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改性论文-肖来辉,胡芳芳,王义刚,聂小安

合成改性论文-肖来辉,胡芳芳,王义刚,聂小安

导读:本文包含了合成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桐腈橡胶,合成,乳液聚合,环氧树脂

合成改性论文文献综述

肖来辉,胡芳芳,王义刚,聂小安[1](2019)在《桐腈橡胶的合成及其对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桐油皂化水解产物桐油酸与丙烯腈乳液聚合制得桐腈橡胶(CEAA),通过红外和紫外光谱、凝胶色谱及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CEAA增韧环氧树脂并经甲基四氢苯酐固化后,对其力学和热力学性能以及断裂面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桐腈橡胶能够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改性环氧树脂的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吸收功分别提高了189%和167%,并在SEM图片中观察到明显的韧性断裂特征,但未出现相分离现象。CEAA通过加入的柔性分子诱发塑性形变增韧环氧树脂,但改性环氧树脂的力学和热性能随CEAA含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本文来源于《热固性树脂》期刊2019年06期)

周建华,刘晨,刘庚,查向华,张禹[2](2019)在《蓖麻油改性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预聚体法,以蓖麻油为交联剂,甲基环氧丙基二羟乙基季铵盐为亲水扩链剂,亚硫酸氢钠为封端剂,合成了反应型蓖麻油改性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研究了甲基环氧丙基二羟乙基季铵盐用量对聚氨酯乳液的粒径、稳定性以及黏度的影响,并将蓖麻油改性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用于棉织物固色整理。结果表明,该方法成功合成了反应型蓖麻油改性阳离子水性聚氨酯;当甲基环氧丙基二羟乙基季铵盐用量为10%时,所制备乳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对棉织物的固色效果优良,固色处理后染色棉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均提高1级。(本文来源于《针织工业》期刊2019年11期)

李文博,马建中,周永香,孙晓丹[3](2019)在《磺化杯芳烃改性聚氨酯复鞣剂的合成及其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乙二醇(PEG-1000)、2, 2-二羟基丁酸(DMBA)为原料,四磺酸-四羟基杯[4]芳烃(SCA)为改性剂,制备出了一种磺化杯芳烃改性聚氨酯(SCA-WPU),并对制备过程中的加料方式、改性剂用量和R值进行了优化.随着磺化杯芳烃的引入,聚氨酯的分散性和热稳定性得到提高.将改性聚氨酯用于山羊蓝湿皮的复鞣.结果表明:改性聚氨酯可提高复鞣后坯革的增厚率和物理机械性能,同时还可提高染料吸收率,使染色加脂后的废液更易被降解.(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任龙芳,马向东,王少婷[4](2019)在《“两步法”改性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的表面活性,采用(3-氨基丙基)叁甲氧基硅烷(APS)对羟基化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SFSLB-OH)进行了氨基化改性,再以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5Acl)为改性剂,进一步对氨基化基布进行酯基化改性,并通过FT-IR和SEM对改性前后基布的表面化学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经氨基化和酯基化改性的基布表面具有明显的刻蚀痕迹;APS与5Acl成功地接枝在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表面;改性后基布的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基布表面的疏水性降低.(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金同发,徐杰,宋世豪,郭严文,叶梦晨[5](2019)在《碘改性的复合氧化物选择性氧化甲苯合成苯甲醛》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了一系列碘改性的介孔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利用XRD、N_2吸脱附、TEM、H_2-TPR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并以O_2为氧化剂,考察其在甲苯选择性氧化合成苯甲醛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碘改性的介孔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介孔结构;其元素组成显着影响其催化性能;以乙腈为溶剂,甲苯(0.1 mol)与O_2(1.0 MPa)在I/CuMgAlO催化剂0.2 g、120℃下反应6 h后,甲苯转化率最高可达33.7%,苯甲醛选择性为98.5%。I/CuMgAlO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多次。(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期刊2019年06期)

孟春丽,董亚彬,黄锦,洪东兴,曹机良[6](2019)在《改性腈纶对合成单宁的吸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叁乙烯四胺(TETA)改性腈纶纤维作为阴离子助剂合成单宁的吸附剂,探究了吸附温度、pH和氯化钠用量对改性腈纶吸附合成单宁速率的影响,分析了改性腈纶对合成单宁的吸附热力学,并对吸附热力学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叁乙烯四胺改性腈纶纤维在常温条件下可较快地吸附合成单宁,酸性越强吸附速率越快、吸附量越高;吸附最符合Langmuir模型,说明叁乙烯四胺改性腈纶与合成单宁之间以离子键结合为主。(本文来源于《印染助剂》期刊2019年11期)

吴志杰,吴宇辰,窦涛[7](2019)在《改性铁酸锌催化剂的合成及其丁烯氧化脱氢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铁酸锌催化剂,考察改性元素Mg、B、Zr、Ce、La对铁酸锌催化剂结构和丁烯氧化脱氢性能的影响。采用XRD、TEM和N_2吸附-脱附对镧改性铁酸盐催化剂进行金属元素组成的优化研究,确认镧元素在催化剂中存在的形态和作用。结果表明,La改性铁酸锌催化剂晶粒粒径(20~50) nm,具有较大的比表面,主要活性组分是α-Fe_2O_3和ZnFe_2O_(4,)催化剂的活性随着Fe含量的升高而升高,n(Fe)∶n(Zn)∶n(La)=4∶1∶1催化剂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反应温度380℃时,其TOF值2.1×10~(-3) mol_(butene)·mol_(surface-Fe)·s~(-1)。(本文来源于《工业催化》期刊2019年11期)

罗程晨,张驰,马晓燕,侯晓[8](2019)在《反应型POSS杂化纳米材料合成及其对聚合物的改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多面体低聚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是一类分子内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该材料因为同时含有笼型的Si—O—Si核及键合在Si顶点上可设计的有机基团,所以兼具无机材料高的强度和耐温性以及有机基团灵活的可设计性,可广泛用于聚合物的改性。反应型POSS是指POSS上的有机基团与其改性聚合物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可以共价键合于聚合物分子链上,提高POSS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增强其界面粘接作用,更大程度提高聚合物的性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反应型POSS的合成,POSS在聚合物增韧补强、耐热阻燃性能、介电性能改性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总结了POSS改善无机纳米粒子在聚合物改性体系分散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高分子通报》期刊2019年10期)

王珍,兰旺荣,邓禄安,李金蓉,黄旭光[9](2019)在《微波辅助合成Fe~(2+)掺杂酸改性膨润土对水体中活性磷去除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酸和Fe2+为改性剂,微波处理下对膨润土进行改性,将改性后的膨润土用于处理含高活性磷(PO43-)水体。考察了微波辐射功率和时间、改性剂质量分数(H2SO4和FeSO4)、改性膨润土投加量、pH值和反应时间等对活性磷的去除效果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微波辐射为350 W、时间为5 min,30 g钠基膨润土用50 mL质量分数8%的H2SO4和质量分数4%的FeSO4溶液制备的改性膨润土效果最好。微波改性Fe2+掺杂酸改性膨润土的层间距和比表面积比未改性膨润土分别增加了52.2%和80.2%。改性膨润土投加量为0.10 g,处理100 mL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1的含活性磷(PO43-)废水,pH值在7左右,搅拌3 min,处理效果最好,且改性后的膨润土对DRP吸附等温曲线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曲线。将该实验结果应用于处理闽南师范大学校园内3种富营养化的水体(叁湘江、景观池塘和达理小河)中的活性磷,去除率可达到84.67%~97.30%。(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媛媛,胡珊珊,张明,刘赛赛,王星文[10](2019)在《模板剂改性的镁锡氧化物催化双氧水氧化环己酮合成ε-己内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共沉淀法及水热沉淀法合成了一系列模板剂修饰的镁锡氧化物催化剂,借助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氮气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将该催化剂用于催化双氧水氧化环己酮合成ε-己内酯的反应,考察不同模板剂及合成方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板剂的加入令催化剂的颗粒分散度得到提高且结构稳定性增强,其中共沉淀法制备的以十六烷基叁甲基氯化铵为模板剂的镁锡氧化物催化剂对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较合适的反应条件:环己酮用量以12 mmol计,催化剂:环己酮:双氧水的摩尔比为0.4:1:8,乙腈10 mL,75℃下反应6 h,此时环己酮的转化率达到89.63%,ε-己内酯选择性为91.26%。(本文来源于《合成纤维工业》期刊2019年05期)

合成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预聚体法,以蓖麻油为交联剂,甲基环氧丙基二羟乙基季铵盐为亲水扩链剂,亚硫酸氢钠为封端剂,合成了反应型蓖麻油改性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研究了甲基环氧丙基二羟乙基季铵盐用量对聚氨酯乳液的粒径、稳定性以及黏度的影响,并将蓖麻油改性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用于棉织物固色整理。结果表明,该方法成功合成了反应型蓖麻油改性阳离子水性聚氨酯;当甲基环氧丙基二羟乙基季铵盐用量为10%时,所制备乳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对棉织物的固色效果优良,固色处理后染色棉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均提高1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合成改性论文参考文献

[1].肖来辉,胡芳芳,王义刚,聂小安.桐腈橡胶的合成及其对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研究[J].热固性树脂.2019

[2].周建华,刘晨,刘庚,查向华,张禹.蓖麻油改性阳离子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应用[J].针织工业.2019

[3].李文博,马建中,周永香,孙晓丹.磺化杯芳烃改性聚氨酯复鞣剂的合成及其性能[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9

[4].任龙芳,马向东,王少婷.“两步法”改性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及性能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9

[5].金同发,徐杰,宋世豪,郭严文,叶梦晨.碘改性的复合氧化物选择性氧化甲苯合成苯甲醛[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9

[6].孟春丽,董亚彬,黄锦,洪东兴,曹机良.改性腈纶对合成单宁的吸附性能研究[J].印染助剂.2019

[7].吴志杰,吴宇辰,窦涛.改性铁酸锌催化剂的合成及其丁烯氧化脱氢活性[J].工业催化.2019

[8].罗程晨,张驰,马晓燕,侯晓.反应型POSS杂化纳米材料合成及其对聚合物的改性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19

[9].王珍,兰旺荣,邓禄安,李金蓉,黄旭光.微波辅助合成Fe~(2+)掺杂酸改性膨润土对水体中活性磷去除的研究[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9

[10].王媛媛,胡珊珊,张明,刘赛赛,王星文.模板剂改性的镁锡氧化物催化双氧水氧化环己酮合成ε-己内酯研究[J].合成纤维工业.2019

标签:;  ;  ;  ;  

合成改性论文-肖来辉,胡芳芳,王义刚,聂小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