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乙醇提取物论文-丘海冰,谢鹏,秦华珍,龙小琴,柳俊辉

中药乙醇提取物论文-丘海冰,谢鹏,秦华珍,龙小琴,柳俊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药乙醇提取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山姜属中药,胃溃疡寒证,cAMP,cGMP

中药乙醇提取物论文文献综述

丘海冰,谢鹏,秦华珍,龙小琴,柳俊辉[1](2019)在《5味山姜属中药乙醇提取物对胃溃疡寒证大鼠血清cAMP、cGMP的影响及其胃组织病理学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观察高良姜、大高良姜、草豆蔻、红豆蔻、益智5味山姜属中药乙醇提取物对醋酸灌胃型胃溃疡寒证大鼠血清cAMP、cGMP及cAMP/cGMP的影响,以及其胃组织病理变化。探讨同属中药温热药性和温中散寒功效的相关性。方法 :以4℃冰知母水提液、15%冰醋酸水溶液复制大鼠胃溃疡寒证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西咪替丁组,附子理中丸组,各受试药物乙醇部位高、低剂量组。观察各组中药乙醇提取物对大鼠血清cAMP、cG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的影响,胃组织的病理切片的变化以及胃黏膜损伤情况。结果 :5味山姜属中药乙醇提取物均能显着升高胃溃疡寒证大鼠血清cA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P<0.05或P<0.01)。光镜下观察胃组织病理变化,各给药组被覆黏膜形态呈现较大的差异;且高良姜等各给药高剂量组的炎细胞浸润、黏膜充血情况均显着地降低(P<0.01或者P<0.05),说明5味中药乙醇提取物均不同程度的改善胃溃疡寒证症状。结论 :通过"性效关联"规律,利用"病证结合"模型验证了山姜属5味中药的温热药性和温中散寒功效。说明山姜属5味中药性效相关性,可能是同属中药具有相同的药效部位或相似的物质基础。(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马鸣,白函瑜,李晓亚,王延海,赵日旸[2](2018)在《中药木鳖子乙醇提取物对羟基桂皮醛对小鼠的毒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中药木鳖子乙醇提取物对羟基桂皮醛(CMSP)的毒性,为其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60只昆明小鼠(4~6周龄,雌雄各半)分为空白对照组,CMSP200mg/kg和400mg/kg染毒组,每组20只,采用腹腔注射的方式染毒,每周3次,每次100μL,连续28d。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态,28d后,处死小鼠,摘眼球取血,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心肌酶谱等生化指标,并计数雄性小鼠精子畸形率,同时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重要脏器组织的病理改变。观察骨髓细胞微核形成率。结果:观察期内无小鼠死亡,各组小鼠血常规指标、雄性小鼠精子畸形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CMSP组小鼠外周血ALT和AST较对照组高(P<0.05),肾功能及心肌酶谱无明显差异(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各组小鼠内脏组织均未观察到肉眼可见的病理改变。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形成率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CMSP具有相对较小的毒性作用,因此可考虑应用于肿瘤临床治疗中,但在后续研究中需充分关注其可能具有的肝功能损伤作用。(本文来源于《癌变·畸变·突变》期刊2018年06期)

袁秀丽[3](2018)在《中药天葵子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中药天葵子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分离方法,定性分析中药天葵子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结果中药天葵子乙醇提取物中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唐松草酚定(Ⅰ)、对羟基苯乙醇(Ⅱ)、正丁基-α-D-呋喃果糖苷(Ⅲ)、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Ⅳ)、果糖(Ⅴ)、β-谷甾醇(Ⅵ)、胡萝卜苷(Ⅶ)[B-D-glucopyranoside(Ⅳ),fructose(Ⅴ),p-hydroxyphenylethanol(Ⅱ),B-sitosterol(Ⅵ),daucosterol(Ⅶ)]。结论采用UPLC-Q-TOF-MS联用技术可成功对天葵子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不仅实现了检验分离技术的质的飞跃,同时为药物有效成分的发挥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国处方药》期刊2018年10期)

金宏飞,刘雨彤,于佳池,吴品昌[4](2018)在《中药川芎乙醇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古方记载中川芎具有美白功效,主要含有酸性成分、挥发油和含氮化合物,具有活血化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等功效,通过乙醇提取法,以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为考察目标,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对提取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当料液比为1∶20,乙醇浓度为80%、提取次数为2次、提取时间为3 h时,川芎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最高,为最佳提取工艺。(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8年19期)

安红柳,王真,梁雄燕,付雪娇,方守国[5](2018)在《4种中药乙醇提取物对IBV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定4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简称提取物)对H1299细胞抗IBV的影响,试验用4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和表达荧光素酶的IBV-3ab-Luc病毒(简称病毒)对H1299细胞进行处理:1)加入中草药乙醇提取物24 h后加入病毒;2)同时加入提取物和病毒;3)加入病毒1.5 h后再加入提取物。检测荧光值,并计算荧光素酶活力(N)值,测定提取物对H1299细胞产生抗IBV物质的效果、抑制IBV感染H1299细胞的效果及抵制IBV在H1299细胞内复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菖蒲、七叶一枝花和海风藤乙醇提取物能促进H1299细胞产生抗IBV感染的物质,而板蓝根对其有一定抑制作用;4种提取物均能抑制IBV感染细胞,其中板蓝根、海风藤的抑制效果最显着,N值分别为5.90和4.92;4种提取物均对IBV在细胞内的复制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以石菖蒲的效果最好,海风藤的抑制效果最差,但N值均小于1。(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8年08期)

秦华珍,谢鹏,龙小琴,罗君,李明芳[6](2018)在《5味山姜属中药乙醇提取物对胃溃疡寒证模型大鼠胃组织AC,PDE,cAMP,cGMP及cAMP/cGMP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高良姜、大高良姜、草豆蔻、红豆蔻、益智5味山姜属中药乙醇提取物对醋酸灌胃型胃溃疡寒证大鼠胃组织AC,PDE,cAMP,cGMP及cAMP/cGMP的影响,探讨同属中药温热药性的相关性及其本质。方法:采用灌服4℃冰知母水提液和浓度为15%的冰醋酸建立大鼠胃溃疡寒证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西咪替丁组、附子理中丸组、各受试药物乙醇部位高、低剂量组,共14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中药的乙醇提取物对大鼠胃组织AC,PDE,cAMP,cG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的影响。结果:5味山姜属中药乙醇提取物均能显着升高胃溃疡寒证大鼠胃组织中AC含量(P<0.05或P<0.01),降低PDE含量(P<0.05或P<0.01),升高cA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P<0.05或P<0.01)。结论:通过"性效关联"规律,利用"病证结合"模型验证了山姜属5味中药具有相似的药性。5味山姜属中药乙醇提取物都是通过升高胃组织细胞内AC与cAMP含量、降低PDE含量、调节cAMP/cGMP稳定而呈现温热性能,说明同属中药具有相似的药性,可能是由于具有亲缘关系的同属中药有相同的药效部位或相似的物质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18年02期)

张丽红,庄志江,王继成,司富春[7](2015)在《中药乙醇提取物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的中药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癌细胞SK-OV-3,加入不同浓度的中药提取物,48 h后用MTT法检测其增殖活性,计算各提取物的半数抑制浓度及不同浓度下9种中药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抑制率,分析药物浓度与抑制率的关系。结果:9种中药不同浓度的提取物均能抑制SK-OV-3细胞增殖,抑制率随着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强,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筛选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具有抑制作用的中药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用药。(本文来源于《中医学报》期刊2015年10期)

高彤彤,许云,晏志勇[8](2015)在《不同配比美白中药方剂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抑制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不同配比美白中药方剂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方法:当归、白附子、玉竹、白芷、姜黄、甘草等药材按不同配比组方,采用85%乙醇提取,考察不同配比美白方剂的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及B16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对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处方1(质量比为1∶1∶1∶0.3∶1∶3)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及对B16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及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均最强,其IC50分别为0.77mg/m L、679μg/m L、409μg/m L。结论:处方1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美白效果。(本文来源于《中药材》期刊2015年05期)

李效振,贾书红,张东升,孙跃博,朱晓庆[9](2013)在《中药复方宫炎净的乙醇提取物抗炎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中药复方宫炎净乙醇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并筛选抗炎作用最好的乙醇提取物剂量。将实验小鼠分为生理盐水组、地塞米松组以及高、中、低剂量中药复方宫炎净乙醇提取物组,同时建立二甲苯所致耳廓肿胀、蛋清所致足趾肿胀、棉球所致肉芽肿小鼠炎症模型,通过测定小鼠耳廓肿胀率、足趾肿胀率以及棉球所致肉芽组织重来判定乙醇提取物的抗炎效果。结果表明:中剂量乙醇提取物能够显着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率,并显着低于高、低剂量乙醇提取物组(P<0.05),与地塞米松组差异不显着(P>0.05);各组均能明显降低蛋清所致小鼠足趾肿胀率,其中中剂量乙醇提取物组显着低于高、低剂量乙醇提取物组(P<0.05),极显着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与地塞米松组差异不显着(P>0.05);中剂量乙醇提取物能明显抑制棉球所致小鼠肉芽组织增生,并显着低于高、低剂量乙醇提取物组(P<0.05),极显着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与地塞米松组差异不显着(P>0.05)。结果显示,中药复方宫炎净的中剂量乙醇提取物抗炎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6期)

陈永钧,龙晓英,安修,陈淑琳[10](2013)在《5种中药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马尾松等5种中药的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乙醇超声提取法获得各中药提取物,并以抗坏血酸(VitC)为阳性对照来考察其对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1,1-二苯基-2-叁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效果。结果:甘草、丹参、马尾松、当归、罗汉松对O-2·的抑制率分别为(浓度相当于原药材100 g·L-1):15.86%,11.68%,11.31%,7.88%,5.94%;在清除DPPH·的实验中各中药的IC50(g·L-1)分别为:丹参1.6,马尾松1.87,罗汉松3.11,甘草13.91,当归22.32;而在清除·OH的实验中各中药的IC50(g·L-1)则为:丹参1.6,罗汉松2.02,马尾松2.1,甘草2.77,当归4.03;而叁大体系阳性对照的IC50分别为0.047,0.93,0.21 g·L-1。结论:5种中药乙醇超声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丹参、马尾松效果较好;但与阳性对照Vit C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3年22期)

中药乙醇提取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检测中药木鳖子乙醇提取物对羟基桂皮醛(CMSP)的毒性,为其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60只昆明小鼠(4~6周龄,雌雄各半)分为空白对照组,CMSP200mg/kg和400mg/kg染毒组,每组20只,采用腹腔注射的方式染毒,每周3次,每次100μL,连续28d。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态,28d后,处死小鼠,摘眼球取血,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心肌酶谱等生化指标,并计数雄性小鼠精子畸形率,同时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重要脏器组织的病理改变。观察骨髓细胞微核形成率。结果:观察期内无小鼠死亡,各组小鼠血常规指标、雄性小鼠精子畸形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CMSP组小鼠外周血ALT和AST较对照组高(P<0.05),肾功能及心肌酶谱无明显差异(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各组小鼠内脏组织均未观察到肉眼可见的病理改变。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形成率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CMSP具有相对较小的毒性作用,因此可考虑应用于肿瘤临床治疗中,但在后续研究中需充分关注其可能具有的肝功能损伤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药乙醇提取物论文参考文献

[1].丘海冰,谢鹏,秦华珍,龙小琴,柳俊辉.5味山姜属中药乙醇提取物对胃溃疡寒证大鼠血清cAMP、cGMP的影响及其胃组织病理学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2].马鸣,白函瑜,李晓亚,王延海,赵日旸.中药木鳖子乙醇提取物对羟基桂皮醛对小鼠的毒性[J].癌变·畸变·突变.2018

[3].袁秀丽.中药天葵子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8

[4].金宏飞,刘雨彤,于佳池,吴品昌.中药川芎乙醇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研究[J].广州化工.2018

[5].安红柳,王真,梁雄燕,付雪娇,方守国.4种中药乙醇提取物对IBV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

[6].秦华珍,谢鹏,龙小琴,罗君,李明芳.5味山姜属中药乙醇提取物对胃溃疡寒证模型大鼠胃组织AC,PDE,cAMP,cGMP及cAMP/cGMP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

[7].张丽红,庄志江,王继成,司富春.中药乙醇提取物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J].中医学报.2015

[8].高彤彤,许云,晏志勇.不同配比美白中药方剂乙醇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抑制效果比较[J].中药材.2015

[9].李效振,贾书红,张东升,孙跃博,朱晓庆.中药复方宫炎净的乙醇提取物抗炎作用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10].陈永钧,龙晓英,安修,陈淑琳.5种中药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

标签:;  ;  ;  ;  

中药乙醇提取物论文-丘海冰,谢鹏,秦华珍,龙小琴,柳俊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