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后期文学论文-秦林芳

抗战后期文学论文-秦林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战后期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解放区英模类报告文学,对比模式,纵向对比,横向对比

抗战后期文学论文文献综述

秦林芳[1](2019)在《抗战后期解放区英模类报告文学的对比模式与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后期解放区英模类报告文学在描写英模人物时较为普遍地使用了对比手法。它们通过书写主人公的复杂历程,使主人公在新旧两个社会和解放区与国统区两个不同区域的境遇形成鲜明对比。它们以此形象地说明了解放区是"领导中国前进"的力量,同时,又暴露了国统区之"落后倒退"的性质。这突出地反映了作者们的意识形态的追求,从一个方面凸现了解放区后期文学功利性价值观的"阶级性"内涵。这一对比模式是在解放区后期"阶级的功利主义"思潮中产生的,同时,它也成了这一思潮的重要载体和标本。(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黄俊[2](2007)在《臧克家诗歌与抗战后期的重庆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试图以区域文学为切入点,讨论重庆与臧克家诗歌写作的相互关系。为讨论的方便,论者以臧克家诗歌的分期作突破口,而臧克家前后诗歌风格的不同为分期提供了依据。论文拟从叁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探讨重庆为臧克家诗歌创作带来的影响,进而发现,在重庆,臧克家的诗歌写作与抗战前相比,出现了两个方向的分化。其一就是诗歌写作趋向史诗化,并且由抗战前期写作战争史诗转向对个人爱情史诗的写作,创作出以《感情的野马》为代表的长篇个人爱情史诗。其二就是接续早期抒情短诗的写作。他融入重庆人的生活中,歌乐山上的生活加强了他对农村生活的深入了解,加深了对农村与中国农民的感情,写出《泥土的歌》这一代表作。论文接着对他在重庆写就的诗歌代表作《感情的野马》和《泥土的歌》进行文本分析,探讨重庆带给臧克家的具体影响。这一长诗有独特的写作方式与结构,即回忆与想象的写作方式,把抗战作为诗歌的背景,抛开了前期正面描写有关抗战的人和事;该诗有独特的抒写内容,在战时条件下,在顺应长诗写作潮流的过程中,臧克家通过这匹“感情的野马”,探讨了战争与个人情感之间的关系;该诗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了以抱吟为主的几个动人的形象,整个诗篇精雕细琢,摆脱了当时长诗写作的粗鄙化倾向。由对《感情的野马》的分析,论者认为臧克家的这一个人爱情史诗避开了前期直白浅露的口号式写作,在当时的长诗中属于成功之作。论文接着讨论了臧克家在重庆写就的另一代表作《泥土的歌》。歌乐山的生活使得臧克家把整个心灵投入农村,吟唱出一曲“泥土的歌”。论者认为《泥土的歌》并非如很多研究者所认为的仅仅是一曲避开社会与时代而写作的牧歌。最后探讨《泥土的歌》运用的两大写作“图式”——“叁代图式”与对比模式。论文的最后部分讨论臧克家的这两大代表作的意义。(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07-04-01)

刘燕苹[3](2007)在《抗战后期中国文学发展的“时与潮”》一文中研究指出《时与潮文艺》创刊于1943年3月15日,停刊于1946年5月15日,历时3年,共出25期,是抗战后期重庆文坛的重要文学期刊。《时与潮文艺》刊登了大量翻译、创作和理论批评作品,不仅成为中外沟通与交流的窗口,也是不同风格的创作对话的空间。在各种研究中,常能看到《时与潮文艺》作为“参考文献”而被提及,却鲜有人以期刊作为文本进行现代文学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时与潮文艺》期刊的研究来获得了解或重新认识抗战后期文学发展面貌的启示。本文分四个部分:绪论是从提出论题、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内容方面论述本文的意义。第一章着重于对《时与潮文艺》与抗战后期文学开放性的分析。这里有两个要点:第一节翻译介绍将分别从《时与潮文艺》与《小说月报》《现代》的关系及其译介活动着手,希望通过《时与潮文艺》认识抗战后期文学对现代文学开放性传统继承与更新的历史意义,在抗战背景下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潮流保持同步的努力。第二节是对《时与潮文艺》翻译作品进行文本研究,通过审视翻译作品主题倾向及翻译意图,认识《时与潮文艺》翻译作品对抗战后期中国文学的现实意义和对创作方向的引导。第二章是对《时与潮文艺》创作进行研究,通过审视抗战后期小说、诗歌、戏剧和散文各文体创作实绩,分析《时与潮文艺》创作与抗战后期文学多样性问题:在小说中分化的抗战主题、在诗歌中抒写的个人情感、在戏剧与散文中表现的抗战时期的日常生活取向。从这叁方面认识该刊促进现代文学各种样式的生存和发展的历史作用,以及抗战后期文学多个层面共同存在的发展状态。第叁章着力探讨《时与潮文艺》与抗战后期重庆文学主流性。《时与潮文艺》创刊于陪都重庆,从该刊对国外文学的评论和国内文学批评的角度,分析《时与潮文艺》的时代导向和价值取向,以此认识抗战后期重庆文学的主流性特征。为便于全面认识和研究《时与潮文艺》,另将该刊出版资料和总目附于正文后,作为一种补充。《时与潮文艺》既非党派、机关刊物,又非同人刊物,它开辟了包融不同声音的文学空间,表现出独立的文学立场。凭借着编者世界性的眼光和撰稿人实力的支撑,《时与潮文艺》呈现出翻译、创作与理论批评叁维一体的刊物特色,为现代文学史提供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为我们研究抗战后期文学潮流和风貌提供了重要支点。《时与潮文艺》在反映中华民族的抗争精神、反映灾难岁月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等方面,可以说留下了一个时代的剪影。(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07-04-01)

严锋[4](1987)在《抗战后期的苏北解放区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一九四○年到四二年期间,新四军军部重建不久,苏北解放区刚刚开辟,文学活动还主要是依靠部队里和大城市来的少数文化人来干。当时除鲁艺分院的骨干力量外,还有陆续来自上海等城市的文化界人士。正如陈毅同志当时对阿英的谈话中所说:“吾军在文艺及戏剧上,反映甚弱。”这一情况直到一九四二年底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传到苏北解放区,才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随着《讲话》精神广泛深入的贯彻,苏北解放区的文学创作活动很快出现了蓬蓬勃勃的崭新局面。这主要表现在:一、群众文艺创作活动普遍兴起。(本文来源于《盐城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1987年02期)

锡金[5](1985)在《忆抗战后期上海文学活动与《鲁迅诗话》——胡今虚《鲁迅诗〈秋夜偶成〉琐谈》附记》一文中研究指出读本文,想起抗战后期我在上海从事文学活动以及关于《鲁迅诗话》的一些事。胡今虚同志在本文中提到:抗战末期,上海一位进步曾经听到周建老谈起、同鲁迅诗《秋夜偶成》(旧题《秋夜有感》)有关的张梓生同志青年时代的一件轶事,不知这位是谁。至于1945年12月上海《大公报》副刊上发表的易人的《鲁迅诗话》,我至今没有看到,不知其具体内容。1945年5月,我在上(本文来源于《鲁迅研究动态》期刊1985年08期)

抗战后期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论文试图以区域文学为切入点,讨论重庆与臧克家诗歌写作的相互关系。为讨论的方便,论者以臧克家诗歌的分期作突破口,而臧克家前后诗歌风格的不同为分期提供了依据。论文拟从叁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探讨重庆为臧克家诗歌创作带来的影响,进而发现,在重庆,臧克家的诗歌写作与抗战前相比,出现了两个方向的分化。其一就是诗歌写作趋向史诗化,并且由抗战前期写作战争史诗转向对个人爱情史诗的写作,创作出以《感情的野马》为代表的长篇个人爱情史诗。其二就是接续早期抒情短诗的写作。他融入重庆人的生活中,歌乐山上的生活加强了他对农村生活的深入了解,加深了对农村与中国农民的感情,写出《泥土的歌》这一代表作。论文接着对他在重庆写就的诗歌代表作《感情的野马》和《泥土的歌》进行文本分析,探讨重庆带给臧克家的具体影响。这一长诗有独特的写作方式与结构,即回忆与想象的写作方式,把抗战作为诗歌的背景,抛开了前期正面描写有关抗战的人和事;该诗有独特的抒写内容,在战时条件下,在顺应长诗写作潮流的过程中,臧克家通过这匹“感情的野马”,探讨了战争与个人情感之间的关系;该诗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了以抱吟为主的几个动人的形象,整个诗篇精雕细琢,摆脱了当时长诗写作的粗鄙化倾向。由对《感情的野马》的分析,论者认为臧克家的这一个人爱情史诗避开了前期直白浅露的口号式写作,在当时的长诗中属于成功之作。论文接着讨论了臧克家在重庆写就的另一代表作《泥土的歌》。歌乐山的生活使得臧克家把整个心灵投入农村,吟唱出一曲“泥土的歌”。论者认为《泥土的歌》并非如很多研究者所认为的仅仅是一曲避开社会与时代而写作的牧歌。最后探讨《泥土的歌》运用的两大写作“图式”——“叁代图式”与对比模式。论文的最后部分讨论臧克家的这两大代表作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战后期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1].秦林芳.抗战后期解放区英模类报告文学的对比模式与意义[J].中国文学研究.2019

[2].黄俊.臧克家诗歌与抗战后期的重庆文学[D].重庆师范大学.2007

[3].刘燕苹.抗战后期中国文学发展的“时与潮”[D].重庆师范大学.2007

[4].严锋.抗战后期的苏北解放区文学[J].盐城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

[5].锡金.忆抗战后期上海文学活动与《鲁迅诗话》——胡今虚《鲁迅诗〈秋夜偶成〉琐谈》附记[J].鲁迅研究动态.1985

标签:;  ;  ;  ;  

抗战后期文学论文-秦林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