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酚酊胺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多巴酚酊胺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张雪枫(江苏省丰县人民医院221700)

【摘要】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在疑似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心电图正常或轻度异常而临床症状明显的患者36例,用微量输液泵经静脉泵入不同剂量的多巴酚丁胺液体(分级-逐级增加剂量),同时检测患者心率、血压、心电图及心室壁运动。结果36例患者中,DSE阳性22例,阴性14例,阳性率61,11%。结论多巴酚丁胺对疑似冠心病的诊断具有特异性,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关键词】疑似冠心病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结果

【中图分类号】R54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5-0011-02

多巴酚丁胺为β受体和α受体的兴奋剂,进入人体后起效快,半衰期短,具有极强的变力作用及部分变时作用[1],不同剂量多巴酚丁胺对心脏作用效果不同。据此,对3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逐级实验性用药,在严密监护下,获得安全可靠的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资料及方法

本组36例,男32例,女4例,年龄在37-68岁,平均52岁。全部患者无既往心脏病史,均有明显临床症状,其中心电图正常者14例,心电图轻度异常者18例。

1.2检查方法

1.2.1DSE分级负荷方法用电子输液泵(日本产OT-601)调控,经下肢静脉输注多巴酚酊胺液体。在静息状态下观察记录小剂量(5~10μg?kg-1?min-1)、中等剂量(15~20μg?kg-1?min-1)、大剂量(25~30μg?kg-1?min-1)及终止4min时的心率、血压、12导联心电图及二维超声心动图所显示的室壁运动情况,每级负荷试验持续时间为3min,用药过程持续心电监测。

1.2.2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选用美国惠普公司sonos-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仪。患者取左侧卧位,于心尖四腔、心尖二腔、左室长轴四个标准切面进行目测定性,观察室壁运动情况。

1,3结果

小剂量(<10μg?kg-1?min-1)对心率及血压基本无影响,心肌耗氧量不增加,室壁运动增强。随着剂量增加(>10μg?kg-1?min-1),血压、心率及二者乘积均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发生窃血现象,诱发心肌缺血,出现胸闷、心绞痛等。本组36例患者中,DSE阳性的有22例,阴性有14例,阳性率61,11%。

2观察与护理

2.1了解患者的病史,测血压及心电图,有高血压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禁用。

2.2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向患者解释多巴酚酊胺药物负荷试验及仅有轻微不适,安全系数高,解除其紧张及忧虑心理,使其心理放松,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2.3做好检查前的各项物品准备如心电图机、输液泵等。备好急救器械如除颤监护仪、多参数监测仪及镇静强心药物安定、付肾素等,以防意外发生。

2.4检查前12h嘱患者停服β受体阻滞剂。

2.5根据患者的体重准确计算多巴酚酊胺的输液量,从小剂量(5~10μg?kg-1?min-1)、中等剂量(15~20μg?kg-1?min-1)、大剂量(25~30μg?kg-1?min-1)依次递增。每级负荷试验持续时间为3min,DSE每一级负荷试验中止及试验终止4min时,即可记录心率、血压、十二导联心电图及患者主诉情况,记录要及时认真、准确详实,以便真实反映患者在各级的变化,用药过程应连续心电监测,以观察心脏动态及结果分析用。

2.6观察患者的症状及体征的变化,了解是否出现试验终止的标准:如超声心动图见有局限性室壁运动障碍或原有的运动障碍加重,出现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示心肌缺血等。

2.7观察DSE用药的终点(1)出现阳性结果;(2)达到了预期的心率(196-年龄);(3)收缩压>220mmHg,舒张压>110mmHg或收缩压降低≥20mmHg;(4)出现严重的心率失常如频发室早、二联律等。(5)出现不宜继续试验的症状如恶心、呕吐、胸闷、心悸、大汗、心绞痛等。

3讨论

多巴酚酊胺只兴奋β1受体,多巴胺酚胺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交感神经胺类药物。主要作用于心肌的β1受体增加心肌收缩力,对心脏的作用比较接近生理过程。经静脉滴入后1~2分钟开始生效,8~12分钟达到高峰,停药5~10分钟作用消失。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的机理是:多巴酚丁胺剂量增加时,一方面增加心肌收缩力和收缩压,同时增加心率,诱发心肌缺血。另一方面多巴酚丁胺对正常冠状动脉和病变冠状动脉供血区域的心肌,存在不同的血流灌注效应,用药后正常冠状动脉供血区域的心肌可见血流灌注显著增多[2],然而冠脉狭窄的供血区域的心肌血流灌注不变,结果表现为整个心脏血流灌注分布紊乱,导致“冠脉窃血”,以浓度递增方式持续输注多巴酚丁胺,施加于心脏的负荷逐渐增大,最终暴露心肌缺血,诱发缺血的多巴酚丁胺剂量小,表示冠脉病变的程度越重[3]。本组试验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高于心电图负荷试验,但后者的特异性高于前者,两者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研究表明[4],多巴酚丁胺诱发心肌缺血时,VMA的出现往往早于心电图缺血性ST_T改变和心绞痛发作,此有利于及时终止试验,防止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本试验也证实了这一点。阳性患者中有4例曾做ECT正常,阴性患者中亦有2例曾做过ECT异常,22例阳性患者后经市级医院冠脉造影作对照,两组间差异极显著(P<0.001)。

总之,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负荷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分别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二者结合更能提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且试验较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不需运动,耐受性好,费用低,是一种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的无创诊断冠心病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树彬,药物超生心动图负荷实验[J],中国循环杂志,2007,8(1):2.

[2]汤亚明,郭涛,刘健.心脏负荷试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174-181.

[3]谢绍峰,赖昀鼶,朱恒青,等.多巴酚丁胺心电图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05,6(2):18.

[4]韦金儒,朱树雄.存活心肌的判定及其临床意义[J].岭南血管病杂志,2001,7(5):364.

标签:;  ;  ;  

多巴酚酊胺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