳米颗粒和Au/Ni、Cu/Ni多层膜,在原子尺度下,利用高分辨球差校正透射电镜从磁性纳米颗粒和磁性多层膜两个维度研究低维镍基磁性纳米金属的磁学性质。本论文的研究结果概括如下:(1)利用球差校正透射电镜首次对Au-Ni异质结纳米颗粒的交换偏置机制进行了原子尺度的探索。单分散Au-Ni异质结纳米颗粒通过高温有机液相法制备得到。形貌表征证明每个纳米颗粒均为异质结构。在温度为2 K、外场为2.5 T条件下利用SQUID测得Au-Ni异质结纳米颗粒具有31 Oe的弱交换偏置场。为解释产生交换偏置效应的原因,我们利用高分辨球差校正透射电镜从原子尺度对其界面进行表征,结果发现界面处存在相互扩散。在温度为2 K时,扩散到Au部分的Ni与Au形成的稀磁合金为类自旋玻璃态,类自旋玻璃与铁磁层Ni耦合产生交换偏置效应。(2)从原子尺度研究Cu在Cu-Ni合金纳米颗粒中对Ni磁学性能的影响。单分散Cu-Ni合金纳米颗粒也是利用高温有机液相法制备得来。形貌表征发现Cu-Ni合金纳米颗粒形成核壳结构,同时其核和壳层均为Cu-Ni合金。在温度为2 K的条件下利用SQUID测得Cu-Ni合金纳米颗粒没有产生交换偏置效应,为解释其原因,我们对核壳的含量进行分析,发现核和壳层都是富Ni,在温度为2K时具有铁磁性,未能形成铁磁/反铁磁界面或者类似界面,导致该合金纳米颗粒未产生交换偏置效应。(3)磁性多层膜中,从原子尺度研究Au和Cu对铁磁材料Ni磁性的影响。利用磁控溅射制备不同厚度Ni层的Au/Ni和Cu/Ni多层膜。在室温和70 K条件下利用VSM和SQUID分别对Au/Ni和Cu/Ni多层膜进行磁性测量,并结合电镜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为70 K时,Au层与Ni层之间的界面效应未能使Au/Ni多层膜产生交换偏置效应,Cu层与Ni层之间的界面效应也未能使Cu/Ni多层膜产生交换偏置效应。(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4-01)

郭慧俊[4](2019)在《金属微结构变形行为的晶体相场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调控材料内部微观结构用以提高其加工性能是研究者们一直以来共同关注的课题。在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极其有限的条件下,工程实践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也难以捕捉到微结构的细节信息。因此,利用晶体相场法研究金属微结构的变形行为意义重大。本文充分利用晶体相场法在微结构演化方面优势,在原子尺度和扩散时间尺度对金属晶体中二维叁角相进行模拟。单组元单模晶体相场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纳米双晶中存在两条小角对称倾转晶界其结构能够用等距垂直排列的刃型位错模型来描述。在体系中持续施加等面积应变,金属微结构在原子层面上发生变形。变形过程中晶界定向迁移且晶界结构未发生转变。金属微结构变形行为的最终结果是异号位错相互抵消导致两条晶界在应力作用下完全湮没,伴随金属缺陷的消失纳米双晶转变为无畸变的单晶。根据原子密度演化图结合体系能量的定量分析可将晶界湮没过程大致分为叁个阶段:第一阶段晶界发射四种结构组态(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不同的位错并在晶界处发生分离形成新的亚晶粒;第二阶段位错穿越晶粒内部沿面心立方(111)面做有规律的滑移运动,Ⅰ-型和Ⅳ-型位错向两边运动,Ⅱ-型和Ⅲ-型位错向中部靠近。这两个阶段中由于样品受到热力耦合的作用体系自由能曲线单调增加;第叁阶段异号位错相遇抵消,剩余位错继续滑移直至晶界湮没过程完成。这一阶段中的自由能曲线下降存在局部极小值点,对应晶界湮没时晶格畸变能的大量释放。本文揭示出晶界湮没的本质是亚晶吞并原始晶粒且体系能量释放的过程,晶界湮没完成后自由能的增长速度始终大于晶界迁移过程中自由能的增长。分析不同参数对晶界湮没过程的影响发现,晶界对温度及晶粒取向角的敏感特性。温度升高有利于原子的扩散以减少晶粒中的晶格畸变。尽管低温条件下位错运动、晶界迁移及湮没的过程能够提前发生,但从位错对相互作用的抵消结果来看适当的升高温度有助于缩短双晶体系在等面积应变下转化为完整单晶结构的时间。尤其温度较高时,位错能够几对一起抵消从而加速晶界的湮没。而在小角度倾向角范围内,随取向角的增大会抑制湮没的发生以及降低晶界的迁移速率。在外加应力下,取向角与材料的屈服强度有一定的响应关系。高温条件下金属微结构变形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晶界上由液相区环绕的独立位错常常伴随着预熔化现象。温度逐渐接近熔点,晶界预先析出一层液相薄膜,液相薄膜的形态与晶粒的取向差角密切相关。晶界在高温预熔及湮没的过程中,晶粒的取向差角越大组成晶界的位错数目越多,位错间距越小。相邻的两独立位错两两合并预熔区连通成为“液相熔池”,且随取向角的增大液相薄膜的尺寸增大。外加应力不会改变晶界的运动方式及位错间的相互作用。优先发生预熔的位错随晶界的湮没完成,其预熔区也会跟着消失。(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9-03-22)

李潮[5](2019)在《过渡金属掺杂Cu_2SnS_3热电材料的微结构演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Ⅰ-Ⅱ-Ⅳ-Ⅵ族(其中Ⅰ=Cu或Ag;Ⅱ=Zn、Cd、Ni、Co、Fe或Mn;Ⅳ=Si、Ge或Sn;VⅠ=S、Se或Te等)多元化合物具有组成元素丰富、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等优点以及优异的电学、光学、磁学和热学等物理性质,从而在太阳能光伏、热电、光催化、非线性光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该类材料的晶体结构通常遵循八隅体规则,其中阳离子具有相同的占位,随成分的变化可形成多种不同的有序结构。由于这种结构特点,该类材料中经常会形成多种杂质相、宽成分范围固溶体以及大量的晶体缺陷,这一方面增加了材料可控制备的难度,但另一方面又为物理性能调控提供了丰富的微结构变量。然而,从微结构研究的角度来看,由于这类材料由非常类似的金属-硫四面体结构单元构成,常规的XRD、拉曼和中子衍射等表征手段由于缺乏空间分辨率而很难给出纳米尺度的微结构信息,导致对这类材料的微结构演化和构效规律缺乏足够的认识。近年来,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镜和原子分辨能谱技术的发展,为从原子尺度深入研究Ⅰ-Ⅱ-Ⅳ-Ⅵ多元硫族化合物的微结构特征及其演化规律和微结构-性能关系提供了机遇。本论文以过渡金属元素(Zn、Ni或Co)掺杂的Cu_2SnS_3热电材料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多种先进的电子显微学技术手段,对这些材料的晶体结构、阳离子占位、晶体缺陷、析出相及界面结构等进行了系统地观察和分析,研究这些微结构随掺杂元素和掺杂量变化的演化规律,并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阐明这类材料具有高电导率和低晶格热导率的物理机制。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Zn掺杂量为20 mol%的Cu_2Zn_(0.2)Sn_(0.8)S_3陶瓷中观察到一种独特的菱形马赛克纳米畴结构,通过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镜的高角环形暗场像(HAADF)和能谱面分布图分析发现,马赛克纳米畴的菱形中心区域为10 nm大小的阳离子无序立方相,而边界区域为宽度约5 nm的Sn有序Cu_4ZnSn_2S_7结构,该结构由Cu_2ZnSnS_4结构衍生而来,对应于Cu_2SnS_3:ZnS=2:1的成分比,在Cu-Zn-Sn-S体系中尚未见报道。第一性原理计算发现,Cu_4ZnSn_2S_7结构中Sn占位完全有序,Cu和Zn占位则是弱有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半有序结构,同时该结构是一种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的直接带隙p型半导体。分子动力学模拟进一步地发现,马赛克中心区域的阳离子无序结构以及阳离子无序结构和Cu_4ZnSn_2S_7半有序结构之间的共格界面对声子具有强烈的散射作用,这是Cu_2Zn_(0.2)Sn_(0.8)S_3表现出极低晶格热导率的主要原因。因此,这种马赛克纳米畴结构代表了一种新型的声子玻璃-电子晶体拓扑结构。(2)通过选区电子衍射(SAED)和高分辨电镜(HRTEM)在Cu_2Zn_(0.2)Sn_(0.8)S_3样品中发现,除马赛克纳米畴结构外,还出现了薄片状亚稳态的四方结构Cu_2S纳米析出相。该纳米相沿着立方相的叁个轴向析出,与主相具有特定的晶体学取向关系,并在其周围一定范围内产生了失配应力场。导电原子力显微镜和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测量表明,Cu_2S纳米析出相具有更高的载流子密度,其高密度的载流子可以注入主相并提高样品的电导率。同时,Cu_2S纳米析出相中无序占位的Cu原子、Cu_2S纳米析出相与主相之间的共格界面以及与Cu_2S纳米析出相相邻的主相区域的扩展应变场,分别散射不同波长的声子,这进一步降低了样品的热导率。(3)通过SAED和HAADF研究不同的Zn掺杂量(5 mol%、10 mol%、15mol%、20 mol%)对Cu_2SnS_3陶瓷微结构的影响,发现所有样品中均形成了马赛克纳米畴,且随着Zn含量的增加,马赛克纳米畴的边界区域依次形成了类CuInS_2结构(Zn<5 mol%)、Cu_6ZnSn_3S_(10)(Cu_2SnS_3:ZnS=3:1)和Cu_4ZnSn_2S_7(Cu_2SnS_3:ZnS=2:1)阳离子半有序结构。这些阳离子半有序结构均为Cu_2ZnSnS_4的(201)_(ZB)上超晶格-(Cu–S)_2(Zn–S)(Sn–S)-的衍生结构,并完善了Cu_2SnS_3-ZnS伪二元相图。另一方面,随着Zn掺杂量的增加,在满足八隅体规则且形成各种有序结构的前提下,样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Cu,因此,样品中依次形成了点缺陷、位错、层错和Cu_(2-x)S纳米析出相来容纳多余的Cu离子。这种纳米尺度的阳离子有序和无序之间的竞争以及多种晶体缺陷之间的演化和平衡规律为Cu-Zn-Sn-S体系材料的微结构调控和性能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4)研究Ni掺杂Cu_2SnS_3陶瓷的微结构特征发现,Ni以+2价和+3价离子的形式共存,其中+2价的Ni形成了Cu_2NiSn_3S_8、马赛克纳米畴结构和一系列跟Zn掺杂样品对应的阳离子半有序结构,而+3价的Ni则形成了锗石结构的Cu_(26-x)Ni_(4+x)Sn_4S_(32)。类似地,样品中也存在着大量富Cu的位错、层错、纳米析出相等晶体缺陷。这些不同尺寸和类型的微结构同样降低了Ni掺杂Cu_2SnS_3的晶格热导率,并大幅度地提高了其热电性能。(5)Co掺杂Cu_2SnS_3陶瓷样品的微结构特征与Ni掺杂样品类似,+2价的Co形成了马赛克纳米畴结构和一系列对应的阳离子半有序结构,+3价的Co形成了锗石结构的Cu_(26-x)Co_(4+x)Sn_4S_(32)。通过对比Zn、Ni和Co叁种元素掺杂的Cu_2SnS_3样品的微结构特征可知,在八隅体规则和系统总能量最低原则支配下,可以通过掺杂元素的含量和价态来调控纳米尺度的无序-有序相分离、不同的阳离子有序状态、不同的缺陷类型和含量。这些原子尺度的微结构演化规律同样对其他Ⅰ-Ⅱ-Ⅳ-Ⅵ多元硫族化合物以及其他多元复杂化合物的微结构设计和物性调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3-20)

代海洋,谷留停,龚高尚,刘德伟,陈镇平[6](2019)在《过渡金属元素Fe位掺杂对CuFeO_2体系微结构及电磁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CuFe_(1-x)M_xO_2(M=Ti、Zr、Hf,x=0,0.015,0.03)陶瓷样品,研究了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对其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电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叁种过渡金属元素掺杂均未改变CuFeO_2体系的六方晶格铜铁矿结构,Ti掺杂系列样品有少量微弱的杂峰;不同掺杂体系样品形貌有明显的差异,且掺杂浓度对样品的形貌有较大的影响;介电性能结果表明,所有实验样品均展现出巨介电性(> 10~3),且不同过渡金属元素和掺杂浓度对介电性能影响不同。磁性能结果表明,Zr掺杂破坏了低温下CuFeO_2反铁磁相的稳定性,使磁转变温度T_(N2)向低温区域发生了偏移。基于实验结果对掺杂CuFeO_2体系的微结构和电磁性能的关联规律进行了探索。(本文来源于《电子元件与材料》期刊2019年02期)

夏冬林,郭锦华,李云峰[7](2018)在《金属前驱体摩尔比对CZTS纳米晶微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热注入法制备Cu_2ZnSnS_4(CZTS)纳米晶,研究了金属前驱体摩尔比对所制备的CZTS纳米晶的晶体结构、化学组分、形貌及光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Cu∶(Zn+Sn)前驱体摩尔比在0.8∶1~1∶1范围变化时,所得到的产物为纯锌黄锡矿结构CZTS纳米晶。当Cu∶(Zn+Sn)≤0.7∶1时,产物的XRD图谱在(112)晶面衍射峰附近出现微弱的SnS杂峰。当Cu∶(Zn+Sn)前驱体摩尔比从0.9∶1变化为0.8∶1时,纳米晶的形貌主要为球形,少量为多边形;当Cu∶(Zn+Sn)前驱体摩尔比从0.7∶1减小到0.6∶1时,纳米晶的形貌主要有纺锤形及少量球形。所制备样品的光学带隙随着Cu∶(Zn+Sn)前驱体摩尔比的减小而增大,其带隙宽度在1.44~1.56eV之间变化。(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8](2018)在《有色金属的微结构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广西具有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有色金属材料的先进制备技术与深加工,对广西有色金属产业的提升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针对有色金属材料的相结构组成、微观结构表征、原子扩散行为、界面性能的改进、合金的强度与断裂等业内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期特邀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高英俊教授及其团队组织了有色金属的微结构与性能相关稿件,概述有色金属的合金相组成与结构分析及其应用与发展,具体对有色金属高温扩散行为,铝铅轴承合金的耐磨损性能,元素(本文来源于《广西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武晓雷[9](2018)在《金属材料多级构筑强韧化及其微结构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材料的强度与塑性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例如把传统几十微米的晶粒细化到纳米尺寸时,强度提高5-15倍,却丧失了几乎全部的均匀塑性。材料塑性取决于微结构相关的应变硬化能力,高强度金属中传统的位错塑性与硬化效应非常微弱。利用大应变冷轧和退火,在等原子比CrCoNi低层错能中熵合金中,构筑了包含微米、亚微米和纳米等叁个尺度的多级晶粒结构。拉伸变形时,不同尺寸晶粒之间发生应力应变再分配,亚微米晶粒由于承担了较大的应力,可诱导孪生变形,在晶界不断形成纳米孪晶、并演化为纳米晶粒。多级结构最显着的拉伸变形特点是不断形成纳米晶粒、即动态的晶粒细化,从而产生了晶粒细化诱导塑性效应(GRIP, Grain Refinement-Induced Plasticity),类似于TWIP效应和TRIP效应。进一步发现原位形成的纳米晶粒诱导了背应力硬化,提高了加工硬化能力,在1.2 GPa的高屈服强度下获得了25%的均匀塑性。与均质的纳米结构相比,多级纳米结构可获得更大的加工硬化能力和拉伸塑性,实现了高强度与塑性的优异匹配。(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期刊2018-11-23)

杨祖坤,张昌盛,庞蓓蓓,洪艳艳,莫方杰[10](2018)在《初始微结构对多晶金属Be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室温准静态(应变率10-3s-1)、高温准静态(600℃,应变率10-3s-1)和室温动态(应变率103s-1)预压缩变形分别实现金属Be内部3种不同微观结构的形成,进而实现多晶金属Be宏观压缩力学性能的调节,研究了初始微观结构对多晶金属Be压缩力学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3种不同初始微结构样品中,室温准静态预压样品压缩力学响应最硬,而室温动态预压样品最软。显微组织、宏观织构测试以及原位中子衍射力学实验测试表明,室温准静态预压样品形成"弱织构"型初始微结构,微观力学响应上表现为(00.2)晶面优先受力,且由于引入一定位错使形变硬化效应相较于其它试样更为明显;而室温动态预压样品形成"强织构"型初始微结构且存在一些微孔洞,微观力学响应上表现为(00.2)晶面主要受力,微孔洞参与部分应力配分抑制了形变硬化效应;高温准静态预压样品形成的"随机取向"型初始微结构,微观力学响应上表现为初期各晶面均等受力、(11.0)晶面逐渐受力增加,且位错密度降低使内部协调变形相对容易。通过不同尺度上微观结构的协同配合可以实现宏观力学性能的调节,基于此可定制满足特定服役场景需求的性能。(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金属银微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背散射衍射仪等设备研究了热轧态316L不锈钢金属间相(σ相和χ相)在固溶过程中的微结构演变规律,同时,利用高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金属间相回溶的全过程进行了原位在线观察,确定了最佳固溶温度。结果表明,固溶过程中发生了γ+σ+χ→γ+σ+χ+α/FeCr→γ+α/FeCr的相变过程。金属间相的回溶从1 033.1℃开始到1 149.5℃结束,回溶时间为21s,消除金属间相的最佳固溶温度约为1 150℃。固溶处理前,基体中分布的带状组织形态不规则,χ相和σ相的面积比分别为0.46%和0.94%;固溶处理后,带状组织形态一致,主要分布铁素体和FeCr相,而χ相和σ相不可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属银微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张若凡,詹敏,李雪,陈渝,何超.金属材料超长寿命疲劳行为及其微结构敏感性[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张珂,金传伟,吴园园.316L不锈钢金属间相固溶过程中的微结构表征[J].冶金分析.2019

[3].刘小凯.低维镍基磁性纳米金属的微结构及磁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9

[4].郭慧俊.金属微结构变形行为的晶体相场法研究[D].中北大学.2019

[5].李潮.过渡金属掺杂Cu_2SnS_3热电材料的微结构演化规律[D].华东师范大学.2019

[6].代海洋,谷留停,龚高尚,刘德伟,陈镇平.过渡金属元素Fe位掺杂对CuFeO_2体系微结构及电磁性能的影响[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9

[7].夏冬林,郭锦华,李云峰.金属前驱体摩尔比对CZTS纳米晶微结构的影响[J].人工晶体学报.2018

[8]..有色金属的微结构与性能[J].广西科学.2018

[9].武晓雷.金属材料多级构筑强韧化及其微结构机理[C].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2018

[10].杨祖坤,张昌盛,庞蓓蓓,洪艳艳,莫方杰.初始微结构对多晶金属Be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J].金属学报.2018

标签:;  ;  ;  ;  

金属银微结构论文-张若凡,詹敏,李雪,陈渝,何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