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缝合论文-崔海潮

期缝合论文-崔海潮

导读:本文包含了期缝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留置T管

期缝合论文文献综述

崔海潮[1](2019)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行一期缝合胆管与留置T管的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行一期缝合胆管与留置T管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一期缝合胆管)和对照组(留置T管),各21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术后7 d,两组患者的AST、TBIL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的Na+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行一期缝合的效果显着,但应注意把握一期缝合适应证。(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33期)

张君,高怀军,党杰[2](2019)在《单向倒刺线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中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单向倒刺线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一期缝合术治疗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缝合线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43例,单向倒刺线缝合)和对照组(43例,普通可吸收线缝合)。比较两组患者的胆总管缝合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24 h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胆总管缝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24 h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中,有1例(2.33%)出现胆漏,1例(2.33%)出现切口感染;对照组患者中,有2例(4.66%)出现胆漏,2例(4.66%)出现切口感染,1例(2.33%)出现急性胰腺炎,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向倒刺线应用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中可缩短胆总管缝合时间,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33期)

张华,方人杰[3](2019)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T管引流及胆总管一期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120例实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术后使用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对照组术后使用T管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使用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的效果比T管引流更显着,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32期)

夏小英,耿水莲[4](2019)在《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研究组患者在围术期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间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在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费用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中的应用可有效减少患者的术后休养时间,显着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痛苦。(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9期)

马宝学,马华,马东升[5](2019)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胆总管一期缝合的疗效与价值。方法收集外科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共76例,根据胆总管是否一期吻合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后胆总管一期缝合。对照组37例,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后放置T型管引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对机体损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推荐,但对外科医师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9期)

把永忠,吴超[6](2019)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行胆总管一期缝合的优势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82例完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胆总管一期缝合组患者36例,T管引流组患者4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总体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和死亡的病例,两组术后均未出现胆管狭窄、胆管残余结石、急性胰腺炎及胆管炎等并发症;其中一期缝合组胆瘘1例。两组手术时间和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与T管引流组相比,一期缝合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明显降低(P <0. 01)。结论: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腹腔镜胆总管取石行一期胆管缝合是安全可行的,具有术后恢复快、费用少等特点,体现了快速康复的理念,可减轻患者负担,但需严格筛选手术对象并注意手术要点。(本文来源于《现代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王程,黄强,杨骥[7](2019)在《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中单向倒刺线与传统缝线比较的系统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中使用单向倒刺线与传统缝线的术后效果。方法系统检索2019年1月1日之前有关比较单向倒刺线与传统缝线在胆总管一期缝合中应用的试验以及观察性研究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文献10篇,包含848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中应用单向倒刺线较传统缝线可明显缩短胆管缝合时间(I~(2 )=98%,P<0.05)、手术时间(I~2=93%,P<0.05)和住院时间(I~2=91%,P<0.05);降低术后胆瘘并发症的发生率(I~2=0,P<0.05);但术中出血量(I~2=82%)和住院费用(I~2=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中使用单向倒刺线较传统缝线明显减少操作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腹部外科》期刊2019年05期)

张鹏,钱益,臧宏,邵伟斌[8](2019)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后胆漏发生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胆漏发生情况及治疗方法,分析发生胆漏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发生胆漏12例,其中8例经充分引流后治愈,3例在B超定位下穿刺抽取胆汁后治愈,1例行剖腹探查手术治疗,发现胆囊管Hom-Lock可吸收夹松脱。患者术前低白蛋白血症以及术中胆管支架置入与胆漏发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胆总管缝合方式及术后应用生长抑素、解痉药物则与胆漏发生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手术适应证掌控不严格是术后发生胆漏的主要原因,术中置入胆管支架能明显减少胆漏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交通医学》期刊2019年05期)

朱红岩,胡建平,王永[9](2019)在《探讨腹腔镜再次胆总管探查并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再次胆总管探查并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46例,将其按照腹腔镜再次胆总管探查时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3例,采取T管引流方式)和观察组(23例,采取一期缝合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治疗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术后3~6个月,发现观察组患者胆道无狭窄、胆总管结石无复发,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占4.35%,而对照组占26.08%,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胆总管结石患者腹腔镜再次胆总管探查时选择一期缝合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与T管引流相比,突出了一期缝合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治疗效果好、无复发等特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79期)

方征,王恒毅,高登辉,王兴宇[10](2019)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5例胆总管结石行LCBDE+胆总管一期缝合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18例行LCBDE留置T管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胆漏发生率,残余结石率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期缝合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较T管留置组明显缩短。结论在把握适应症的前提下,LCBDE+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相对留置T管更具微创优势。(本文来源于《肝胆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期缝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单向倒刺线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一期缝合术治疗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缝合线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43例,单向倒刺线缝合)和对照组(43例,普通可吸收线缝合)。比较两组患者的胆总管缝合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24 h疼痛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胆总管缝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24 h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中,有1例(2.33%)出现胆漏,1例(2.33%)出现切口感染;对照组患者中,有2例(4.66%)出现胆漏,2例(4.66%)出现切口感染,1例(2.33%)出现急性胰腺炎,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向倒刺线应用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中可缩短胆总管缝合时间,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期缝合论文参考文献

[1].崔海潮.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行一期缝合胆管与留置T管的效果比较[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2].张君,高怀军,党杰.单向倒刺线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中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3].张华,方人杰.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9

[4].夏小英,耿水莲.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5].马宝学,马华,马东升.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6].把永忠,吴超.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的临床研究[J].现代医学.2019

[7].王程,黄强,杨骥.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中单向倒刺线与传统缝线比较的系统评价[J].腹部外科.2019

[8].张鹏,钱益,臧宏,邵伟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后胆漏发生因素分析[J].交通医学.2019

[9].朱红岩,胡建平,王永.探讨腹腔镜再次胆总管探查并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10].方征,王恒毅,高登辉,王兴宇.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分析[J].肝胆外科杂志.2019

标签:;  ;  ;  

期缝合论文-崔海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