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体材料结构论文-厉玲玲

散体材料结构论文-厉玲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散体材料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变形机理,动态模拟,散体材料结构

散体材料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厉玲玲[1](2013)在《散体材料结构变形原理分析与动态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散体材料结构的变形机理,分析了变形的原因。试验表明了散体材料结构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情况。软件模拟了散体材料结构的动态变形情况。结果表明动态模拟可以表现散体材料结构受力的变形情况,与试验结果相一致。(本文来源于《2013年8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3-08-27)

厉玲玲[2](2013)在《散体材料结构特性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阐述散体材料结构振动分离现象、物质态特性、拱效应、自组织现象和谷仓效应的特性,为颗粒物质的运输、存放及散体材料对工程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2013年5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3-05-27)

蒋红英,厉玲玲,杨晓强,夏晋华,李志斌[3](2010)在《散体材料结构沉降与自组织现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了散体材料结构中力的传导—扩散方程,对自组织运动特性及颗粒间作用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试验统计分析颗粒间的受力状态,对碎石颗粒间的剪阻力进行计算分析。(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10年06期)

蒋红英,杨晓强,鲁进步,厉玲玲[4](2010)在《水平地震荷载下散体材料结构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模拟了基础工程中散体材料褥垫层,研究了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基础褥垫层中出现的似"巴西坚果效应"引起的级配破坏和不均匀震陷,分析了不同的振动时间、频率对其破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时间和频率对级配破坏深度影响显着。对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出现的散体材料结构响应给出了理论解释,并探讨了散体材料结构中小颗粒下沉形式的概率模型。(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10年04期)

蒋红英,鲁进步,慕青松[5](2010)在《散体材料结构沉降机理分析与模型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受集中荷载匀速加载的碎石堆加压实验,分析了散体材料结构沉降变形的特征,内部拱结构蹦塌及引起"自组织"沉降的主要原因,并运用随机理论建立了理论模型.(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期刊2010年02期)

柯志华[6](2010)在《散体材料结构的细观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散体材料结构在岩土工程界应用十分广泛,涉及到散体材料结构力学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但在实际工程中通常是以经典的连续介质理论或岩土力学作为指导,采用传统的定值设计法,许多不确定的都视为不变的,使得工程施工中存在许多的问题,设计倾向于保守。在散体材料结构中许多参数是可变的和随机的,同时许多假定也具有不确定性。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模型和随机过程理论并结合相关工程软件,分析散体材料结构在竖向匀速加载以及水平振动荷载作用下的细观响应。散体材料结构在竖向匀速荷载作用下,结构内部发生自组织,由于自组织的不稳定性以及单个颗粒的破坏,其竖向荷载会发生波动,水平位移也有不均匀波动。散体材料在水平振动荷载作用下其内部颗粒会发生颗粒分离,会发生巴西坚果效应、反巴西坚果效应、叁明治效应等,由于振动作用,颗粒之间会发生重新组合和排列,散体材料结构出现差异,导致不同程度的沉降。本文的研究结果揭示了散体材料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一些力学特性,对散体材料的结构的理论研究做了一定的补充,希望所得研究结果对实际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0-04-01)

段庆勇[7](2010)在《散体材料结构力学特性及其在水平动载下的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散体材料结构是不同与连续介质材料,这些散体材料结构受到外界干扰时其结构形式会改变,具有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由于颗粒系统自身具有的特点:离散性、耗散性、随机性、多样性。使研究者难以用传统的连续介质理论揭示颗粒系统的普遍规律。本文作者在阅读和分析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散体材料岩土结构为背景,开展了散体颗粒材料的实验与分析研究。1.运用随机理论分析实验结果。分析了二维有序对称排列和非对称排列颗粒堆的传力情况,并建立了散体材料力传递方程。2.运用力学原理和运动学理论对散体材料颗粒堆中的颗粒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了圆形散体材料颗粒堆中的颗粒间的剪阻力,并从力学的角度分析了散体材料颗粒堆发生自组织沉降的原因。3.设计并开展了大尺度散体材料叁维堆体受水平动力荷载作用时的定量模拟实验,统计分析了颗粒堆对动力荷载的响应情况,研究了颗粒堆在水平动力荷载作用下上部出现颗粒间的相对运动导致散体材料结构的破坏出现级配破坏现象和表层出现的不均匀振陷现象的微观机理;运用概率统计方法和随机过程理论,分析了不同的振动时间、频率对不均匀沉降的影响程度。并探讨了散体材料不均匀沉降,离析,震动方向叁者之间的联系。(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0-04-01)

蒋红英,厉玲玲,杨晓强,夏晋华[8](2009)在《散体材料结构剪阻力与自组织沉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碎石颗粒间的剪阻力进行计算分析,并进行试验研究,总结散体材料结构自组织运动特性及颗粒间作用力之间的关系,运用随机理论得出自组织发生的概率。(本文来源于《低温建筑技术》期刊2009年09期)

杨晓强[9](2009)在《动力荷载下散体材料结构的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动力荷载对散体材料的结构性破坏研究是当前岩土工程学、力学和物理学等领域新兴的前沿课题之一,有着重要的工程应用前景和基础科学意义。本文作者在阅读和分析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散体材料岩土结构为背景,开展了动力荷载下散体材料的实验与分析研究,探讨了动力荷载下散体材料结构的响应情况,并结合实际工程场地对动力荷载下散体材料在不同工况下响应情况进行分析研究。1、匀速加载的集中荷载力作用下大尺度散体材料堆中的荷载-位移曲线表现出了强烈的非线性特征,出现的大小不同的各级涨落(或称为自组织特性);大尺度散体材料中存在搭拱效应使得力的传递产生力链积聚现象,导致底部压力分布不均匀,出现压力凹陷,在二维空间表现为“双峰效应”;在散体材料堆边界处由于搭拱效应使得边界上出现“凸峰效应”与散体材料结构性强弱密切相关。2、设计并开展了大尺度散体材料叁维堆体受水平动力荷载作用时的定量模拟实验,统计分析了颗粒堆对动力荷载的响应情况,研究了颗粒堆在水平动力荷载作用下上部出现颗粒间的相对运动导致散体材料结构的破坏出现级配破坏现象和表层出现的不均匀振陷现象的微观机理;振动能量在散体材料的衰减原因;运用随机理论分析实验结果,提出了颗粒堆内小颗粒在连续动力荷载下穿越特性的概率模型。3、研究了典型散体材料场地(山前洪积扇区)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场地对地震波的放大作用,动力系数随输入地震波主频的增高而增大;散体材料场地中是否含有粘土夹层两种工况,场地加速度傅氏谱特性变化明显。对于在该场地建设长周期建筑物应当引起重视。4、介绍了Monte Carlo随机抽样与有限元方法相结合的理论,在散体材料场地中深层土体参数随机场下分析了(主要研究模量E和密度ρ)地表位移响应,发现模量E的随机特征对位移响应起主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09-04-28)

厉玲玲[10](2009)在《静力荷载下散体材料结构变形机理分析与计算机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散体材料结构是自然界分布与工程应用最广泛的物质之一。但散体材料结构的物理、力学性质非常复杂,人们对散体材料结构颗粒的认识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近年来散体材料结构力学行为的研究及散体材料结构力学的发展引起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注意。本文作者在阅读和分析大量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开展了散体材料结构的实验与分析研究,有着重要的工程应用前景和基础科学意义。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散体材料结构进行研究,在对散体材料结构的运动特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利用自制的设备,运用万能试验机对碎石散体材料颗粒堆加压实验,得出在集中荷载作用下的散体材料结构颗粒堆的变形情况,研究了堆积高度、粒径和加载速度3个因素在不同水平下对碎石散体材料结构自组织现象的影响。本文对在集中荷载力作用下的不同种类的散体材料结构进行比较得出了散体材料结构颗粒的形状、颗粒的表面粗糙度、颗粒的强度等不同,其自组织现象也不同,但是在相同条件下,其自组织趋势均相同。在探讨影响散体材料结构颗粒堆变形因素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计算机模拟,本文运用3ds-MAX对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圆形散体材料结构颗粒堆进行计算机模拟。本文的研究内容可作为散体材料结构特性的一个补充,并希望所得结论与所用方法能够对实际工程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09-04-27)

散体材料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中阐述散体材料结构振动分离现象、物质态特性、拱效应、自组织现象和谷仓效应的特性,为颗粒物质的运输、存放及散体材料对工程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散体材料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厉玲玲.散体材料结构变形原理分析与动态模拟[C].2013年8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3

[2].厉玲玲.散体材料结构特性的探讨[C].2013年5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3

[3].蒋红英,厉玲玲,杨晓强,夏晋华,李志斌.散体材料结构沉降与自组织现象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

[4].蒋红英,杨晓强,鲁进步,厉玲玲.水平地震荷载下散体材料结构响应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

[5].蒋红英,鲁进步,慕青松.散体材料结构沉降机理分析与模型建立[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10

[6].柯志华.散体材料结构的细观响应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0

[7].段庆勇.散体材料结构力学特性及其在水平动载下的响应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0

[8].蒋红英,厉玲玲,杨晓强,夏晋华.散体材料结构剪阻力与自组织沉降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9

[9].杨晓强.动力荷载下散体材料结构的响应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09

[10].厉玲玲.静力荷载下散体材料结构变形机理分析与计算机模拟[D].兰州理工大学.2009

标签:;  ;  ;  

散体材料结构论文-厉玲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