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检测法论文-蔡昕华

生物学检测法论文-蔡昕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学检测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分子生物学,肺结核,诊断,价值

生物学检测法论文文献综述

蔡昕华[1](2019)在《3种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交叉引物扩增技术(CPA)以及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Xpert Mtb/RIF)检测方法对肺结核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 177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A组患者(889例)进行PCR检测,B组患者(202例)进行Xpert Mtb/RIF检测,C组患者(86例)进行CPA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痰涂片和痰培养,以痰培养检查结果作为确诊标准。结果PCR法、Xpert Mtb/RIF法和CPA法对疑似肺结核的诊断准确率与痰涂片法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法、Xpert Mtb/RIF法和CPA法对肺结核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76.87%、84.62%和61.29%)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626、0.623和0.540)均高于痰涂片法。结论 PCR、Xpert Mtb/RIF以及CPA 3种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诊断价值优于传统痰涂片法,并且缩短检查时间,可为肺结核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河南预防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李天芝,于新友[2](2019)在《非洲猪瘟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后可引起猪高热、皮肤和内脏器官出血,死亡率可达100%。2018年8月我国报道首例非洲猪瘟病例,目前除台湾外全国各省份均有发病,给我国养猪业造成的损失惨重。分子生物学方法是确诊非洲猪瘟的最快速、有效和实用的方法,文章综述了6种常用检测方法,为非洲猪瘟的确诊和防控工作提供了参考,希望对养猪业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猪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魏玲,刘晓婷,边立华,邵玲俐,张立文[3](2019)在《以二代测序技术为基础的遗传病新型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染色体病检测技术具有耗时长、分辨率低以及耗费人力的缺点。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直接检测DNA或其扩增产物,就能准确、快速地诊断染色体病。本文综述了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拷贝数变异检测技术、无创产前染色体病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于新友,李天芝[4](2019)在《我国猪德尔塔冠状病毒病的流行情况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猪德尔塔冠状病毒主要引起猪的腹泻,各阶段猪均可感染发病,哺乳仔猪受到的危害最严重,易与其他猪病混感或继发多种疾病,致猪死亡率增加,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就我国猪德尔塔冠状病毒病的流行情况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对该病的诊断和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猪业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陈华云,张蕾,吕涛,黄振宇,王颖[5](2019)在《1434例女性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分子生物学检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and testing,SAT)技术检测分析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妇科门诊就诊女性宫颈管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解脲脲原体和生殖支原体的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妇科门诊采集的1434例患者宫颈管拭子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AT技术,对标本中的CT-RNA、UU-RNA、MG-RNA和NG-RNA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患者以50岁为年龄界限,分为两组,两组年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6,P=0.925)。1434例患者中UU、MG、CT和NG检出率依次为57.9%、13.0%、11.5%和2.9%;2017年NG(χ~2=9.231,P=0.006)和2018年MG(χ~2=10.681,P=0.005),检出率显着低于2016年。<50岁组CT检出率显着高于≥50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05,P=0.040),其余3种病原体感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率为25.7%,以MG+UU和CT+UU多见,感染率分别为8.8%和7.3%,CT+NG感染率(0.6%)最低;无患者同时感染这4种病原体。MG感染与CT(χ~2=6.263,P=0.012)或NG(χ~2=11.412,P=0.001)感染存在相关性。结论取宫颈管分泌物结合SAT检测技术诊断女性支原体、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现症感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高,阳性提示有宫内感染风险,临床上应该对育龄期女性给予抗感染治疗。(本文来源于《中国性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董旭婉,高东微,王菊芳,李志勇,刘津[6](2019)在《食品中植物源成分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性食品是人类膳食主要组成部分,其掺假现象刺激了植物源性成分鉴别检测技术的发展。本文基于体外扩增的基因检测技术和基于免疫的特定蛋白检测技术两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食品中植物源成分鉴别检测技术及其应用实例与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予以展望。(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9年22期)

李天芝,于新友[7](2019)在《猪圆环病毒3型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猪圆环病毒3型感染猪后能引起猪厌食、皮炎和肾病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先天性震颤、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等多种疾病,是一种新发的猪传染病,未来可能会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文章综述了6种猪圆环病毒3型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核酸探针、常规PCR法、套式PCR法、多重PCR法、荧光PCR方法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对猪圆环病毒3型的诊断和防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猪业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冯志山,李贵霞,郭映辉,杨硕,严小桐[8](2019)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2种方法检测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差异原因。方法连续入选因疑似呼吸道感染就诊患儿9 339份血清标本,年龄0~13岁,分别采集其血清和呼吸道分泌物,用被动凝集法测定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用多重PCR或RNA恒温扩增技术检测呼吸道分泌物中的肺炎支原体核酸。结果剔除第二份血清标本抗体滴度无变化的标本428例,共入组8 911例血标本和4 065例分泌物标本。在抗体检测的8 911例标本中,女性抗体检出率高于男性,年龄越大抗体检出阳性率越高,门诊患者支原体抗体检出阳性率高于住院患者,秋冬季节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春夏季节(P<0.05);在核酸检测的4 065例标本中,年龄越大支原体核酸阳性率越高,秋冬季节核酸检出阳性率高于春夏季节(P<0.05),而不同性别以及住院和门诊患者核酸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患者在抗体滴度为1∶320的占比显着高于其他滴度(14.7%,1 310/8 911)。以核酸检测为金标准,分别对抗体滴度为1∶160和1∶640的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抗体滴度为1∶640时,一致性较1∶160更好;抗体滴度为1∶640时,敏感度较1∶160降低,但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较抗体1∶160时升高。结论对比抗体核酸检测结果确有差异,且门诊患儿或当血清滴度为1∶320时应注意结合2方法共同判定肺炎支原体感染。(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张敬泰[9](2019)在《重视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 服务区域食品安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饮食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已成为事关人民身体健康和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问题。近些年来,食品安全热点问题繁多,特别是转基因食品安全、肉制品掺杂使假等问题和现象屡禁不止,再次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目前,基于核酸基础的PCR检测方法是应用最为广泛、最有前途、最灵敏的检测转基因成分以及食源性成分鉴定的方法,该技术方法物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被广泛应用于转基因食品、食品致病菌、食品种源鉴定等的检测中。(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导刊》期刊2019年18期)

刘旭晖[10](2019)在《基于粪便标本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用于筛查儿童肺结核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全球范围内儿童结核病的发现率小于50%,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少适合儿童的检测策略。儿童排痰能力较弱,即使能吐出痰液也往往菌量过少,导致检出率下降。解决这种情况的一个策略就是胃液或支气管灌洗液检查,但这种有创操作大大限制了其广泛开展。Xpert MTB/RIF Ultra试验(Ultra)是一种高灵敏性的结核菌检测方法 ,已有研究报道了其卓越的敏感性,因此我们尝试进行基于粪便的Ultra检测,希望基于粪便的检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呼吸道标本检测。(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9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6-12)

生物学检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后可引起猪高热、皮肤和内脏器官出血,死亡率可达100%。2018年8月我国报道首例非洲猪瘟病例,目前除台湾外全国各省份均有发病,给我国养猪业造成的损失惨重。分子生物学方法是确诊非洲猪瘟的最快速、有效和实用的方法,文章综述了6种常用检测方法,为非洲猪瘟的确诊和防控工作提供了参考,希望对养猪业有所帮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学检测法论文参考文献

[1].蔡昕华.3种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9

[2].李天芝,于新友.非洲猪瘟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猪业科学.2019

[3].魏玲,刘晓婷,边立华,邵玲俐,张立文.以二代测序技术为基础的遗传病新型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9

[4].于新友,李天芝.我国猪德尔塔冠状病毒病的流行情况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猪业科学.2019

[5].陈华云,张蕾,吕涛,黄振宇,王颖.1434例女性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分子生物学检测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9

[6].董旭婉,高东微,王菊芳,李志勇,刘津.食品中植物源成分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9

[7].李天芝,于新友.猪圆环病毒3型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猪业科学.2019

[8].冯志山,李贵霞,郭映辉,杨硕,严小桐.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9

[9].张敬泰.重视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服务区域食品安全[J].食品安全导刊.2019

[10].刘旭晖.基于粪便标本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用于筛查儿童肺结核的价值[C].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9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9

标签:;  ;  ;  ;  

生物学检测法论文-蔡昕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