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低电压治理关键问题研究严海涛

配电网低电压治理关键问题研究严海涛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海安县供电公司江苏海安226600)

摘要:电压对电网的建设工作有着重要作用,可以保护电网的安稳,确保电能的质量水平。现在我国电力产业不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也呈现一些问题,配电网低电压问题是其中之一。配电网低电压问题的呈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用电日子,供电部分需对其进行有用管理。本文对配电网低电压现状进行介绍,对造成配电网低电压现象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处理配电网低电压问题的有用办法,以便对其进行防范治理。

关键词:配电网;低电压;问题

引言

配网“低电压”是关系千家万户用电质量的民生问题,消除“低电压”是供电企业践行“四个服务”宗旨和履行企业责任的基本要求。“十二五”期间,福州供电公司加大农网升级改造力度,持续开展配网“低电压”专项整治,累计治理“低电压”用户3.05万户,配网结构、装备水平及配网综合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用户端供电质量明显改善。

1配电网低电压的分类

依据国家标准GB/T12325—2008《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中“2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误差为标称电压的±7%;220V单相供电电压误差为标称电压的+7%、-10%”的规定,将低于198V的供电电压定为低电压。按继续时间分类,低电压问题包含长时间和季节性低电压。长时间低电压指用户全天候低电压继续3个月或日负荷顶峰低电压继续6个月以上的低电压现象;季节性低电压是指度夏度冬、春灌秋收、逢年过节、烤茶制烟等时段呈现具有周期规则的低电压现象。

2配电网低电压问题

2.1运营管理不全面

在配电网运行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三相负荷平衡性较差,电气设备的运转状况也不乐观,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电压的质量水平。设备运维人员也没有对电网运转状况进行有用监测,相应的职责准则也不完善,呈现低电压问题时难以找到职责人,基层班组人员在收集低电压数据信息时较多状况下是运用现场运用钳形电流表进行丈量或者向用户查询的办法得知,缺少完善的电压数据信息收集剖析系统,经过钳形电流表测的数据只能代表某一时间的电流、电压,一起受表计精确度的影响,很难得到精确数据,这种状况对电网电压的正确剖析造成了阻止,难以针对低电压问题拟定可行的解决办法。

2.2对三相工业电机的危害

调查福建各地市三相工业用电情况,福建地区三相工业用电主要是烤烟、制茶、红木加工、印染用电等。常用的制茶设备包括抽湿机、空调、摇青机、杀青机、烘焙机等。“低电压”对制茶的主要影响是导致生产的茶叶品质变低;常用的烤烟设备包括烘烤机、空调、抽湿机等,烟叶制作对烤房内的温湿度要求极高,“低电压”对烤烟的影响是使生产的烟味达不到质量要求;常用的红木加工设备包括锯木机、滚筒机、煮蜡机等,“低电压”对红木加工设备的危害是导致电机停止运转,并且出现剧烈震动,导致电机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低电压”对印染的危害是印花过程的“低电压”会导致印花着色不正常,使生产出来的产品带有明显瑕疵。

2.3线路设备不完善

一些区域的线路设备在前期就现已建设结束,尽管后期通过相应的改造,但是多数设备依然较陈腐,在目前的配电网中仍保持在运转状况,该部分设备不符合现行的技术标准。供电半径较大,变电站数量较少,且变电站分布方位存在必定问题,有些变电站主变长时间过负荷运转且无改扩建所需的条件,有些变电站主变又处于轻载状况,难以充分发挥其供电效果,线路的损耗程度较严峻,难以满意线路末端用户的用电需求。

3配电网低电压问题解决措施

3.1加强运营管理

设备管理人员要对低电压的管理状况进行注重,要清晰各自的管理责任,对低电压进行科学管理,同时对管理状况要做好相应的记载、比如。管理人员要严厉遵循相关规范进行管理,在辖区内增设电压监测点,经过完善电压监测设备对变电站、配电线路及低压变台进行监测,对配电体系进行全面操控,将搜集到的电压数据信息发送到电压监测体系,经过电压监测体系搜集的数据对各个监测点进行科学剖析,一起使用计量自动化体系搜集用户用电状况测算三相电压、电流及负荷等数据,运用相关技术手段对线路、变台的电圧改变状况进行分析,依据分析成果拟定处理办法,一起做好低电压整治动态档案的管理工作。别的,拟定有用的避免方案,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时保护,如无功电源,加强运维,避免设备运转事故的发生,设备运维人员要对各类在运设备定时进行巡视,充分使用计量自动化体系及Open2000乃至Open3000以上的自动化体系对电网各个时段的负荷数据进行搜集,全面了解各个时间段的负荷曲线,依据负荷改变状况拟定相应避免电压下降的办法,进步电网电压稳定性。

3.2技术措施

坚持多措并举、统筹治理,深入分析“低电压”产生原因,按照“先管理、后工程”、“一台区、一方案”的要求,综合管理、基建、技改、大修等多种手段,科学制定治理方案。“低电压”治理应根据变电站母线电压、电压越下限累计小时数、低压用户最低电压值“低电压”用户数、配变低压三相负荷不平衡度、中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及负载水平等,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针对配变台区、线路以及变电站的实际需求,采用科学、有效的对策进行整改。福州供电公司在“低电压”治理方面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有:一是对于电压无功控制系统及装置(AVC、VQC)控制策略设置不完善、低压无功补偿装置运行异常、配变低压三相负荷不平衡以及配变分接头运行档位不合理等情况,需要先采取运维管控对策进行治理。二是关于变电站中压母线“低电压”及无功电压调理才能不足等问题,需求选用先进的技能输变电设备进行晋级和改造,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进步变电站中压母线电压质量。三是关于中压配电线路结尾“低电压”问题,应考虑采纳添加变电站布点、缩短配电线路供电半径、35千伏配电化、施行配电设备技能改造等办法管理。

3.3功率因数、串联无功补偿与线路末端电压的关系

仅在串联补偿或负荷功率因数均补偿不高时,再加入另一种补偿方式对线路末端电压会有提升作用。目前在治理10kV线路末端低电压问题时,往往先在末端负荷加入集中并联无功补偿,若效果不佳再将线路新增一定量串联无功补偿,但实际不仅不能解决低电压问题,反而会造成末端电压下降,此时应考虑上一级电源建设,尤其是山区、农村偏远地区等负荷分散区域,可采用35kV配电化建设。

结语

本文从低电压治理方案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两个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较为完备的配网低电压治理方案优选模型。模型主要包括潮流计算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两部分。潮流计算过程中,通过输入配网结构,当前电压状态、功率状态、各点阻抗和新加入阻抗等数据,来分析方案执行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影响,并得到方案执行后预计的低电压用户占比。数据包络分析过程中,通过对本文提出的指标体系进行赋值和运算,从而证明方案的有效性。本模型具有充分的数学基础,可以满足电力企业对于配网低电压治理方案优选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金丽,段祥骏,李云江,等.配电网低电压产生原因与综合治理措施[J].供用电,2016(7):8-12.

[2]周封,肖强,刘志刚,等.配电网串联电容补偿对电机机端电压调节性能的影响[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43(8):107-113.

[3]周虎,陈佳黎,鲜龙,等.电网三相不平衡下农网低电压治理的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5,31(4):47-53.

标签:;  ;  ;  

配电网低电压治理关键问题研究严海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